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doc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篇一: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强制性条文 3.1.8 地下防水设计内容应包括: 1、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2、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其他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 3、其他防水层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 4、工程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 5、工程的防排水系统,地面挡水、截水系统及工程各种洞口的防倒灌措施。 3.2.1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分为四级,各级的标准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3.2.1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标准 3.2.2 地下工程
2、的防水等级,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按表3.2.2选定。 3.2.2 不同防水等级的适用范围4.1.3 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应符合表4.1.3的规定。 4.1.3 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4.1.6 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2)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 mm,并不得贯通; (3)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 mm。 4.1.18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4.1.22 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
3、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4.3.4 卷材防水层为一或二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度不应小于3 mm,单层使用时,厚度不应小于4 mm,双层使用时,总厚度不应小于6 mm;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单层使用时,厚度不应小于1.5 mm,双层使用时,总厚度不应小于2.4 mm。 5.1.3 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 mm。 5.1.4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 mm。当计算沉降差值大于30 mm时,应在设计时采取措施。 9.0.5 明挖法地下工程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水位
4、降至工程底部最低高程500 mm以下。降水作业应持续至回填完毕。篇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篇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目录 1 总则2 术语 3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 4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主体防水5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6 地下工程排水7 注浆防水 8 特殊施工法的结构防水9 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10 其他规定 附录A 安全与环境保护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172号公告批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为新的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09年4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4、3.
5、2.1、3.2.2、4.1.22、4.1.26、(1.2)、5.1.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同时废止。 新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与原规范主要内容的差异为:1提高了防水等级为二级的地下工程防水设防标准 1.1 除工业与民用建筑外,新规范大幅度地提高了其他地下工程防水设防的标准,其湿渍面积由原规范规定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6/1000提高到2/1000;任意100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应超过4处减少到3处。同时对隧道工程还增加了具体渗漏水量化的要求,要求其平均渗漏量不应大于0.05L/.d,任意100防水面积上的渗漏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工程 防水 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6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