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和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doc
《阿Q和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Q和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蒙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毕 业 论 文准考证号 010210102031 论文题目 阿Q与堂吉诃德相似性浅析 姓 名 乌 云 指导教师 张子程 目 录 摘要3关键词3引言3一、双重人格4二、精神胜利法5三、失败中的清醒6四、喜中有悲7小结8注释8参考文献8 浅析阿Q与堂吉诃德的相似性 作者:乌云(单位:赛罕区民族小学) 指导教师:张子程摘要:阿Q和堂吉诃德是由中国作家鲁迅和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分别塑造的两个典型的人物形象。这两个人物形象,虽时隔三百多年,分属两个不同的国家,他们的阶级出身、社会地位、教育程度、思维逻辑、感情色调等虽然有着很大的不同,但他们的言行、意识、命运却有着惊人的
2、相似之处。本文应用对比的方法,试图从二者的双重人格、精神胜利法、失败中的清醒和喜中有悲四个方面揭示二者的共同之处,用以说明人类的共同经验和体验,以及国民的劣根性问题。关键词:阿Q;堂吉诃德;相似性引言阿Q和堂吉诃德是分属于不同时代的两个不同国家的文学人物形象。阿Q 正传是鲁迅先生于1921-1922年创作的,文章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阿Q正传共分九章,从第一章的序直写到第九章的大团圆。阿Q正传作为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刻画了中国幸亥革命时期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历史背景下,精神灵魂被彻底扭曲的中国国民性格,而阿Q正是那个时代中国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一个典型代表。堂吉诃德是16
3、世纪至17世纪时期由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创作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第一部于1605年发表,第二部于1615年出版。小说出版后,受到了读者的喜爱和赞扬,书中的两个形象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几乎家喻户晓。堂吉诃德可以说是西班牙小说大师塞万提斯划时代的巨著,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部现实主义巨作,在世界文坛史上灿若明珠。塞万提斯创作的堂吉河德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西班牙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社会现实,生活画面逼真,深刻地揭露了西班牙封建统治阶级腐朽黑暗的丑恶现实。这部文学巨作有着鲜明的人文主义倾向,表现了作家的人道主义精神。书中的主人公堂吉诃德爱幻想,脱离现实,企图仿效游侠骑士,过奇侠游士那样的生活;
4、可他又心地善良,立志铲除人间邪恶。塞万提斯在堂吉河德这部书中塑造了堂吉河德这位可笑可悲又可敬的人物,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在学术界对阿Q与堂吉诃德进行对比研究的与本文有关的文章在此仅列举两篇:如,何萍萍于2009年在安徽文学(下半月)第4期发表的阿Q与堂吉诃德的形象比较一文认为,阿Q和堂吉诃德是同病相怜的异邦兄弟,指出他们在行为方式、思想性格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譬如,造型的滑稽, 理想的荒谬,行为的可笑,在艺术上形成了强烈的喜剧效果,但在他们喜剧性的外壳下又蕴涵着深刻的内在悲剧性。李志斌在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上发表了堂吉诃德和阿Q形象之比较一文,认为塞万提斯笔
5、下的堂吉诃德和鲁迅笔下的阿,是两个具有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的典型形象。虽然他们在阶级出身、生存环境、社会地位、思想观念、教育程度、人生经历、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但在意识、语言、行为、命运、性格及其美学内蕴等方面又具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此外,还有其他学者对阿Q与堂吉诃德这两个人物形象进行了比较研究,但限于本文的篇幅就不在此处一一列举了。 那么,阿Q与堂吉诃德除了人们所熟知的相异的一面外,他们二人有什么样的相似之处呢?本文就此做一浅显的探讨。一、双重人格阿Q和堂吉诃德在在许多方面确实有着许多共同的地方,这是毫无疑问的。首先我们从二者的人格上看,二人就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阿Q的性格特点是
6、素朴直率。鲁迅认为,阿Q不谙人情世故,为人坦率正直,其喜怒哀乐之情总是溢于言表,想在心里的,后来每每就说出口来。是一个具有“农民式质朴”的老实人,他有时老实得简直有些愚蠢,虽然有时不免有些狡猾,“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象瘪三样。”【1】所以,阿Q总是未庄闲人嘲弄撩惹的对象、侮辱攻击的目标。而“真正的堂吉诃德”并非如中国的“江湖派和流氓种子,”他是“十分老实”的【2】、心口如一的,毫无伪饰的,往往把自己所思所行,和盘托出,使自己成了没有任何遮蔽的靶标,因而处处受辱、被人愚弄。他不是那种阴柔人物,所以总是吃亏。 因此,堂吉诃德和阿Q一样都具有理想,但又与现实有着激烈的冲突。 阿Q的虚荣心特别强,在现
7、实社会中,他四处碰壁,饱尝辛酸,可他却努力的装高尚,阿Q这个人十分的虚伪。比如,他既没有家,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因为太穷,无人能在心里看得上他。而他自己却不这样的看待自己,如他夸海口说:“我的儿子会阔的多啦!”没有女人,何来儿子?这就是阿Q,说明阿Q这个人物的虚伪性有多大。正如鲁迅在阿Q正传中第二章所写的那样:“阿Q因为虚荣心很强,所以听不得别人说他坏话!所以他决定,要是口讷的人便骂,力气小的人便打,然而不知怎么一回事,吃亏的总是他!”堂吉诃德的性格同样是复杂的矛盾的。他极为滑稽的装扮,骑着瘦弱的老马,追求自己的理想;他虽是个小人物,但有着崇高的理想,时而冒出荒诞不经的想法,时而又被严肃的理性所
8、束缚;堂吉诃德既可笑又可怜,既崇高又伟大。堂吉诃德的性格可以说是崇高性与滑稽性的双重结合。堂吉诃德的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是神智不清的,疯狂而可笑的,但又正是他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则、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对正义的坚信以及对爱情的忠贞。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阿Q和堂吉诃德在人格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处:二人均为小人物,但都有理想;社会地位极低,处处碰壁,但又虚荣心极强;行为滑稽猥琐,都带有一般小人物不可避免的缺陷,但又假装高尚;可笑的行为中又透露着可怜相。二者的性格均具有双重的矛盾性。二、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 ,阿Q有,堂吉诃德也有,其是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内在精神核心。比如,阿Q的“我老子或
9、老子的老子比你阔多了”,“我总算被儿子打了,我的儿子会阔得多,你还不配,孙子才画得很圆”,“擎起右手,用力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使自己立刻转败为胜”等等,这些虽然是阿Q的自轻自贱,但却如状元一样,乃是第一个。这些都是我们所熟知的阿Q在精神上获得胜利的至尊法宝。堂吉诃德的精神胜利法则不大为人所道,他其实也善于借用精神胜利法来极力宽慰自己。如果我们细读堂吉诃德,就能够体会到堂吉诃德在这方面不比阿Q逊色多少。比如:堂吉诃德在遭到痛打,抚摩伤痕之际,他却“私自庆幸,觉得这种灾殃是游侠骑士分内应有的”;认为,同骑士小说里英雄们的遭遇相比,这种不幸就不叫做不幸。在吃苦受难后,他会自我解嘲地说:“这
10、种种苦难都是和披甲拿枪的行业分不开的,不然的话,我就倒在这里活活地气死了。”这就是他的“惯技”:常常拿自己的不幸和失败与他人进行对比,这一比,便不觉得自己的不幸是真正的不幸,而是更加心安理得,有时甚至于沾沾自喜。比如,当堂吉诃德被关在笼子里被押解回乡时,他却振振有词地宽慰自己:“干了我们这一行,这种灾难都是免不了的,否则我就不是个有名的游侠骑士了。名望不高的骑士从来没有这种遭遇,因为世界上谁也不理会他们,英勇的骑士就不同,他们的品德和功勋遭到许多国王的骑士的嫉妒,那些人就使出卑鄙的手段来陷害好人”。把苦难当成荣耀,把挫折看成光荣,这就是他用精神的欢愉来滋养和慰藉受难的心灵,即便是手脚戴着镣铐心
11、理也感觉舒服,即便是身处牢笼也感觉是一种温柔。他说,“我在牢笼受苦就是光荣;我带着枷锁心上也舒服;我躺的硬板就不是挣命的场所,却是温柔乡!”这就是堂吉诃德的精神胜利法。从以上简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阿Q和堂吉诃德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虽然处处碰壁,身心备受凌辱和欺压,但为了使自己的精神能够得到暂时的一点安慰,他们都惯用精神胜利法来使自己屈辱的灵魂获得暂时的安慰和陶醉,精神的胜利成为他们减轻身心痛苦的一剂止痛膏药。无可奈何之下,以此求得解脱,自欺欺人,这就是二者的相似性。 精神胜利法是阿Q和堂吉诃德为了暂时忘记苦痛,获得精神超脱的一剂甜蜜的毒药,甜蜜却是致命的,虽能暂时忘却人生失败,但终究不能
12、最终地解决人生的实际问题,只能是一种精神的自我麻醉而已。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和塞万提斯两位艺术家虽然使用了“精神胜利法”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段,但在表现程度和性质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别。鲁迅先生创造的“阿Q”几乎成了“精神胜利法”的代名词;而塞万提斯所创造的堂吉诃德却没有明确地指出来,但他却赋予了堂吉诃德更深广的人文主义内涵。他把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巧妙地嵌入在表面上疯狂颠簸的堂吉诃德的灵魂深处;鲁迅先生却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揭示出下层劳动人民在当时的社会境遇下,愚昧顽劣的国民性。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粗俗的和消极的,而塞万提斯创造的堂吉诃德虽然也带有明显的精神胜利法特性,但却是积极的,充
13、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虽然堂吉诃德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也遭受了很大的苦难和挫折,但他不至于因此而装疯卖傻,泯灭了自己的行侠仗义、救苦济世、名扬四海的伟大抱负。阿Q和堂吉诃德的差异实质是两个国家文化传统、时代背景造成的。三、失败中的清醒阿Q和堂吉诃德可以说都是人生失败的典型,都带有强烈地改变现状的愿望,在追求自我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中,都遭遇了巨大的代价和痛苦。但阿Q也好,堂吉诃德也好,他们并不是愚蠢到了极点的大笨蛋。那样的话,他们也就不可能成为人人喜爱的典型的人物形象了。阿Q在遭受挫折和失败时,可以无师自通地从圣经贤传中得来的零星肤浅的知识观察生活,评论是非,甚至对他人评头论脚,搬弄口舌,胡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堂吉诃德 形象 比较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61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