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文化讲堂《皇帝称呼何其多》 .docx
《中学历史文化讲堂《皇帝称呼何其多》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历史文化讲堂《皇帝称呼何其多》 .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历史文化讲堂皇帝称呼何其多庙号、谥号和年号这三者都是中国古代皇帝们不可缺少的特殊名号。在我们所熟知的古代帝王中,有的用的是庙号,如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有的用的是谥号,如商纣王帝辛、隋炀帝杨广;有的用的是年号,如清朝皇帝用的都是年号。那么,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意思?背后有哪些精彩的故事?让我们走进历代帝王世系表去探一究竟。 一、夏商帝王世系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五百年(一说四百七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则共十四代(课件中红色字体是一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五百余年。根据史书记载,
2、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伯益而称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由于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长期以来对其了解还主要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包括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现代以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的出土,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为奴隶制的夏朝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的情况。关于夏朝的建立时间(约前200年约前1600年)由于夏朝是个传说中的朝代,没有文字记载,夏商周断代工程,考古工作者根据碳十四测出的不确切时间,大家知道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是从“国人暴动”开始
3、的,之前的一切历史时间都不确切。夏朝很多历史主要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关于夏朝的建立者和称号夏朝的建立者是禹还是启,说法不一,我认为应为禹,因为据古代文献记载和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禹时已经有官吏、军队以及刑狱,国家已经形成。夏朝是最模糊不清的王朝。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按康熙字典,“后”字“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由“司”字后指帝王的妻子。见到“后”字,我们立即会想到“皇后”“皇太后”等与女人有关的词语。但在上古时代,“后”字代表男性,是权力的化身,
4、是帝王的象征,是天子的称号。说文曰:“后,继君体也。像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按康熙字典,“后”字“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后指帝王的妻子。所以司母戊鼎其实是后母戊鼎。古代的“后”是一个会意字,它在甲骨文里,左下方是一个口字,右上方是一拢起的手,其实这就是一个“司”字。“后”字就是根据“司”字创造的,方法是把“司”字反转写,再赋予新的读音,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把“司”字镜像,就成了“后”。夏朝国王姓夏朝国王姓姒,夏禹,姓姒,名文命。姜、姚、姒、姬、嬴等古姓多与“女”字有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
5、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许多故事。许多古姓都从女旁。夏国号的由来其中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些字都是画的蝉的象形,也就是知了的样子,它就是春夏秋冬的“夏”,主要有两点理由:一是形似,二是义合。在说文解字里的“夏”,是居住在中国的人,称夏人,夏人有头、有手、有脚。我们今天说的华夏,其意思由此而来,华夏即美丽的“夏”,古代“华”与“花”同意。禹的功绩和影响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大禹治水,为民族的忘我精神三过家门而不入,成为我国人民优秀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说起有道明君就是尧舜禹汤文武,一说起无道昏君就是桀纣,桀纣
6、成了无道昏君的代名词。今天在汉语词汇中有很多与禹有关的名词:禹功(夏禹治水的功绩);禹迹(相传夏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称中国的疆域为禹迹或禹域);禹鼎(大禹铸的铜鼎。象征国家的命运,代表九州,代表中国);禹刑(大禹制定的刑罚)。很多地名与禹有关:河南许昌禹州市(禹曾被封为夏伯),还有与大禹有关的历史遗迹,如禹陵、禹穴、禹庙。这些都充分说明大禹的影响。其实大禹最大的功绩还在于他使华夏族得以形成。启开创的世袭制“禹传启,家天下”,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世袭制有一个原则嫡长子继承制(周公姬旦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所以之前的夏商经常出现兄终弟及的情况),凡违背这一原则的一般会
7、造成朝政混乱和社会动乱,其中还伴随着阴谋和倾轧,如春秋齐国小白抢位、秦朝胡亥和扶苏,隋朝杨广和杨勇,唐朝李世民和李建成。世袭制有两种形式,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朝鲜和古巴),这两种形式哪种更好呢?先秦时期经常出现兄终弟及(夏商世系表中的红色为一代)。世袭制一直延续到1912年2月12日宣统退位,历时近4000年,460多位皇帝(天子)。夏王名字的特点我们从夏王世系表中夏王的名字,可以看出古人特别是先秦时期人们起名字的特点:一是以单字为主,因为当时词汇量较少。二是不避俗,不避丑,这是因为古代文化不发达,起名比较随意,比如“杼”,织布机上的筘,古代亦指梭,“扃“从外面关门的闩、钩等。另外,我们熟知的
8、齐桓公,名“小白”,这不是狗的名字吗?春秋时第一个称霸的郑庄公,名误生,杀死齐襄公的公孙无知,名字都不咋样。我国到汉代起名字才比较讲究;三是夏朝君主的名字有几个以天干命名,商朝全部以天干命名。这源于夏商时对太阳的崇拜。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认为即大庚、仲庚、少庚,系日名无疑。相传,古代有十个太阳,它们的名字分别叫: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天有一个太阳照临人间,十一顺称为一旬。这十个太阳的名字(日名)就是“十干”,也叫“天干”。夏商时代的王室和贵族阶级崇拜太阳神,自视为太阳神的后裔。帝王即位,宣称是太阳光照人间,君临一切,主宰沉浮。用日名取作帝王名,正是这种思想的反映。夏史中的帝王
9、以十干为名的还有孔甲、胤甲、履癸。履癸即夏桀。但履癸这个“太阳”并没有给人民带来祥和,而只有毒辣,于是老百姓诅咒说:“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尚书汤誓即言履癸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才能消失呢?我们愿同你一起灭亡!可见夏朝人民怨恨暴君暴政的心情是何等强烈。(结合教材)商王全系日名,从大乙(汤)到帝辛(纣)三十一王均以十干取名。“商家生子以日为名”,这是古代学者比较一致的见解。商朝以十干记日,以十日一旬作为记时的主要单元。商王出生的这一天,被视为十干中在这一天值日的太阳降临人间,如果是在甲日生的,就取以甲名,乙日生取以乙名。但如果又有一个甲日生的商王出世,就认为这是太阳甲再次光临人间,为了加以区别,就在
10、日名前面加上“大(太)”,“中(仲)”、“少(小)”等字。但也有人认为是以死日命名的。春秋之前,学在官府,春秋时,私学兴起,但文化普及不够,到了汉代,汉武帝为弘扬儒家思想,大力兴办学校,中央设太学,地方上兴办郡学、县学,命令贵族子弟都要上学,文化有较大发展。二、关于商朝汤武革命公元前16世纪,商汤通过鸣条之战以武力灭夏,打破国王永定的说法,从此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称商汤革命。商纣王时的牧野之战,武王伐纣成功。后人把夏商周之间的两场革命称为汤武革命。最神秘、最迷信的王朝商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十六世纪,夏朝最后一位残暴的君主桀被东方的商族的首领以仁慈宽厚而著称的汤最终
11、击垮,商朝经历或者父子相继,或者兄终弟及的十七代三十王,历时五百多年。商朝是中国第一个确定存在的王朝, 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迷信的王朝。为什么说商朝是最迷信的王朝?一是缘于商国号的由来。商国号本身就带有迷信色彩。这个王朝或国家到底是称殷还是称商呢?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商是本号,是自称,殷是别号,是他称,是周朝以及周朝以后的人对商朝的一种称法。古文字学家认为,先有夷后有殷,殷是夷字的繁体字,先秦时代中原地区四边的民族被称为蛮夷戎狄,夷就是东方善于引弓射箭的民族。商人起源于东方的黄河流域下游,喜欢迁移,有点像草原游牧民族。周朝人依据商人的方位和特征,专称商朝为殷,泛称包括商人的东方民族为夷。可见商才是
12、国号。地名的商和经商的商都来自于商国或商族。诗经商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颂是商朝后人在宗庙里祭祀祖先的颂歌。找出甲骨文中的凤字和商字进行比较,上部一样都是凤鸟头上的冠羽,风的下部是鸟身的象形,商字下部有两种写法,一种带口一种不带口,不带口的好像祭祀用的台子,带口的是祭祀的台子再加上念念有词的嘴巴。根据凤字创造出来的商字表达的是,在祭台的上面摆置着神圣的凤凰,人们念念有词地祭祀着凤凰(对神鸟的崇拜)。于是商成为族名,寄托着商人对父系祖先玄鸟的尊崇和感激,表达商人对平安美好未来的向往,宣扬商人的神奇和强大。商从族名上升为国号是从汤开始。二是因为盛行占卜。商朝从上到下什么事都要占卜,正所谓“不问
13、苍生问鬼神”。其实,中国古代都很迷信,比如汉代盛行巫蛊之术,但最迷信的当属商朝。三是创立庙号。庙号是皇帝于太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如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称之为祧(远祖之庙)。1、庙号的发展过程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称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才能称为宗。所以最初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唐 刘知几史通称谓:“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於两汉。名实相允,今古共传。” 唐 颜真卿 论元皇帝祧迁状:“昔汉
14、朝廷近古,不敢以私灭公,故 前汉 十二帝,为祖、宗者四而已。至后汉渐违经意,子孙以推美为先,自光武以下,皆有庙号,则祖、宗之名,莫不建也。”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单表 北宋 太祖 开基,传至第八代天子,庙号徽宗 。”周朝天子没有庙号,只有谥号,所以我们比较熟悉的周文王、周成王、周厉王、周幽王、周平王,都是谥号,诸侯国的国君,如春秋五霸,也都是谥号。秦朝没有庙号,也没有谥号。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了前无古人的功业,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秦王嬴政志得意满,大宴群臣,酒席宴上讨论三件事,称成功,传后世,一是皇帝称号,二是庙号谥号。以前“子议父,臣议
15、君”,不好,应废除,三是分封制。朕、孤王、寡人,制(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明朝)、诏。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庙号开始泛滥(“降及曹氏,祖名多滥”)。而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2、庙号的含义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原则,开国君主一般称祖(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才能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如曹操称太祖,曹丕世祖,曹睿称烈祖,三代皇帝都称“祖”
16、;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北魏称祖者竟有五人,太祖拓跋珪统一黄河流域、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推动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称高祖倒还可以,其他几个称祖不知从何说起。清朝也有三个皇帝称“祖”的,即太祖努尔哈赤、世祖福林、圣祖玄烨,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原则,这也能说的过去,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开创者和奠基者,福林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康熙则通过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平定新疆和雅克萨之战,为清朝的稳定做出贡献,也可说是王朝的创立者。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商纣王、
17、周朝天子、汉朝(除汉高祖)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清朝则称年号。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如东汉世祖刘秀、曹魏世祖曹丕、清世祖顺治;西汉太宗汉文帝刘恒、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清太宗皇太极。世宗、高宗等都是守成令主的美号,如西汉世宗汉武帝刘彻、高宗汉元帝刘爽、唐高宗李治、宋高宗赵构、清高宗乾隆弘历。仁宗、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如宋仁宗赵受益(赵祯)、明宣宗朱瞻基、明孝宗朱佑樘、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称成宗的仅此一人)、唐睿宗李旦(1人)。中宗
18、、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如西汉中宗汉宣帝询、唐中宗李显、唐宪宗李纯、明宪宗朱见深。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如宋哲宗赵佣(1人)、元兴宗孛儿只斤阿速吉八(1人)。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宋神宗仲针、明神宗朱翊钧、宋英宗赵宗实、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明英宗朱祁镇。德宗、宁宗过于懦弱。如唐德宗李适、清德宗载湉;南宋宁宗赵扩、元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玄宗、真宗、理宗等好玄虚。如唐玄宗李隆基(1人)、宋真宗赵德昌(1人)、南宋理宗赵昀(1人)。文宗、武宗名褒实贬。如唐文宗李昂、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清文宗奕佇(咸丰);唐武宗李炎、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 、明武宗李厚照。穆宗、敬宗功过相当。东汉穆宗刘肇
19、、北魏穆宗元怀、唐穆宗李恒、明穆宗朱载垕 、清穆宗载淳;东汉敬宗刘保、北魏敬宗元子攸、唐敬宗李湛。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如南宋光宗昺、明光宗朱常洛、唐僖宗李儇、明熹宗朱由校。哀宗、思宗只能亡国。如金哀宗完颜守绪(1人)、明思宗朱由检(崇祯1人)。三、关于周朝周王朝的特点和“周” 国号的由来1、国运长久。周朝32代,37王,大约800年左右,在历代王朝中延续时间最长。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周文王背姜子牙走了800步,姜子牙说我保你国运八百年。2、讲究礼仪重视人文。周公之礼作乐,规范了各级分封之间彼此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各自的名分和行为,周朝对出行的车马制度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天子6匹,诸侯4匹,大夫3
20、匹,士2匹,庶人1匹。以后帝王大多皆承其制。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感到惋惜,主张恢复周礼,用内在的道德力量来约束自己,他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作为一名君子,一方面要“博学于文”,广博地学习文献,积累深厚的知识,同时要“约之以礼”,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因为礼是根据道德原则制定出来的。周礼对后世包括今天度影响很大。后世有三个王朝的国号也叫周,如北周、武周、后周。3、以农立国。周族的祖先叫弃,善于种庄稼,名气很大,据说尧帝请这位庄稼好手出山,让他做了农官。舜帝更请弃担任农业部部长,授予弃“后稷”称号,就是稷王、农神的意思。周朝奠定了中国传统时代以农为主的经
21、济社会格局。历史教材中说后世的大多数农作物在周朝就有了。周的国号也由此而来,甲骨文中周有两种写法,代表田野种禾和田间种禾,金文也就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周有三种写法,另有种禾养口。周就是在田里种植庄稼糊口养命,所以开垦土地种植庄稼收获粮食养育百姓就是周字最早的初义。分封制和郡县制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实行都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周朝疆域覆盖了长江、黄河流域和今天的东北、华北的大部,西部曾到昆仑丘。如此大的疆域到处是蛮荒之地,道路不通,只有有分封制才能有效统治。秦灭六国,海内一统,废分封实行郡县制,因为此时经过春秋战国铁骑牛耕,很多荒芜之地得以开发,秦朝有在全国修驰道,交通条件有所改善,所以中央可以
22、通过郡县制对全国实行统治。谥号1、什么是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逸周书谥法解载“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另外,谥号又分公谥和私谥。2、谥号的形成和发展谥号制度形成,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谥。但是近代以来,王国维等根据金文考释得出的结论谥法应当形成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阶段,这一说法现在得到广泛认同。还有学者认为谥号的形成应该有一个过程,认为商朝已经有了谥号,如商王名字中天干就是谥号。按照王国维的说法,夏商应没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皇帝称呼何其多 中学历史文化讲堂皇帝称呼何其多 中学历史 文化 讲堂 皇帝 称呼 何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62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