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场设计论文.doc
《铁路货场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货场设计论文.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生毕业论文题 目 铁路货场规划设计 系 别 机械交通 班 级 交运082 姓 名 李孟杰 学 号 083734219 答辩时间 2012年 5月 新疆农业大学 机械交通 学院目 录摘要1前言21 国内外铁路物流动态21.1国外现状21.2 国内现状32现代物流条件下货运站规划与布局43铁路货场配置图及其选择64 铁路货场规划74.1场库需要面积确定74.2 货场装卸线的确定84.3站台和仓库的确定104.4货场常用的装卸机械及其数量确定135 货场功能区的布置135.1货场平面布置的基本要求135.2 货区的划分146 货运站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147 结论15参考文献17谢 辞18铁路货场
2、规划设计李孟杰 指导教师:苏刚摘要:根据以现代物流发展为中心的铁路货运站场建设思路,详细介绍铁路货场布局与规划,运用货运站及货场基础知识、货场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乌北站货场数据对铁路货场系统的规划与详细的布局,并绘制了货场平面CAD布置图。 关键词:货运站;布局;货场设计;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ail freight yardLimengjie Tutor:Sugang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logistics development as the center of railway freight station
3、 field construction ideas, detailed introduction railway freight layout and planning, use and basic knowledge, freight station loading bays planning and design theories and methods, combined with the kind of railway station data loading bays system planning and detailed layout, and draw the kind of
4、plane layout CAD.Keywords: Freight station; Layout; Yard design 前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完善,铁路系统受到了来自其他运输方式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铁路企业已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尤其是我国加入 WTO后 吸引并形成了国外运输企业跻身中国运输市场的竞争态势。铁路货物运输能否最大限度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归根到底是要依靠铁路自身的运输实力,以形成和提升与之相适应的铁路核心竞争力。认真研究铁路货运发展战略 ,全面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改进货物运输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加快铁路货运系统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体系建设,特别是对铁路货运站
5、进行重组与新建,是铁路货运发展的应对之策。1 国内外铁路物流动态货场建设是为铁路开展货运业务服务的,因此要建设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货运站,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就有必要研究在现代物流条件下铁路的发展方向,并以此指导货场设计,才能设计出满足未来需要,适应物流发展的现代货场。为此我们研究了国内外铁路为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采取的措施及发展方向,并针对国外铁路的动向研究它们对中国铁路货运业的意义力图寻找未来中国铁路货运的发展方向。1.1国外现状无论是铁路事业还是现代物流,国外的发展历史都比我国久,其理论与实践运用在总体上领先于我国。国外铁路事业在高速公路迅速发展,其市场份额下降的情况下,为了适应市场竞争,
6、他们吸收了现代物流的先进理念,并以此指导其货物运营和货场建设,不仅方便了货主,而且也促进了其铁路事业的发展。这些做法对我国的铁路、物流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发达国家的铁路货运变革经过了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关停货运站为主,90年代以后再完成货运站布局调整的基础上以建立货运服务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首先开始实行铁路货运服务的集中办理,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29条线路上封闭了8650个车站。西欧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也都实行了货运集中化的工作。到1980年,法国铁路将4549个客货运共用站减少到2930个;原联邦德国将6000多个零担办理站减至400多个,整车办理站关闭了日均
7、运量小于2车得3600多个车站,约占原车站数的50%。日本国营铁路在1955年至1980年期间,将原有的3515个车站减少到1000左右,平均站间距离由7公里增加至20公里。在1987年日本铁路实行私有化改革后日本铁路货运由一家铁路货运公司负责,该公司借用日本各铁路客运公司的9563公里线路的使用权,只拥有货运站319个,平均站间距离超过了30公里。前苏联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货运集中化工作。当时,全路共有8142个车站和大约1.5万条专用线办理货运作业,20世纪80年代末,已把全路的货运业务集中26002800个基站上办理,并对一些重点的基点站进行了设备强化,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水平。铁路货运
8、集中化,是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一项实现铁路运输现代化的重大措施。它是发挥铁路运输的技术优势,提高铁路运输效率,扩大运输能力,提高货运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1.2 国内现状 随着物流业的兴起,国内许多学者都认识以物流理念运作铁路事业的重要意义,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以铁路货运站应该向现代物流靠拢,将货场建设为现代物流中心或者以货场为基础建设物流中心。各种提法虽然不,但都表达出了一个相同的观点:以现代物流的理念建设适应现代物流事业发展的新型货场。 货运站是我国铁路车站的主体,分布范围广,密度大,在其他运输方式很不发达的年代,这种分布格局对于提高运输服务的普遍性,加强各地之间的经济
9、联系,促进各地的协调发展起到了显著作用。随着交通运输技术的提高,运输分工逐渐调整,铁路更加专注于中长距离的运输,见表1-1中的铁路货运平均运距。 表1-1铁路货运平均运距 单位:km年度 平均运距 平均站间距 年度 平均运距 平均站间距1965 558 10.0 1990 725 9.51975 489 9.5 1995 806 9.51980 526 9.6 2000 806 10.11985 636 9.5 2002 807 10.3资料来源:中国知网与铁路货运市场竞争的显著变化相对应的是,铁路货运站布局长期不变。以前为普遍服务而密集设置的货运站应相应调整,在一些地区减少已不必要的普遍性铁
10、路服务,即可提高铁路的效益,也有助于社会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2现代物流条件下货运站规划与布局2.1现代物流下货场规划的原则建立适合现代物流运作的货场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提高铁路货场的物流服务水平,降低其物流成本并增加物流效益。为实现这一目的,有必要对铁路货场的 规划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规划应当遵循以下原则进行。2.1.1 布局合理化原则为了突出货运站的主体功能,使内部布局设计合理,应当使功能区域的划分和作业区域设置与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运输等作业相适应。使布局便于管理,提高物流效益,能够灵活适应作业量和商品形态的变化。以系统工程的思想作指导,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使内部布局整体优化。注重从宏观
11、(总体方案)到微观(具体设施)再到宏观的协调,货运站设计以满足客需求为前提,尽量靠近大物流集散地、物流配送中心、集散中心、邮政大型分拣中心的地区,平面布局利于开展区域货源组织、联合运输。2.1.2 流程合理化原则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流程,是提高作业效率,加速货物流动,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办法。同时货场应配合取送车作业,能够实现运输、装卸、分拣、仓储、配送一体化流程,与编组场建立良好的衔接关系。2.1.3 作业标准化原则铁路货场是物流系统的一个节点,所以在对其进行内部规划设计时应考虑整个物流系统的统一和标准化。在规划设计中铁路自有仓库的容器、托盘等设备应当使用全社会的通用标准,进而在运输车辆、装
12、卸机械、包装材料的选择上与社会标准系统配套。2.1.4 规模经济化原则采用大规模的手段处理货物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使用集装化方式运输货物,在货源充足的情况,增加每次取送车的数量,可以有效的减少取送车次数,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干扰,提高效率。但是货场设计不仅要考虑物流量,应该结合市场容量、发展趋势以及本地区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情况来确定铁路货运的市场份额,进而确定货场的规模。2.1.5 能力弹性化原则设计货场各区域的作业能力时,必须要考虑到弹性化问题,其重要原因是铁路货物运输存在着一定的波动性。由于市场变化,社会物流量必然也有较大的波动,这种波动性要求铁路货场具有较高的弹性。因此在设计具体作业区能力时
13、应当作出弹性安排。2.1.6 技术设施适用化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流领域出现了许多先进的技术装备。在进行货场技术设施设计规划时,是否采用某种先进技术,应从经济、技术、使用条件等方面进行沦证。此外,由于中国铁路已经建立了庞大的运输网络,放弃已有的货运站重新建设不符合经济性原则,因此适应现代物流的货运站规划应以“先改造,后重建,先整合,后规范,长期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设边经营,滚动发展和跨越发展并进”为原则,将现代货场规划作为铁路运输生产力总体布局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2.2 货运站的布局原则我国的铁路货运企业,是以延伸服务与货运代理并存为特征的运行模式,而货运代理往往还带有浓厚的延伸服务色彩,
14、物流的意识还相当薄弱,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考虑现代物流理念的铁路货运站规划布局方面,既要考虑当地工农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又要充分当地主要枢纽的地理位置。因此,发展物流必须理清思路,确立物流概念,选择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加速发展铁路物流业。铁路货运站在很多地方与物流中心、物流节点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因此,可以首先从货运站开始,对其进行重新整合与设置,使其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建立物流化铁路货运站必须有利于发挥路网优势,有利于充分利用新技术和装备,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具体来说物流化铁路货运站的布局有以下原则。2.2.1 位于或接近货物集散处货运量是设置货运站的基本依据,为了便于货物搬运,
15、专门办理某些品类货运作业的专业性货运站应设置在相应的工业区。而办理多种品类货运作业的综合性货运站,应在枢纽内均衡布置。2.2.2 与便利交通系统配合货运站的设置应考虑与周围搬运工具的合理衔接,并尽量避免铁路与城市主要干道的平面交叉。2.2.3 与城市现状和发展规划密切配合货运站的规划,应根据工业区和居民区的分布状况以及城市发展的远景规划,科学地确定货运站的服务半径,合理规划其吸引范围。同时还应符合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对办理承运危险品货物的车站,应按照安全防火的要求,其选址必须远离市区,或设在城市常年下风方向的市郊。2.2.4 与编组站之间有便利联系货运站与编组站之间应按货物的主要流向顺向配列
16、,以减少车辆在枢纽内的迂回、折返运行,尽量缩短车辆行程。对规模较大的货运站在组织整列直达列车和整列空车时,应铺设联络线,使货运站到达的直达列车和整列空车能越过编组站,以提高枢纽的综合作业能力。同时应与综合运输网合理衔接。使货运站与公路线保持密切联系、相互衔接、协调发展,以便多形式联运,发挥综合运输效益。2.2.5 停办运量过小车站的货运业务原则上应对站内装卸车日均不足1车的货运站停办货运业务。对为军事或军工部门服务、连接专用线、地铁的车站,要区别对待,经协商一致后方能停办。在电化改造和既有线提速等技改工程中,在线路通过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应撤消或关闭客货运量较小的中间站。2.2.6 调整枢纽内货
17、运站分工和布局大城市枢纽内货运站应结合集装箱中心站、行包快运和物流发展规划,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推进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经营和物流化发展。同时注意铁路枢纽的类型,布置图和发展的主要条件。综合考虑各种车站在枢纽内的布置,特别是编组站在枢纽内的布置,保持好车站与车站间,以及车站与城市、 与枢纽衔接的铁路方向之间的联系。3铁路货场配置图及其选择铁路物流中心(货运站)各功能区相对位置的布局基本布局分为尽头式,通过式,混合式三种基本模式,配置图优缺点对比表。站形优点缺点尽头式占地少,线路和汽车道路较短,工程投资少易于结合地形,安全性好;运量增加时,货场扩建比较方便。车辆取送作业只能再一端进行,
18、该端咽喉负担过重;取送车作业与装卸作业有干扰。通过式取送车作业可在两端进行,取送车作业与装卸作业干扰少;可以办理整车或成组装卸作业;有可能利用装卸线接发列车。占地和铺轨较多,工程投资较大,货场道路和与装卸线交叉较多。混合式混合式货场分别具有尽头式和通过式的优点。混合式货场分别具有尽头式和通过式的缺点。表3-1货运站功能区三种布局形式特点对比表资料来源:作者整理根据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北站位于乌鲁木齐北面,是办理货运业务的区段站,承担着乌鲁木齐铁路枢纽地区整车、零担、集装箱货物到发车货运业务,2010年到发量150万吨。虽然本货场采用穿过式货场,但为以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采用尽头式的扇形货场,可以较
19、好的完成货运任务,见图3-1乌北站截图和附录1。 图3-1乌北站截图资料来源:作者调查4 铁路货场规划4.1场库需要面积确定仓库、雨棚、货物站台、堆货场的面积包括有效面积和辅助面积两部分。有效面积是指直接用来堆放货物的部分,辅助面积是指用以搬运、装卸和检查货物的走行通道、货位间隔及设置等所需的面积。场库设备需要面积是根据货运量,货物保管期限,以及每平方米的堆货量(包括辅助面积在内)等因素确定,计算公式: (4-1) Q 仓库、雨棚、货物站台或堆货场年度货运量;货物发送或到达的月度不均衡系数。大、中型货场一般可采用1.21.3;小型货场一般可采用1.52.0,详见表4-1;货场保管期限,以昼夜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 货场 设计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5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