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电子教案.doc
《《高层建筑施工》电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施工》电子教案.doc(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层建筑施工电子教案徐善初 编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2009年2月目 录概述4第一章 基坑工程9第一节 基坑工程的内容、设计原则与安全等级9第二节 基坑工程勘察11第三节 支护结构设计12第四节 支护结构施工16第五节 地下水控制36第六节 基坑土方开挖40第七节 基坑工程监测42工程实例43第二章 桩基工程44第一节 预制桩施工44第二节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47工程实例52第三章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结构施工53第一节 混凝土裂缝53第二节 混凝土温度应力56第三节 防止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技术措施66第四节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结构施工71工程实例73计算实例73第四章 高层建筑施工用起重运输机械74第一
2、节 起重运输体系的选择74第二节 塔式起重机75第三节 用施工电梯80第四节 混凝土泵和泵车80工程实例82第五章 高层建筑施工用脚手架83第一节 落地钢管脚手架83第二节 附着升降脚手架85工程实例86第六章 现浇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87第一节 钢筋连接技术87第二节 组合式模板施工高层建筑90第三节 大模板施工高层建筑91第四节 爬升模板施工高层建筑93第五节 滑动模板施工高层建筑95工程实例96第七章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97工程实例:102第八章 钢结构高层建筑施工103第一节 钢结构材料与结构构件103第二节 高层钢结构安装104工程实例108概述本章导学 高层建筑是城市化
3、和工业化发展的产物,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建筑领域内出现了不少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这些又为现代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当前计算机在建筑结构设计上的广泛应用,为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同时,世界各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更促进了高层建筑的蓬勃发展。因此,高层建筑将成为国内外建筑设计与施工的主要内容。 学习本章要重点了解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与要求以及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水平。 一、高层建筑的定义 高层建筑,顾名思义是指层数较多、高度较高的建筑。但是,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对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划分界限并不统一。 (1)1972堡召开的国际高
4、层建筑会议确定为:(按层数和高度分为四类) 第一类高层建筑 9-16层(最高到50m) 第二类高层建筑 1725层(最高到75m) 第三类高层建筑 2640层(最高到l00m) 超高层建筑 40层以上(高度l00m以上) (2)我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中第3.1.2条规定: 高层建筑:指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以及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超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l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二、高层建筑建造的原因 高层建筑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产物。为了解决城市用地有限和人口密集的矛盾,出现
5、了高层建筑。国际交往的月益频繁和世界各国旅避事业的发展,更促进了高层建筑的蓬勃发展。同时,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建筑领域内也出现了不少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这些又为现代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高层建筑的发展体现了社会、文化和技术的结合,是土地、经济、金融、美学、能源、技术进步等众多因素造成的结果。总之,高层建筑发展的基本原因如下: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多;建设用地减少;地价上涨;建筑科技进步;钢筋及水泥的应用。 三、高层建筑的发展 1古代高层建筑: 古代高层建筑是为防御、宗教或航海需要而建造。 (1)国内 公元523年,河南登封县的嵩岳寺塔,10层,高40m,砖砌单筒体结构。
6、公元704年,改建的西安大雁塔,7层,高64m,砖砌体结构。 公元1055年,河北定县的开元寺塔(料敌塔),11层,高达83.7m,砖砌双简体结构。中国现存最高的砖塔。 公元1056年,山西应县,9层,高67m的木塔。 公元984年,河北蓟县的独乐寺观音搁,高22.5m,木框架结构。 公元1755年,河北承德普宁寺的大乘阁,高40m,木框架结构。 (2)国外 公元前280年,埃及亚历山大港灯塔,150m高,石结构。 公元338年,巴比伦城巴贝尔塔,90m高。 古代高层建筑的特点是: (1)以砖、石、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2)不以居住和商业交往为主要目的; (3)没有现代化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
7、 (4)缺少防火、防雷等现代设施。 2.近代高层建筑:近代高层建筑是从19世纪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近代高层建筑发展的初始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近代高层建筑迅速发展。近代高层建筑主要为商业和居住而建造。经济的发展为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电、升降机、钢铁、水泥的出现为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1)国内:我国的高层建筑始于20世纪初,且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如: 1906年,上海和平饭店南楼; 1922年,天津海河饭店(12层); 1929年,上海和平饭店北楼(11层)和锦江饭店北楼(14层); 1934年,上海国际饭店24层,高82.5米,是当时远
8、东地区最高的建筑; 60年代,广州宾馆27层、高876m; 70年代,广州白云宾馆33层、高115m,当时国内最高的建筑; 80年代,广州国际大厦,63+4层,199m; 北京京广大酒店,57+3层,208m; 90年代,上海金茂大厦,88+3层,42lm,RCSRC结构,29万m2; 深圳地王商业中心,75+3层,325m,SRC结构,26.97万m2; 广州中天大厦,80层,322m,RC,筒中筒结构。 (2)国外:美国是近代高层建筑的发源地与中心。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中也是以美国居多。结构形式:铁框架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剪力墙和钢支撑。 1801年,英国曼彻斯特棉纺厂,高7层,首先采用铸铁
9、框架。 1883年,美国芝加哥保险公司大楼,11层,首先采用铸铁和钢梁组成的金属框架。 1889年,美国芝加哥一幢家庭保险公司大楼,9层,高55米,这是世界上第一幢采用钢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 1891年,芝加哥Monadnock大楼,16层,砖石结构。 1903年,法国巴黎的Franklin公寓和美国辛辛纳提城一幢16层的英格尔大楼,为世界上最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1886年,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楼,11层,高55m,金属内框架。 从19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初,一些国家又兴建了一批高层建筑,使高层建筑出现了新的飞跃。不但建筑物的高度一跃而为20-50层,而且在结构中采用了剪力墙和钢支撑,建
10、筑物的使用空间显著扩大了。 3.目前:目前已知建成的和在建中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有: 2008年主体结构完成,阿联酋迪拜的迪拜塔(或:布吉大楼),高700多米,或800米,160多层; 2004年建成,中国台北101大楼(台北国际金融中心),楼高508米,共101层; 2008年8月29日竣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492.5m,101层; 1997年建成,马来西亚吉隆坡城市中心大厦,高451.9m,88层; 1974年开始建造,历经3年才完工,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楼,442m,108层。 研究表明这些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筒中筒结构,组合结构。组合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的
11、应用,已经达到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并逐步成为超高层建筑建造中的首选类型。 四、高层建筑施工特点与要求 1)工程量大、施工布置难度大 近年来建工系统分析资料表明,多层建筑平均每栋2000m2左右,高层平均每栋12000m2左右,单位占地面积上工程量增加很大,给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增加难度很大。要尽量压缩临设工程,减少现场材料、设备制品储存量,要按施工进度安排分阶段的进行施工现场布置,节约施工用地 2)空中作业高度大,垂直运输量大,安全隐患多 高层建筑工程量大,随着高度增大垂直运输量增大,对垂直运辖设备的高度、运量、安全可靠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施工全过程中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特别是百米以上高空落物打击
12、事故要引起高度重视此外防火、用水、用电、通信、临时厕所等在低层多层施工中较易解决的问题在高层,特别是在超高层施工中往往难度较大。 3)基础开挖深度大,支护结构费用高 高层建筑基础一般随着高度增高而加深,城市施工又无条件放坡开挖,因此支护结构工程量大,特别是周边临近建筑物、地下管线、城市道路、对支护结构的强度、位移变形都有很高要求、使得本是施工临时结构的支护结构费用很大、有的达数百万元因支护不当引发事故的工程也很多,损失很大, 4)建筑工期长,恶劣气候的季节性施工措施不可避免 一般单栋多层建筑工期平均10个月左右,高层单栋建筑平均2年左右,要合理安排施工,充分考虑不同季节的特点,在冬季、雨季、夏
13、季、风季施工都要结合高层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 5)高层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多、对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 低层、多层建筑施工多采用传统、熟练的工艺、技术多,在高层施工中由于建筑本身的复杂性和现代化,新的技术、工艺、设备的采用对施工技术人员,工人都提出了高的要求,如高强混凝土的施工,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泵送混凝土施工、高层建筑的测量放线、深基坑施工支护、逆作法的施工,深基坑施工降水、封水,高层钢结构施工、高层外装修施工、高层模板体系,高层现代化设备安装等都是当前高层施工中的热点技术问题。 6)高层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大 大多高层建筑建在城市,周边存在建筑密集
14、、高层深基坑开挖深度大等状况,易导致周边建筑、市政设施沉降变形,甚至开裂破坏。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施工期往往要大量抽取地下水,以保证基坑安全施工,也易造成周边建筑物沉降,同时较长时间的地下水位降低将导致周边树木、绿地缺水枯萎。因此施工期施工单位要加强沉降监测及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 7)影响高层施工因素多、对项目的系统管理要求高 建筑市场激烈竞争使得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在工程质量,施工工期、施工成本三大目标上要求更高,而影响高层施工的因素又很多。层数多,工作面多,同一时间作业的工种多。装饰、设备工程可在结构施工阶段提早插入施工,参与作业的单位多,管理难度大,只有将整个项目施工作为一个系统在时间进度
15、上,空间位置上围绕三大目标实施系统管理才能奏效 五、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年来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我国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得到很大的发展,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在基础工程方面:归纳起来一般包括桩基础施工技术、基坑工程技术、桩基承台或混凝土底板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地下结构的混凝土浇筑技术。 桩基础方面,混凝土方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钢桩等预制打入桩都有应用,有的桩长已达70m,近年来混凝土灌注桩有很大发展。钻孔灌注桩发展了后压浆技术、挤扩多分支承力盘灌注桩和挤扩多支盘灌注桩。在沉管灌注桩方面也发展了夯压成型(夯扩桩)灌注桩以及全套管法施工工艺。与此同时,我国
16、还完善了桩的检测技术,桩的检测包括成孔后的检测和成桩后的检测。基坑工程技术包括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地下水控制、土方开挖、工程监测和环境保护等,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尤其在软土地区。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方面,多采用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深层搅拌水泥土墙、加筋水泥土墙和土钉强等。计算理论和施工工艺有很大改进。支撑方式有传统的内部钢管(或型钢)和混凝土支撑,也有在坑外用土锚拉固。 在深基坑降低地下水方面,已能利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真空深井泵和电渗井点技术进行深层江水,而且在预防因降水而引起的附近地面沉降方面也有一些有效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计算理论日益完善,采取了有效裂缝控制措施,预
17、拌混凝土和泵送技术,大大提高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速度。在测温技术和信息化施工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2.在结构工程方面:已形成组合模板、大模板、爬升模板和滑升模板的成套工艺。 (1)组合模板:55系列钢模板;肋高70、75mm的中型组合钢模板;钢框竹(木)胶合板模板;早拆体系。 (2)大模板工艺:在剪力墙结构和简体结构中已广泛应用,已形成“全现浇”、“内浇外挂”、“内浇外砌”成套工艺,且已向大开间建筑方向发展。 (3)楼板:各种预制、现浇板外,还应用了各种配筋的薄板叠合楼板。 (4)爬升模板:首先用于上海,工艺已成熟,不但用于浇筑外墙,亦可内、外墙皆用爬升模板浇筑。爬模工艺,是用于高层剪力墙结构
18、施工的一种主要工艺技术,其特点是既具有大模板一次能浇筑一个楼层墙体混凝土的长处,又具有滑动模板可以随楼层升高而连续爬升,不需要每层拆卸和拼装模板的特点。上海88层的金茂大厦的核心筒体就是采用这种施工方法,最快达到两天一层。 (5)滑模工艺:可施工高耸结构、剪力墙或简体结构的高层建筑,亦可施工一些特种结构(如沉井等),如深圳的国贸大厦(50层,高160米)和武汉的国际贸易中心(地上53层,地下3层,高212米,筒中筒结构,1996年建成)等50多层的超高层建筑,都采用了滑动模板,并成功的采用了大吨位千斤顶,如今滑模工艺也可用于框架和筒体结构,但由于其不能适应日趋丰富多变的建筑物立面要求和墙体与楼
19、板连接节点的抗震要求,目前已经很少在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施工中采用。 3.在钢筋技术方面:钢筋对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以及机械连接;在植筋方面亦有不少发展。 4.在混凝土技术方面:(1)预拌混凝土;(2)高性能混凝土;(3)特种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等)。 5.在脚手架方面:自升降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6.在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方面:(1)厚钢板焊接技术;(2)高强螺栓和安装工艺;(3)H型钢钢结构已成功的用于高层住宅;(4)钢管混凝土结构;(5)型钢混凝土结构。 7.在砌筑技术、防水技术和高级装饰装修方面都有长足进步。 8.现代科学技术已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
20、应用 采用激光技术作为导向进行对中和测量,如:激光铅直仪、激光经纬仪; 采用计算机编制施工网络进度计划,运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在钢结构施工中,应用磁粉探伤(MT)、渗透探伤(PT)和超声波探伤(UT)等无损检测技术检验其焊接质量,已取得成功。第一章 基坑工程本章导学 高层建筑一般都有多层地下室,并随着高度的增加,基础的埋深也相应增加,因而增加了基础施工的复杂性。基坑工程就是为保护基坑施工、地下结构的安全和周边环境不受损害而采取的支护、基坑土体加固、地下水控制、开挖等工程的总称,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测、试验等。 本章着重介绍了以下内容:基坑工程的内容、设计原则与安全等
21、级;基坑工程勘察;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地下水控制;基坑土方开挖;基坑工程监测。 本章学习中,读者要了解基坑工程的内容、设计原则与安全等级;了解基坑工程勘察的内容;熟悉支护结构的种类、构造与适用范围,了解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方法,掌握支护结构施工技术;熟悉解地下水控制方法;掌握基坑工程深基坑土方开挖技术;了解基坑工程监测方法。第一节 基坑工程的内容、设计原则与安全等级 一、基坑工程的内容 基坑土方开挖的施工工艺一般有两种:放坡开挖(无支护开挖)和在支护体系保护下开挖(有支护开挖)。 在有支护开挖的情况下,基坑工程一般包括下述内容: (1)基坑工程勘察; (2)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3)控制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层建筑施工 高层建筑 施工 电子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7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