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病害综合整治与防护论文.doc
《铁路路基病害综合整治与防护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路基病害综合整治与防护论文.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 业 设 计(论文)辽宁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辽 宁 铁 路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业设计(论文)评 议 意 见 书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2012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意见 答辩委员会主任 2012年 月 日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铁路路基病害综合整治与防护姓名:周永彬 专业:铁道工程技术设计(论文)指导教师: 发题日期:2011年12月 日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路基的常见几种的病害类型,分析了路基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这几种病害的预治理和养护维修方法。路基在承受土体自重、行车荷载和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导致各个部位产生变形,变形又引起
2、路基标高和边坡坡度、外形的改变,严重时造成土体位移,危及路基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造成路基的各种破坏。路基是整个道路的基础,更是保证路面质量和稳定的关键,路基病害的产生不仅与地质、设计、施工等路基形成前的各个环节有关、而且也与路基形成后的养护和治理有关,要避免路基病害的产生对路面造成的早期破坏,必须从各个环节注重,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前治理和预防路基病害的产生。关键词:铁路路基; 病害综合整治; 防护目录摘要I目录II第一章 绪论11.1 路基的概念11.2 路基的基本性能11.3 路基病害的意义3第二章 铁路路基病害产生的机理4第三章 铁路路基的病害检测5第四章 铁路路基病害的类型74.1 铁路路
3、基病害的类型及原因分析74.1.1 翻浆冒泥74.1.2 路基下沉74.1.3 挤出变形84.1.4 边坡塌方84.1.5 边坡冲刷84.1.6 陷穴94.1.7 滑坡94.1.8 水浸路基94.1.9 冻害94.1.10 沙害9第五章 铁路路基的病害与整治105.1 病害的防治治理与预防105.1.1 路基滑坡的防治105.1.2 路基崩塌落石的防治135.1.3 基床翻浆冒泥、下沉外挤的防治155.1.4 路基陷穴的防治165.1.5 路基冲刷的防治185.1.6 路基冻害的防治195.1.7 路基雪害的防治215.1.8 路基沙害的防治22结论24致谢25参考文献26 第一章 绪论 1.
4、1 路基的概念 铁路路基是轨道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建筑物,其主要作用是满足轨道的铺设、承受轨道和列车产生的荷载、提供列车运营的必要条件。铁路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它承受着本身土体的自重和路面结构的重量,同时还承受由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所以路基是铁路的承重主体。在纵断面上,路基必须保证路线需要的高程;在平面上,路基与桥梁、隧道连接组成完整贯通的线路。1.2 路基的基本性能为了保证铁路最大限度地满足列车运行的要求,提高车速、增强安全性和舒适性,降低运输成本和延长线路使用年限,要求路基具有下述一系列基本性能:(1)承载能力行驶在轨道上的列车。通过车轮把荷载传给轨道,由轨道传给路基,在
5、路基内部产生应力、应变及位移。如果路基结构整体或某一组成部分的强度或抗变形能力不足以抵抗这些应力、应变及位移,则轨道或路面结构会出现沉陷,表面会出现不平顺,使路况恶化,服务水平下降。因此,要求路基结构具有与行车荷载相适应的承载能力。结构承载能力包括强度和刚度二方面。路基结构层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使得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过量的变形,保证不发生不平顺病害。(2)稳定性在天然地地表面建造的路基结构物改变了自然的平衡,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之前,路基结构物处于一种暂时的不稳定状态。新建的路基结构坦露在大气之中,经常收到大气温度、降水与湿度变化的影响,结构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将随之发生变化,处于另外一种不稳定状态。
6、路基结构能否经受这种不稳定状态而保持工程设计所要求的几何状态及物理力学性质,称为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在地表上开挖或填筑路基,必然会改变原地面地层结构的受力状态。原来处于稳定状态的地层结构,有可能由于填挖筑路而引起不平衡,导致路基失稳。如在软土地层上修筑高路堤,或者在岩质或土质山坡上开挖深路堑时,有可能由于软土层承载能力不足,或者由于坡体失去了支承,而出现路堤沉落或坡体坍塌破坏。路线如选在不稳定的地层上,则填筑或开挖路基会引发滑坡或坍塌等病害出现。因此在选线、勘测、设计、施工中应密切注意,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以确保路基有足够的稳定性。大气降水使得路基结构内部的湿度状态发生变化,低洼地带路基排水不
7、良,长期积水,会使得矮路堤软化,失去承载能力。山坡路基,有时因排水不良,会滑坡或边坡滑塌。因此,放水、排水是确保路基稳定的主要方面。在严重冰冻地区,低温引起路基的不稳定是多方面的,低温会引起路基缩放裂缝,地下水源丰富的地区,低温会引起冻胀,路基上面的路面结构也随之发生断裂。春天融冻季节,在交通繁重的路段,有时引发翻浆,使路基路面发生严重的破坏。(3)耐久性路基工程投资昂贵,从规划、设计、施工至建成通车需要较长的时间,对于这样的大型工程都应有较长的使用年限,一般的道路、铁路工程使用年限至少数十年,因此路基工程应具有耐久的性能。路基的稳定性可能在长期经受自然因素的侵袭逐年消弱,因此,提高路基的耐久
8、性,保持其强度、刚度、几何形态经久不衰,除了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选材料之外,要把长年的养护、维修工作放在主要的位置。1.3 路基病害的意义路基变形超过了允许限度则形成病害。我国既有路基由于历史原因,其填料性质不好,在长期的运营过程中容易产生病害。这些病害在运输繁忙的线路上,不仅危及正常交通,影响通过能力,而且每年为了治理路基病害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据1998年铁道部对于全路基病害情况统计,全路标准轨距铁路共有病73406处,总延长达11830.3km。其中排水不良段长4421.4km,占各类病害综合的37.3%;基床病害(翻浆冒泥、路基下沉和冻害)地段共长26
9、61.9km,占病害总和的22.5%。排水不良诱发和加剧了病害的发生和发展。随着运量不断增长和行车速度不断提高,为了保证列车正常运行,就必须使路基始终处于坚固、稳定的状态。为此,有必要对道床的病害成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第二章 铁路路基病害产生的机理路基病害的产生和发展与路基填料的工程性质、地表水与地下水、列车振动荷载、土的动力强度特性和温度及其变化有关。主要是路基填料、水、列车荷载和温度变化等各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种因素之问又相互关联,铁路路基病害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并且每一种病害都有自己特殊的病理。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1)病害的发生取决于特定的地质环境;(2)病害
10、的发生与相应的气候变化和列车振动荷载息息相关。前者是病害发生的内因。后者是病害发生的外因。对某一具体的线路来讲,其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虽然它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基本上是一种较为稳定的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路基病害的发生频率和程度将取决于气象水文条件和列车长期重复振动荷载的影响,路基病害的产生和发展是各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观测表明,在列车轮轴荷载的重复作用下,路基的渐进破坏主要表现为过大的塑性变形,这种塑性变形累积到一定程度将会使路基填土产生塑性流动,并产生路基病害。研究表明:产生这些病害(破坏)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路基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抗剪强度特性,而后者与土的饱和度密切相关。随着饱
11、和度的增大,土的动强度(即经过若干次循环加载后仍处于稳定状态的最大偏应力比)将显著降低。处于轨道下方的路基土因反复受到挤压和固结而产生过大的累积塑性变形,从而形成所谓的道碴坑以及枕木下方的积水坑。尤其是在雨季,基床填土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动强度显著减小,从而使道床工作性能急剧下降,甚至会导致线路产生严重的不平顺而影响行车安全。第三章 铁路路基的病害检测为了对路基病害进行合理整治,必须准确检测病害状况,分析病害成因。根据铁路既有线的特点,路基检测应不干扰行车或少干扰行车,为此需采用的检测手段应力求准确、可靠、快速,从而为将来的整治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可采用轻型动力触探、地质雷达、瞬态面波法和
12、取土试验等多种手段对线路进行试验检测,具体步骤和方法如下:(1)典型地段开挖横沟,了解路基的几何特性。(2)采用探地雷达法和瞬态面波法对试验区段内的路基进行大面积的扫描检测。探地雷达法具有直观反映道床几何形态、表层分辨率高的优点,可以探明路基结构的分层;探测路基病害类型、程度和具体位置,用于分析道床、路基各个土层的地质情况;探地雷达测出的结果是基床的电性参数,而无法给出路基的力学特性。而瞬态面波法表层状况由于石碴的散射和高频信号的限制不能精确的反映,探地雷达方法可弥补瞬态面波法的不足。瞬态面波方法对在土中频散曲线比较平滑,能够准确反映路基土的力学参数随深度的变化,测试的深度也比较深,也正好弥补
13、了探地雷达方法不能反映路基土的力学参数和测试深度浅的不足。在路基病害测试中,最关心的是路基表层和其下路基土的承载能力,所以两种方法结合,优势互补,正好能够达到路基的测试目的。(3)对路基强度、刚度等参数方面的分析。重型动力触探主要反映路基土的力学性能,是以击数10cm-1来反映路基各个位置的力学性能指标,击数越高说明土质性能越好,强度也越高,可以从不同深度位置来测试出不同深度下土的力学性能以分析路基状况。轻型动力触探与重型动力触探原理相似,只是后者以击数10cm-1来反映路基各个位置的力学性能指标。针对既有线路的特点,对既有路基测试应遵循原位(动力触探)和区段测试(地质雷达、瞬态面波法)相结合
14、的测试方法,这样可对既有路基的状况做出一个综合的评价,为路基病害的处理提供基础资料。第四章 铁路路基病害的类型 4.1 铁路路基病害的类型及原因分析 铁路路基病害按表现形式可分为翻浆冒泥、路基下沉、挤出变形、边坡坍方、边坡冲刷、陷穴、滑坡、水侵路基、冻害等。 4.1.1 翻浆冒泥路基强度因含水过多而急剧下降,在行车作用下发生裂缝、鼓包、冒泥等现象,称之为翻浆。翻浆冒泥一般易发生于基床土质不符合要求的部位,特别是以细粒土作路基填料、风化石质作基床,降雨量大的路堤和路堑地段为病害多发地段一定条件的含粘粒、粉粒的基床表层土在和列车反复振动的作用下,发生软化或触变、液化,形成泥浆。列车通过时轨枕上下起
15、伏使泥浆受挤压抽吸而通过道床孔隙向上翻冒,造成道碴脏污、板结进而使道床降低或丧失弹性。轨道几何尺寸变化危及行车安全。翻浆冒泥分为土质基床翻浆、风化石质基床翻浆和裂隙泉眼翻浆。4.1.2 路基下沉路基下沉主要是路基填筑密度不够和强度不足所致,表现形式有路基下沉、道砟囊或道砟袋。填方路基下沉导致断面尺寸改变的病害现象,为路堤沉陷。由于路基土密实度不足或地基松软。在水、荷重、自重及振动作用下发生局部或较大面积的竖向变形。一般经过列车运行一段时间后。下沉会趋于缓解。但有时冈荷重增加或水的作用使沉降速率加大。局部下沉也会造成陷槽使线路不平顺。下沉分为基床下沉、堤体下沉和基底下沉4.1.3 挤出变形表现形
16、式有路肩隆起、侧沟被挤,路肩外挤和边缘外膨。主要是由于土体强度不足而产生的剪切破坏或塑性流动,基床内的土经常处于软塑状态,在基床内的影响深度较大,在列车荷载的作用下,基床上发生剪切破坏,发乍外挤变形。外挤是因为基床强度不足引起,外挤分为路肩隆起。4.1.4 边坡塌方坍方的表现形式有剥落、碎落、滑坍和崩坍。剥落、碎落、滑坍主要发生在路堑边坡。剥落是指边坡表层土壤,岩石风化成零碎薄片,从坡面上脱落下来的现象,剥落碎屑的堆积。会堵塞边沟,影响路基稳定。碎落是岩石碎块的一种剥落现象落石产生的冲击力可使路基、路面遭到破坏,威胁行人及车辆的安全。崩坍是大量土石脱离坡面翻滚于边坡下部形成倒石堆或岩堆的现象。
17、崩坍的土石方往往造成交通中断,也是危害最大的路基病害。崩坍的发生主要是路堑的开挖使原有自然坡面失去平衡所致。滑塌是指边坡上的大量土石沿着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移的现象。4.1.5 边坡冲刷边坡冲刷指较高大的土质路堑、路堤边坡、岸坡(滨河、河滩、海滩和水库(塘)的路堤边坡)或严重风化的软质岩石边坡受到水流的冲蚀、冲刷作边坡冲刷用向形成冲沟或冲坑为边坡冲剧。边坡冲刷分为边坡淘刷和边坡冲沟。4.1.6 陷穴陷穴指路基下及其附近存在洞穴,其坍塌可引起基床和道床突然沉落轨道悬宅,中断行车,甚事造成列车颠覆。陷穴病害分为黄土陷穴、岩溶洞穴、盐蚀溶洞和墓穴兽洞等。4.1.7 滑坡 滑坡指影响路基稳定的土(岩)
18、体滑动。分为边坡的深层滑动、路基滑移及山体滑坡。4.1.8 水浸路基水浸路基指实际浸水超过设计水位的路基被水浸或淹没,引起一定的沉降或局部坍塌,当路堤缺乏足够的防护和加固设备时,导致路基稳定性受到影响或破坏。4.1.9 冻害冻害发生在寒冷地区,如路基土为透水性较差的细粒土,当含水量较高或基面积水,在冻结过程中,土中水重新分布和聚集形成冰块。又引起不均匀的冻胀现象。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原因,经常出现4.1.10 沙害风沙经常掩埋铁路。尽管路基病害表现形式多样,但产生路基病害的原因则主要是土质不良,压实密度不足和排水不畅等。第五章 铁路路基的病害与整治路基病害的预防和整治,应贯彻“预防为主
19、、综合治理”的原则,首先弄清发生病害的原因,经过综合分析。因地制宜地采取整治的措施。5.1 病害的防治治理与预防病害预防包括以下内容:(1)资料收集包括线路的设计、施工资料及线路区域的气候、水文、工程地质等情况,并了解其变化规律,为防治病害提供第一手资料;(2)根据线路当前的状态及运营情况,应每3-5行一次线路的普查,评估线路的安全状态,提前发现病害趋势并进行相应的处置。调查的方法除了传统的人工调查、轨检车检测外,铁道部目前正在推广铁路路基快速物探检测系统,检测深度达轨面下2.5m度可达80km/h入路基和路基积水,保持路基面排水坡度。路基病害的整治应从路基填料(改变其填料类型、改变填料的成分
20、)防止水侵入(改善路基结构设计)、提高路基强度和刚度(改善路基结构设计)入手,路基的整治流程如下:前期准备总体方案检测路基细化方案治理施工效果评价处理路基病害基本按以下步骤进行:(1)需要检测路基病害,判断路基病害的类型、发生的部位及规模大小、严重程度;(2)对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一般为填料、水分侵入、强度不足等方面的问题;(3)拟采取的措施:应采用技术上可行(控制病害产生原因)、经济上合理的治理方法。5.1.1 路基滑坡的防治对滑坡这一常见的路基病害的预防及治理。中国铁路有些区段滑坡病害较为密集,平均每百公里分布高达2030处,多为山区铁路。发生滑坡常常用的防治对策有排水、减重、支挡
21、、改善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等常中断行车,甚至使列车颠覆,给运输安全带来严重危害。斜坡上的岩土沿坡内的软弱带或软弱面向前和向下发生整体移动的现象,称为滑坡。发生滑坡的软弱带又称滑动带。滑动带在重力作用下,或在其他外力作用下使其剪切应力大于强度,或因震动液化、溶蚀潜蚀、自燃、人为开采等因素的作用下,使其结构破坏和岩土性质改变而丧失强度,就会引起滑动带上覆岩体或土体发生滑动。滑坡一般从地表上呈现的裂缝等迹象的变化可大致划分出蠕动、挤压、微动、滑动、大动和滑带固结六个阶段。在发生滑坡的地方,常出现环状后缘、月牙形凹地、滑坡台阶和垅状前垣等独特的地貌景观。但岩体滑坡由于其界面的生成多依附于岩体内既有的构造裂
22、面,因此其后缘和分块裂缝一般呈直线或折线状。滑坡按其特点可进行各种不同的分类。中国铁路按滑体的物质组成及其成因,把滑坡分为粘性土滑坡、黄土滑坡、堆填土滑坡、堆积土滑坡、破碎岩石滑坡和岩体滑坡等六类。产生滑坡的原因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形成滑坡的先决条件,它包括岩土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外因通过内因对滑坡起着促进作用,它包括水的作用、地震和人为因素等。所以,滑坡是内外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防治滑坡的原则与防治对策。(1)对有可能新生滑坡的地段或可能复活的古滑坡,应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以防止产生新的滑坡或古滑坡的复活。(2)治早。滑坡的发生与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早期整治,能收
23、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一次根治与分期整治相结合。滑坡一般应一次彻底根治,不留后患。但对规模较大、性质复杂、变形缓慢,一时尚不致造成重大灾害的滑坡,也可在全面规划下,分期整治。同时注意观测每期工程效果,为确定下期工程提供依据。防治滑坡的措施应在弄清滑坡成因的基础上,对诱发滑坡的各种因素,分清主次,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1)排水措施滑坡的发生和发展都与水的作用有关,排水是防治各类滑坡之本。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切合实际的排水方式。对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应加以拦截和引出,在滑坡可能发展的边界5m以外修建一条或多条环形截水沟;对滑坡体以外的地下水,应修建截水盲沟;对滑坡体内的地下水,应疏干和引出,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 路基 病害 综合 整治 防护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5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