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中心区商务办公区和核心商业区城市设计 (阿特金斯) (NXPowerLite).ppt
《深圳市宝安中心区商务办公区和核心商业区城市设计 (阿特金斯) (NXPowerLite).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宝安中心区商务办公区和核心商业区城市设计 (阿特金斯) (NXPowerLite).ppt(1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6.11,宝安中心区规划与城市设计整合,-优化城市开发建设品质,设计要求,回顾原有规划,对中心区的用地功能、配套设施、开发强度、交通、管线等重要因素作出全局性调整。对中心区发展情况分析和论证,对中心区的城市设计,特别是滨海区的设计作出调整和优化指导中心区下阶段开发,保证中心区的建设良性和有序进行。,成果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城市设计调整,汇报内容,一.中心区规划背景二.中心区规划、城市设计及相关大型基建项目回顾三.规划整合关键问题分析四.规划整合五.管理实施,一.中心区规划背景,区域差异化发展,珠三角核心区域竞争与协作中,西部滨海区具有重要的产业及交通地位,是核心功能区之一.西部滨海区延
2、伸特区功能,成为区域消费、贸易中心。宝安中心区则是西部滨海区差异化发展的核心部分.,中心区现状航拍鸟瞰,土地权属情况,截止2005年12月,中心区合同、协议、批复、红线及蓝线总用地已达320公顷,占总用地的46.7%不包括道路用地、广场、公共绿地及水域等面积,政府可用于商业开发及公共服务的地块仅剩约100公顷。因此政府需要对剩余中心区宝贵的土地资源进行集约高效的开发。,用地建设情况,目前已建在建的项目除区政府大楼外,主要集中在都市核心区外,中心区路网建设情况,目前已建成的路网集中在中心区的北部及东部.,二.中心区规划、城市设计及相关大型基建项目回顾,中心区主要规划、城市设计及基建项目列表,全局
3、规划:1.宝安中心区城市设计 2.宝安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3.宝安中心区城市设计导则 专项规划:4.宝安中心区商务办公区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5.宝安中心区核心商业区专项规划 6.宝安中心区中央绿轴规划与建筑概念性方案设计 7.深圳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地铁一号线详细规划总报告 8.滨海岸线工程 9.绿化专项规划 10.公交系统规划 基建项目:11.深圳市大铲湾集装箱码头 12.沿江高速公路 13.广深城际快速轨道 14.海滨大道 15.地铁一号线续建工程 16.地铁五号线,1.宝安中心区城市设计,2002年12月国际招标阿特金斯取得第一名总用地面积:718公顷 设计理念:滨海水岸是整个城市的门户
4、,是活动聚集的焦点,对于整个城市的形象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1.宝安中心区城市设计,设计定位宝安中心区为滨海特色的城市中心区,这是与深圳市其他中心显著的区别,也是其鲜明环境特色所在。,1.宝安中心区城市设计,确定同心圆式道路网结构环拥大海,强调滨水地区的开发,1.宝安中心区城市设计,设计将中心区的范围扩展到原海滨大道南侧,以使海岸线充分利用,2.宝安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4年1月完成编制单位:深圳市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控规确定了一条岸线,一条轴线,三个圈层,一条都市绿环的规划结构,土地利用规划图,2.宝安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一条岸线滨海大道外侧滨临大海,规划观海,游憩,运动健身等
5、公共功能,形成城市公共的亲水活动岸线一条轴线以中央绿轴为主线,两侧安排商务办公、文化娱乐和会议展览设施三个圈层将宝安新中心区用地布局结构明确划分为核心区、过渡区及居住区三个圈层,2.宝安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中心区总居住人口17.7 万人。规划建筑总量控制在770 万平方米左右。,3.宝安中心区城市设计导则,2004年1月完成编制单位:阿特金斯 深圳公司对中心区内交通、建筑、景观与开放空间作出规定性限定,提出实施设计导则的管理措施,统一中心区的开发的标准,保证全区开发的协调性和连续性。,3.宝安中心区城市设计导则,确定建筑高度由中心平均约80-100米向海滨递减的空间态势,中心区建筑限 高
6、150米。,2005年12月完成 编制单位:阿特金斯深圳公司 总用地面积:65公顷 位于中央绿轴西侧,4.宝安中心区商务办公区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规划远景标志性的国际化商务办公区充满活力的花园式滨海中心城绿色生态的区域副中心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系统的商务中心.,4.宝安中心区商务办公区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4.宝安中心区商务办公区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通过建筑空间态势、景观视廊、开放空间及活动节点的综合规划,使商务办公区与滨海风情融为一体,4.宝安中心区商务办公区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开发规模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 其中办公面积:112万平方米 76%商业服务面积:8.6万平方米 6%
7、酒店公寓 26.6万平方米 18%,5.宝安中心区核心商业区专项规划,2005年12月完成编制单位:爱普斯顿国际投资顾问(深圳)有限公司用地面积:27.7公顷 设计定位于深圳市商业中心网络体系中相对独立和完善的零售商业次中心,5.宝安中心区核心商业区专项规划,核心商业区位于中央绿轴东侧,与中心区商务办公区及行政中心联系紧密。地铁一号线沿商业区东侧而过,是核心商业区的重要影响因素,地铁一号线,标志性塔楼属于中心区商业街标志性建筑,其地标性影响力,提升核心商业区的重要性通过商业广场及景观平台,将地铁出口人流导入商业区内部设立地下商业与地铁站相连,5.宝安中心区核心商业区专项规划,开发规模总建筑面积
8、:101万平方米 其中商业服务面积:45万平方米 45%办公面积:19万平方米 19%公寓住宅 37万平方米 37%,5.宝安中心区核心商业区专项规划,2005年12月完成编制单位:加拿大C3城市规划及景观建筑设计事务所总用地面积:22公顷,6.宝安中心区中央绿轴规划与建筑概念性方案设计,中央轴线:构成景观绿色走廊,以政府大楼为轴线起点,经过中央广场轴线大道,穿越三个组团,以南端百米滨海观景塔为轴终点,讲求组团对称非对称空间:以水景、植物、步行径等基本元素,营造流动的空间环境,6.宝安中心区中央绿轴规划与建筑概念性方案设计,6.宝安中心区中央绿轴规划与建筑概念性方案设计,中央绿轴是中心区主要的
9、景观轴和文化性公共配套设施集中区包括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青少年宫艺术中心等标志性公建,7.深圳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地铁一号线详细规划总报告,编制单位: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要针对地块一号延长线的站点规划及两侧用地功能进行分析。,地铁一号线在宝安中心区分别设:体育中心站、宝安中心站及新安路站。其中体育中心站定位为一般站,宝安中心站及新安路站定位为片区中心站。,新安路站商业性用地容积率:3.5-4.0,居住用地容积率:3.0-4.0,规划范围内地块开发强度分别为:,体育中心站商业性用地容积率:2.8-3.5居住用地容积率:3.0-4.0,宝安中心站商业性用地容积率:3.5-5.0,居住用地容
10、积率:3.0-4.0,7.深圳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地铁一号线详细规划总报告,深圳市大铲湾集装箱码头,大铲湾码头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在深圳港总体规划中确定为深圳西部港群未来发展的重点港区,设计2020年最终吞吐量1000万标准箱2005年9月动工,预计2007年底投入运营,2005年12月完成深圳港大铲湾港区疏港通道规划方案 编制单位:深圳市市政工程设计院 重点研究码头货运的疏港布局,及生产生活区的对外客货运交通规划,深圳市大铲湾集装箱码头,疏港交通原则是远期长距和过境货运交通不与城市交通混行,不穿越宝安中心区 大部分公路交通流将疏解到广深高速、沿江高速公路和107国道,深圳市大铲湾集装箱码头,
11、第一期,背景-基础设施项目,大铲湾集装箱码头,设计2020年最终吞吐量1000万标准箱2005年9月动工,预计2007年底投入运营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是 预计2006年开工,计划工期至2009年广深城际铁路线是珠江三角洲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案尚未最终确定,目前方案临海路高架,核心区内采取地下轨道方式。海滨大道南与特区滨海大道相连,近期走临海路弧线段,远期跨海大桥建成后走前海湾线位地铁一号线延长线地铁五号线,中心区规划与建设情况回顾与总结,宝安中心区的规划是一个高规格、国际水平的规划。与一般城市中心区规划不同,宝安规划局针对中心区开展了城市设计国际竞标+控制性规划+城市设计导则+专项规划多层
12、面多方向的规划设计编制,从而保证中心区具有高起点的规划,而且在开发过程中,城市建筑的风格有统一的控制标准。,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导则,专项规划,城市规划与设计整合,管理与控制,中心区规划与建设情况回顾与总结,根据规划宝安中心区的城市形象已初步显现。,根据城市设计导则控制的新湖路骑楼立面,行政中心,已建成部分住宅小区,中心区规划与建设情况回顾与总结,在上层次规划时,应全面的考虑重大基础建设项目(如港口、铁路及高速公路等)与局部地区规划的协调性,进行统筹规划,使工程项目与局部规划设计更紧密结合。由于各规划编制时间先后的差异,使专项规划与全局规划需要有更好的衔接,中心区规划与建设情况回
13、顾与总结,中心区已初步形成一定的公共空间环境,但整体公共空间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中心区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公共空间体系的研究,从城市景观和人的体验的角度形成综合的公共空间体系,中心区部分地区已有硬质与软质景观的初步融合,滨河景观需要升级,部分街道景观形式单一,未有效形成绿荫遮蔽。,绿化景观层次不够丰富。,中心区规划与建设情况回顾与总结,需注意问题:地块与地块之间的衔接控制,私人发展用地与公共设施用地之间的衔接.包括连廊,人行通道,地下空间等的处理.注重设计的可实施性,可操作性及弹性,三.规划整合关键问题分析,影响因素评价,H-影响程度高L-影响程度低,城市设计与基础设施项目的整合优化,整合关键问题
14、分析,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大铲湾集装箱码头沿江高速、广深城际快速轨道、滨海大道 地铁一号线延长线宝安机场扩建工程,分区之间的发展整合,大铲湾集装箱码头,大铲湾码头将产生大量货运交通流,经沿江高速的南向疏港交通,从中心区西侧经过,对西侧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大铲湾集装箱码头/沿江高速/滨海大道,大铲湾码头内侧水流动性较差,对中心区西侧产生气味及景观干扰,大流量货运交通及港口站场长时间作业带来的空气污染及噪音污染,三条交通线路对西侧滨海沿岸的分隔,码头对中心区西侧滨海开阔视野的阻隔,货轮所需400米回旋半径,滨海大道,货轮需400米回旋半径,调整要素,西侧滨海区用地需调整,并要预留道路及铁
15、路用地。,西北侧用地性质需要调整.,滨海区道路调整,考虑滨海大道与中心区的连接。降低临海路南段道路等级.,滨海大道,调整要素,由于沿江高速,滨海大道及广深城际铁路的阻隔,原滨海区西侧用地的休闲商业等功能与中心区联系不便,使用性较弱,广深城际快速轨道,城际铁路最新方案建议采用地下铁路方式经临海路穿过核心区。轨道地面控制线宽度约80米。,高架,地下,1000M,地下,全地下方案:优点:线路顺畅总长度较短,缺点:建设费用较高部分高架部分地下方案优点:建设费用相对较低缺点:线路较长高架与地下每公里造价相差1.5-2.0亿总体比较:5公里约7.5-10亿。,至机场航站楼(地下),200M,断面示意,宝安
16、机场,宝安机场扩建,将进一步增加机场容量。飞机的起降对中心区西侧产生的噪音干扰。需要对沿线住宅用地重新作考虑。,地铁一号线延长线及五号线,地铁效应对城市住宅和商业良性推动。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应对地铁沿线土地开发模式重新评估.,地铁一号线,地铁五号线,大型建设项目评价,积极因素:宝安机场、大铲湾码头、地铁一号线、五号线,广深城际快速轨道、沿江高速公路及滨海大道,极大地提升了中心区的通达性。便捷的交通对地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宝安中心区完善的交通设施能够强化区内商业服务优势。邻近机场和港口,吸引大型物流及物流相关企业进驻,以物流总部经济带动中心区商务办公的发展。消极因素:对滨海区的阻隔及前
17、海湾割裂,弱化中心区的滨海功能降低视觉景观质量交通带来的污染问题,包括:噪音、空气及水体污染,需要进行技术处理潜在穿越性交通与区内集散交通的冲突 综合:大型建设项目对中心区发展的良性推动是不可估量的,对中心区的产业组合、功能定位带来积极的影响。消极方面主要是对景观和环境方面产生不利影响,是中心区规划重点需要关注的地方中心区的城市设计应与港口、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充分结合,形成整体及协调的城市空间。,分区之间空间发展的整合,南山前海中心区占地约3.7平方公里,商务办公建筑面积800万至900万平方米。宝安中心区与南山前海地区加强宏观一体化发展意识,整体协调规划布局及开发节奏,强化宝安中心区核心影响
18、圈外延。宝安中心区与南山前海片区共同分享前海湾景观资源,从规划与城市设计的角度,应加强两个地区的衔接和协调。,宝安中心区,南山前海中心区,火车站,物流园区,分区之间空间发展的整合,宝安中心区原滨海区作为滨海休闲带,为低密度低强度发展。从大铲湾及跨海大桥等外部因素及南山前海中心区分区整合的角度分析,滨海区休闲功能建议适当降低,强化中心区商务功能,建立两个中心区的连接带。,规定性:指导性,土地利用滨海区地铁沿线开发整合交通系统空间形态配套设施,6.公共空间体系7.地下空间利用,四.规划整合,土地集约化发展提高开发强度,提倡混合开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公共交通一体化,地铁及地面公共交通无缝连接人居(
19、Home)+工作(Work)+休闲(Play)三位一体中心区绿色中心区,1总述-愿景,由于规划的调整,控规的规划结构已不适用,根据中心区岸线、轴线、圈层的特点,中心区由一轴一环三区组成一轴:中央绿轴 一环:都市绿环 三区:核心区、生活区、滨海区,1总述-规划结构,都市核心区是宝安中心区的核心地区,包括商务办公区、商业区、行政中心及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是中心区主要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活动区,1总述分区特色:都市核心区,参考图片,商务办公区,中央广场,行政中心,商务办公区位于核心区的西翼,布置高级商务办公写字楼,提供完善的商务服务,建筑向海性体现滨海办公区的高品质,核心商业区位于核心区的东翼,紧临地
20、铁一号线,布置商业步行街和大型购物中心,为大量人流提供综合性商业,购物、休闲娱乐服务。,中央绿轴是整个中心区的核心景观文化轴,是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与都市绿环共同组成核心区主要的生态绿色空间。,生活区位于中心区的外围,主要提供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和完善的休闲配套设施,1总述分区特色:生活区,参考图片,居住区局部景观,生活区内的居住社区,滨海区体现了中心区的滨海休闲功能,主要集中亲水、休闲及会展功能,低容积率保证充分的景观绿化滨海区功能应综合丰富的绿色景观及部分休闲商业及公建,提升滨海地区的活力,鼓励市民及游客前往。,1总述分区特色:滨海区,参考图片,原控规方案,调整方案,总用地面积:682.3公顷
21、居住用地(R):177.2公顷商业性公共设施用地(C):55.5 公顷政府/团体/社区用地(G/IC)124.2 公顷,总用地面积:718公顷居住用地(R)216.57 公顷商业性公共设施用地(C)70.58公顷政府/团体/社区用地(G/IC)93.69公顷,3.一类居住用地改为二类居住用地,增加一处公共绿地,西侧一类居住用地改为研发及配套设施用地.,1.调整商务办公区和商业区,增加办公及商业面积,2.取消滨海区西侧用地,预留公路和铁路用地.,4.二类居住用地改为酒店式公寓用地.,5.新湖路部分地块过于分散,调整为综合开发。适当提高部分地块容积率,6.取消伸水平台和水族馆,7.内港西移,滨海酒
22、店东移,调整路网。增加6800平米边防营房及训练用地,8.道路宽度减少50米,增加南侧用地面积。,9.调整南侧滨海区用地,10.增加西乡河排海明渠,2.土地利用,2.土地利用,2.土地利用-规划用地汇总表,现阶段用地汇总表,控规用地汇总表,1.中心区总居住人口17.3万人.(宝安中心区的住宅以高档舒适住宅为主,考虑到国家商品房政策的调整,小户型住宅比例会有所提高,实际居住户数及人口估计会有所增加)2.商业用地面积变化不大,但由于西部岸线休闲商业减少,核心区商务商业的增加,因此商业用地的结构有所变化,2.滨海区-土地利用,原控规方案,调整方案减少滨海区用地面积36公顷,1.滨海区西侧用地取消大铲
23、湾集装箱码头货轮要求400米回转半径。由于沿江高速,滨海大道的阻隔,原滨海区西侧用地的休闲商业等功能与中心区联系不便,预留200米的用地预留沿江高速、广深城际快速轨道、滨海大道及绿化隔离带.,2.滨海区-总平面,原方案,调整方案,2.伸出水面的平台及水族馆取消跨海大桥的存在使原来开阔的海域视野受到影响,伸出水面的平台及水族馆与跨海大桥的关系有所冲突.,2.滨海区城市设计,2.滨海区城市设计建议方案一,为保持原方案特色,轮渡游艇码头右移,临水面相对开阔与会展中心相邻,提供会展中心水上交通的便利性.,2.滨海区城市设计建议方案一,2.滨海区城市设计建议方案二,滨海区填海围合,形成海湾半岛 原滨海区
24、单纯的休闲功能,转变为商业、商务及休闲相结合的综合功能。滨海综合区将成为宝安中心区和南山商务商业区的过渡区,强化前海湾商务产业的合作与连接。滨海大道跨海大桥将取消,而采用常规地面交通的形式。,2.滨海区城市设计建议方案二,海湾半岛设置科技体验馆,作为科技普及教育与科技文化产业的展示馆,周边环岛而设的高层塔楼为办公+公寓 海湾半岛成为前海的景观新焦点 流动多变的岸线,形成虚实结合的空间,科技体验馆,会展中心,办公+公寓,2.滨海区城市设计建议方案三,基本维持中心区原方案滨海岸线 在前海湾规划海心岛,形成宝安中心区及南山中心区共同的景观焦点。,2.滨海区城市设计建议方案三,海心岛设置科技博览馆及滨
25、海休闲设施,并与跨海大桥结合设计,形成桥岛相融的景观。,2.滨海区城市设计建议方案四,填海范围扩展至滨海大道。原滨海区单纯的休闲功能,转变为商业、商务及休闲相结合的综合功能。综合滨海区将成为宝安中心区和南山中心区商务商业的过渡区,强化与前海湾商务产业的合作与连接。滨海大道跨海大桥将取消,而采用常规地面交通的形式。,2.滨海区城市设计建议方案四,中央绿轴南端设两座150米地标酒店,服务地块北侧会展中心 中心区建筑群对中央绿轴形成围合,形成仿曼哈顿中央公园形式。,150米超高层建筑地标,150米超高层建筑地标,地铁一号线及五号线经过宝安中心区,中心区规划与设计整合的主要任务是在控规的基础上对地铁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圳市宝安中心区商务办公区和核心商业区城市设计 阿特金斯 NXPowerLite 深圳市 中心区 商务 办公 核心 商业区 城市设计 阿特金斯 NXPowerLite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9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