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第四次中东战争.doc
《浅谈第四次中东战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第四次中东战争.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第四次中东战争内容提要:一九七三年十月六日,埃及和叙利亚发动了反对以色列侵略、收复失地的正义战争。这次战争,虽然是一次规模有限、持续时间很短的局部战争,但是由于双方都有大国作后盾,并使用了一些现代化武器装备,不仅在不同程度上分别反映了苏美两霸的军事思想和作战原则,同时,也体现了现代战争突然、速决、剧烈和消耗巨大等战争特点,为我们研究未来反侵略战争提供丰富的内容。现将第四次中东战争简要情况作一介绍。关键词:中东战争 历史渊源 战争经过 看法一、战争渊源(一)中东地区的地理概况中东地区,位于欧、亚、非三洲的交界地带。中东地区是亚、非、欧三大洲的交通枢纽和咽喉地带,是欧洲的翼侧。在历史上,中东地
2、区不仅是新老帝国主义侵略亚非国家的重要门户,而且是南下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之一,当前是苏美两霸争夺的焦点。埃及境内有一条世界著名的苏伊士运河,它沟通了两洋(印度洋、大西洋),四海(地中海、黑海、红海、阿拉伯海),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中东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有“石油海洋”之称。据美国公布的材料,世界总储油量为八百七十八亿吨,中东地区储油量五百零六亿吨,占世界总储油量的百分之五十八以上。中东地区年产石油将近十一亿吨,百分之九十以上供出口,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供应基地。(二)阿、以国家的历史纠结一九六七年“六五”战争后,六年多来,埃、叙为了收复失地,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指望美、苏出面“政治
3、解决”中东问题。但是,美苏两霸为了保持各自在中东的势力和既得利益,既争夺又勾结,千方百计地束缚阿拉伯人民的手脚,竭力维持“不战不和”的紧张局面,使阿拉伯国家处于“欲战不能、欲和不得”的困境,从中大发战争之财,埃、叙军民对此强烈不满。为了打破“不战不和”的僵局,埃、叙两国领导人秘密商定,乘联大开会之际,于一九七三年十月六日,向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实质,是阿拉伯国家反对以色列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中东地区各种矛盾,特别是阿、以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这次战争,以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戈兰高地为主要战场。阿拉伯方面参战的有十一个国家:埃及、叙利亚、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
4、利亚、利比亚、苏丹、约旦、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以埃、叙为主,巴勒斯坦武装力量也参战。以方就是以色列一个国家参战。二、战争经过战争分三个阶段:(一)埃、叙两面夹击,以军仓卒应战(十月六日至九日)十月六日十四时半,埃、叙军队乘以军过“赎罪日”之际,在西、北两线同时发起猛烈进攻。西线:埃及出动飞机,火炮,对西奈半岛以军的重要目标进行了重点突击,在空军、防空部队和炮兵的掩护下,埃军进行了激烈的渡河战斗。当日仅用一小时就渡过了运河,占领了“巴列夫”防线上的第一个支撑点,尔后继续投入兵力,扩张战果。二十四小时内,埃军攻占坎塔拉和夏特两城。开战时,以色列在埃军绝对优势兵力进攻下,战斗失利。九日,埃军
5、一线部队已全部到达东岸,攻占福得港以南、伊斯梅利亚以东和陶菲克一线,控制了运河以东十至十五公里地区。北线:叙军在航空兵和炮兵火力掩护下,向戈兰高地实施突击。在叙军绝对优势兵力的打击下,战斗第一天以军防线被突破。经过四天激战,埃、叙两线作战取得了巨大胜利,逼得以总理梅厄向美国呼救。(二)西线埃军进攻受阻,北线以军反击得手(十月十日至十五日)北线:十日,以色列按着重点用兵、先北后西、各个击破的方针,加强了局势严重的北线,一面使用第一线兵力仓卒应战,一面从纵深抽调战略预备队,并快速动员后备力量,在北线反击,越过一九六七年停火线约三十公里,形成直接威胁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态势。直至伊拉克、摩洛哥等国援
6、军赶到,才阻止了以军的反攻,形成对峙局面。西线:十日,埃军突然停止了进攻,巩固既得阵地,调整部署,出现了“战斗间隙”。以军抓住这个有利战机,在基本稳住北线战局后,主力立即向西线转移,进行了一次坦克大会战。由于以军充分利用了埃军的“战斗间隙”,迅速把作战重点由北线转向西线,使以军在西线的兵力增至二十三个旅,巩固了纵深防御,加上地形对以军有利,埃军攻而不克,十五日被迫退到原出发地区转入防御。(三)西线以军转入进攻,北线继续对峙(十月十六日至二十四日)西线:以军根据美国间谍卫星和高空侦察的情报,以一支特遣队乔装偷渡运河,突入西岸。以军到达西岸后,迅速建立了桥头堡,摧毁了埃军在陶索姆、伊斯梅利亚地区的
7、对空导弹基地和高炮阵地。十八日,潜入西岸的以军沿运河西岸往南发展进攻。二十二日,联合国曾作出停火决定,但以军无视联合国安理会的决定,继续扩大突破口,不断往西岸增加兵力,使以军在西岸的兵力继续增加,阻止了埃军二线部队的增援,包围了苏伊士城,切断埃第3军团后路,达成了对第3军团的合围,打乱埃军的战略部署,扭转了战局。北线:基本上仍是对峙状态,二十四日,双方转入停火谈判。三、战争结果在这次战争中,阿方击毙敌人五千余人,俘五百余人,击毁敌坦克近千辆,击落飞机二百余架,击毁舰艇三十余艘。但是,阿方损失更大,伤亡一万五千余人,被俘九千余人,被击毁坦克二千余辆,被击落飞机四百余架,被击毁舰艇二十九艘,一并丧
8、失运河西岸一千九百多平方公里和戈兰高地四百四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在战争结束时签署的和平协议是自1948年的战争以来,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首次公开进行对话。这场战争震惊了整个以色列,在两面战线大量敌军的突袭下,以色列还未开始动员,在紧急情况下,以色列仍然迅速在一天内站稳了脚步,并在两周内便进行了反攻直接威胁了两个国家的首都。不过,以色列也承受了比例极高的人员伤亡,以人口比例而言,以色列在三周内便承受了美国十年越战的伤亡比例。为了报复美国支援以色列,由沙特阿拉伯领导,在10月17日决定每个月减低石油产量5%,并威胁彻底禁运。四、对此次战争的几点看法第四次中东战争,在战略指导上双方都具有许多值得重视的经
9、验和教训,对研究未来反侵略战争有很大参考价值,从军事学术研究的角度,对以下几个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一)突然袭击会影响战争进程,但没有正确的战略指导是不能取得战争最后胜利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叙突然袭击之所以成功,打得以色列措手不及,在战争初期造成极大被动,主要原因:一是埃、叙从政治到军事,从战略到战役战术,采取了一系列的严密伪装措施和迷惑手段;二是以色列轻敌麻痹和分析判断错误。但是,战场形势很快发生了变化,以军不仅顶住了埃、叙优势兵力的进攻,而且还顺利地转入攻势作战,其原因除了以军战略战术灵活、指导正确外,主要是由于埃、叙领导人制定的战略目的有限,既没有打到底的决心,又无全面战争的准备,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第四 中东 战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61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