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鸟击防灾协同创新中心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场鸟击防灾协同创新中心实施方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航空港管理学院“机场鸟击防灾协同创新中心”实施方案1 项目概述(一) 立项背景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扩大校企合作与服务职能,全面整合社会资源,我们拟建立机场鸟击防灾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的建立有利于完善机场鸟击防灾人员培养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新技术推广协同创新机制,该中心的建立可有效地解决专业鸟击防灾人才培养与应用新技术推广问题。机场鸟击防灾创新人才培养及新技术的推广是个系统工程,人才的培养及新技术的推广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除了高校外、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条件,因此,机场鸟击防灾创新人才培养、机场鸟击防灾新技术的创新推广需要有一个综合性平台,为此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的协
2、同合作的创新中心,采取广泛的协同创新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 总体目标与重点任务通过开展协同创新工作,力争实现人才培养工作的新突破和应用新技术推广转变。即加强人才建设,实现机场鸟击防灾高水平领军人才的突破;加大平台建设力度,推动学科建设,实现学院机场鸟击防灾综合实验室的突破;转变创新方式,大力推进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实现协同创新机制体制改革上的新突破;精心培育科技成果,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争取重大标志性成果的产出,力争国家级科技项目上零突破。(三) 协同创新中心的构建与分工项目牵头单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港管理学院鸟击防灾技术应用研究中心。项目核心
3、单位:泰山体育产业集团项目协作单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动力场道部(四) 体制机制改革重点与措施该中心为激发项目人员的积极性,在体制与机制改革方面的重点是:实现用人上的赛马机制;分配上的阳光机制;创新上的机理机制。具体措施是每一个项目都采用合同形式,保护各方面的利益,实现多赢,明确各方面的责任,依法保证新机制的改革与推广。(五) 现有基础与前期培育情况本中心在鸟击防灾理论体系建设方面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有比较齐全的教学设备;有比较完善的教学实习基地;有21个人的专家队伍。此外,2012年招收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机场鸟击防灾方向)学生103人,并利用现有的师资条件和专业资源,有针对性地对机场一
4、线驱鸟人员开展鸟击防灾培训工作。(六) 资源汇聚与已获得的支持我院与北京亿城智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事开展新产品研发、新科技推广、技术培训等为主的合作。目前,已聘请多名专家和教授进行新产品的科学研究及开发。现有机场鸟击防灾方向专兼职教师10名,其中高级职称2名、副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4名,专业技术人员2名。承担省部级课题“基于行业标准校企合作型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子课题(机场鸟击防灾方向)一项、“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生态调查与综合治理”横向课题一项。出版和在编机场鸟击防灾系列丛书36本,制定民用机场鸟击防灾人员职业标准(草案),获得国家专利4项,在建拟建“机场动植物标本实训室”、“机场常用驱
5、鸟设备实训室”、“机场鸟击防灾预测预报实训室”。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湛江机场、汕头机场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七) 预期成果与社会贡献根据对合作项目的综合评估,本项目实施以后1-3年,可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50-200人,项目推广年产值5-10亿人民币;项目每年减少机场有害物二次排放6500吨以上;3年内直接解决大专越小学生就业岗位500-600人。2 立项依据、背景与意义(一) 方向选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们爱护野生动物一是的增强,加之民航业的快速发展,鸟类与人类飞行器在同一空间飞行的过程中,常发生鸟击灾害。人类首次记载鸟击灾害,发生于1912年4月3日,在美国第一个飞越美洲
6、大陆的长尔.罗杰斯(Cari Rogers),驾驶一架小型螺旋桨飞机,在空中被一只海鸥击中,造成击毁人亡的重大事故。随着飞行器的增多,飞行速度提升,鸟击灾害不断,损失十分严重。据完全统计,截止2012年12月,全世界共发生灾害性鸟击灾害,造成飞机及它航空器事故6000多起,3980多次在鸟击事故中遇难,直接经济损失1500多亿元,间接经济损失6000多亿元,共有7950架次飞机受到不同程度损伤进入21世纪初的2002年,世界民航飞行史上出现了一个极不寻常的开端,仅1-5月份,全世界就发生8起鸟击灾害,死亡790多人。我国就占3起(中国国航、中国北方和台湾省中华航空)死亡都创历史新纪录;2009
7、年1-6月,我国民航共发生各类事故67起,其中,鸟击事故28起,占总事故率的43%。从2010年鸟击灾害的统计资料看,鸟击有持续上升的趋势。据了解和资料分析,上述鸟击灾害症候率的统计,仅为鸟击灾害实际症候率的63%左右。民航鸟击灾害损失如此,各国空军飞机损失更大,据了解,2000-2012年,全世界鸟击灾害造成496架军机损伤,鸟击约占总事故率的82%左右。值得一提的是,鸟击不仅对飞机飞行产生严重的威胁,而且对航天飞机、高速列车、高速气垫船、地效飞行器,甚至,导弹发生等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鸟击灾害已经成为世界性一大难题,难怪国际民航组织(ICAO)将鸟击灾害列为航空“A”级灾难。机场亟需大量新
8、技术与具备专业知识的专业鸟击防灾人员。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协同创新机制的的建立对于人才的培养、新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而人才培养、新技术的推广,对于降低鸟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 该方向国内外进展情况与发展趋势从现有的信息资料查询及咨询本专业方面的专家和管理部门,鸟击防灾专业在国内外首创,该专业方向进展顺利,初步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由于该专业对飞行安全和保护影响动物资源有双重的意义,得到有关方面专家的认可。本专业方向居世界;领先地位。(三) 高校在该方向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高校内部看,机场鸟击防灾专业也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学生需要具备鸟类学、植物学、生态学、民航等多种
9、综合知识。而目前我们高校在培养此类学生的时候内部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彼此之间难以做到资源共享,不能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更谈不上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培养。从高校外部来看,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学生除了接受良好的课堂教学外,还要参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在科学院就和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发掘创造潜能。目前我国高校的机场鸟击防灾专业的师资条件和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不够,导致学生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环节确实,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严重脱节。(四) 开展协同创新的迫切性与可行性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协同创新机制的的建立对于人才的培
10、养、新技术的推广有重要意义,而人才培养、新技术的推广对于降低鸟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与2011年开展机场鸟击防灾工作,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对机场鸟击防灾工作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制定了2012级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机场鸟击防灾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招收学生103人。编写并出版了机场鸟击防灾系列丛书,申请国家专利4项,承担省部级课题一项,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横向课题一项,并于空军、海军航空兵展开广泛深入的合作。3 项目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一) 总体发展目标本项目的发展目标是:理论系统,体现科学,标准,严谨;方法先进,体现简便易行,正确、超前;技术领先、特有、高效、升级
11、;形成模式,体现适用性,简便性,社会性和灵活性。按照“民航急需、国内一流”的要求,瞄准机场鸟击防灾技术发展前沿和民航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建设完善的机场鸟击防灾专业为基础,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实现我院创新能力的显著与持续提升,引导学院特色专业发展,提升学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更好地为民航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二) 整体建设思路整体规划,体现因事制宜,不拧一刀切,不校形式,不求于统一,逐步推进,体现从需要做起,从服务企业做起。结合民航发展要求,吸纳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与民航相关企业组建协同创新体,建立协同创新机制,营造协同创新环境氛围。发挥行业产业部门的主导
12、作用,利用行业产业部门的资源优势,引导和支持学院围绕行业重大需求开展协同攻关,在关键领域进行实质性突破。(三) 重点建设内容1. 机场鸟击防灾人才培养模式建设2. 机场鸟击防灾系列丛书3. 机场人工驱鸟草坪综合效果测试评估4. 鸟击防灾预测预报系统建设5. 鸟击防灾雷达识别系统开发6. 驱鸟产品的开发与推广4 项目实施方案(一) 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方式、重点工作与分工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方式,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组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心日常事务,有牵头单位负责,核心单位和协作单位承担相关的单项项目的研究或管理。根据项目要求,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负责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管理;山东泰山体育产品集团负责资金和
13、项目物资的供应与施用;广州白云机场场道部、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提供项目试验的场地和部分人员和有关证件的办理等。(二) 平台建设内容与规模本项目共选择4个生态类型,即北方、南方、海岛和高原。每个试验点6000M2。(三) 建设地点、实施周期与进度安排根据项目的初步要求,建设地点为内蒙古赤峰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海南三沙机场和西藏贡嘎机场。该项目实施周期1年,1-3月项目基础建设;4-6月项目数据采集;7-9月数据分析与采集;10-12月数据采集与分析。5 申报基础与前期培育(一) 牵头单位的基础与影响力牵头单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港管理学院鸟击防灾技术应用研究中心该中心成立于201
14、2年,中心依靠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承担鸟击防范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合作研发及项目承包工作,满足国内不同规模机场的需要。并定期向全国机场发布鸟击灾害防范预测预报,使中心的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中心的教师团队与国内外鸟击防灾专家、学者有密切的联系,并有多项生物防灾技术获国家专利,可直接为国内民航、军用机场鸟击防灾应用。科研项目:1. 鸟击防灾雷达信息系统2. 新疆天山某机场猛禽防治3. 教育部高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子课题组建设项目-民用机场鸟击防灾人员职业标准研究4. “基于行业标准校企合作型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子课题(机场鸟击防灾方向)5.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生态调查与综合治理6
15、. 机场驱鸟设备使用效果研究专利:获得国家专利16项,机场鸟击防灾系列丛书:本中心计划编写鸟击防灾理论教材26本,现已完成12本,正式出版机场鸟类学基础,机场植物学基础、机场动物种群生态学。(二) 主要参加单位的基本情况与优势1. 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创建于1978年6月,现已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化体育产业集团,下辖泰山体育器材有限公司、泰山人造草坪产业有限公司、泰山体育工程有限公司、泰山在线科技有限公司、泰山进出口有限公司、泰山海通置业有限公司、泰山瑞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飞乐克斯(山东)体育有限公司、泰山金润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等10多个子公司和北美分公司等数个国内外
16、分公司。集团注册资本1.6亿元,“泰山”品牌价值达118亿元。2.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动力场道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中国第三大城市广州的门户,广东省省会广州市的一座大型民用机场,国内三大航空枢纽机场之一,于2004年8月5日正式启用,该机场目前为中国南方航空、海南航空,深圳航空,联邦快递的枢纽机场及中国国际航空的重点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第三跑道、二号航站楼分别将于2014年、2016年建成投入使用。3.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是国家科技部批准的民航业内唯一一家公益类非营利科研机构,民航局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对民用航空安全和发展进行科学技术研
17、究,为民航局决策和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为民航企事业单位和航空制造厂商提供技术服务。(三) 创新要素汇聚情况1. 在研项目(1) 鸟击防灾雷达信息系统(2) 新疆天山某机场猛禽防治(3) 教育部高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子课题组建设项目-民用机场鸟击防灾人员职业标准研究(4) “基于行业标准校企合作型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子课题(机场鸟击防灾方向)(5)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生态调查与综合治理(6) 机场驱鸟设备使用效果研究(7) 驱鸟新产品的研究2. 国家专利一种灭蚁剂及其制备方法、食果蝙蝠诱集剂及其制备方法、嗜血蝙蝠诱集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蚯蚓诱杀剂及其制备方法。3. 人才队伍现有机场鸟击防
18、灾方向专兼职教师10名,其中高级职称2名、副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4名,专业技术人员2名。4. 实验实训室机场动植物标本实验室机场动植物标本展示室(四) 已开展的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学校成立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领导小组下设若干工作小组,负责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引入学术委员会与外请专家联合评审、监督机制,开展论证评审、定期检查和阶段性评估等工作,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外聘专家的选取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国内、行业内具有较大的影响;长期从事教育、科技的知名专家;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发展状况的专家。(五) 前期培育取得的主要成效与
19、特色我院与北京先安机场防灾技术应用中心进行联合,从事开展新产品研发、新科技推广、技术培训等为主的合作。已聘请多名专家和教授进行新产品的科学研究及开发。现有机场鸟击防灾方向专兼职教师10名,其中高级职称2名、副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4名,专业技术人员2名。承担省部级课题“基于行业标准校企合作型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子课题(机场鸟击防灾方向)一项、“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生态调查与综合治理”横向课题一项。出版和在编机场鸟击防灾系列丛书36本,制定民用机场鸟击防灾人员职业标准(草案),获得国家专利4项,在建拟建“机场动植物标本实训室”、“机场常用驱鸟设备实训室”、“机场鸟击防灾预测预报实训室”。与广州
20、白云国际机场、湛江机场、汕头机场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6 项目组织管理与保障(一) 组织机构与职责机场鸟击防灾协同中心围绕行业需求,力求打造一个新型的工、科、教一体的研究机构。中心以鸟击防灾应用技术理论研究为基础,探索民用机场鸟击防灾服务实践治理模式和治理方法,推广鸟击防灾新技术,围绕机场生态调查与治理、机场动植物防范与治理,重点于机场鸟击灾害的预测预报及鸟击灾害防治体系研究开展一些列的科研与培训工作。特别是开展对外合作与研究工作,如空军、海军航空兵及通用机场等。(二) 管理运行方式将广泛聘请相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及企业参与鸟击防灾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工作;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及一线技术人
21、员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采取聘用制的方式广泛吸收行业中的专业人才,不断扩大完善研发及教学团队;每年定期举办全国机场鸟击防灾技术培训班与技术交流会,邀请全国专家级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沟通;积极与企业沟通,解决企业的问题。(三) 已建立和落实的相关配套政策与措施1. 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采用集中管理模式,监督和落实建设项目的实施2.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资金管理3. 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调动各方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四) 项目牵头负责人与骨干人员介绍1. 项目牵头负责人张建超 航空港管理学院院长2. 骨干人员介绍施泽荣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高级工程师李斯伟 广州民航职业技师学院 教授张亮 广
22、州民航职业技师学院 讲师乔亮 广州民航职业技师学院 讲师白文娟 广州民航职业技师学院 讲师邹玉明 广州民航职业技师学院 讲师马志刚 中国民用航空局 乐宁宁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讲师施泽华 北京先安机场防灾技术应用中心 工程师7 经费需求与筹措方案(一) 总体经费需求与依据本项目经费支出168万元,其中,人员工资18万元,交通费5.5万元;项目材料费6万元;设备租用费5.5万元;资料整理费用3万元。(二) 经费筹措及落实情况经费10万元由项目牵头方筹措;68万元由项目方负责筹措;其余90万元申请有关部门项目经费支持。(三) 民航局协同创新专项经费需求及使用方案(四) 年度经费计划8 预期成效
23、(一) 科技产出依靠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承担鸟击防范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合作研发及项目承包工作,满足国内不同规模机场的需要。并定期向全国机场发布鸟击灾害防范预测预报,使中心的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2013年-2015年拟出版专业技术图书24本;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拟申请国家专利9-10项;研发鸟击防灾应用新产品9-15项。(二) 人才培养针对不同机场的生态环境情况,开展机场鸟击防灾一线人员培训工作满足国内不同规模机场需要。2013年-2015年拟培养鸟击防灾专业人员350-400人次。(三) 学科发展2013-2015年,加强与其它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力争将本专业建设成国内知名的学科,完善机场鸟击防灾专业学生人才培养工作,基于行业标准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相关课程,满足机场一线需要。(四) 社会贡献2013-2015年拟完成6个专利产品的转化,并形成产品;直接和间接解决600人的就业岗位;完成一部妙计防灾科普片的制作;合作出版一本科技类杂志。(五) 可持续发展能力该中心力求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从社会、企业的发展需要出发,充分liy9ng产学研教学的有利条件,大力研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以教学为基础,综合经营,推进发展。9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8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