关于新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如何深入的思考——21世纪中国近代史研.doc
《关于新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如何深入的思考——21世纪中国近代史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如何深入的思考——21世纪中国近代史研.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新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如何深入的思考21世纪中国近代史研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这与前辈学者的引导分不开。刘大年早在80年代初就提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应以史为突破口,此后经济史的研究方兴未艾。章开沅则倡导集团史的研究,他指出:“在资本家个人和资产阶级整体(或其某一阶层的整体)之间多做一些集团(如资本集团、行业、商会以至商团、会馆等等)的研究,然后再进行类型的归纳与区分,所得结论可能比简单的上中下层划分更切合实际一些。”此后,以商会史为代表的社会集团史的探讨蓬勃开展,推动了近代资产阶级研究的深入发展。但是,毋庸讳言,近代史的研究也还存在着很多
2、薄弱环节,甚至存在着一些盲区。在我看来,下层社会的并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以致于下层史“下沉”到了史海的底层,急需学者们关注的目光下移。史学月刊组织“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走向”的笔谈,藉此机会,笔者愿在此谈谈个人一孔之见,供学界同仁讨论。一 下层史:重构老百姓自己的真实故事下层史是一般民众的历史、普通人的历史。一般民众或普通人无论在上、经济上、还是上,往往都处在社会的底层,举凡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风俗习惯、日常生活等都应该纳入研究者的视野,通俗地讲,我们的研究应注重重构老百姓自己的真实故事。只有把老百姓的故事讲清楚了,才能揭示一部真实的中国近代史。但是,重构并非易事。虽然无论在哪个朝代、
3、哪种类型的社会里,一般民众均构成社会的主体,但由于他们所处的弱势地位,不仅他们自己并不掌握主流话语权,而且记载他们历史的文献资料也很少,这就给以史料说话、着重实证研究的历史学出了一道难题:重构出来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究竟是下层社会的历史、还是虚无缥缈的历史传说?这的确是一个富于挑战性的问题,需要历史研究者借助新的思维、新的技术和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去找寻下层社会的历史。“许多底层历史很像古代的犁迹。它似乎随着许多世纪前犁地的人一起杳无踪迹了。但每位航空摄影家都懂得,在一定的光线和从一定的角度下,被久已遗忘的田脊和犁沟的影子还可以看得到。”下层史研究者就应该像那些善于运用光线与角度的“航空摄影家”
4、,这样重构出来的老百姓的故事就一定是真实的历史存在。下层史是一个相对的、动态性的范畴,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内涵,在阶级社会中,处于被统治地位的阶级,如奴隶社会中的奴隶、封建社会中的农民、社会中的工人等,都栖身于下层社会,他们的历史自然是一般意义上的下层史。除此之外,下层社会中还有很多特殊的群体,透过这些特殊的群体,也能够有效地从某些侧面观察到民众的观念与行为。如19世纪美国历史上的黑人、华工,就是一些特殊的下层群体,他们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于以白人为主体的上层史。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有许多这样的、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特殊群体,如流民、手者、学徒、车夫、码头工人、优伶、乞丐甚至川江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新世纪 中国近代史 研究 如何 深入 思考 21 世纪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62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