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对非洲援建粮食储运加工设施的必要性.doc
《增加对非洲援建粮食储运加工设施的必要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加对非洲援建粮食储运加工设施的必要性.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增加对非洲援建粮食储运加工设施的必要性国合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9月目 录一、引言二、非洲粮食危机三、缓解粮食危机保证粮食安全的解决的之道四、建立粮食储备加工系统是保证非洲粮食安全紧要课题五、中国经验及援非侧重点六、中国可援建非洲的粮食仓储运加工设施的类型和造价七、国合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优势*附件:1、国合建设集团资料2、粮食仓储加工设施标准和概算增加对非洲援建粮食储运加工设施的必要性深入研究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会议经贸举措一、 引言2012年7月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会议上,中非再次明确双方将继续以合作发展为主题,继续深化中非务实合作。中国政府强调了未来三年双方合作的方向和领域,其中
2、包括扩大投融资合作,为非洲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扩大对非援助,使发展成果惠及非洲百姓;支持非洲一体化进程等。中国和非洲将充分发挥双方政府、民间、企业、金融机构的力量,将中非合作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中国还将一如继往地坚持对非洲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援助和支持,中方对非洲的援助的重点包含农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人才培训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本次会议中国将对非洲的农业援助提高到诸项援助的最前列。农业是民生之本,粮食安全是事关非洲发展稳定和脱贫减困的甘础。中国已经援助非洲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进一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帮助非洲国家提高粮食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能力,将是中国政府未来援非工作的重点。依据
3、前述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会议精神,与中国政府相关经贸举措相适应,及时为非洲国家提供粮食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技术和设施是当前国内相关企业的责任。本文以国合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擅长的角度,着重分析了援助非洲国家粮食加工、储运设施的必要性,明确了可援助的粮食储运、加工设施的主要内容。二、非洲粮食危机 目前世界上严重粮食短缺的国家有39个,其中24个在非洲。非洲严重粮食危机国家的人均年粮食消费量仅有160公斤,为全世界最低水平,尽管非洲可耕地面积占全球12.4%,其产量却仅占世界粮食产量的5.1%,世界上长期食物营养不足人口有8.5亿多人,非洲的饥民总数就接近3亿。导致非洲粮食危机原因是:农业生产技
4、术和农业生产设施落后,农业机械化、水利化水平很低。肥料价格昂贵,反复耕作的土地营养缺乏,土壤贫瘠的状况一直未能改善。降水不均、虫害严重、人口膨胀、疾病多发、民族宗教纷争不断、政府独裁腐败等客观原因使非洲国家农业经济一直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国际上一些粮食出口国家发展生物能源技术消耗了大量粮食,导致全球粮价上涨,加剧了非洲国家的贫困与饥饿。另外,国外粮食援助减少,外国有条件的援助等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加剧了非洲粮食危机的形势。2011年世界粮食危机分布图三、 缓解粮食危机保证粮食安全的解决的之道粮食安全是指所有人在任何是时候都能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包括要作到确保可供、获得、利用和稳定等方面都
5、没有风险。粮食安全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数量与质量,满足人们生存和健康的基本需要;二是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性与长期性。三是保障人们的购买力,即人们不仅能够买得到而且买得起其生存和健康所需的基本食品。粮食安全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合理的粮食储备、粮食生产按市场需求稳定发展、适量进出口粮食、解决好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受充足的粮食。粮食安全衡量指标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年未粮食储备和商业库存占年度总消费量(简称库存消费比)1718%定为粮食最低安全水平。非洲粮食危机长期存在,从根本缓解粮食危机,应从国家入手,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革产业结构,使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加
6、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机农业械制造业,着力发展粮食种植加工、农产品深加工行业,为城乡百姓提供更高质量的农产品。 非洲国家在努力缓解粮食危机的同时,必须同有计划进行粮食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只有建立健全粮食安全保障系统的才能有效保证粮食供应,及时收储、加工粮食,调节因外部粮食供应环境变化带来的市场空缺,从而使国家粮食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也就是说,在全面发展经济的同时,要着重以农业为核心,把粮食问题作为国家的首要问题来解决,强化粮食生产、储运、加工各个环节。借助各方面力量,逐步缓解粮食危机。四、建立粮食储备加工系统是保证非洲粮食安全紧要课题建立国家粮食储备制度,是国际上通用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
7、效措施。储备制度是国家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平抑粮食市场波动、实施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和有效手段。要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健全和完善各级储备系统和家庭储粮相结合,所有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企业必须承担粮油最低库存义务,保证必要的合理库存。在粮食主销区和缺粮、贫困地区及自然灾害多发区,更应加强粮食、成品粮油储备,做到粮油市场的应急供应保障。非洲缺粮国为数众多,解决粮食危机,保证粮食安全是各个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同时,国家系统解决粮食问题的能力也在逐渐加强建立粮食产区的粮食收纳库体系是减少粮食保存不当损失,保证粮食长期质量稳定,需用时快速发放的良好的解决途径。非洲各国由
8、小农种植的余粮由于缺乏存储粮食的技术和设施造成约10%左右的浪费,建立粮食集中存储设施可以将粮食浪费降低至4%以下,因而在非洲的产粮国如阿尔及利、乌干达、马里等,应当马上建立系统的收纳、储备库体系。非洲是全球粮食自给率最低的地区,自给率仅有52%;撒哈拉以南非洲45的小麦和80的水稻依赖进口。非洲国家花费大量外汇进口的大米和小麦,需要在港口进行存储和中转,建立粮食中转库、储备库和粮食加工厂可以有效保证外来粮源的安全存放和及时加工、周转、发放。粮食仓储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极其重要的环节。为保证外来粮源及时到港、合理中转、安全储存、快速发放,各国都应该在建立一定的中转库、储备库体系,建设足够的粮食加
9、工厂,为国民提供合格的粮食产品。五、中国经验及援非侧重点中国以世界不足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近21%的人口,中国采取了以下措施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增收: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保障基本粮食生产基地面积;健全良好监管的粮食市场体系,保障有效供给;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减少粮食管存中的浪费现象,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加强科技创新,寻找增产途径等手段有效保证国家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中国在粮食生产、供给方面成就巨大,非洲完全可以借鉴中国经验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中国已经在非洲援建多个粮食生产示范区,中国还将把自己在粮食储运、加工销售方面的经验介绍给非洲国家,以便为解决当地的粮食危机助力。目前,非洲国家除南非和阿尔及利亚
10、等几个比较发达的国家已经建立了部分的粮食储运体系以外,其他国家远远没有完成相关的规划建设,非洲各国已经意识到建立粮食储运体系的重要性,但急需资金、技术进行相关建设,我国在这个时机侧重提出援建非洲粮食加工、储运设施必将产生良好的政治效果,为非洲人民切实地谋得福利。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会议经贸举措明确了中国政府在未来三年将再援助实施多个农业示范中心,结合受援国的不同需求,除粮食生产方向外,还将在粮食加工储运方面加强化对非洲的援助。这也正是中国逐步解决粮食危机,提高粮食安全水平解决经验在非洲的再现。 六、中国可援建非洲的粮食仓储运加工设施的类型和造价1、粮食收纳库:位于产粮区,其功能是以直接接收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增加 非洲 援建 粮食 储运 加工 设施 必要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8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