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设施.doc
《机场设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场设施.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场设施 民用机场系统 由各类机场设施组成的系统,以便实现其服务功能。机场的功能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为飞机运行服务,提供旅客、货物运输服务和其他服务。机场的活动是以旅客(包括行李、货物、邮件等)为中心的。他们的活动范围包括空中空间和陆上空间两方面。按机场的活动内容,机场系统可分为两大部分:空域受机场塔台控制指挥的控制空间,包括等候空区、进近净空区等;陆域又可分为两个活动区:飞行区,系供飞机活动(如起飞、降落、地勤服务、维修、装载、卸脱等)的陆域,包括跑道、滑行道、停机坪、待飞小场地及有关服务设施等;服务区(也称航站区),系为旅客、货物、邮件运输的服务及为飞行技术服务的设施,包括候机楼、停机坪、停
2、车场以及指挥塔台、通信台站等。 跑道 陆地机场上供飞机着陆和起飞用的一块长方形场地。跑道是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机场的平面布局中,跑道的位置和数量是起主导作用的。它不仅影响机场本身的平面布置,而且影响机场在城市中的位置选择。跑道的布置直接影响机场的用地规模、净空限制的范围、噪声影响的范围,也受到机型、风象、运量的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机型 机场规模 跑道 方位 机场在城市 风象 数量 净空限制 布置 长度 的位置 运量 噪音干扰 图跑道影响因素关系 跑道的方位 飞机的起飞、降落必须逆风进行。逆风风速越大,起飞、起落猾跑的距离越短,并增加安全性;而侧风对起、降安全有影响。早
3、期的飞机重量小,抗侧风的能力差,必须随着机场的风向相应的改变飞机起飞或降落的方位。因此,早期的机场是整片的无人工道面的飞行场地。随着飞机重量增加和抗侧风性能的提高,整片的飞行场地已不能满足要求或者很不经济,于是开始出现了带状跑道。带状跑道的形式也经历了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三十年代,因飞机抵抗侧风的性能还较差,为保证飞机在各种风向情况下起降,修建了多向式或切线式跑道。五十年代,邮运喷气式飞机的出现,飞机进一步向大型化发展,抵抗侧风能力增强,机场跑道的布置形式又趋于简化,采取单跑道(当一个方向便能满足预定的跑道风力负荷保证百分率时),或主跑道与副跑道配合的布局(当主导风向方向的跑道不能满足预定的跑
4、道风力负荷保证百分率时,设置辅助跑道来解决)。 跑道方位的选定 影响跑道方位确定的因素主要有机型(抵抗侧风的能力)、机场所在地风向频率(不同风向的频率)和风速等。一般选定跑道方位是采用风玫瑰图法。其主要步骤是:首先根据机场所在地的风象资料(风向、风速)制成风玫瑰图,然后按照机型或机场(跑道)对于侧风力临界值的要求,在玫瑰图上求出符合要求的最佳方位。 跑道的长度 跑道的长度对机场能接待的机型、航行安全、用地规模和机场费用等都有很大影响。跑道的长度取决于很多因素,比较重要的因素有所使用机型的飞行性能、航程的长度、机场所在地的海拔标高、气温以及纵坡等。 跑道长度是根据三种情况确定的: ()由起飞滑跑
5、来确定跑道长度。即飞机从起飞滑跑至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所需的跑道长度。它又要考虑正常起飞和发动机故障时继续起飞两种情况。 ()由“中断起飞”来确定跑道长度。即飞机从滑跑加速后,因故中断起飞而减速到完全停止所需要的跑道长度。 ()由飞机着陆滑跑来确定跑道长度。 选择以上三种跑道长度的最长者,再根据机场所在地的海拔、气温和坡度进行修正,作为最后确定的跑道长度。 一般来说,各类机型的跑道长度范围如下: 单活塞发动机飞机 米 双活塞发动机小型飞机 米 双活塞发动机飞机 米 个喷气发动机飞机 米 个喷气发动机飞机 米 另据美国民航局规定,各类机场的跑道长度的近似值如下: 基本专业机场( 级) 米 基本专业机
6、场( 级) 米 一般专业机场( 级) 米 一般专业机场( 级) 米 运输机场 (级) 米 运输机场 (级) 米 停机坪 在机场上为飞机上下旅客、装卸货物、邮件、加油、停放或维修而划定的一个区域。根据使用的目的和功能可分为上下旅客停机坪、等待起飞机坪、等候机位机坪和维修坪等。 上下旅客停机坪供旅客上下飞机、装卸货物等,是主要的停机坪。 等待起飞机坪设在跑道端部,常称为“试车坪”或“预热机坪”。供飞机在起飞前作最后的检查,以及飞机等待放行。等待起飞机坪要足够大,以便如果有一架飞机由于故障不能起飞时,不致影响另一架起飞的飞机正常运行。 等候机位机坪是在机场设置一个地点合适的相对小的机坪,作为临时停放
7、飞机用。当旅客上下停机坪停机门位数不足时,空管部门就可以指挥飞机到等候机位机 坪,等有了停机门位时再到上下停机坪。 维修坪是供飞机维修使用的停机坪,应具备飞机维修所需要的水、电、热、气等设施。 滑行道 在机场上修建的供飞机滑行的道路。其作用是沟通停机坪与跑道或机场的其它部分。其中包括: ()飞机停机位置滑行道 停机坪一部分作为一条滑行道,仅为使飞机加入其停机位置。 ()停机坪滑行道 滑行道网络中位于停机坪上的那一部分,以使飞机能从停机坪上滑行穿过。 ()快速脱离滑行道 与跑道成锐角相连的滑行道,使着陆的飞机能以较大速度猾离跑道,以便将跑道被占用的时间减至最低限度。 机场塔台 机场或航空港内指挥
8、飞机滑行、起飞、着陆和实行空中交通管制的设施,又称管制塔台或指挥塔台。塔台的高度因机场规模不同而异。一些大型机场塔台的高度可达米以上,居高临下,能俯视全机场。塔台通常是独立的塔形建筑物,有的则建在候机楼上。塔台的顶层一般用玻璃围成。现代的塔台为了防止天气变化时玻璃结露,采用双层气密玻璃窗,内充氮气。顶层内设有管制雷达的荧光屏、通信设备、电视和计算机等。飞行指挥(管制)人员在顶层工作。塔台对飞机活动的指挥主要有三个方面:引导飞机起飞和管理距机场一定距离范围内的飞行活动;引导飞机进场着陆,如因某种原因暂时不能接受飞机进场着陆时,则可令飞机在某一空域内的某一高度上作等待飞行;指挥飞机在地面上的滑行。
9、塔台与飞机之间的通信联络主要使用无线电通信设备(高频、甚高频和超高频电台)。塔台内还配有能连续或断续发射白色、绿色或红色光信号的强光信号枪,作为辅助指挥手段。此外,塔台上还配有必要的气象观测仪器和自动磁带记录仪、为判定飞行指挥情况和分析意外情况提供重要的依据。 候机楼 为航空旅客通过地面服务的主要建筑物,又称航站楼,通常根据跑道和通往城市道路的布局而设置在航空港内比较适中的地点。其基本功能是保证出发、达到、中转的旅客迅速而有秩序地登上飞机或离开机场,同时为旅客和迎送亲友的客人提供候机和休息的场所。 设施 现代大型航空港都修建了规模宏伟、设备复杂、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候机楼。其主要设施有离开服务设施
10、、生活保障设施、行李处理设备和行政办公用房等。旅客服务设施有:航空公司售票、问讯柜台,登记客票、交运行李柜台,安全检查、出入境管理、海关检查、卫生检疫等柜台,有线广播设备,进出港班动态显示装置和旅客登机设施(如登机口、旅客集中休息厅、登机桥、自动客梯、升降登机车)等。此外,还有为迎送旅客者使用的迎送厅、了望平台等设施。生活保障设施主要有:旅客休息室、娱乐室、酒吧间、食品饮料自动出售设备,以及其他公共设施,如银行、邮局、书报摊、售品部和旅馆及出租车预定柜台等。行李处理设备有:行李分检装置、行李车、传送带、行李提取柜台等。行政办公用房、航空公司业务用房等,根据业务需要设置。 布局 大型飞机场起降飞
11、机多、旅客吞吐量大,业务十分繁忙。为适应旅客的特点并满足他们的使用要求,候机楼各种设施的配置必须合理。同时要设计科学的旅客流程图,使各类旅客在楼内的活动互不干扰。多数候机楼对进出港旅客采取立体隔离的办法,即将进出港旅客的行动路线分别安排在两个楼层内;对国际和国内旅客则采取平面隔离的办法,即在同一层楼内,分别设置国际旅客和国内旅客的活动场所。 形式 候机楼登机口布置方式可分为前列式、廊道式、卫星式和综合式。 前列式候机楼是沿候机楼前沿布置登机口和机位。 廊道式候机楼是有候机楼的主楼朝停机坪的方向伸出一条或几条廊道,沿廊道的两侧布置机位,对正每一机位设登机口。芝加哥奥黑尔、伦敦希思罗、东京羽田等航
12、空港的候机楼即属此种形式。 卫星式候机楼是在主楼之外建立一些登机厅,用廊道与主楼连接,登机厅周围布置机位,设相应的登机口。北京首都机场即采用这种形式。 综合式候机楼是采用上述三种或其中两种形式而建造的候机楼。巴黎奥利航空港南候机楼即采用这种形式。 候机楼按其建筑物的布局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类。集中式候机楼是一完整单元的建筑物,前列式、伦敦式、卫星式和综合式候机楼均属此类。分散式候机楼是每个登机口成为一个小的建筑单元,供一架飞机停靠,建筑单元排列成一直线或弧线,组成候机楼整体。 旅客登机方式与候机楼形式有密切关系。集中式候机楼多采用登机桥,分散式候机楼一般采用登机车和登机梯。 机场空域 受机场
13、塔台控制指挥的空中空间,包括航线、等候空区、机场进近净空区以及跑道等,是飞机活动的主要范围。 航线是为组织飞机空中航行交通的安全而“铺设”的立体的航行空中走廊(如按我国规定,航线宽度为公里,高度层划分为:六千米以下,每隔米为一层;六千米以上,每隔米为一层)。两机场之间的航线,固然以直线为最短,但又要根据沿线地区的气象资料,空间障碍物等情况加以具体划定。同时在道面还要设置地标、道面雷达、无线电等导航设备,在道面导航设备引导下,来往的飞机必须在一定宽度、高度层的航线中飞行。 飞机从航线进入航站区域(一般为公里左右,各国有不同规定),达到指挥设施从航线上接受飞机,并将它们引导到管辖区域的某一机场去。
14、当离机场一定距离时,交由机场塔台指挥。当有几架飞机同时达到时,必须在等候空区分层盘旋等候,每层的高度差为米,每层只允许一架飞机飞行。当最下一层的飞机降落后,才允许其上层飞机依次下降。(见图) 飞机的起飞、降落在机场塔台的指挥下进行,通过进近净空区离开或达到机场跑道。机场跑道的两端各配置有一套仪表着陆设备,每套由一个航向台和一个下滑台组成分设在跑道端外或侧边。航向台无线电波束指示出顺跑道中线与道面垂直的面,下滑台的电波束则指示出飞机下滑坡度的斜面,两个面相交的截线便是理想的飞机下滑航迹。(图)飞机沿这航迹下滑至跑道,并通过滑行道滑行至停机坪。 机场净空区域 根据航空器的类型及机场助航设施的性能,
15、通过对机场及其附近一定范围内规定的几种障碍物限制面来限制机场周围及附近的高地、铁塔、架空线、建筑物等物体的高度,以保障航空器起降安全的一定区域。 机场使用最低标准 机场用于起飞或着陆的限制条件。 概述 年以前,各国使用的最低标准只规定云高和能见度两个天气因素数值,所以叫作机场最低天气标准。年月,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决定用“机场使用最低标准”代替“机场最低天气标准”,并用装设在跑道一侧的大气透射仪自动测算的跑道视程()代替习惯上使用的能见度。机场使用最低标准中除规定云高和跑道视程外,还增加最低下降高度或决断高度。跑道视程是驾驶员在跑道中心线上能看清跑道标志或灯光的距离、最低下降高度是在不使用下滑引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场 设施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8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