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毕业设计.doc
《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毕业设计.doc(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绪 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目前,在建新线规模达到3.3万公里,投资规模达到2.1万亿元。上海-杭州、南京-杭州、杭州-宁波、南京-安庆、西安-宝鸡等客运专线,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等区际干线,以及贵阳市域快速铁路网,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等相继开工建设。并且,在建工程项目进展顺利,京沪高速铁路累计完成投资1224亿元,哈尔滨-大连、上海-南京客运专线线下工程基本完成;北京-石家庄、石家庄-武汉、天津-秦皇岛、广州-深圳(香港)、上海-杭州等客运专线和上海-武汉-成都、太原-中卫(银川)、兰州-重庆、贵阳-广州、南宁-广州等区际大通道项目加快推进
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铁路的覆盖将越来越广,速度越来越快,因此,提高铁路路基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技术成为一种必然选择。1.1.2研究意义通过对不同地质条件下铁路路基施工技术、工艺的总结归纳以及对各种支挡结构的分析。以便更好掌握路基的关键问题,实现对不同地质条件的分析,把握住应该采用何种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通畅从而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1.2 铁路路基施工技术国内外现状 1.2.1国外铁路路基发展现状国外铁路的发展方向是重载和高速铁路。发展重载铁路(轴重2530t)的国家有美国、澳大利亚、前苏联等;发展高速铁路的国家有法国、日本、德国等。这些国家都制定了较
3、高的路基技术标准和严格的施工工艺,其特点如下:(1)强化路基基床:包括路堤、路堑及不填不挖地段,特别是对基床表层的填料和强度有严格要求。如日本在新干线上设置了强化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矿碴层或或增设沥青混凝土表层等,并用直径为30cm的平板荷载试验求出的地基系数k控制压实效果;法国在制定TGV线路技术条件前曾对全国既有铁路的路基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调查,发现轨枕下道床加垫层的厚度对防止路基病害的产生有重要作用。当总厚度超过60cm时,线路良好,基床病害的发生概率很小。可以说,各个国家都根据本国的情况进行研究,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和强度标准对路基基床进行强化,根据土质、承载能力、防冻要求、线路等级、运输
4、荷载条件以及线路上部结构的条件设计路基基床结构。(2)严格控制路基填筑:包括对路基填料的分类、填筑压实标准和检测方法等,并开发了一系列的检测设备和施工机械。各个国家根据本国的特点对路基填料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并开发了一系列的检测设备和施工机械。如日本采用K标准和压实系数K控制填筑质量;并研发了可时时监控压实系数的碾压机械。日本、法国分别提出用贯入仪及落球回弹法等快速检验法。(3)各国在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对线路容易发生不平顺的部位特别加以重视,从结构设计到施工组织,从工期安排到质量检测等方面都采取了措施,严格控制轨道的刚度变化和由于沉降、不均匀引起的轨道下沉和轨面弯折,以达到线路平顺性,保证列车
5、高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1.2.2我国铁路路基的现状我国铁路路基工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就,特别是在特殊地区和特殊土路基,无论在科研、工程实践水平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随着铁路运量的增加,轴重的增大,特别是大范围提速后,既有线路基出现的病害日趋增多,严重地影响了铁路运输能力。(1)新线建设路基标准低:长期以来,我国铁路在新线建设中没有把路基当成土工建筑来对待。路基修筑时选用的填料性能优劣不一,常常就近取土填筑路基;压实标准低,检测频率少,致使新修的路基强度偏低,变形明显。新建铁路交付运营后不能立即达到设计速度与运量,一般经过515年自然沉落及病害整治才能达到设计速度
6、要求,运营中还常发生路基变形、下沉、翻浆冒泥、边坡坍滑。道碴陷槽等病害,降低了铁路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既有线路基状态不佳:我国既有线运营铁路路基技术状态不佳,路基普遍强度偏低,稳定性差,严重威胁铁路运输和安全,已成为铁路运输的薄弱环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运量不断增长,路基超负荷工作状态一直没有缓解,以至时常发生路基病害。据统计,提速前的1994年底,我国68053km的运营线上,路基总厂64088km,占运营线路的94%,路基病害地段81082处,累计长11055km,占运营线路的16.2%。提速后。路基状态不但没有改进,反而更加恶化。(3)路基维护及改造难度大:随着提速范围的扩
7、大,列车的最高速度不断提高,路基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提速后行车密度加大,维修作业时间相对减少,加之提速对线路养护的质量要求高,公务部门难以应付困难局面,久而久之,路基病害加剧,影响行车安全。1.3 研究内容通过研究在各种地质条件下和各种环境下路基的施工技术分析,对铁路路基进行分类,并按照地质特点及周围环境分析,选取最适合的路基施工技术及方案。1.4 客运专线路基工程技术特点 1.4.1路基填筑质量标准高铁路客运专线提出路基填筑采用双控压实标准的新概念。铁路线路基施工标准较目前的国铁标准提高了很多,路基填筑根据不同部位,提出了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孔隙率n等压实标准。为此,要求各施工
8、单位在正式进行路基施工前必须做路基填筑试验段的压实工艺试验。针对不同土质,在试验室得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基础上,控制现场含水量范围,虚铺厚度,并采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得到压实度和碾压遍数的关系,以指导大面积施工。铁路客运专线沿线填料种类很多,有些粉质土和粉细砂,经现场试验达不到K30标准,通过专家论证和反复试验,进行了物理改良处理。沿线大量的山皮土属粗粒土,在重型击实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可击实性,属于级配良好的填料,但压实后达不到孔隙率n的要求,同样经专家论证和反复试验,提出对可击实性山皮土采用压实系数K和地基系数K30作为双控指标。秦沈线路基填筑充分体现了新技术和高标准。1.4.2路基基
9、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强化结构铁路路基的基床表层是路基直接承受列车动荷载的部分,是路基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秦沈线首次在基床表层采用了60cm厚的级配碎石结构。其主要作用是增强线路强度,使路基更加坚固、稳定,并具有一定的刚度;均匀扩散作用到基床土面上的动应力,使其不超出下部基床土的容许动强度;隔离作用,防止道碴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碴层;防止雨水浸入使基床软化,防止发生翻浆冒泥等基床病害;满足基床防冻等特殊要求。为保证级配碎石的施工质量,施工技术细则中对级配碎石的材料质量、颗粒粒径级配范围、含水量、拌合、摊铺及碾压工艺和压实质量控制方法等提出了技术要求,施工过程中进行了严格地控制。1.4.3路桥
10、及横向构筑物间设置过渡段路桥及横向构筑物间的过渡段,是以往设计及施工中的薄弱环节,也是既有线发生路基病害的重要部位。由于桥台与路堤的刚度相差显著,高速列车通过时对轨道结构及列车自身会产生冲击,从而降低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度,加快结构物和车辆的损坏。为此,在秦沈客运专线的设计中,为保证列车高速运行时的平稳舒适,对路桥过渡段采用了刚度过渡的设计方法。在桥台后一定范围内,采用刚度较大的级配碎石作为过渡填筑段,与路堤相接处采用1:2的斜坡过渡。在施工过程中要求路桥过渡段与路堤同步分层填筑,用振动碾进行碾压,对振动碾达不到的边角部位应用小型压实机具补充压实,以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压实质量采用K30和孔
11、隙率指标控制。客运专线线把路桥过渡段作为结构物进行了专门的设计。对软土、松软地基地段采用复合地基处理方式,如旋喷桩、水泥搅拌桩、粉喷桩、碎石桩、砂桩等,以减少地基沉降,提高地基刚度;同时在路桥过渡段采用倒梯形级配碎石填筑,以使过渡段之间的刚度平缓过渡。施工过程中严格分层填筑压实。1.4.4严格控制路基变形和工后沉降铁路客运专线工后沉降要求一般地段15cm(年沉降量不得大于4cm),路桥过渡段8cm(年沉降量不得大于3cm)。运营期间的弹塑性变形主要发生在路基本体部分和地基部分。秦沈线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其压实标准高K30190Mpa/m,表层弹性模量可达200Mpa,基床底层的K30110M
12、pa/m,基床底层以下的K3090Mpa/m,路基本体部分的弹塑性变形可满足运营动荷载的要求。地基的沉降变形控制是秦沈线的关键和重点。为保证施工期间松软、软土地基满足工后沉降控制的要求,针对强度低,压缩性大,渗透系数小的秦沈线东部松软、软土地基采用了排水固结法和复合地基法进行地基加固处理,以保证施工过程中尽量完成沉降变形。在工期紧标准高的情况下,在部分地段的基床底层填筑时采用土工格室(栅)加筋垫层和堆载预压的方法进行处理,以加快沉降和保证地基的稳定。在填筑施工全过程中,每天都定时进行沉降和路基坡脚的位移观测,依据沉降和位移量确定下一步的填筑高度,从而保证了路基在施工过程中从未出现失稳的情况。1
13、.4.5路基动态设计某线有93km的松软土和软土路基,占全线总长度的比例较大,为了有效地控制工后沉降量及沉降速率,开展了动态设计。为此,在每个松软、软土地基工点及台尾过渡段均于路基中心、两侧路肩及边坡坡脚之外设置沉降和位移观测设备,全线共设置了720个观测断面,并提出了观测控制标准和随施工进程而定的观测频次及观测精度,及时绘制填土-时间-沉降曲线。一方面控制填土速率,保证了路基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避免施工控制不当而产生过大附加沉降。同时,根据沉降观测资料及沉降发展趋势、工期要求等,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预压土高度,确定预压土卸荷时间,提出基床底层顶面抬高值,以及铺轨前对路基进行评估及合理
14、确定铺轨时间,以确保铺轨后路基工后沉降量与沉降速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路基动态设计的成果为后续的轨道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4.6路基质量评估针对某线箱梁运架过程中的路基安全稳定问题及铺轨前路基质量状况进行了路基质量评估工作。秦沈线大部分桥梁为预制梁,梁体结构尺寸及重量均较大,其中24m双线整孔箱梁重达540t,加上运架设备总重已超过800t。通过路基运架远超过设计荷载,为保证其通过运架梁段的路基安全稳定,特对高填方、桥头及软基地段进行安全监测评估,确保了箱梁运架的顺利完成。为保证铺轨前路基满足工后沉降要求及路基表层符合设计要求,分段对全线路基进行了施工质量状况调查、沉降观测分析、表层抽检、地
15、质雷达检测等工作,进一步保证了路基质量。1.4.7地基处理的种类多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结合秦沈铁路路基的工后沉降要求,针对不同地质条件的地基土选用了合理的10种地基处理方法。对于浅层软弱地基采用了换填碾压处理、或换填砂垫层处理。对于深层软基的主要地段采用了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的排水固结加预压的处理方法。对于工后沉降要求高及路桥过渡段,根据地质条件和经济对比,采用了砂桩、碎石桩、粉喷桩、搅拌桩、旋喷桩等地基处理方法。对于有地震液化的粉土或粉细砂层的地基段,采用了挤密砂桩的处理方法。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在秦沈线得到了成功地应用,为今后我国客运专线的设计施工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总的来看,秦沈线路基工程一方
16、面从设计和施工,另一方面从技术管理和建设管理,都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与教训;可以说全线路基工程的完成,将成为我国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建设的新起点。1.5 高速铁路路基特点1.5.1控制路基变形高速铁路对轨道的平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轨道不平顺管理标准要求非常严格。路基是铁路线路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承受轨道结构重量和列车荷载的基础,它也是线路工程中最薄弱最不稳定的环节,路基几何尺寸的不平顺,自然会引起轨道的几何不平顺。因此,高速铁路路基除应具备一般铁路路基的基本性能之外,还需要满足高速铁路轨道对基础提出的性能要求。不仅要求静态平顺,而且还要求动态条件下平顺。一般铁路路基是以强度控制设计,而对于高
17、速铁路,变形控制是路基工程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因为在强度破坏前,可能已出现了不容许的过大变形。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的设计时速为220km,由于在设计中仅仅采取了轨道的加强措施,而忽略了路基的强化,以至从1965年开始,因为路基的严重下沉,使路基病害不断,线路变形严重超限,不得不对线路以年均30km以上的速度大举整修,10年内中断行车200多次,列车的平均速度也降到100110km/h。1.5.2路基刚度的均匀性列车速度越高,要求路基的刚度越大,弹性变形越小。弹性变形过大,高速运行就得不到保证,就像车辆在松软的沙滩上无法快速行驶一样。当然,刚度也不能过大,过大了会使列车振动加大,也不能做到平稳运行。
18、路基刚度的不平顺则会给轨道造成动态不平顺,研究表明,由刚度变化引起的列车振动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列车速度越高,刚度变化越剧烈,引起列车振动越强烈。轻则使旅客舒适度降低,重则影响列车运行安全。所以,要求路基在线路纵向做到刚度均匀、变化缓慢,不允许刚度突变。1.5.3在列车运行及自然条件下的稳定性在列车运营时,路基不仅承受轨道结构和附属构筑物的静荷载,还要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反复作用。同时,由于路基直接暴露在自然条件下,需要抵抗气温变化、雨雪作用、地震破坏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路基工程必须在这些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其强度不会降低,弹性不会改变,变形不会加大。真正做到长寿命,少维修。只有这样,才能高速行车,
19、减少维修费用,并增加运行的安全性。 第2章 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技术客运专线地基处理施工主要包括:原地面处理,排水固结法的塑料排水板和袋装砂井施工,挤密桩复合地基的砂桩和碎石桩施工,半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粉喷桩、搅拌桩和旋喷桩施工,土工格栅碎石垫层施工,CFG桩施工等。2.1 原地面处理2.1.1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检查地基条件(按验标要求);(2)做好排水工作和清表后的晾晒工作;(3)换填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做液塑限、击实等试验);(4)压实度能否满足设计要求;(5)路基宽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1.2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问题:回填细粒土后,碾压达不到要求的地基系数k30。解决方法:取土样做
20、含水量试验,鉴别含水量是否合适,若高,则应进行翻晒;反之,则要洒水。如仍达不到设计要求,则要与设计代表联系,商讨处理办法。有可能是受下层软土的影响。2.2 排水固结法施工技术与检验排水固固结法处理地基是在路基施工前,对天然路基或已设置竖向排水体的路基上加载预压,使土体固结沉降基本完成或大部分完成,从而提高地基土强度,减少地基工后沉降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排水固结法一般适用于饱和软黏土,吹填土,松散粉土,新近沉积土,有机质土,及泥炭土地基。因此要保证排水固结法的加固效果,从施工角度考虑,主要应当做好以下三个环节:铺设水平垫层,设置竖向排水体,施加固结压力。2.2.1水平排水垫层施工铺设水平垫层的目
21、的:连通水体,将土体中渗出的水迅速排出,同时防止土颗粒堵塞排水通道;对软粘土地基起到持力层的作用。(1)垫层材料通常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颗粒粒径以介于0.0740.84mm之间为宜,含泥量不大于3%,一般不宜选用粉砂和细砂。(2)垫层厚度厚度应能保证土从土中渗出的水能及时排出;厚度应满足施工时的承载要求。一般厚度取3050cm,水下施工可取0.81.0m。(3)垫层施工地基土表层可承受一般机械运行时,采用机械分堆摊铺法;即先推成若干沙堆,然后用机械或人工摊平。当硬壳层承载力不足时,一般采用顺序推进摊铺法,即用人力车或轻型皮带传输机由里向外或一边向另一边铺设;当软土地基很软时,首先要改善地基表
22、面的持力条件,使其能够承载施工人员或轻型运输工具。处理措施一般采用铺设荆笆、透水性好的编织物或土工聚合物。不论采取何种施工方法,都应避免对软土表层的过大扰动,以免造成砂和淤泥混合,影响垫层的排水效果。(4)施工注意事项砂、碎石垫层(反滤层)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如2-1表:表2-1 砂、碎石垫层(反滤层)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铺设范围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尺 量2厚 度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尺 量3顶面高程+50mm,-2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水准测量4横 坡0.5
23、%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坡度尺量与竖向排水体连接好,不允许混入杂物,防止堵塞排水通道;避免堆地基土产生扰动;不得将泥土或其他杂物混入垫层,对真空预压垫层的面层4cm厚度范围内不得有带棱角的硬物。严格控制虚铺厚度,最优含水率和要求达到的涉及密度。2.2.2竖向排水体施工竖向排水体在工程中的应用有普通砂井,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三种。(1)普通砂井的施工普通砂井在施工中应当满足的要求:保持砂井连续密实,并且不出现缩颈现象;尽量减少对周围土的扰动;砂井的长度,直径和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砂井材料a.砂井的材料应采用中砂,不得含有杂物;b.砂粒级配应满足下式,保证有反滤作用;4d15(土)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路基施工技术 毕业设计 铁路 路基 施工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5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