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长沙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长沙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二六年十二月目 录第 1 章项目概况21.1项目由来21.2规划实施的必要性21.3规划目标21.4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内容3第 2 章规划区域环境概况与规划背景52.1自然环境概况52.2社会环境概况52.3环境质量现状6第 3 章规划分析73.1规划的相容性分析73.2环境敏感性分析8第 4 章规划的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94.1施工期环境影响94.2运营期环境影响10第 5 章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1第 6 章公众意见征集方式12第 1 章 项目概况1.1 项目由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沙市城区范围
2、逐渐扩大,车辆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外各大城市的发展经验证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有鉴于此,长沙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为此,长沙市政府组织编制了长沙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拟规划建设长沙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根据环评法的要求,为实现长沙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轨道交通规划编制和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预防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长沙市轨道办委托我院承担本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接受委托后,在轨道办和铁四院的支持下,收集相关资料,对规划的
3、线路进行现场踏勘,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编制了环评报告书。1.2 规划实施的必要性结合长沙市目前的城市交通状况和长沙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分析,长沙市提出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是缓解城市交通矛盾,实现交通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是实现城市总体规划,引导城市发展的需要 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设轨道交通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1.3 规划目标规划的目标是实施公交优先政策,建成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现代化公交网络。在未来的城市交通结构中,坚持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发展方针,正确引导小汽车、自行车的发展,适当控制城市机动化发展规模。通过轨道交通建设使公交
4、服务水平达到较高水准,为市民提供便捷、安全、舒适的出行条件,使长沙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充满活力和发展机遇的现代化大都市。1.4 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内容近期建设规划(2020年)线网由4条线(1、2、3号线及2A号线)组成。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全长约23km,为贯穿长沙市南北轴向的骨干线路;2号线一期工程线路长约23km,为贯通长沙市中西轴向的骨干网络;3号线一期工程全长约16km,为连接长沙市湘江两岸的另一条线路;2A线长约14km,为2号线的支线。远期线网规划(2050年)计划修建的线路将进一步扩大线网结构规模,充实中心城区,同时加强城市中心区与中心城区外围组团的联系。规划线路示意图
5、见图1。图1注:线路为规划方案,仅供参考第 2 章 规划区域环境概况与规划背景2.1 自然环境概况长沙地形复杂,湘江两岸为地势低平的冲积平原,其东西侧及东南面为地势较高的低山、丘陵。长沙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区,有自然生长和引进栽培树102科、977种,其中常绿树462种,落叶树515种,乔木457种,灌木414种,竹藤类106种。主要林木有松、杉、栎、樟、楠、椿、茶、油茶、柑橘、毛竹等。长沙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季节变化明显。长沙市的河流大都属湘江水系,水系完整,河网密布;水量较多,水能资源丰富;冬不结冰,含沙量少。2.2 社会环境概况长沙市是湖南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6、。据史籍记载和考古资料证实,长沙城邑在战国末己具雏形,其后历为地方政治中心。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至今为湖南省人民政府驻地。长沙市市辖5个区: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4个县(市):长沙县、望城县、浏阳市、宁乡县。到2006年初,各区、县(市)共辖81个镇、3个乡和54个街道办事处,各镇、乡和街道办事处共辖村民委员会127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560个。至2005年底,全市人口总数620.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08.6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25人。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9亿元,同比增长15%,占全省比重达23.3%。至2005年,长沙城市公路总里程达551
7、5.6公里,等级公路达3513公里。已建好城区“三环、六桥”和绕城高速公路,形成市区“三横、八纵”的网络格局。长沙现代都市“市内结网、市外成环”的主体交通网络已基本构成。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长沙市文物古迹众多。2.3 环境质量现状2.3.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长沙市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尘污染较为突出,主要来源于城市建设,土地开发,建筑施工,道路扬尘及工业污染等。长沙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主要受经济制约,能源结构仍以煤为主。2.3.2 水环境质量现状除粪大肠菌群外,湘江长沙段各断面年度水质类别均为类,水质状况良好。除猴子石断面氨氮年均值略超
8、标,水质类别未达规划功能标准(类)要求外,其余断面均达水环境功能标准要求。与2004年相比,镉污染有所减缓,生活污染(生化需氧量、总磷)有所上升,整体水质维持上年度水平。除粪大肠菌群外,浏阳河榔梨断面年度水质类别为类,水质状况优,满足水环境功能标准要求;黑石渡、三角洲断面均未达水环境功能标准(类)要求:黑石渡断面氨氮年均值超标,水质类别为V类,属中度污染;三角洲断面氨氮、总磷年均值超标,水质类别为劣V类,属重度污染。2.3.3 声环境质量现状2005年长沙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位为288个,平均等效声级为54.0dB(A),达标率为88.5%,声环境质量较好。长沙市区噪声源以生活噪声为主,占测点
9、总数的38.9%;其次为交通噪声源,占测点总数的21.5%;工业噪声源占5.9%,其他噪声源占30.9%。区域各类声源中,交通噪声仍为声级最高、影响较大的污染源,而社会生活噪声声源分布最为广泛。第 3 章 规划分析3.1 规划的相容性分析3.1.1 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容性分析长沙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是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是一致的,轨道交通规划的实施,将形成长沙市快速、便捷的城市交通网络,有利于加快长沙市现代化的进程。轨道规划线路方案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城市总体规划明确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与规划的思路保持了一致。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发展以地面交通为主体,快速大容量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沙市 城市 快速 轨道交通 建设 规划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5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