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中的两大范式比较:“日尔曼式教育学”与“盎格鲁式教育科学” .doc
《教育研究中的两大范式比较:“日尔曼式教育学”与“盎格鲁式教育科学”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研究中的两大范式比较:“日尔曼式教育学”与“盎格鲁式教育科学” .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研究中的两大范式比较:“日尔曼式教育学”与“盎格鲁式教育科学”第3卷第2期2007年4月教育JournaIOfEducationaIStudiesVO1.3.NO.2Apr.2007教育研究中的两大范式比较:日尔曼式教育学与盎格鲁式教育科学黄志成(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摘要: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次大的分解.教育学面临一种新的发展路口.尽管目前教育科学的发展风头已盖过教育学,但是,是否就意味着教育学已经走向终结?实际上,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的发展表明,这是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日尔曼式的教育学和盎格鲁式的教育科学,各自都有其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各自研究
2、的侧重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与传统的教育学不同,教育科学是试图要形成对教育问题的另一种看法和另一种解释.两大范式异同的比较,揭示不同国家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之争.关键词:比较教育;教育研究范式;教育学;教育科学中图分类号:G400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298(2007)02000307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教育从其产生起,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人们对教育这种社会现象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从而产生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进一步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深入探究和发展.至今,教育学已作为一个大的学科门类,与其他学科既相互独立地,又相互交叉地向前发展着
3、,并发挥着其他学科缺乏的,独特的作用.然而,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几次大的分解,引起了对教育学的许多不同的观点,甚至是激烈的争论.其中,最大的争论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教育科学的发展,对教育学的传统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出现有教育学终结的观点.i56果真是教育学走向了终结吗?果真教育科学取代了教育学吗?事物的发展一定要非此即彼吗?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让我们比较一下在国外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范式:日尔曼式的教育学和盎格鲁式的教育科学,以客观认识两大范式的发展背景和异同,避免武断地厚此薄彼,从而促进教育研究和教育学科科学地发展.一,日尔曼式的教育学(一
4、)教育学一词的来源与含义首先,我们应了解教育学一词的来源和含义,才能更好地理解日尔曼式的教育学和盎格鲁式的教育科学之主要区别.教育学(pedagogia)一词在古希腊已出现.在柏拉图的着作中就可以看到pedagogia这一词.此外,在希腊的教会中,也很早就使用了pedagogia这一词.然而,pedagogia是来源于pedagogo这一词的.在古希腊建立学校后,出现了pedagogo这样的一种人物.pedagogo现在翻译成教育者或教育家.但在当时,pedagogo一词的意思是指主人家的侍者或家奴,其主要工作是领着主人的孩子去上学.后来pedagogo也承担了对孩子的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职责
5、,具有了教育者的含义.此后,pedagogo这一词的使用不断增多,并按此含义沿用下来.随着pedagogo这一词的流行,又产生了代表这一行业的名词pedago-gia.正如某人是铁匠(herrero),他所从事的行业就称为铁匠业(herreria)一样,某人是pedagogo,收稿日期:200612-29作者简介:黄志成(1953一),男,汉族,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教育,国际教育思潮,发展中国家教育研究.此处外文pedagogia为西班牙语.这里不用英语,一是因为本文的参考资料来源于西班牙语,二是因为英语pedagogy一词,在讲英语的国家里一般也不常用该
6、词.4教育2007焦他所从事的行业就是pedagogia.因此,pedagogia也就具有了教育行业或职业的含义.2后来,教育学一词逐渐进入了欧洲一些国家的当地语言中.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当人们研究古希腊,古罗马时,肯定有人探究主要的古典着作,而在柏拉图等人的着作中已出现有pedagogia一词,因此,该词就会开始广泛地使用在当地的语言中.另一是拜占庭帝国的学者来到西欧时,也影响到该词的广泛使用.当时,广泛使用pedagogia一词显然指的是教育,是作为与教育有关的知识.于是pedagogia一词就是以这种含义进入了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法语,德语和俄语,但是没有进入英语.如果查阅不
7、列颠百科全书第一版时,可以看到有pedagogue一词,但没有出现pedagogy一词.因此,在英语语言中,对pedagogy这一词,人们还是很陌生,从而讲英语的人不会区分作为现象的教育和作为学科的教育之间的差别.这样,杜威也只能用教育科学来区别作为现象的教育,因为他不能在其传统语言中使用pedagogy这一词.总之,教育学一词产生于古希腊,并在东罗马帝国时期保持了下来.在15世纪和16世纪,教育学一词已运用于欧洲的所有语言中(除了英语外).(二)日尔曼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产生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一般来说,在最初时期,教育学的概念还没有在文章或着作中被真正地使用,
8、而只是在有关教育史的着作中的最后部分才提到,有点像附录部分涉及到的现状.最初,教育学涉及到了所有有关教育的各个方面,因而,教育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知识,也是一种具体的知识或与教育有关的知识.这种广义的含义,通常将教育学看作是涉及教育的学科.在使用教育学这一词上,受到了德国人的很大影响,因为首部论述教育学的着作就是德国人康德(E.Kant)的论教育学.康德在1776年讲课过程中首先使用教育学来论述知识和论述教育的.作为哲学教授的康德也教教育学课程.他第一次讲教育学的课是在1776年(正是赫尔巴特出生的那年).在教学中,康德的弟子德澳德一林克(TheoderRink)将康德的内容记录了下来.经过整
9、理后,林克将笔记本拿给康德审阅,请求康德同意出版.康德修改后同意出版.因而,这就有了由哲学家出的第一部教育学着作._3j1.在论教育学中,康德谈到了有关教育学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教育学应成为一门学科,应作为一种科学;另一是确立了教育学的实验性.康德说,在建立师范学校前应建立实验学校,因为教育过程有时会产生与我们所追求的相反的结果.后来,康德的继承者对教育学的科学性进行了系统化论述.赫尔巴特(J.E.Herbart)可以算是第一位教育理论家.他将教育学知识更合理地联系在一起,使之系统化,形成一种体系.赫尔巴特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的目的,特点,原理,方法以及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并把这种新的知识称作为
10、教育学知识.在这种意义上,奠定了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基础.赫尔巴特对教育的理论性论述,在那个时期被称为教育学,是将教育学建立在逻辑方法论上的.也就是说,教育学建立的基础和准则是在逻辑思维的证明之上的,而不是经验证明之上的.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其方法是理性思辨的,是哲学的.可以说从赫尔巴特起,产生了一种以逻辑思维来了解,分析,论述教育问题和状况的潮流.之后,长期下来就形成了一种以逻辑思维,理性分析来研究教育的传统.总之,赫尔巴特用理性概括的有效性替代了普通科学的有效性.无论是在其着作教育学讲授纲要,还是在普通教育学中,赫尔巴特都认为教育学是一门科学.在目标上,教育学依据于伦理学;在方法上,教育学依
11、据于心理学.但是更确切地说,当时还没有建立起作为一门真正的科学的教育学.这是因为在教育理论化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论还不是科学的,也没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或进行科学的实验,自然也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科学.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赫尔巴特的生活时代是17761841年,而第一次将实验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一直要到1879年的冯特(Wunter).随着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也出现了对作为一门学科或科学的教育学的不同看法和争论.新康德主义者保尔?那多朴(PaulNatorp)挑起了教育学的论战.与赫尔巴特相左,那多朴认为,教育学应依据于整个哲学而不应依据于伦理学和其他与教育有关的所有学科.C37154对于那多朴来
12、说,教育显然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其中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教育学的成分.那多朴的这种社会性的教育学的见解,甚至提出了人的社会性的概念.他认为,孤立的人实际上是抽象的,正如物理学上的原子一样.后来狄尔泰(WDilthey)也介入了教育学的争论.一开始,狄尔泰写了一本有关建立具有普遍价第2期教育研究中的两大范式比较:日尔曼式教育学与盎格鲁式教育科学5值的教育科学的可能性方面的着作,但得出的结论是否定的.后来在其另一本着作教育学史中,狄尔泰重新论述了教育学,指出教育学确实是一门科学.(三)日尔曼式教育学的三次分解1.教育学的第一次分解到了2O世纪,赫尔巴特的着作在有些方面受到了挑战.主要是赫尔
13、巴特的弟子对其着作的解读产生了很大分歧,并提出了一些与赫尔巴特相左的观点,如主张将道德方面与教学方面人为地分开.而赫尔巴特认为教育与道德是不可分开的一个整体,不能认为教学中没有教育.随后逐渐产生了这样的两种观点:一种是道德观,完全属于教育性的,是产生于原来属于教育学的一种新的思想,越来越被看作是教育学中的一个学科;另一种是与这种道德观相分离的教学问题和方法论,后扩大为一个新的学科,赫尔巴特的弟子们称作为教学论(didactica).这样,原来属于赫尔巴特教育学中的一部分的教学论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独立的领域,专门研究教学问题或与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或教与学的相互适应的问题.这种分解,被传统的教育史
14、进一步扩大,到2O世纪又被学校管理进一步扩大.2.教育学的第二次分解从2O世纪初开始,教育学产生了第二次大分解.第二次大分解是从方法论开始的,是从另一个方面来构建教育知识的,主要是用方法论来发展和系统化,因而出现了两种教育学.这种具有方法论特征的教育学产生于实验研究,其最初的基本原理是出现在斯图阿特一弥尔(J.StuartMil1)1872年出版的实验调查方法)(MethodsofExperimentalInquiry)一书中.几年后,菲谢(R.A.Fisher)扩大了科学(或实验)调查的领域,关注两个以上的变量.1879年冯特首次将实验模式运用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尽管运用于教育领域还要再等很
15、长的时间).直到19O1年,莫曼(Meumann)在德国学校杂志(DeutscheSchule)上发表了文章,第一次使用了实验方法.1903年雷(Lay)出版了第一本用实验方法作指导的着作实验教学(DidacticaExperimenta1).后来莫曼于1907年和1908年首次出版了两册实验教育学(IntroduccionalEstudiodelaPedagogiaExperimenta1).实验教育学试图用科学的方法来关注教育知识.教学论研究为实验教育学提供了很多便利.因为教学论主要研究具体教室中的教与学的问题,不仅是实验情景,而且还有研究的课题.因此,实验方法运用于教育学,可能更增加了教
16、育学内部学科,教育学与教学论之间的区别.后来,教育学又被划分为很多种类,例如:普通教育学,理性教育学,基础教育学,系统教育学,批判教育学等.在教育学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普通教育学和实验教育学这两大潮流,各自都具有其利弊.实验教育学学派批判普通教育学学派:是不科学的,因为不能用科学或实验的方法来证明其观点的有效性,因此,普通教育学基本上是属于哲学范畴的,属于感觉性和假设性的,因为其唯一要构建的只是原理或观点.相反,追随传统的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理性教育学学派则批判实验教育学学派:实验家们用其精确计算和复杂处理只能证明理性和正确观点所认为的正确性,或者说,实验教育学不能增加或扩大知识,而是为理性知识
17、打基础.3.教育学的第三次分解2O世纪2O年代末,开始了一个较长的传统时期,才最终产生了第三次教育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的分解.第三次教育学的分解,不仅影响到方法论,也影响到教育学的内容或主题,也可以说影响到教育学的知识.第三次的分解,主要是产生于不同的人文科学(有些是自然科学),这些人文科学在2O世纪都认为教育是其研究的一个领域.首先是哲学,生物学;然后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再后来是经济学等.这些学科用其研究成果影响到教育知识.同样,其他科学也出现这一状况,如医学,精神病学,生态学,法学等,都对教育知识提供了某种基础.因此,可以看到,教育知识的差异和分解,是因为产生于教育学的外部学科,可以说主
18、要是人文学科,也包括其他一些科学领域.这种分解实际上是一种整体的,全面的对原来的,统一的教育学的解体.尤其是现在出现的许多争议,已影响到整个教育知识的内容.而原来的教育学则处于一种无研究主题的状态.这种状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更增长了.至今还是如此状况.因此,原来的教育学似乎已不存在了,而是处于其他学科对教育的兴趣之下.因此,产生了许多学科(教育学的外部学科)对教育的兴趣,如生态学,产生了教育生态学.这种状况具有两种意义:一是不同的学科对教6教育2007拄育感兴趣,将这部分整合到其学科中去了,现在似乎是作为其学科本身固有的研究问题或领域,例如心理学,社会学将学校的成绩,学生的兴趣,课堂中的社会
19、关系,交往等作为各自学科的一个研究领域.相反,教育学以前没涉及到的许多领域,也被其他学科研究了,并以某种方式影响到有关教育的知识.结果很有趣,教育问题(其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思想意识的重要意义日益增强),在各人文学科中已得到强化,因此在各人文学科中开始构建其研究有关教育的二级学科,出现如下一些情况:哲学,出现了教育哲学;心理学,出现了教育心理学;社会学,出现了教育社会学;等等.这种不断产生的新学科的知识,是来自于教育学外部学科的,但一直是教育的这种用补语来加以说明的.因此,产生于其他学科的这些二级学科,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研究领域:教育,从而就被称为教育科学.表1归纳了教育学的发展及其分解的过
20、程与特点.表1教育学的发展及其分解的过程与特点最初建立的教育学唯一的有关教育知识的主体:教育学教育学内部的分解:教育学,教学论,教育教育学的第一次分解史,学校管理以方法论为特点,出现了多种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的第二次分解教育学,批判教育学等以教育学外部学科和主题为特征,出现了教育学的第三次分解教育科学二,盎格鲁式的教育科学教育科学(sciencesofeducation),从中文的词义上来看,可以认为是简单的一门科学,也可以是综合性的科学,其中包含了多门的科学.也就是说,教育科学既可以看作是单数的教育科学,也可以看作是复数的教育科学,但是中文教育科学在字面上却无法用复数来表达.笔者主张,如在有必
21、要区分教育科学的单数和复数时,可以将单数的教育科学翻译为一门教育科学,将复数的教育科学翻译为教育科学群.但通常的情况下,应视教育科学为复数,因为教育科学一词是讲英语的国家首先使用的,一开始就是用的复数,即educationalsciences,明确指的是由多门科学形成,而不是单一科学,是指各自独立于教育的,但部分又是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或学科群.正因为教育科学这一词首先是在讲英语的国家(具有盎格鲁撒克逊语言文化传统)中使用的,我们将其称为盎格鲁式的教育科学.教育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1.教育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互交叉,相互影响.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都认为教育是其专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研究中的两大范式比较:“日尔曼式教育学”与“盎格鲁式教育科学” 教育 研究 中的 范式 比较 日尔曼式 教育学 盎格鲁 科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61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