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合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治县2009年整合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自治县人民政府二O一O年二月目 录第一章 概况1 基本情况1.1地理位置1.2水文气象1.3社会经济情况1.4自然灾害2 农业生产现状2.1农业生产总量2.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3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情况2.4农村扶贫开发情况3 小型农田水利现状3.1基本农田现状3.2小型农田水利现状3.3土地整治情况3.4现有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4 整合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的基本条件、优势和潜力4.1基本条件4.2优势和潜力第二章 总体实施计划(20092011年)1 总体方案和布局、分年度计划1.1总体方案和布局1.2分年度计划2 建设内容及标准
2、3 工程管理4 概算和资金筹措方案5 预期效益第三章 2009年具体实施计划1 第一章 概况1 基本情况1.1地理位置*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位于黔北边陲,地处贵州高原北部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山系为大娄山脉中支和东支余脉的延伸,地势由西北和东南向芙蓉江倾斜。北部略高于南和东南部。最高点为西北部三桥镇境内的麻抓岩,海拔高程1939.9m;最低点为东部忠信镇境内芙蓉江出口处,海拔高程317.9m。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110751,北纬28362913。东邻务川,南抵正安,西北接重庆市的南川、武隆、彭水。县境东西宽48公里,南北长66公里,总面积215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1573.4km2,占总面积的
3、72.98%,主要分布在大矸、三桥、阳溪、洛龙、忠信、桃源、旧城、棕坪、隆兴、三江、平模等11个乡镇;丘陵518.5km2,占总面积的24.05%,主要分布在梅江河谷、三江河谷及芙蓉江旧城段,山间丘陵和高山丘陵地带,海拔高程一般在4001000m,相对高差20200m,坡度625;坝地64.3km2,占总面积的2.98%,其中大于500亩的坝子有上坝、巴渔、梅江、三桥、凌霄。距贵阳376公里,重庆284公里,遵义213公里,南川101公里,务川100公里,武隆99公里。全县辖有0镇4乡(1个民族乡),87个村(居、社区)。截止2008年底,全县共有33个民族,总人口为334529人。其中仡佬族
4、163919人,占总人口的49%;苗族97013人,占29%;土家族23417人,占7%;汉族50045人,占14.96%;其他29个民族135人,占0.04%。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以仡佬族县份之一,仡佬族人口约占全国该族人口的1/3。1.2水文气象*属亚热带湿润季风高原山区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春秋多变,水热同季,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垂直变化和地区差异明显,适应多种作物生长。但阴雨日多,日照少,湿度大,干旱、涝灾、秋风、冰雹等灾害频繁,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县城地区多年平均温度15.6,一月最冷,平均气温4.6,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6.1,极端最高气温39.1,最低气温-7.2,
5、大于0多年平均正积温5710,无霜期多年平均285天。境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0001100mm,地区分布特点为东部大于西部,降雨年际变化大(年最大降雨量1409mm,最小降雨量758mm),年内分配不均,一般410月降雨量占全年的80%,平均月雨量大于100mm,11次年3月降雨量为全年的20%,平均月雨量仅14.7mm。一日最大降雨量176mm,平均年水面蒸发量700mm,其特点南高于北,多年平均干旱指数为0.66。全县年平均径流深621.9mm,年径流变差系数0.220.26。全县河流以芙蓉江为主干成羽状分布,从西北面注入芙蓉江的有三江、刺竹沟、蟠溪、梅江、新民河,从东南面注入的有龟
6、塘溪、槐溪、白潭溪、丁家溪、濯水河。流域面积大于20km2的有33条,其中2050km2的19条,50100km2的7条,100500km2的4条,大于1000km2的3条(三江、梅江、芙蓉江)。河长大于5km的河流45条,总长567.8km。河网密度,按5km以上河流计算,为26.34km/100km2。河床比降多在2060之间,落差大,水流急,既可引流灌溉,也可截流发电。年平均径流总量13.4亿m3,其中梅江支流6.89亿m3,三江支流2.01亿m3,新民支流1.82亿m3,芙蓉江两岸(境内)2.69亿m3。平均270天径流模数5.66.6L/skm2,平均年最小枯水模数24L/skm2。
7、1.3社会经济情况财政写。1.4自然灾害旱灾本县历年来各个季节都有可能发生干旱,但影响范围大、危害最严重的是夏旱,特别是78月的伏旱。据气象部门统计,春旱频率为40%,无雨时间最长37天,连续最长时间为22天;夏旱频率为65%,年最长天数为59天,连续最长为38天;秋旱频率为60%,年最长天数为31天,连续最长为20天;冬旱频率为75%,年最长天数为82天,连续最长为29天。年发生旱情机率为90%,累计多年平均干旱日为112天。以夏旱、秋旱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典型夏旱年为1960、1963、1968、1971、1975、1992、2006年,旱灾持续时间3060天,粮食减产3054%。水灾由于
8、境内均为雨源性河流,加之山区地形地貌特征,源短流急,暴雨洪水陡涨陡落,易发生洪水灾害。19492002年,发生洪水重灾的年份有1949、1951、1952、1954、1963、1975、1976、1977、1981、1983、1984、1989、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2000共21年,出现洪水重灾频率为39%,降雨量均在100mm以上。洪水灾害导致田土毁损、交通通讯中断、房屋倒塌、财产损失、人畜伤亡,并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对生产生活极为不利。秋风县内海拔1200m以上的山区,几乎年年有秋风危害,且危害
9、程度较大。1974年,大塘全境受秋风危害,秋粮减产20%左右。1972年9月出现的秋风,使浣溪、永红秋粮减产40%。海拔800m以下地区,基本不存在秋风危害。秋季绵雨主要影响大塘、增产、阳坝、浣溪等海拔较高地区,发生频率高达78.1%,对秋收、秋种影响较大。冰雹县内38月都出现过降雹天气,以35月最多。降雹时伴有雷雨大风,危害程度较大。冰雹的地区分布以三桥、洛龙北部的接龙、永锡、杠村、阳溪、阳坝、大塘、增产、洛龙等地为主,接龙、永锡几乎年年都有冰雹发生,是重灾区。本县冰雹移动路径有两条:北路沿接龙永锡阳坝大塘增产,自西向东推进;南路沿石人平模山双河杉木浣溪爱国。北路冰雹发生的次数多,影响范围大
10、,危害程度重;南路次数少,范围小,危害程度轻。凌冻海拔1000m以上地区在12月中旬次年2月上旬常常发生凌冻。1958年,浣溪、阳溪、阳坝、接龙、大塘等海拔1200m以上的地方,凌冻长达两三个月。2 农业生产现状财政写3 小型农田水利现状3.1基本农田现状全县耕地面积82.0万亩,其中稻田22.51万亩,旱地59.49万亩。3.2水利工程现状解放前,县内水利工程主要有东郊、老壁大堰和凡岩拦河引水工程。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利工程不断增加,推动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至2008年,全县现有水利工程1222处(其中蓄水工程436处、引水工程77
11、9处、提水工程7处),能运行1136处(其中蓄水工程350处、引水工程779处、提水工程7处),设计灌溉面积19.1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5.4587万亩,保证灌溉面积11.4739万亩,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51亩,人均保灌面积0.38亩。蓄水工程蓄水工程436处,运行的350处,总库容1434.9万m3,兴利库容1040.09万m3,渠道323.97km,已防渗83.05km,未防渗240.92km,设计灌溉面积5.634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6947万亩,保证灌溉面积3.5272万亩,2008年实际灌溉面积2.7467万亩。沙坝水库唯一的小型蓄水工程,建成一直运行,总库容670万m3,
12、兴利库容万487m3,渠道71.58km,已防渗25.9km,未防渗45.68km,设计灌溉面积2.117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5697万亩,保证灌溉面积1.3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0.95万亩。小型蓄水工程25处,运行23处,总库容443.85万m3,兴利库容280.20万m3;渠道119.3km,已防渗30.55km,未防渗88.75km,设计灌溉面积2.432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042万亩,保证灌溉面积1.3772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1767万亩。山塘410处,运行326处,总库容321.05万m3,兴利库容272.89万m3;渠道133.09km,已防渗26.6km,未防渗106
13、.49km,设计灌溉面积1.08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83万亩,保证灌溉面积0.80万亩,实际灌溉面积0.62万亩。引水工程引水工程779处,运行779处,引水流量11.648m3/s,渠道1266.7km,已防渗258.46km,未防渗1008.24km,设计灌溉面积9.899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8.2147万亩,保证灌溉面积7.8907万亩,2008年实际灌溉面积4.4553万亩。小型引水工程2处,运行2处,引水流量1.60m3/s,渠道91.4km,已防渗23.4km,未防渗68km,设计灌溉面积1.223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6065万亩,保证灌溉面积0.6065万亩,2008年
14、实际灌溉面积0.3033万亩。小型引水工程40处,运行40处,引水流量5.343m3/s,渠道499.4km,已防渗99.88km,未防渗399.52km,设计灌溉面积4.912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9486万亩,保证灌溉面积3.6246万亩,2008年实际灌溉面积1.8543万亩。小型以下引水工程737处,运行737处,引水流量4.705m3/s,渠道675.9km,已防渗135.18km,未防渗540.72km,设计灌溉面积3.764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6596万亩,保证灌溉面积3.6596万亩,2008年实际灌溉面积2.2977万亩。提水工程提水工程7处,运行4处,提水流量0.15
15、3m3/s,渠道12.7km,已防渗0km,未防渗12.7km,设计灌溉面积0.42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199万亩,保证灌溉面积0.056万亩,2008年实际灌溉面积0.056万亩。水轮泵站4处,运行4处,提水流量0.08m3/s,渠道7km,已防渗0km,未防渗7km,设计灌溉面积0.27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139万亩,保证灌溉面积0.056万亩,2008年实际灌溉面积0.056万亩。电力提灌站3处,运行0处,提水流量0.073m3/s,渠道5.7km,已防渗0km,未防渗5.7km,设计灌溉面积0.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06万亩,保证灌溉面积0万亩,2008年实际灌溉面积0万亩
16、。烟水及其他工程烟水工程水池1938口容积51.95万m3,渠道110.45km,管网176.13km,设计灌溉面积3.1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35万亩,保证灌溉面积1.24万亩,2008年实际灌溉面积1.24万亩。3.4现有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水资源丰富,开发利用难度大,工程性缺水严重本县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水的自然资源丰富,全县年均径流总量13.41亿m3,人均占有径流量4254m3/人年,高于全国全省全市人均水平。但由于县境地理位置特殊,地处云贵高原北端,大娄山脉东段西侧,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为典型的山区地形,山高谷深,岩溶发育,作为水资源集中的河流,穿插于深山峡谷之中,水土资
17、源的组合极不合理。形成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利用难度大,可用水资源缺乏,工程性缺水严重。建设标准低,工程未配套,水量损失严重县境内绝大多数水利工程建于20世纪5070年代,由于受修建时期经济技术条件限制,建设标准低,三边工程多,工程未配套,无斗渠农渠,经多年运行,工程老化失修十分突出,致使水量损失严重,抗旱能力不足,效益衰减突出。渠道防渗差,渗漏严重本县已成渠道多为傍山而建,采取防渗衬砌的渠段少,多为石灰砂浆抹面、或三合土、或土渠运行(现有渠道1603.37km,砼防渗341.51km,未防渗1261.86km,砼防渗率21.3%),加之年久失修,致命渠道渗漏严重。灌溉方式落后,水量浪费严重长期以
18、来进行大水漫灌和串灌,致命水量浪费严重,形成冷烂低产农田。管理维修难度大由于本县地方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低,国管工程少,农民工外出多,加之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水费粮征收困难,导致工程管理人员不稳定,管理维修难度大。4 整合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的基本条件、优势和潜力4.1基本条件土地资源本县地貌山(中山、低山)、丘陵(高丘、低丘)、谷(河谷、峡谷、溶谷)、坝(山间盆地)、水(河流、塘库)种类繁多,它们各有不同的海拔高度、地面坡度和地势起伏特征,热量条件垂直变化较大,有利于“立体农业”布局。河谷盆地、槽谷、洼地,土层较厚,地表平缓,土壤肥力较高,水热条件较好,作物生长的限制因素
19、较少,利于水利灌溉,适宜粮食及经济作物的发展。山地、丘陵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植物再生能力强,只要合理利用、保护,适宜发展农业、林果业、牧业。山原地带,地势较高,热量不足,农作物一年只有一熟,但地面开阔平缓,天然草场广阔,林木立地条件较好,适宜发展林、牧业。本县人均土地资源9.67亩,其中耕地2.68亩/人,林地3.95亩/人,牧地3.05亩/人。气候资源本县气候温暖,降水充沛,水热同步。按照气候区指标,可划分为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3个气候带。在海拔400750m地区,无霜期278318天,10积温45865377,1020稳定持续日期167189天,稻麦一年两熟,油菜、柑桔、油桐生长
20、良好。海拔7601250m地区,无霜期230280天,10积温37004500,1020稳定持续日期137167天,水稻一年一熟,苕麦可一年套作两熟,烤烟、油桐、主漆、核桃适宜生长。海拔1260m以上地区,无霜期少于230天,10积温小于3700,1020稳定持续日期不到130天,主要以马铃薯为主。水资源本县雨量,大部分地区在10001200mm之间,在雨量分布适宜的年份,对农业生产的需水要求是完全可以满足的。水稻大田期需水量为580658mm,此期间,在正常年份降水量在675mm,完全可以满足水稻生长、发育的要求。同时,充沛的水量,可形成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全县年径流深621.9mm,
21、水资源总量为13.4亿m3,人均水量4006m3,地表水分布较均匀,地下水水量较稳定。水利工程至2008年,全县现有水利工程1222处,其中蓄水工程436处、引水工程779处、提水工程7处,总库容1486.85万m3,引水流量11.648m3/s,设计灌溉面积19.1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5.4587万亩,保证灌溉面积11.4739万亩,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51亩,人均保灌面积0.38亩。其他全县334529人,劳动力资源保证。全县水利技术人员人(其中高工2人,工程师13人,助工14人,技术员17人),技术力量保证。县境内普遍分布石灰岩,有年产10万吨渝鸿水泥厂,原材料条件保证。全县村村通公
22、路,并有移动、联通、电信网络覆盖全境,交通通信条件较好。4.2优势和潜力领导高度重视按照省财政厅、水利厅关于编报2009年整合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自治县人民政府立即召开相关单位负责人会议,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整合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项目资金整合、项目规划及实施、项目督查三个办公室,项目资金整合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项目规划及实施办公室设在县水利局,项目督查办公室设在县监察局。自然及施工条件优越本县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降雨、蒸发适度,耕地集中成片,土壤结构适宜,交通通信方便,建筑材料保障,技术力量保证,
23、施工条件较好现有水利设施基础条件较好现有水利设施(小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25座、山塘410口、烟水池1938口、灌溉渠道1156条1653.45km)分布全县,形成骨架网络,为农田灌溉长藤结瓜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大沙河中型水库建成后,将增加2550万m3的水源保障。整合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群众要求更迫切由于十年九旱,灌溉水利用率低,粮食产量上不去,农民吃尽了苦头。现在虽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离小康水平相差甚远。整合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水、田、路一并治理,广大群众积极性更高,要求更迫切。较易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县建设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使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
24、积的比重提高10%、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7以上、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提高15%、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水利产权制度改革达到90%以上、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的灌溉面积达到有效灌溉面积的80%以上、水费收入要满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运行需要。使水利工程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环境优美、体制完善,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逐步实现农村人均0.5亩保灌口粮田目标,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第二章 总体实施计划(20092011年)1 总体方案、布局、分年度计划1.1工程总体方案、
25、布局根据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和贵州省财政厅、水利厅、国土厅关于编制2009年整合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自治县20092011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分布在河口乡、玉溪镇、三桥镇等3个(乡)镇13个村,工程主要措施为灌溉渠道(主要为末级渠道和田间渠道),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较好的区域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工程建设设计增加恢复灌溉面积23873亩,工程总投资2777.17万元。根据有水保障、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的思路,能引则引、能提则提、蓄提并举的方法,并兼顾以灌溉为主,适当采取排灌为辅,以保证能灌能排的目的。20092011年整合实施农
26、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总体规划为:2009年工程布置在河口乡三坝村和幸民村(2个村37个村民组)周围,以小(一)型工程平凌引水工程灌区为起点向周边村寨整体进行推进,工程覆盖范围为:2个村37个村民组。2010年工程分布在玉溪镇及河口乡区域内,以小(一)型水库沙坝水库工程渠系配套为主体,实施方案主要采取以引水为主,其它方式为辅的工程措施,工程项目灌溉受益面积涉及2个镇4个村即玉溪镇的桑木坝村、巴渔村及城关村,河口乡的梅江村等村寨。2011年分布三桥镇辖区内的一部分区域实施,工程项目灌溉受益范围涉及桥塘村、富强村、繁荣村、白元村、新生村、小岸村、寨子村等7个村,工程方案以引水为主。工程项目布局按照“集
27、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原则,本着在分类建设管理的基础上,突出建设重点,增强示范效应,建设适度规模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片区和现代化灌排渠系示范片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示范片区等不同类型的示范片区。使*自治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经过若干年建设,基本完成县内工程体系,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在重点县建设任务完成后。使*自治县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提高到15%,逐步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农业。1.2 20092011年分年度实施计划2009年*自治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小(一)型引水工程平凌灌区灌溉渠
28、道39条,渠道长42860m,恢复改善灌溉面积5053亩,工程总投资647.23万元。2009年*自治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渠道统计一览表序号工程名称渠道断面宽*高渠长(m)面积(亩)序号工程名称渠道断面宽*高渠长(m)面积(亩)1王家渠道支253070010624幸明香树林渠道支253050070斗2525300斗25251002分水岭渠道支30301700294斗2525100斗252520025坟山渠道支3030600265斗2525200斗25254003朴地胡渠道支253050063斗25254004石院子渠道支25302005126古坟湾渠道支30308001695大树坪渠道支2530
29、4006527新田湾渠道支25301000866朝门渠道支253030051斗25252007老定谷渠道支253060074斗25252008巴焦窝渠道支253070014628新田湾渠道支2530400519香树湾渠道支3035150028929新田湾支25305005510吊咀渠道支253070022630黄泥湾渠道支25303005611夫烟平渠道支25302005631黄泥湾渠道支253012009812夫烟平渠道支253060074斗252530013夫烟平渠道支30351200298斗2525400斗252520032石老虎渠道支2530800130斗252520033石老虎渠道支
30、253010008214凌霄场后头渠道支30301000256斗2525300斗2525200斗252520015凌霄场后头渠道支253050016634幸明支渠尾渠支303010007416街上渠道支606070023735烂田湾渠道支253040056斗252515036大屋基渠道支253030040斗2525200斗252510017四坪渠道支253050074斗252510018四坪渠道支253060015637干渠80907100382119白石台渠道支25303006838岩夹支汇50552610184820杨家台渠道支253070021139幸明支渠4040140067221卫帮
31、屋渠道支25308001894030100022黄泥池渠道支3035800384合计432605053斗2525100斗2525100斗2525150斗252515023大轮坎渠道支30301200287斗2525300斗25253002010年*自治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小型蓄水工程沙坝水库灌区灌溉渠道37条,渠道长71911m,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0318亩(详见2010年*自治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渠道统计一览表),工程总投资1055.62万元。2010年*自治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渠道统计一览表序号渠道名称长度(m)断面(cmcm)灌溉面积(亩)备注1良天咀支渠3206354066
32、4 2大秋坡斗渠562253088 3砖房斗渠16443030348 4桥干前渠道26852530222 5施烟塘渠道658253099 6三道河渠道1877253098 7三重岩渠道699253038 8砖房渠道438253061 9四堡支渠13562530131 10南垭支渠9862530124 11盟子塘支渠5482530182 12道角支渠617253098 13上伞窝支渠38363540563 14陆进坪支渠1123253090 15河沟支渠45213035437 16院塘湾支渠754253076 17刘家湾支渠603253086 18院塘杠支渠781253056 19换金支渠657
33、650501183 20黑水沟渠道754253037 21茶斗坡渠道767253057 22广山渠道15072530117 23葛麻池渠道55493040494 24山岔渠道16442530113 25大土支渠205550501193 2466354026土印子渠道20553540570 27廖垭斗渠1096253048 28古池垭斗渠10962530144 29茶湾斗渠685253041 30董家屋基斗渠8222530102 31中干堡渠道19182530177 32改板沟渠道24663040529 33楼房渠道28773540582 34李家坝渠道28773030313 35水磨渠道219
34、23040496 36老房子渠道21922530204 37水洞渠道34253040460 合 计71911103182011年*自治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小型水库程家河沟水库和鱼池湾水库灌区灌溉渠道28条,渠道长58700m,恢复改善灌溉面积8502亩(详见2011年三桥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渠道统计一览表),工程总投资1074.32万元。2011年三桥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渠道统计一览表序号渠道名称长度(m)断面(cmcm)灌溉面积(亩)备注1富强干渠100005050789程家河沟水库2富强支渠700040406003翁子林干渠300050506384岩上支渠400040408
35、675寨上支渠200040402106端山堡支渠100030301237石板桥支渠150040401358沙坡支渠150030302389道角支渠2500253012210四坪干渠3000404030511四坪支渠900303013412四坪支渠1000303015213四坪支渠1200303041414红岩支渠16004040359鱼池湾水库15柏果支渠600303032116梓柏支渠400303012317茂花屋基支渠3400404010818红旗支渠2200253017219大岸支渠1800303087020江洪支渠50030309821文昌阁支渠600253018022石灰角干渠300
36、0404010223岩甲支渠500303036324胡村湾支渠900303027825大堡支渠600253019826雷家坝支渠1000303030527雷家坝左支渠1500303014928雷家坝右支渠15003030149合 计5870085022 建设内容及标准根据*自治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09年建设小型引水工程平凌灌区灌溉渠道39条,2010年建设小型蓄水工程沙坝灌区灌溉渠道37条,2011年建设小型蓄水工程程家河沟水库和鱼池湾水库灌区灌溉渠道28条。通过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使项目区保灌面积分别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工程建设执行以下建设标准:(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
37、利工程部分)建标2004103号(2)防洪标准GB5020194(3)节水灌溉技术现规范GB/T503632006(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02000(5)水文调查规范SL2532000(6)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7)水利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495(8)水利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96(9)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量计算定额3 工程管理工程建设管理按照国家建设程序和相关规程规范要求,建设管理实行项目发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工程建设完成后移工程管理单位管理,确保工程长久运行,发挥效益。4 资金投入和资金筹措方案4.1资金投入*自治县20092
38、011年整合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3873亩,工程总投资2777.17万元。工程按照连片开发,整体推进的原则,建成一片,利用一片,突出重点建设,增强示范效应。三年计划:2009年建设灌溉渠道39条,灌溉面积为5053亩。2010年将建设灌溉渠道37条,灌溉面积为10318亩。2011年将建设灌溉渠道28条,灌溉面积为8502亩。4.2资金筹措方案20092011年*自治县整合农田水利设施件事项目总投资2777.17万元(详见表贵州省20092011年*自治县整合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投入情况表1),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补
39、助资金1500万元,县级财政补助资金157.17万元,整合县级涉农部门资金1120万元(其中土地整治项目资金620万元,发改部门资金25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200万元,水利项目资金50万元)。均用于末级渠道和田间支渠等农田水利设施基础建设。4.3资金管理为了实施好*自治县整合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加强和规范中央财政整合建设项目资金以及整合资金的使用、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贵州省财政厅关于中央财政整合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有关要求,结合*自治县的实际,成立了项目资金整合办公室,负责整合、调度项目区内各项目资金,形成项目资金的合力,加大扶持力度,加强项目资金的监管。同时还制定*自治县整合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其具体内容:专帐管理:中央财政整合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统一在*自治县财政局,专帐管理、专帐核算。资金使用管理:县财政局收到上级财政部门拨付的中央财政整合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合本各部门整合的资金以后,应在35个工作日及时将资金拨到县财政核算中心的中央财政整合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专帐,水利局和项目实施乡(镇)根据项目实施的进度由县财政局和水利局审核后办理拨款手续。资金监督管理:县财政局对整合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实行动态管理,中央整合实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8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