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塔选型技术探讨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毕业设计专题论文.doc
《碳化塔选型技术探讨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毕业设计专题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化塔选型技术探讨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毕业设计专题论文.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专题论文题 目:碳化塔选型技术探讨学生姓名:xxx学 号:xx专 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班 级:xx指导教师:xxx碳化塔选型技术探讨作者 xx(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 014010)摘要: 根据网上资料,从结构,工艺指标等方面综合分析了碳化塔的选型要素,对新建碳化车间碳化工段碳化塔的选型,大修,更新及碳化塔技术改造提出了见解,以期对氮肥制造技术有所帮助。关键词: 碳化塔;选型1. 概述碳化工段是化肥生产的心脏,而碳化塔又是碳化工段的关键设备。碳化塔选型一旦确定,直接影响到将来碳酸氢铵生产的各项指标的完成,消耗的高低,质量的优劣,甚至是投资的高低。对于一个碳化车间来说
2、,无论是新建还是扩产,碳化塔的选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对碳化塔的性能认识,传统上往往重视的是碳化转化率的高低,碳酸氢铵结晶质量的好坏以及生产能力的大小。但实际上碳化塔的性能指标不仅是转化率,结晶质量和能力,还有更多的指标决定着碳化塔的性能,而这些指标又往往决定着转化率和结晶质量,决定着生产能力的大小。因此,如何正确地评价碳化塔的性能,笔者从技术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以供制氮肥同仁参考。2. 碳化塔能力、转化率、结晶质量2.1 碳化塔能力碳化塔的能力是碳化塔选型的第一要素。任何一个企业在进行新建或扩建时都希望用最少的碳化塔的台数、最少的碳化塔投资额达到产量的设计能力。随着碳化塔的大型化
3、,其生产能力也相应提高,如3 000/3 400异径菌帽碳化塔,2 800/3 000 筛板碳化塔 ,这些大型碳化塔的能力都达到了300t/d产量,是近几年来新建和扩建碳化车间首选的碳化塔。实践证明,同样塔径的筛板塔和菌帽塔相比,筛板塔生产能力大10 %15 %,塔板效率高于15 %。尽管这两种塔型的能力都能达到300 t/d,但是由于其塔的内部结构和塔径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也导致在投资上有很大的差异。显然,由于筛板塔的塔板数量在吸收反应段比菌帽塔减少1倍,同时在塔径上的差异,筛板塔的投资要远远小于菌帽塔,有资料表明筛板塔的造价与菌帽塔相比可降低40%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认为单纯从能力的
4、指标比较,应该是能力/单位投资额比较,而不是单纯的生产能力的比较,这是投资者往往容易忽略的问题。2.2 碳化转化率转化率是非常重视的指标,在评价碳化塔及操作时,经常是把转化率当成最主要的工艺指标来评价。因为转化率是影响碳化氨水耗的重要工艺指标,转化率每降低1%,将造成15kg/t 原碳化氨消耗的升高。一个性能好的碳化塔,在其它工艺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转化率应该大于75%,甚至可达到76%。但是转化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对于碳化塔还有一项更重要的,近年来倍受制氮肥专家重视的指标,那就是结晶质量。2.3 结晶质量结晶质量关系到后续工序的工艺指标及消耗指标的控制。如对滤过水分的影响,对滤过洗水用量的影响,
5、对滤过损失的影响,对母液当量的影响,对蒸馏塔负荷的影响,对蒸馏用蒸汽消耗的影响,对煅烧炉能力的影响,对煅烧蒸汽消耗的影响,对氮肥的8项消耗中6项如水耗、石灰石耗、煤耗、中压蒸汽消耗、低压蒸汽消耗、电耗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制氮肥专家更加重视碳化结晶质量的原因。碳化塔的结晶质量不是一个独立的工艺参数,是操作和其它外界工艺条件的综合反映。因此在比较各种不同结构的碳化塔时,应该是在相同的操作参数下比较。比如,相同的负荷能力、相同的控制温度和压力等操作参数、以及碳化率与结晶指标控制所造成的相互影响等等。在实际操作控制中,碳化结晶与碳化转化率往往是相互矛盾与冲突的。比如在过于追求转化率时,为了满
6、足高能力和高转化率,往往是以降低出碳酸氢铵温度,强化碳化塔冷却段的反应,以达到碳化转化率的提高,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这容易造成碳化结晶质量的下降。碳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碳化反应应该最大限度地在冷却段以上的吸收反应段完成,而在冷却段仅仅是一个结晶成长过程,要杜绝二次晶核的析出是提高结晶质量的关键,如果在冷却段强化反应,势必造成结晶的析出速度大于结晶的增长速度,致使二次晶核析出。因此,出现结晶中粗、细颗粒不均 ,会给滤过工序造成极差的影响。从上述观点分析,碳化塔的结构应该更注重满足碳化结晶质量的改善,其次是碳化转化率的提高。如吸收反应段的传质吸收效率、轴向返混问题,这是一个性能好的碳化塔应该
7、解决的问题。筛板碳化塔在内部结构上比菌帽碳化塔更具有优势。3. 对反应物浓度的要求碳化塔对参加碳化反应的反应浓度要求,实际上也是塔板效率的问题。对于碳化反应,液体的浓度受到溶解度的限制,为防止系统尤其是管道析出结晶结疤 ,因此,碳化液的浓度几乎是一个不变量,而决定反应速度的通常是气体浓度,即中、下段气 CO2 浓度。碳化塔的下段气是决定碳化转化率和结晶质量的主要反应推动力,下段气中的主要气体来源于煅烧炉气,而煅烧炉气却经常因为系统的波动而造成浓度波动。通常能够遇到的下段气浓度低时会到65 %,在开工恢复时甚至更低。对于要取得较好的碳化转化率和结晶的下段气浓度要求 ,最好应该大于80%,甚至大于
8、85%。但是对于一个老的氮肥厂来说,这样高的下段气浓度非常难得。因此这就要求碳化塔对下段气的要求成为一个重要的参数 ,也就是说碳化塔的塔板效率应该满足下段气浓度的反应条件,在较低的下段气浓度工况下,仍然能够达到较好的吸收效率并达到较高的碳化度。性能优越的碳化塔,当煅烧炉气发生波动时,不会因此而造成碳化塔的中部温度甚至上部温度的波动,这利于碳化反应的稳定和结晶质量的控制或者说当煅烧炉气发生波动时,下段气浓度产生波动,但是对碳化的反应表现滞后,而一旦下段气浓度恢复时,又能及时快速地恢复正常塔温,这样就不会对结晶造成较大的影响。从上述观点来看,筛板碳化塔的优越性非常明显,这不仅表现在下段气的波动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碳化塔选型技术探讨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毕业设计专题论文 碳化 选型 技术 探讨 过程 装备 控制工程 毕业设计 专题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60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