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缝灌浆作业指导书(修订1).doc
《接缝灌浆作业指导书(修订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缝灌浆作业指导书(修订1).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拱坝横缝接缝灌浆作业指导书1、概述锦屏一级水电站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顶高程EL1885m,建基面高程EL1580m,最大坝高305m。设置25条横缝,将大坝分为26个坝段,平均坝段宽度为21.24m,施工不设纵缝。接缝灌浆共设置33层灌区,拱坝接缝灌浆灌区高度一般为9.0m(EL1877mEL1885m灌区高度为8m,EL1652mEL1664m、EL1718mEL1730m、EL1766mEL1778m灌区高度为12m)。2、编制依据四川省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拱坝接缝灌浆施工技术要求(A版)坝体典型构造图R1(CD66 SG-412-2(14)R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DL/
2、T 514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DL/T 5148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 JGJ63水电水利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水电水利工程物探规程 SL326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5混凝土裂缝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JC/T10143、接缝灌浆施工顺序及灌浆条件3.1、施工顺序(1)接缝灌浆须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即下部灌浆区拱圈接缝灌浆全部完成后,方可进行上层灌浆区的接缝灌浆施工。(2)在同一高程段同时进行灌浆的缝面,可根据批准分为几组一次进行,要求采用由中间排开始向两岸推进的顺序逐步进行灌浆施工。(3)同一高程的灌区,前一个灌区结束3d后,其相邻的灌区方可灌浆。若相邻的灌区已具
3、备灌浆条件,可采用同时灌浆方式,也可采用逐区连续灌浆方式。当采用连续灌浆时,前一灌区灌浆结束后8h以内,必须开始后一灌区的灌浆,否则仍应间隔3d后再进行灌浆。(4)同一横缝的下一层灌区灌浆结束10d后,上一层灌区方可开始灌浆;若上下灌区均已具备灌浆条件,可采取连续灌浆方式,但上层灌区灌浆应在下层灌区灌浆结束后4h以内进行,否则应间隔10d后再进行灌浆。3.2、灌浆条件(1)接缝灌浆区内的键槽设置、灌浆管道及止浆片埋设等均应按施工图纸进行,进行接缝灌浆之前,应对灌浆系统进行检查,要求灌区密封,管路和缝面畅通。(2)混凝土温度要求:灌浆区接缝灌浆开始时,要求灌浆区两侧坝块混凝土和同高程相邻坝段应同
4、时冷却至设计封拱温度,同时灌浆区及其上部的同冷区、过渡区、盖重区也应进行相应的冷却,其冷却温度应满足温度梯度要求。(3)混凝土龄期要求:接缝灌浆区两侧坝体混凝土龄期不得小于120天。(4)接缝张开度要求:接缝的张开度不应小于0.5mm。(5)悬臂高度要求:各坝段浇筑和接缝灌浆应均匀上升,防止悬臂高度过大,孔口坝段允许悬臂最大高度50cm,非孔口坝段允许悬臂最大高度60cm。(6)通水平压要求:任何灌浆区即将施灌前,在灌浆缝起压的同时,同拱圈其它未灌横缝及上层紧邻横缝应进行通水平压,通水平压压力按灌区顶部压力不大于0.2Mpa控制。灌浆前、灌浆后至少6h内,灌浆区的上一层灌区应保持通水循环,以防
5、止浆液窜浆堵塞上一灌区。4、灌浆资源配置4.1、人力资源配置接缝灌浆施工安排专业接缝灌浆机组进行,其人员配置需满足两班作业要求,技术质检人员及施工生产管理人员配置需满足施工要求。u 接缝灌浆施工作业人员配置及职责:制配浆人员:负责浆液制备及输送。记录人员:负责记录仪操作。灌浆泵操作人员:负责通水检查及接缝灌浆施工灌浆泵操作,浆液密度检测。放浆人员:负责接缝灌浆施工各管口的放浆比重、放浆量测量。管口记录人员:负责通水检查、接缝灌浆施工及通水平压各管口压力表数据,放浆比重、放浆量的实时记录。变形监测人员:负责通水检查及接缝灌浆施工前、施工中及施工后横缝张开度(增开度)观测与记录。具体人员配置见表4
6、-1。表4-1 接缝灌浆施工人员配置表序号岗位单位数量1生产管理人员人22技术质检人员人43制配浆人员人84记录人员人25灌浆泵操作人员人46放浆人员人47管口记录人员人88变形监测人员人49辅助人员人6备注:以上人员配置为两班作业人员配置。4.2、灌浆设备4.2.1、灌浆泵水泥接缝灌浆采用3SNS水泥灌浆泵或BW200型中压灌浆泵,化学接缝灌浆采用DMIX-C-300智能化学灌浆泵。灌浆泵配置需满足一套接缝灌浆系统配置一套灌浆泵原则进行配置,同时需配置备用灌浆设备。4.2.2、灌浆记录设备(1)灌浆记录仪主要选用HT-型灌浆自动记录仪,其主要技术性能及参数详见表4-1所示。表4-1 HT-型
7、灌浆自动记录仪技术参数表主 机通 道 数2流 量 计测量范围0150L/min采集频率4次/秒测量精度1FS流量分辨率0.01MPa配用管径D40mm压力分辨率0.01L/min压 力 计测量范围010MPa密度分辨率0.01g/cm测量精度0.5FS精 度0.5%FS承受过压能力300%供电电源AC220V20%密 度 计测量范围12.5g/cm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XP测量精度0.25FS处 理 器P4 1.0GHz测量技术环保型,无辐射内 存128M温 度0C45C硬 盘40G湿 度90RH(2)电磁流量计选用上海欧捷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的JDK-40电磁流量计。(3)压力变送器选
8、用麦克传感器有限公司生产的MPM489B型压力变送器,测量范围020MPa,满足灌浆技术需求。(4)密度计传感器选用北京中大华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MD型密度计传感器。(5)压力表选用的压力表应满足灌浆最大压力应在压力表最大标值的1/43/4之间。(6)千分表选用量程01mm,圆表盘分度值0.001mm的千分表。5、接缝灌浆施工5.1、接缝灌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1、图5-2。 图5-1 接缝灌浆施工工艺流程(一) 图5-2 接缝灌浆施工工艺流程(二)5.2、灌前准备工作5.2.1、前一层灌区接缝灌浆总结前一层接缝灌区灌浆结束后,应根据接缝灌浆施工情况及灌浆成果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接缝灌浆施工
9、中存在的不足(如组织管理、材料准备、异常情况预见性及处理问题的合理性等)、接缝灌浆成果资料进行详细总结、整理。5.2.2、当层接缝灌区缝面增开度监测方案设计根据当层各接缝灌区横缝面测缝计埋设分布情况,并结合横缝与各监测廊道、斜坡廊道的位置关系,制定通水检查及接缝灌浆施工横缝面增开度监测(测缝计监测、千分表监测)实施方案。5.2.3、通水检查前(接缝灌浆前)千分表埋设及缝面张开度监测按照制定的横缝面增开度监测实施方案,在通水检查前,应完成监测仪器的安装。并在各灌区通水检查(接缝灌浆)前一天,通知监测人员对即将通水检查(接缝灌浆)同拱圈各灌区横缝及上部未灌接缝灌区横缝所埋设的测缝计进行测读并记录。
10、5.2.4、灌浆系统布置(1)灌浆泵安装灌浆泵安装位置应与各接缝灌区高程基本保持一致,安装在坝后栈桥或坝后(垫座后)贴脚平台。当不具备以上条件时,灌浆泵安装位置原则上只能灌三层接缝灌区。灌浆设备的安装见图5-1图5-1 灌浆设备的安装图图5-2 灌浆自动记录仪(2)记录仪器安装灌浆记录仪的连接见图5-2。 (3)泄压阀安装在进行通水检查、接缝灌浆施工过程中,为避免因接缝灌浆管路不畅、缝面不畅或灌浆泵操作不当等造成通水压力、灌浆压力过大,致使缝面增开度超过设计标准情况发生,在通水检查及接缝灌浆过程中,应在进浆管管口部位安装泄压阀。泄压阀额定压力标准:通水检查0.5Mpa,接缝灌浆施工0.8Mpa
11、。泄压阀安装部位见图5-3。图5-3 泄压阀安装部位示意图5.2.5、通水检查(1)单开式通水检查分别从各套系统的进浆管进水,其它管口敞开,测进浆管口进水量,通水压力按灌浆压力的80%控制。然后根据其它各管口出水的先后顺序,依次测其稳定时单开出水量并依次关闭闸阀。各接缝灌区应至少有一套系统畅通,其通水流量应大于30L/min;排气管的单开出水量均应大于25L/min。(2)密闭式通水检查选择畅通的进浆管口进水,其它管口出水后关闭,待排气管口压力达到设计压力的80%且进水率稳定后,测灌区总漏水率,查明灌区漏水情况。缝面漏水率应小于15L/min。若发现外漏,应查明漏水部位,必要时可通颜料水进行观
12、察。查明漏水部位后,应绘制图纸,标明外漏部位,及时进行嵌缝处理。通水检查记录表见表5-1。表5-1 单开式、密闭式通水检查成果表灌区编号灌区起止高程灌区面积m2单开式通水检查进水压力:A 进浆管通水A进浆管进水流量B 进浆管通水A进浆管进水流量A回浆管出水流量A回浆管出水流量B进浆管出水流量B进浆管出水流量B回浆管出水流量B回浆管出水流量A1排气管出水流量A1排气管出水流量A2排气管出水流量A2排气管出水流量B1排气管出水流量B1排气管出水流量B2排气管出水流量B2排气管出水流量漏水量L/min漏水量L/min密闭式通水检查进水压力(Mpa)A或B进浆管通水A或B进浆管进水流量串区漏水量L/m
13、in串缝漏水量L/min灌区内裂缝引管漏水量灌区外裂缝引管漏水量其它因素漏水量5.2.6、灌区缺陷处理(1)管道微通或不通处理 对微通或不通的管口,先用钢绞线直芯等从管口往管内掏挖,看管口是否有木屑、残留水泥块等杂物。 对管口微通或不通的灌区,从微通或不通的管口进风、进水,风水轮换冲洗,逐级升压,在缝面增开度允许范围内,尽量加大疏通压力,风压控制在0.2Mpa以内,水压不超过0.5Mpa。在对管口疏通时,必须将灌区所有的管口敞开,以防一旦疏通后,缝面压力骤增。 上述措施无效时,对灌区微通或不通的管道应采用钻孔代替堵塞管道。(2)灌区漏水处理待查明漏水部位后,沿漏水走向在混凝土表面刻一凹槽,刻槽
14、形状为外窄内宽的燕尾槽,表面宽度7cm,内部宽度10cm,刻槽深度6cm,并采用内填环氧砂浆、外刷环氧胶泥方式进行封闭。5.2.7、缝容测量当缺陷灌区处理结束后,需进行缝容测量,进一步复核灌区缝面平均张开度。缝容测量时,先将缝内积水采用压缩空气排净,同一灌区各套灌浆系统同时进行通水测量。先开启记录仪,从一根进浆管进水、其余管口全部敞开,待其余进浆管、回浆管及排气管先后出水后,按出水先后顺序依次关闭闸阀,并采用专用水桶储存各根管口的放水量,待最后一根管路出水后,先停泵、再停记录仪。根据记录仪记录的灌区注水量,减去流量计至进浆管管口的灌浆管路管占、各进回浆管路、排气管路、底部灌浆槽、顶部排气槽、升
15、浆管管容及放水量后,即为横缝面实际缝容,根据灌区面积计算灌区缝面平均张开度。5.2.8、预灌性压水灌浆前应进行预灌性压水试验,压水压力等于灌浆压力。从进浆管进水,并测记进水流量,各管口出水后依次关闭,待排气管管口达到设计压力时,进行缝容测量,同时测量总漏量、各管口单开出水量,以确定是否具备开灌条件。为灌浆提供可靠的依据。灌区检查确定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签发灌区准灌证。5.2.9、缝面浸泡在灌区具备灌浆条件下,应对灌区进行浸泡,使缝面保持湿润状态,浸泡时间为24h。浸泡结束后浆水放净,并采用压缩空气将缝内积水排净。5.3、正常灌浆施工方法5.3.1、灌浆材料(1)当接缝张开度0.5mm采
16、用P.MH42.5中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微膨胀水泥,且所用水泥的细度宜为通过80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3%。(2)接缝张开度0.2mm0.5mm采用超细水泥或湿磨细水泥浆液,要求水泥颗粒最大粒径Dmax40m。(3)接缝张开度0.2mm采用环氧树脂化学灌浆材料。注:为保证接缝灌浆质量,当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进行接缝灌浆时,可采用三台串联的水泥湿磨机将水泥颗粒磨细后进行接缝灌浆。5.3.2、灌浆水灰比接缝灌浆采用0.45:1单一水灰比浆液,浆液中需添加高效减水剂(1.0%)。28d浆液结石强度不低于40Mpa,浆液析水率2h不大于3%。5.3.3、接缝灌浆(1)同一灌区具有两套灌浆系统时,两套灌浆系
17、统需同时进行灌浆。(2)从进浆管低压进浆,其它各管口打开放浆。待回浆管排出浆液比重达到进浆比重后,关闭回浆管路,使浆液沿缝面上升。(3)各排气管管口派专人进行排出浆液比重检测,并做记录(时间、浆液比重、放浆量等)。当排气管路排出浆液比重达到进浆浆液比重后,关闭排气管阀门。(4)调节进浆量,缓慢提高进浆压力,使排气管起压。两套系统灌浆压力保持一致。(5)通水平压。任何灌区施灌过程中,在灌浆缝起压的同时,同拱圈未灌横缝及同一横缝上层灌区进行通水平压,平压水压力保证顶部压力不超过0.2MPa。灌浆前及灌浆后至少6h内,灌浆区上层灌区保持通水循环。(6)管口放浆 灌浆过程中,各管口间隔放浆保证缝面和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接缝 灌浆 作业 指导书 修订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7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