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doc
《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doc(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思考题答案(郭齐勇版本)孟子1、 何谓“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何谓不动心?志与气的关系如何?何谓浩然之气?养气与知言有关系吗,为什么?如何养勇? 孟子所说的“不得于心,勿求于气”是指心是气的基础,没有心做基础,气就没有着落,这样,发出来的气就只是匹夫之气,是鲁莽之气,劲头越大,危害越大。所以孟子才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从字面上看,孟子和告子关于“不得于心,勿求于气”的观点是相同的,但从二人之学术观点整体来看,其实是不同的。告子主张“义外”,也就是说义来自心外,我们的本性无善无恶,心也无善无恶,善和恶都来源于外界,因此告子所说的“不得于心,勿
2、求于气”即是指义在心外,因此心必是落空的,心是空虚无着落的,当然也就不能去“求于气”了。因此,在此处孟子所下的结论“可”也是很牵强了。孟子主张“义内”观,认为心之官则思,思之则得,因此面对各种各样的学说,我们要发动我们的心去理解,去判断,去做出选择,应是“得于心,知于言”,而非像告子所说的,当我们不了解一种言论时应将其搁置起来,不要扰乱我们的本心,因此孟子得出结论“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基于上所述,孟子和告子的“不动心”观念就一目了然了。孟子主张义内,其不动心之心更多是指一种道德之心,我们要求“放心”,以心知言,知言求心,从而达到“不动心”的状态。告子则认为义在外,强调其外在的规范作用,
3、以义为主,以心为次,来思考、判断和取舍外在言论思想,告孟在这些概念上之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性论的分歧。告子认为人性无善无不善,所以对他而言,心不如义重要,同时心也没有道德意义可言。孟子的性善论,认为心有四善端,所以心不仅有认知作用,更有道德涵义,先天具足于心的义也是如此。进而可知告子由”不得于言,勿求于心,的工夫所达到的“不动心”境界是一种义理上的;孟子由“知言”所成就的则是兼有义理且高于义理的人格道德修养之境界。志与气的关系:“志至焉,气次焉”,即“志为至要之本,气为其次。”也就是朱熹所说的:“若论其极,则志固心之所之,而为气之将帅;然气亦人之所以充满于身,而为志之卒徒者也。故志固为至极,而
4、气即次之。” 虽然,志主气,但这并不是说气对志毫无影响,孟子说“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志和气的关系中,志为主,气为次,所以志专一了,气就能鼓动起来,这是一般情况。但在特殊情况下,气对于志也有反作用,如人跌倒了,是气造成的,但也会“反动其心”,对志有所影响。浩然之气:孟子此前讲过孟施舍之守气和孟子之浩然之气的问题,这两者是有内在联系的。因为它们都是一种勇气,所不同的是,孟施舍之气只是能够藐视敌人,做到无惧而已,而孟子之气,是在曾子“自反而缩”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完全以内心之善做基础,所以层次更高,力量更大。由此可以说,浩然之气是以道德之善为基础的集勇气、志气、豪气于一身的一
5、种精神气质,具有这种精神气质的人,便可以至大至刚,顶天立地。而所谓的“塞于天地之间”是说“有浩然之气的人可以立于天地之间”,而不是说“浩然之气本身可以充满天地之间”。这就说明孟子的“浩然之气”主体不是“气”,而是“人”。养气与知言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语言问题与思想道德之间的关系。知言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学习古之圣人之思想言论,从而正吾之气,提高吾的道德修养;另一层意思则是能够辨别各种异端杂说,不要使自己受其左右,用内心之义来配以气,从而养吾浩然之气。如何养勇:孟子通过对北宫黝、孟施舍和曾子养勇方法的比较,最终赞同曾子的养勇方法,自反而不缩(通过内心反省发现自己不正义),即使是草民
6、,我也不会用势来压他。反之,若自反而缩,那么即使对方再有权有势我也不会惧怕他。北宫黝之勇是一种低层次的匹夫之勇,孟施舍之勇有内心支持,却不若曾子守约,约即简单易行之义,曾子“守约”是因为心怀仁义,至大至刚,故为大勇。2、 孟子与伯夷、伊尹的差别伯夷为“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虽有节气,但太过迂腐,伯夷之义为片面之义;伊尹为“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虽有才华,但内心的道德准则却不如伯夷。孟子赞同孔子,即“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是伯夷和伊尹二者的“中庸之道”,无论是“乱”还是“治”,只要能发挥自己的“大义”便义无反顾。3、 探
7、讨孟子反驳告子的“生之谓性、仁内义外”时使用的反诘式、归谬法。孟子是如何说明“义内”的? 告子举柳框、流水、白马、长者义乎等例子来论证性无善恶,仁内义外,比如说柳枝编织成柳框,是外在的人为加上去的,这说明义是外在的,白马之所以是白的,是因为它和其他白羽之白、白雪之白一样,从客观事实上来看是白的,因此叫白马,白是外在的,而非内在的;尊敬长者也是因为长者年龄大这个事实,所以才去尊敬长者的,因此充分证明义是外在的。针对告子举的例子,孟子使用反诘式的归谬法,孟子首先不赞同告子的结论,然后从这一根本立场出发,对告子进行反问,比如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是岂水之性哉?且为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8、等等,孟子认为水从上往下流是天性,之所以从下往上流是因为外在“势”的影响;我们尊敬老人是因为我们认为是老人而去尊敬的,是从心出发的,而非外塑的;我们尊敬客人大于兄长也是因为外在“势”的影响,而非我们真的从内心出发尊敬客人大于兄长。因此综上所述,孟子充分证明的义内说。 4、孟子在哪一层面上肯定人性本善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以人性善作为人之类特征有什么意义与价值?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是同一层次的论说吗,请试着分析比较?孟子重要从人的四端之心来肯定人性本善的,所谓四端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义礼智并非外铄与我,而是我固
9、有之的,但可悲的是很多人都因为外在“势”的影响而丧失了。至于孟子为什么提出性善论,我想主要是从他的政治抱负出发的,孟子的性善论是为其仁政学说提供基础的。孟子和荀子的性善和性恶论并非出于同一个层次,荀子是从人的生理之性层面上来讲的,所谓食色性也,在这一点上,人和动物一样都是趋利避害的,因此是性恶的;然而孟子并非是从食色之性来讲,孟子也承认人具有生理之性,但孟子更注重人与动物的差别,若是将动物之性当做人之性,那么人和狗又有什么区别呢?因此孟子将人与动物不同的人之善作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将性善论确立为人之为人的类本质,认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四端之心,也就是说人心向善。 孟子的人性善理论,影响了
10、后世几乎所有的学者,一方面对促进个人道德素质和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对于促进和谐社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也具有重要作用。 5、解读牛山濯濯章 孟子此处用牛山之木尝美矣,来比做人的本然状态,人的本然状态本来就是应该像“平旦之气”和“夜气”一样清明,人之所以性本善即是人本来是一个纯然的个体,存有“平旦之气”和“夜气”的气质,是无私、无碍的个体。存贮“平旦之气”和“夜气”就是选择了纯真无碍的自己,选择拥有善心善性的自己。拥有“平旦之气”和“夜气”,就不会远离本然之“善性”。然而如今的人们却不知道去保养自己的平旦之气和夜气,反而却日日被外界之势所左右,就像牛山上的花草树木一样,并不是
11、说其没有萌生嫩枝嫩芽的希望,而是,外界砍伐和放牧太过严重和频繁,以至于给人一种错觉,好像是牛山本来就是一片荒芜的景象一样。养气是通往道德最高境界的具体方法,存养“平旦之气”和“夜气”既是要不断地反思检查中完善自己,存心寡欲,完善并守住自己的善心,使自己向人的最高境界趋近和回归。即所谓“操则存,舍则亡”。存贮“平旦之气”和“夜气”实现善性的过程是对白昼所遭遇的一切烦扰,不断地反思,向自己的本真回归,选择回归善性。修养“平旦之气”和“夜气”,不断反省,就会不断到达德性的最高境界“善性”。庄子1、 释“鲲化为鹏”及“南冥天池”之喻。大鹏仍有所待,它是庄子的自喻吗?庄子举大鹏的例子,是相对于蜩、学鸠等
12、小境界的一种大境界,所谓“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虽然蜩、学鸠、鹏等各有自性,但这种自性是相对的,鲲鹏之喻,更多是强调一种超越各安其性的中间状态,要想超越一种有所待的境界,就首先要认识到自我之小与局限,庄子的鲲鹏之喻,是对一种常规思维的超越,而这种创造性的思维则是要达到绝对无所待的境界的必经之路。但即使是大鹏也犹有所待,它必须乘着大风才行,所以鲲鹏的境界仍然不是庄子所描述的真正逍遥状态。那仍有所待的大鹏究竟是不是庄子的自喻呢?这就要取决于庄子对自我的看法,如果庄子足够自信,那他必然认为自己已经达到自己所描述的无所待的自由逍遥状态,那么大鹏就不是庄子的自喻。若庄子不够自负,认为自己至今没有达
13、到绝对自由的境界,那么大鹏之喻作为一个中间状态,说它是庄子的自喻也是合理的。2、 比较“知效一官而征一国者、宋荣子、列子与至人等四重境界?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者”是莫不自以为至,此乃“人中之最小者”,无异于“蜩、鸠之辈。宋荣子“重内而轻外,自知有真荣真辱”,宋荣子胜过前者,但不能自树立于世外.亦未大也。列子御风而行“超出于内外之分,荣辱之境,能自树立于世外矣”,列子又胜过宋荣子,但必待风而行,非大之至。而最后的“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个层次是“无所待的”,也就是什么都不借助和依靠,是一种绝对的自由,也就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3、 释“游”。释“乘天地
14、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的“游”具有复杂的含义,他的“游”是一种精神上的游,是一种全然无待状态下的一种精神的漂流状态。在认识到世界万物的变化无常和相对性之后,庄子便走向了超越现实无常的逍遥之道,逍遥游中的“游”,是一种否定现实之游,是不为俗事所累的游,是一种高境界的精神自由的游,这种游体现为文中的“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之游,也体现在“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而达于“无待”之境的高人之游。但这种精神上的游流于现实,作为一种处世态度却往往导致对现实的荒谬态度,导致一种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的消极状态,最终导致随遇而安、随外界变化而变化的游戏人间之态。但也有人主张庄子的“游”是
15、一种真知。即对于无待之游,我们首先要理解无待之游的执行者是一个有知的人,而且是一个具有真知卓识的人,就像庄子所说的,一个具有真知的人是“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大宗师),他知道哪些是人可以认知的、哪些是人认知所达不到的、哪些是天命所为的,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配得上叫真人,也只有他才能通于大道,达到无待之游的境界。可见,无待之游的执行者不是不要知,他需要的是真知而不是一般的知,是对知的超越而不是对知的否定。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讲的是处于同一序列中三类不同表现的人的特质,他们的共通之处在于:能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
16、”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没有什么可依赖。这是一种真正的逍遥的状态的表现。4、 释“有待无己无待”。释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在逍遥游中首先用尧与许由的故事阐发“圣人无名”。“圣人”指的是如尧一类“举世闻名”的圣人。对圣人而言,“名”是最大的枷锁,因而庄子强调圣人当有名而不以名为名,心中“无名”。接着,庄子又借接舆之口,淦释“使物不疵病而年谷熟”的“神人无功”。神人是能建神奇之功的人,指于国于民能建大功的功臣。对宇从来说,“功”是最大的羁绊,因而庄子强调宇从虽建功而不居功,心中无功。逍遥游的最后两节,庄子把笔墨落在了“无功”、“无名”的至人身上。“至人”指的是那些不但没有“名”没
17、有“功”、而且连“己”都没有的人。这样的人在身份地位上比起“圣人”、“神人”来,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他们就是人世间的普通人。但是,庄子认为普通人仍然可以成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游”至人,而其中的唯一途径便是庄子最为推崇的“无己”的无己,即让自己的精神,从形骸中突破出来,而上升到自己与万物相通的根源之地。” “有待无己无待”:这是在关于庄子内篇的研究中,关锋提出了一个作为“庄子哲学的骨架”的“三段式”,他十分欣赏这个三段式的精警,并多次炫耀其神通,似乎有了这个法宝,庄子书中的种种奥妙疑难,就“豁然而解”、一通百通了。依关锋自己的论证,无己与无待是一种境界:“达到了无己的精神境界”,也就“达
18、到了绝对自由(按,在关书中,“绝对自由”与“无待”是同义语)。既然如此,三段式其实是个“二段式”:“有待”,“(无己)无待”。如果强调无己是无待的原因,那么,有待亦当有一个原因:有己。三段式又须化为“有己”书“有待”,“无己”、“无待”的“四段式”了。因此,关锋的概括是不合理的。同时,根据此三段论,一些问题也将不明白,比如说,为什么御六气之辩就是无待,而乘风就是有待了呢?等等,因此这种概括是不准确的。 5、试析庄子与惠施的有用无用之辩。为什么惠子批评庄子大而无用,而庄子批评惠子拙于用大?请讲解庄子的“因物为用”与“以无用为用”的思想。 庄子对惠施的这种以“物”为本的思想给予了批评。在庄子看来“
19、外物不可必,惠施“弱于德,强于物,“逐万物而不反”,是舍本逐末,走入歧途。从天地的大道来看,惠施的知识与蚊蛇一样微不足道。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呢?算是一家之言尚说得过去,如果尊崇惠施的学说,那么大道就会衰微。而惠施也批判庄子“道”的思想“无用。逍遥游中,庄子和惠施就“大桔树”和“大瓤”的“有用”和“无用”展开了两次激烈的争论。在惠施看来,庄子的理论就像大而无当的葫芦和“不中绳墨,、“不中规矩”的大桔树,是“大而无用”的。而在庄子看来,惠施“拙于用大”。任何事物的属性都是多方而的,从一个角度看是没价值的事物,换个角度却可以发现它的效用。大葫芦可以做腰舟浮游江湖;在精神的“无何有之乡”,大桔树可以免遭
20、世俗的找害,完成全性保真的“大用”。惠施的“用”的思想,无论是探讨“大瓤”能不能用来盛水,还是大树能不能制成器具,都还停留在“物”的层而。这里的“用”是针对人对“物”的外在需求而言。而庄子认为如果从“道”的高度出发,只要“尽物之性,“无用”之物也可有大用。庄子通过对“用”的辨析,走向逍遥、自由的层而,确认了遵从“道”的生存方式之意义。不过,庄子也并不是完全否定事物的价值,而是主张人们不要试图用自己的聪明来干预事物的自然自在,肯定每个个体存在都有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和意义。在这个层而来讲,庄子是从“同”中维护了存在个体的“异”(差异性和独特性),肯定了“物”的存在价值。从道的层面来看,万物齐一本来就
21、没有什么差别,不执著于物,因此能够通达,能够因物为用,能够以无用为有用,而惠施因为执着于具体之物,因此,总是执着外物,不能通达,因此不能做到因物为用。(杀鸡和无用之树的例子)。老子1、 释老子“道”及“道”、名、无名、有名之间的关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可以说出来就不是那个恒常的道了,就失去了其本来之韵味,真正的道是玄之又玄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所以老子才说,强字之曰道。名是指事物所对应的名词或概念,能够准确定义出来的名就不是恒常的名了,名后于万物而产生,万物在刚开始时是没有名字的,所以无名为天地之始,在这里,“无名”,是天地之始,“有名”,是万物之
22、母。也就是说,天地万物产生之前是没有名称的,而有了名称就表明在人的观念中有了天地万物的存在。一个无以名之的东西是不能表明它的存在的。我们头脑中不可能有一个叫不出名称的存在物。(有了名以后才有谁生成谁之说)。2、 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经常以“玄”言“道”,所谓“玄者”,深奥不可知、微远不可见、幽昧不可测也,“玄”字总与“深奥”、“微远”、“幽昧”、不确定等同。无和有虽然名字各异但都出自同一“道”中,然而道有说不清道不明,因此老子从“玄”这一“大象”中体认到了“道”,也即一种深
23、奥、微远、幽昧、不确定、不清晰的意象;宇宙的这样一种存在状态,老子称之为“道”,也称之为“玄”。因此,老子在“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所提示的,乃是一种“道”体无方、却又“玄同万方”的通达之境,它以一种模糊与不确定的势态打乱了人的思维,但又以一种深奥而微远的魅力吸引着人们追随老子的步伐,重新审视宇宙万物之生生不息的大化流行。3、 试论以冲、虚、橐龠、玄牝喻道的意义。冲、虚都是无形空虚之意,道虽然玄之又玄,无形无相,但却是产生万物的始源。橐龠、玄牝虽然都是中虚,但却能够不断产生,绵绵不绝。所谓“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强调我们要守虚静之道,无为而治。玄牝之门
24、,是谓天地根,强调我们要知雄守雌,抓住根本。4、 老子中的“水喻”与论语中的有什么区别? 老于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又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因为其不争故无尤,因此能够保全自身,使他人无所怨愤。而论语中,孔子却将水德作为圣人德行之标准,倡导大家都来学习,一个是不争以保全,一个是争做道德标兵,二者自然不同。补充背景: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古典 哲学 名著 选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61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