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doc
《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20世纪就要过去了,世纪之交的中国处于转型时期,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和国家的现代化,为宗族定位、定位是探求现代化之路必不可少的一环。事实上,本世纪初国人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自强的探索中,已经把宗族问题置于自己的视野之内。宗族事关对中国社会整体的认识,中国人对此已经探讨了百年,至今兴趣未减。它已超出学术和的范畴,与和现实密切关联。把本世纪对宗族的探讨作为一份重要的历史遗产加以客观地评述,有助于人们更科学、准确地认识中国的宗族及社会,思考中国的历史和未来。一般来说,宗族是由共同祖先界定出来的父系群体。这样的概念基本为学界所认同。与宗族概念相关的另一重
2、要概念为家族,而人们对家族的界定则莫衷一是。有的以家族为家庭;有的认为家族是小家庭的扩大或组合,是家庭与宗族之间的组织,还有的把家族作为包括低层次家庭和高层次宗族的概念。本文将有关宗族的家族研究也一并加以综述,至于以探讨家庭为主的家族研究,因主旨非宗族问题,就不在介绍的范围之内了。 一、 20世纪上半叶宗族研究的起步 (一) 宗族的历史定位和现实定性 宗族作为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既长期存在于中国古代社会,也是20世纪中国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大变动时期,在民权观念、民族主义的影响下,学习西方、反思传统、寻求自强之路成为时代的强音。20世纪对宗教问题
3、的认识首先是与给传统社会定性和解决现实社会革命的道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在几乎整个20世纪中,宗族基本上被当作落后、消极的东西,这样的认识和严复译社会通铨很有关系。英国人E甄克斯写的这本书,出版于1900年仅隔三年,曾因天演论西方新思想而享有盛名的翻译家严复就将这部书翻译过来介绍给国人。甄克思在这本书中,用历史发展阶段的观点,把历史描绘成从图腾社会向宗法社会、再向军国社会发展的过程。甄克斯认为,在军国社会里,个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人民是平等的;而在宗法社会中,社会细胞由家族构成,个人归各自的宗族统辖,并受到祖法的约束,没有自由。受甄克斯这种进化史观的影响,严复认为当时的中国终于进入军国社会
4、阶段,属于七分宗法、三分军国性质的国家。这里的宗法具有消极、反动的含义。日本著名学者沟口雄三在对此问题考察后指出:”严复自己在序言中也将宗法与封建合在一起使用,自那以后,将封建社会等同于宗法社会,并备作是历史发展阶段中一个落后社会的认识得以迅速扩散。”、严译社会通铨在青年知识分子中产生很大反响,影响了新运动。沟口雄三指出,在五四运动中领导了文化革命的新青年受到社会通铨的深刻影响,新青年曾热衷于掀起打倒宗法社会的运动。主编陈独秀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中说:”东洋民族虽从游牧社会进入宗法,但情形至今仍未改变。虽从酋长政治步入封建政治,至今亦无变化。宗法社会以家族为核心,个人无权。尊家长、重阶级,
5、故提倡孝。在宗法社会的政治里,尊元首、重阶级,故提倡忠。忠孝是宗法社会、封建时代的,也是半开化东洋民族的一贯之精神”。他又在之道与现代生活(二-四)说孔子所提倡的道德在”数千年前的宗法时代、封建时代也仅仅通行于公、卿、大夫、士的人伦日用之处,在庶人阶层则全无。在数千年后之今天,在此共和、国家时代,如此还怎能得以通行呢?”陈独秀照搬了社会通铨的理论及严复的案语,视思想为落后的宗法社会的产物。 对宗族的否定不仅是理论界的倾向,还来自革命者的实践活动。1927年青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面临各种严重危机之时,对阶级斗争尖锐的湖南进行后,写下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指出”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纪 中国 宗族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62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