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施工组织.doc
《路基工程施工组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工程施工组织.doc(1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 编制依据51.1 编制依据51.2 编制原则51.3 编制范围52 工程概况52.1 线路主要技术标准62.2 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62.3 标段内的自然条件62.3.1 沿线地形地貌62.3.2 工程地质62.3.3 水文地质62.3.4 地震动参数62.3.5 气象特征72.4 现场施工条件72.4.1 沿线交通运输条件72.4.2 沿线建筑材料分布72.4.3 沿线水、电情况83 工程特点、重难点分析和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分析及对策措施83.1 工程特点83.2 工程重难点分析103.3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分析和对策措施103.3.1 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分析103.3.2施工技术控
2、制要点对策措施104 施工总体规划114.1 项目管理目标114.1.1 质量目标114.1.2 安全目标124.1.3 工期目标124.1.4 环保节能目标124.1.5 投资控制目标124.2 施工组织机构、管理职责及管理制度体系124.2.1 施工组织机构124.2.2 管理职责134.3 管理制度体系164.4 施工阶段组织措施174.5 施工组织安排174.5.1 劳动力安排(见附表1)174.5.2投入的施工机械(见附表2)174.5.3 施工进度图(见附表3)174.6 施工进度安排175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方法195.1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195.1.1 路基土石方调配
3、205.1.2 地基加固处理施工方案205.1.3 路堑开挖施工方案245.1.4 路堤填筑施工方案255.1.5 路基基床施工方案265.1.6 过渡段施工方案265.1.7 支挡结构施工方案275.1.8 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295.1.9 路基相关工程及附属设施施工方案325.1.10 路基变形监测方案345.2 路基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345.2.1 地基处理施工工艺及方法345.2.2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及方法455.2.3 改良土施工工艺及方法505.2.4 路基基床施工工艺及方法535.2.5 级配碎石施工工艺和方法575.2.6 路堑施工工艺和方法585.2.7 路基过渡段施
4、工工艺及方法605.2.8 路基支挡结构施工工艺及方法645.2.9 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705.2.10 路基相关工程施工755.2.11路基沉降观测785.3 路基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措施865.3.1 核查地质情况,准确评价路基地质条件865.3.2 保证路基填料标准的技术措施865.3.3 保证路基达到压实标准的技术措施865.3.4 保证路基工后沉降与不均匀沉降达到标准的技术措施895.3.5 保证路基不得因进行相关工程施工以及运架梁过程而损坏和危及路基的稳固与安全所采取的工程措施915.3.6 路堑控制边坡平顺性、稳定性的技术措施915.4 路基施工总要求926 质量保证措
5、施926.1 质量管理目标926.2 质量管理体系936.3 质量保证组织机构936.4 路基质量保证措施936.5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和防止措施967 安全保证措施977.1 安全管理目标977.2 安全管理体系977.3安全管理机构977.3.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987.3.2人员配置987.3.3安全生产保证体系997.4 安全保证措施997.4.1安全应急救援预案997.4.2安全奖惩制度1027.4.3 专项安全保证措施1028 工期保证措施1038.1工期管理组织机构1038.2工期保证体系1048.3工期控制方法1068.3.1 关键线路网络监控法1068.3.2形象进度监控法1
6、068.3.3单项进度指标监控法1068.3.4工期保证措施1068.3.5工期风险管理1099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1109.1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护要求1109.2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目标1109.3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与保证体系1109.4环境保护管理检查制度1129.5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129.5.1防止水污染措施1129.5.2降低噪音、减少扰民的主要措施1139.5.3减少粉尘污染措施1149.5.4化工品的运输措施1149.5.5固体废物处置措施1149.5.6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的处置措施1149.6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1149.7施工水土保持措施11410 职业健康安
7、全保障措施11510.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1151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11510.3职业健康安全组织机构11610.4劳动保护措施11710.5医疗卫生保护措施11711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11811.1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管理要求11811.1.1文明施工目标及保证体系11811.1.2文明工地建设11911.1.3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1911.2文物保护12211.2.1文物保护目标及管理体系12211.2.2文物保护措施12312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12312.1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及少数民族地区施工管理措施12312.1.1标准化管理要求及措施12312.1.2信息化管理要求及措施1
8、2712.2施工配合技术组织措施12912.2.1与业主的协调12912.2.2与监理工程师的协调12912.2.3与设计单位的协调13012.2.4与地方的协调13012.3与相邻标段和前后专业的协调13012.4劳务雇用管理措施13012.5廉政建设措施13112.5.1组织保证措施13112.5.2思想保证措施13112.5.3制度保证措施13212.5.4行为保证措施13212.6节约用地措施13212.7土地复垦13312.7.1土地复垦管理目标13312.7.2土地复垦管理体系13312.7.3土地复垦措施13412.8竣工验收保证措施136附表1 劳动力组织137附表2 拟投入本
9、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138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 编制依据1.1 编制依据(1)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GL-1标DK63+577DK77+400段路基设计图;(2)国家及铁道部现行验收标准、安全技术规程、施工指南;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1-2010)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101-2009)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
10、1号)(3)现场调查获取的资料1.2 编制原则(1)施工组织机构精干高效,施工部署合理可靠;(2)质量目标明确,管理体系健全,保障措施完善;(3)工期目标明确,计划安排合理,保证工期措施得力,确保工程工期,加强与建设、监理、设计单位及地方政府协调,加强管理部门的配合,保证工程实体顺利进行;(4)安全目标明确,保证体系健全,安全措施可靠,确保施工人身及设备的安全;(5)临时工程设置,以满足快速施工为主,力求完整有序,减少土地占用,同时注意环境保护,整个施工进程贯穿创建文明标准工地的原则。1.3 编制范围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GL-1标段:本次编制范围为DK63+560DK77400;工程范围包括路
11、基填筑、附属工程等。2 工程概况DK63+560DK77400段内路基工程主要包括路基填方、路堑挖方、挡土墙、路基水沟等。2.1 线路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I级。正线数目:双线限制坡度:6。速度目标值:200km/h。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困难2800m;牵引种类:电力。牵引质量:4000t。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双机地段880m。闭塞类型:自动闭塞。建筑限界:满足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km/h的要求。2.2 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严格执行国家及铁道部强制性标准及现行的行业标准、规范。本标段所执行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见“采用的设计、规范和施工技术规定”中“相关技术标准
12、、规范和规定表”。2.3 标段内的自然条件2.3.1 沿线地形地貌赣龙铁路线位于赣南闽西丘陵及谷地地区,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自然坡度1535度,植被发育;谷地地形狭长,地势平坦,多为水田。2.3.2 工程地质(1)地层岩性沿线出露地层相对较少,主要为粉质粘土,变质砂岩,未见岩浆岩出露。2.3.3 水文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2.3.4 地震动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全线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均为0.35s。2.3.5 气象特征本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区温暖型气候。线路所经地区气候具有夏长冬暖、夏季
13、炎热多雨,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20.7,极端最高气温39.2,极端最低气温-3.8。无霜期长达292331天,霜冻期068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424.7mm,59月为雨季,最大一日降雨量214.8mm。全年多南风和东北风,年平均风速1.6 m/s,最大风速24.3 m/s。年蒸发量1609.3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6 %,年雾日数5.0日,最大积雪深4.0c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604.2小时。2.4 现场施工条件2.4.1 沿线交通运输条件(1)铁路区内既有铁路有老赣龙铁路。本项目施工期间,可以作为施工材料运输通道。(2)公路沿线公路交通较为发达,主要公路有G323国
14、道、其他省道、县乡道路也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3)水运本项目不考虑水上材料运输。2.4.2 沿线建筑材料分布(1)砂区内水系发达,沿线分布有较多砂场,河砂资源较丰富且质量较好。在沿线部分石场有机制砂供应。工程用砂可在各砂、石场购买,汽车运至工地。根据调查资料,沿线砂场分布情况如下:沿线主要砂场分布表序号砂场名称生产能力(m3/d)运距1潭头砂场600102山峰坝砂场300103山塘砂厂3600.24黄麟砂场18012(2)石料沿线分布有较多采石场,石料主要以灰岩为主,汽车运输较便利,均产碎石、片石,质量、数量均可满足沿线工程的需要。本线还可利用部分隧道弃砟。根据调查资料,沿线石场分布情况如
15、下:沿线石场分布情况表序号石场名称生产能力(m3/d)平均运距(km)1梓山石料厂1200102黄麟采石厂800153段屋石厂500204石墨石料厂30016(3)砖、瓦、石灰线路所经各乡均有砖、瓦、石灰生产,可就近供应。(4)施工用燃料线路沿线燃料供应比较充足,施工机械使用的燃料可就近采购。2.4.3 沿线水、电情况(1)施工用水线路所经地区河网密集,水系发达,地表水、地下水较丰富,无特殊缺水情况,施工用水可就近河沟中取水。(2)施工用电线路所经地区电网发达,高压电源线分布广,既有和在建的主要电源点和500kV变电站、220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为数众多。本线施工用电采取直接利用地方电
16、源和施工用电临永结合的方式供应。3 工程特点、重难点分析和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分析及对策措施3.1 工程特点本项目路基工程主要有以下特点:(1)地基加固处理的类型多路基工点分散,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分布广泛,一些地基需作加固处理。主要处理措施包括垫层、水泥搅拌桩、CFG桩、水泥注浆、旋喷桩等。(2)路基过渡段多本标段分布有桥梁、隧道和涵洞等,施工的工序接口多、系统性强、一体化程度高、过渡段的类型多,施工工序复杂。过渡段是发生路基差异沉降的主要地段,差异沉降直接影响列车运营的安全和稳定,因此过渡段是控制差异沉降的重点部位。(3)路基支挡加固和防护的类型多本标段路基支挡加固主要类型有:混凝土及砌体、绿色
17、防护、喷射混凝土、金属防护网、土工合成材料、混凝土挡土墙、桩板墙、土钉墙、锚索、锚固桩等。(4)建立变形监测系统,指导施工、验证设计并积累路基设计施工经验路基沉降变形监测系统包括路基面沉降监测、路基本体沉降检测、基底沉降监测、深厚层地基分层沉降监测、软土地基水平位移监测和桩网结构的加筋(土工格栅)应力应变监测六项内容。实测沉降数据分析评估路基工后沉降,准确评判铺轨时间。(5)技术标准高施工质量按客货共线施工规范、规程要求。对路基的沉降控制严格。路基要求在列车动荷载的长期反复作用下,以及各种不良自然环境的影响下,路基整体稳固,强度保持不变,弹性不改变,不变形等,做到寿命长,少维修。主要体现在以下
18、五个方面:增加了基床厚度大,路基的强度与刚度高,且要求均匀性好。过渡段设置类型多,并明确了过渡段设置的范围及其技术标准。采用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变形模量Ev2、压实系数K、孔隙率等综合检测方法控制路基施工质量。对路基变形控制标准高、要求严。路基边坡加固防护措施与景观效果相结合。3.2 工程重难点分析本项目路基施工线路较长,归纳起来重难点有:软土等特殊路基底基处理施工,过渡段施工,路基沉降观测。3.3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分析和对策措施3.3.1 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分析本项目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分析见“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分析表”。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分析表序号工程重、难点重、难点分析1软土等特
19、殊路基基底处理施工路基工点分散,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分布广泛,一些地基需作加固处理,如处理不当将会造成路基病害,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是本标段路基工程的重点;主要处理措施包括垫层、水泥搅拌桩、CFG桩、水泥注浆、旋喷桩等,加固处理也是路基工程重难点之一。2路基过渡段施工本段分布有桥梁、隧道和涵洞等,施工的工序接口多、系统性强、一体化程度高、过渡段的类型多,施工工序复杂。过渡段是发生路基差异沉降的主要地段,差异沉降直接影响列车运营的安全和稳定,因此过渡段是控制差异沉降的重点部位。3路基沉降观测路基沉降变形监测系统包括路基面沉降监测、路基本体沉降检测、基底沉降监测、深厚层地基分层沉降监测、软土地基水
20、平位移监测和桩网结构的加筋(土工格栅)应力应变监测六项内容。实测沉降数据分析评估路基工后沉降,准确评判铺轨时间,因此路基沉降观测至关重要。3.3.2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对策措施(1)特殊路基处理控制对策措施本标段特殊路基处理范围广、数量大,是本标段路基工程的重点,为保证路基填筑质量,控制工后沉降,采取以下措施:特殊路基处理配置足够的各种桩基设备,多作业面同时展开施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选用施工经验丰富的特殊路基处理专业施工队,施工前先进行工艺性试验,复核地质资料以及设备配置、施工工艺是否适宜,确定各项施工工艺参数。待工艺试验检验满足设计和质量要求后,进行大面积施工。路堤在进行大面积填筑前,选取有
21、代表性的地段和部位,对不同性质填料分别进行填筑工艺试验,确定填筑工艺参数。施工中严格控制填料标准、压实质量标准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每层填筑按照规定的方法和频度进行检测,达到要求后方进行下一层的填筑施工。(2)过渡段施工控制对策措施对路桥过渡段、路涵过渡段、路隧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等过渡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措施,在填筑过渡段时,对大型机械压不到边、角、缝等部位采用小型振动夯进行夯压,做到不漏压每一处。路基基床表层采用强化路基结构,在保证级配碎石材料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颗粒粒径比、含水量大小、拌和规则、碾压程序,以
22、达到施工技术细则的质量要求。(3)路基沉降观测控制对策措施在路堤填筑过程中,按设计要求埋设沉降观测设备,及时量测地基沉降和侧向水平位移,路基中心沉降和边桩水平位移每昼夜不大于设计要求,并控制填土速率。4 施工总体规划4.1 项目管理目标4.1.1 质量目标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质量管理法规,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支撑,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全过程监控,确保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按照验收标准要求,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开通速度满足设计要求。确保全部工程质量全面达到国家及铁道部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基 工程施工 组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4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