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贵族之家》中屠格涅夫写作特点的分析.doc
《小说《贵族之家》中屠格涅夫写作特点的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贵族之家》中屠格涅夫写作特点的分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说贵族之家中屠格涅夫写作特点的分析摘 要: 屠格涅夫是十九世纪俄国现实主义大师。他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的语言简洁、优美,为俄罗斯语言的规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小说不仅迅速及时地反映了当时的俄国社会现实 ,而且善于通过生动的情节和恰当的言语、行动,通过自己特殊的语言风格、写作特点,塑造出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贵族之家是屠格涅夫六部长篇小说系列中的第二部,是其中最为优美动人的一部,屠格涅夫用独特的创作方式创作了这篇小说。主要体现在,人物的创作以生活中一个鲜明的“活人”为“原型”;用简单的故事情节揭示深刻的主题;个性鲜明的人物用戏剧化的场面表现;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浓郁的抒情风格;用诗
2、意的笔调来描述凄婉的感情这五个方面。本文就其这种特殊的创作特点进行阐述。关键词:人物塑造; 情节与主题; 戏剧化的场面; 细腻与抒情; 诗意的笔调贵族之家是屠格涅夫六部长篇小说系列中的第二部,是其中最为优美动人的一部,写于1859年。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小说,也是一部深刻反映时代的社会小说。其中每一个人物的命运,他们的爱情经历与悲欢离合,都和他们所处的时代和历史现实紧密相关。作品中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都具体地表现出时代和历史的烙印,他们在恋爱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和利害考虑,都是一种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性表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俄罗斯贵族阶级趋向没落,农奴制的崩溃已不可挽回。一八五三一
3、八五六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沙皇制的腐败。进步知识分子纷纷在思考人民的命运会怎样,祖国的前途出路在哪里。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贵族之家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酝酿、构思和创作出来的。屠格涅夫他本人也曾说过贵族之家是他曾经获得的最大的一次成功。虽然对这部小说的评价并不完全的一致,但它确实是俄罗斯经典长篇小说的典范之一。屠格涅夫运用了独特的创作方式创作了这篇小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物的创作以生活中一个鲜明的“活人”为“原型”屠格涅夫在谈到自己创作方法时,他总是强调: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只能从生活出发,在描述书中人物时,必须不停地和人们“打交道”,“把他们生擒活捉”。屠格涅夫作品中的人物具有真实性,他
4、在塑造一个典型形象时,他的面前有一个“原型”,一个“活人”,然后逐渐把“合适的成分掺杂进去,粘附在他身上”。贵族之家中的主人公拉夫列茨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他的“原型”是尼普奥加辽夫。贵族之家从构思到动笔完成的期间内屠格涅夫经常和奥加辽夫会面。他们的交往、所交谈的内容经过作家头脑的特殊反映和改造,也就成了这部小说的基本情节。在描绘小说主人公的外貌时,屠格涅夫把拉夫列茨基同奥加辽夫相似的一些特征都写上了。“他那张纯粹的俄罗斯式的脸,宽而白的前额、肥大的鼻子和那两片端正的阔嘴唇,洋溢着草原般的健康而强韧的无穷精力;他体格健美,有一头孩子般的淡黄卷发。只有他那双凸出的有点呆滞的蓝眼睛,显出不知是沉思
5、还是疲倦的神情,他说话的声音也稍嫌单调。”熟悉奥加辽夫的同时代人,在描述他的外貌时,总谈到他那高大魁梧的身材,流露出沉思神情的眼睛,厚实的卷发,以及他那给人留下特殊印象平静而柔和的嗓音。 喜爱观察、心地纯洁、潇洒自然、沉着稳健这些奥加辽夫所特有的品质,都反映在对拉夫列茨基的性格描写中了。但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形似,经过屠格涅夫的加工润色,生活中的奥加辽夫和小说中的拉夫列茨基已经是“神似”的两个人了。 贵族之家从十二到 十六章(小说的情节由此展开)所写的境遇,很像奥加辽夫和玛丽亚利沃夫娜罗斯拉夫列娃的不幸婚姻。奥加辽夫的朋友萨丁,在谈起他的婚事时说:“显然,对方使用了各种圈套,而且这些圈套没有不奏
6、效的。” 贵族之家中短短只有一页的第十四章,讲述了拉夫列茨基简要的求婚史。他没有发现未婚妻父母设下的圈套。奥加辽夫的新娘是奔萨省长的一个穷亲戚。他贪赃受贿,盗窃公款,千方百计要他的这个穷亲戚嫁一个有钱的新郎。拉夫列茨基的未婚妻瓦尔瓦拉巴弗罗夫娜的父亲是位退伍将军,在他想出“动用”公款的花招暴露以后好不容易逃脱了这个案子。几乎就在拉夫列茨基上门登访的前夕,他从拉夫列茨基的朋友米哈列维奇那里打听到了未来女婿有多少个农奴。这两者非常的相象。 “彼得堡以及两三家旅馆弄的她头昏目眩,”赫尔岑是这样讲玛丽亚利沃夫娜的故事的。“她向往虚荣,醉心财富许多不幸可能都是从这兴趣不合发展起来的。可是,她对财富、彼得
7、堡、对沙龙都感到新鲜她硬把奥加辽夫拖到这空虚的天地里去,但他在那里却无聊的要命。”以及玛丽亚利沃夫娜沉迷于交际花生活,奥加辽夫和她在国外离异,再后来奥加辽夫爱上了朋友家的女儿娜塔利亚屠契科娃娜,当时奥加辽夫已三十五岁,娜塔利亚屠契科娃娜十九岁。这一切很像这部小说所展开的情节。小说中瓦尔瓦拉携同丈夫拉夫列茨基去彼得堡。她在彼得堡不是外出拜客,就是在家接待朋友,举行优雅的音乐会和舞会。她十分热钟于这种生活,瓦尔瓦拉好似灯火吸引飞蛾一般吸引着宾客。而拉夫列茨基却不喜欢这种生活,他离群索居,总是在自己的书房读书,甚至学起英文来。之后为了让瓦尔瓦拉摆脱丧子之痛,拉夫列茨基他们去了巴黎,在巴黎瓦尔瓦拉像在
8、彼得堡那样,迅速而又巧妙地为自己筑起了一个小巢。没过多久,瓦尔瓦拉出轨了,拉夫列茨基与她在国外离异。后来拉夫列茨基回国到亲戚家拜访时,爱上了亲戚家的女儿丽莎。当时拉夫列茨基三十多岁,丽莎十九岁。奥加辽夫和拉夫列茨基的经历非常的相似。贵族之家中以热情关切的口吻谈到的那位老仆人安东,是一个真实的人物。他曾穿着灰色的外套,戴着白色毛线手套在托普基伺候过屠格涅夫和费特。小说中保留了他的真名,同时,伊凡谢尔盖耶维奇也没有忘记安东身上的灰色土布外套和毛线手套。二、用简单的故事情节揭示深刻的主题贵族之家这部小说秀丽绰约,情节单一,不蔓不枝,人物很少,场面不大,叙述简洁而凝练结构是封闭式的,故事在不长的时间内
9、结束。这部小说只写了几个人,写了他们的生活、思想、爱情、痛苦与欢乐,而通过这些描写反映了时代的气息,把握了生活的脉搏,主题深刻而概括。贵族之家的故事发生在卡里金家里,人物只有姨婆玛尔法、姑妈玛丽娅、伦蒙、潘申、拉夫列茨基、丽莎、瓦尔瓦拉七个人,情节以主人公拉夫列茨基与丽莎的爱情为主线而展开。拉夫列茨基回国后到卡里金家里拜访,邂遇了丽莎,经过几次见面和交谈,他们由相识到相互欣赏,再到月下花园互吐衷曲相爱了,再由于拉夫列茨基妻子瓦尔瓦拉突然回来,他们猝然分手,整个情节的发生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它就像一部完整的戏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无不具备,情节发展迅速而明快,结构完美而匀称。在这简洁叙述中
10、,屠格涅夫写出了贵族之家的“重大、现实思想是“幸福”问题,是人追求幸福的规律,是个人幸福的思想与有益的劳动思想、进步思想的和谐融合。”在这个短短的故事中拉夫烈茨基没能获得个人幸福。他的懦弱,他的思想包袱责任导致了他的“幸福”还没开始就结束了。而 对于丽莎来说,爱情不仅是幸福,而且是义务,意识到自己道义上的责任。上帝结合起来的,怎么能拆散呢?丽莎问。瓦尔瓦拉帕夫洛芙娜故意散布了关于她已经死了的谣言,因此丽莎和拉夫烈茨基的“幸福”从一开始就是虚幻的,建筑在一个极不可靠的基础上。屠格涅夫在贵族之家中反映了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在“贵族之家”的温室里培育出来的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悲剧,这一悲剧的实质已经不
11、在于必须与自己的软弱无能斗争,而是因为与一些概念和道德规范发生了冲突。贵族之家异常深刻地提出了贵族教育的问题。贵族的教育制度扭曲了人的优秀品质,使之畸形化了。丽莎的笃信宗教、忍让、顺从,拉夫烈茨基的消极无为,就都是这种教育的结果。 在贵族之家中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刻画出了另一类人物的生活主题,那就是以“丽莎”为代表的一类纯洁善良的俄罗斯女性。不过丽莎对爱情的拒绝并不仅仅是来自对瓦尔瓦拉帕夫洛芙娜的负罪感。她想要在修道院中寻求的并不是慰藉,她所期待的也不是忘却,她想“赎罪”!她对玛尔法季莫费耶芙娜说:“我什么都知道,无论是自己的罪孽,还是别人的罪孽,还有爸爸是怎样聚敛自己的财富,我全都知道。这一切
12、都需要祈祷,以期得到赦免”。于是个人的悲剧就具有了社会意义:在农奴制社会里,有良知的贵族知识分子不可能获得真正的个人幸福。总之,在农奴制的社会环境里,个人幸福是虚幻的,不完满的,根本不可能的。贵族之家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揭示了重大的社会问题,谴责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因为它庇护潘申和瓦尔瓦拉帕夫洛芙娜之流,使他们孳生繁衍,而扼杀天才的性格(莱姆,拉夫烈茨基),毒害人民,使他们浑浑噩噩,屈服顺从(玛兰尼娅,阿加菲娅,安东等)。它以忧伤的笔调唱出一曲老一代贵族阶级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挽歌,同时,又满怀激情,把未来生活的理想寄托在年轻一代人身上。小说在单一的情节和诗意般的描写中揭示了时代的重大主题,展示了社会
13、发展的趋向。三、用戏剧化的场面表现个性鲜明的人物屠格涅夫的创作以简洁凝炼而著称,但这井不妨碍他对人物的精雅细刻。他作品中的人物同样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个性,琳琅满目,色彩纷呈。拉夫列茨基的善良、懦弱、强烈的正义感和民族自豪感,潘申的轻浮、狂妄与圆滑,丽莎的腼腆、文静、深沉和纯洁,杰奥诺夫斯基的懦弱而无能,庸俗而无聊等等,读后都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永久难忘。如何才能在较短的篇幅内创造出如此惊人的艺术效果呢,这主要得力于作者善于安排戏剧性的场面。一般作家的小说往往从远离主要情节的地方开始,先写环境,再介绍人物,然后展开故事情节娓娓道来,情节进展有序而缓慢,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人物才逐渐浮出水面,露出真
14、相。读这些作家的小说你必须静下心来,仔细咀嚼,才能品尝出其中的韵味。而屠格涅夫的故事总是发生在一个骤变的时刻,直接切入主题,情节进展急促而紧凑,充满戏剧性,激动人心,引人入胜,整部作品宛如水晶,很少有杂质。让读者爱不释手。屠格涅夫善于安排戏剧性的场面,他让所有的人物同居一室,围绕某人某事或某个问题谈论,发表意见,表明态度,形成反差,从而揭示出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拉夫列茨基,潘申,丽莎,玛丽娅,杰奥诺夫斯基性格品质都是在一系列的戏剧化场面中展现出来的,清晰可见。贵族之家的场面组织安排得天衣无缝。比如,有这样一个场面:拉夫列茨基过完了八年国外生活回到俄罗斯,拜访卡里金家,给这个平静之家激起了波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族之家 小说 贵族 屠格涅夫 写作 特点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61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