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天平车辆段改扩建工程.doc
《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天平车辆段改扩建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天平车辆段改扩建工程.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项目名称: 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天平车辆段改扩建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编制日期:2015年3月江苏省环境保护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
2、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天平车辆段改扩建工程建设单位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法人代表周明保联系人吕建荣通讯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竹园路880号联系电话65683128传 真65683128邮政编码21500
3、1建设地点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竹园路880号立项审批部门苏州市发改委批准文号苏发改中心【2015】78号建设性质新建囗改扩建搬迁囗行业类别及代码G5412 城市轨道交通占地面积(平方米)13443(本工程)绿化面积 (平方米)115608(全车辆段)总投资14160.21万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6.5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1、原辅材料使用情况本项目为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天平车辆段改扩建工程建设,非工业项目,无主要原辅材料。2、设备使用情况本项目为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天平车辆段改扩建工程建设,非工业项
4、目,无工业类生产设备。本项目的非生产类设备如下。本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型号本项目使用数量(台/套)备注综合维修检修设备若干新增空调多联空调系统13新增接触网CTA1204.23km新增补偿装置(棘轮补偿)BJ40012新增分段绝缘器FDJYQ-CWL型26台新增直流馈线柜1500V2新增回流箱若干新增动力配电箱、开关箱41套新增监控机柜-若干新增监控配套设备-若干新增广播配套设备-若干新增通风扇若干新增排风机若干新增消防灭火设施采用消火栓、自喷淋系统若干新增水及能源消耗量名称消耗量名称消耗量水(吨/年)63217.5(扩建后)燃油(吨/年)电(千瓦时/年)596.2万(扩建后)燃气(标立
5、方米/年)燃煤(吨/年) 其它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本项目拟新增员工120人,新增生活污水为3568吨/年,项目建成后整个车辆段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4272吨/年;车辆段现有生产废水主要是车辆的冲洗水,循环使用,循环量约80%,排放量约为488.8吨/年,以及少量检修废水,主要为空调滤网的清洗水,排放量为300吨/年。本项目新增生产废水525.9吨/年,为新增车辆的冲洗水,循环使用,循环量约80%,排放量约为325.9吨/年,以及新增列车检修废水,主要为空调滤网的清洗水,排放量为200吨/年。生产废水同生活污水一并排入竹园路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木渎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厂尾水达标
6、排入胥江。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工程内容及规模:(不够时可附另页)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是苏州轨道交通运营的实体,承担着苏州轨道交通运营指挥(调度)、运营安全、乘客服务、票务收益、运营设施维护、整改、运营设备操作、维护、保养以及运营规划、管理,并参与轨道交通新线的建设、设备设施的安装、调试和验收等。天平车辆段位于苏州市竹园路880号,总用地面积26.6公顷,总建筑面积57309.8m2。天平车辆段目前工作人员420人,年工作273天,每天工作时间为9:0017:00。目前一号线已到位列车24列,满足现状运营需要,全线远期配属列车为56列
7、。为满足一号线列车增购后运营和列车检修作业需要,原设计预留工程及相应配套工程也应及时启动,并予以完善,满足运营需要,拟在现有规模基础进行改扩建。本次改扩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增建原预留停车列检库;增建一座应急抢修材料库,以满足应急抢修材料的存放需求;新增部分司机公寓,在原建筑二层范围内进行局部改扩建,改扩建部分建筑面积1304;增建一座材料棚,在天平车辆段物资总库南侧、特种物品库东侧的材料堆场内;相关配套设施,例如对段内既有站场、轨道、通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电力、供电、通信信号、FAS/BAS系统及道路等工程进行合理的改造。本次改扩建项目投资14160.21万元人民币,生产制度不变。 本项目各
8、项建设指标如下。本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建设内容建设规模(1)停车列检库总建筑面积为12807 m2(2)应急抢修材料库建筑面积136.28(3)司机公寓在原建筑二层范围内进行局部改扩建,改扩建部分建筑面积1304(4)材料棚长50m,宽10m,建筑面积500(5)相关配套设施对段内既有站场、轨道、通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电力、供电、通信信号、FAS/BAS系统及道路等工程进行合理的改造本项目公用及公辅工程情况见下表。公用及辅助工程一览表类别设施名称设计能力备 注运贮工程贮运应急抢修材料库12807m2 新增材料棚500 m2公用工程给水自来水新鲜用水63217.5吨/年由苏州市自来水管网统一供给
9、(全车辆段)排水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木渎污水厂处理,最终尾水达标排入胥江市政污水管网已铺设到位,雨污分流雨水由市政雨水管网排入附近河道供电电量596.2万度/年由苏州市供电系统供电(全车辆段)绿化绿化115608 m2 绿化率43%(全车辆段)辅助工程消防消防栓每25m半径内设置2个;消防通道、消防门按照规范规定设计达到消防部门相关要求环保工程噪声空调机组噪声以及列车进库噪声室内隔声、设备防振、绿化带降噪、进库速度控制在5km/h边界噪声达标排放废水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达到接管标准生产废水废气食堂油烟、熔焊车间烟雾、砂磨粉尘机械强制通风达标排放固废生活垃圾按设计要求布设垃圾桶委托环卫部
10、门日产日清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 现有项目概况天平车辆段位于苏州市竹园路880号,总用地面积26.6公顷,总建筑面积57309.8m2,无历史遗留问题。天平车辆段目前工作人员420人,年工作273天,每天工作时间为9:0017:00。2. 现有项目产排污情况2.1现有项目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天平车辆段目前排放废水为员工的生活污水、检修废水、洗车废水。员工用水约120升/(人天),排污系数0.85,员工420人,生活污水量约10704吨/年;车辆段生产废水主要是车辆的冲洗水,循环使用,循环量约80%,排放量约为488.8吨/年,以及少量检修废水,主要为空调滤网的清洗水,排放
11、量为300吨/年,生产废水同生活污水一并排入竹园路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木渎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厂尾水达标排入胥江。2.2现有项目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车辆段不建锅炉,安装空调机,食堂使用城市煤气或液化气为燃料。车辆段因生产、检修等作业产生废气,这些废气有蓄电池间补充、更换电解液产生的酸性气体,电、气焊产生的烟雾和砂磨金属表面产生的粉尘等。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见下表。 车辆段及维修基地废气治理措施地点废气来源治理措施车辆段补充、更换蓄电池电解液酸性废气酸雾净化塔、轴流风机电、气焊烟雾烟雾净化器砂磨金属粉尘防尘、收尘砂轮机食堂油烟油烟净化器酸性废气、焊接烟雾和金属粉尘采用上述治理措施后, 经15米高排气筒
12、集中排放,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小。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可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的要求,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2.3 现有项目噪声产生及排放情况天平车辆段目前运营过程中主要噪声源为空调外机等,噪声源强约为6585dB(A)。列车进出车辆段检修库时速控制在5km/h,目前边界噪声达标排放。2.4现有项目固废产生及排放情况天平车辆段目前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车辆维修产生的废金属、废电池、沿线车站的生活垃圾。其产生量及处理方式见下表。 苏州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固体废物产生量固体废物名称产生量 处理方式废金属100 t/年综合利用废电池1000节/ 年返回生产厂家处理生活
13、垃圾1000 t/年送城市垃圾场卫生填埋2.5 现有项目污染物汇总由于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项目中天平车辆段的总量并未单独申请,根据现有项目污染物汇总情况见下表。(注:现有污染物总量与本项目一并申请) 现有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 (单位:吨/年)种类污染物名称实际产生量削减量排放量废水生活污水废水量10704010704COD4.281604.2816SS2.27602.276氨氮0.16100.161TP0.03200.032生产废水废水量788.80788.8COD0.15800.158SS0.39400.394石油类0.03900.039固废废金属100 100 0废电池1000节1000
14、节0生活垃圾1000 1000 0主要环境问题:无环境问题,无居民投诉。“以新带老”:1、伴随着线网运营,应急抢修材料增多,为满足运营及生产管理,需在天平车辆段内新建一座应急抢修材料库,以满足应急抢修材料的存放需求。2、为满足一号线列车增购后运营和列车检修作业需要,在扩建运用库停车列检规模的基础上,在原有的基础上需要增设司机公寓。3、为便于苏州一号线在运营过程中对所需各种材料、备品备件等物资的采购、储存、保管和供应工作,结合运营部门要求,需在天平车辆段物资总库南侧、特种物品库东侧的材料堆场内增建成材料棚一处。4、为满足上述改扩建设施的正常使用,需对段内既有站场、轨道、通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电
15、力、供电、通信信号、FAS/BAS系统及道路等工程进行合理的改造。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 地理位置本项目地位于竹园路880号(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地东侧为灵天路,南侧隔照山咀民宅为竹园路,西侧隔小路为名山一家酒店,北侧为天平村(项目地300米环境现状图见附图2)。2. 地质地貌苏州地表自然形态是漫长地质历史时期演变的产物,它经历了从古生代寒武纪至新生代第四纪若干亿年的地层沉积和多次海浸、海退的沧桑变化,最终形成今天的自然面貌。苏州的地貌特征以平缓平原为上,全市的地热低平,自西向东缓慢倾斜,平原的海拔
16、高度34米,阳澄湖和吴江一带仅2米左右。低山丘陵零星散布,一般高100300米,分布在西部山区和太湖诸岛,其中以穹窿山最高(341米),此外比较著名的还有洞庭山缥缈峰(336米)、洞庭山莫里峰(293米)、南阳山(338米)、七子山(294米)、天平山(201米)、灵岩山(182米)、虞山(261米)、潭山(252米)、渔洋山(170米)等。根据地貌成因形态及其区域特征,苏州地貌分属于长江冲积平原区和太湖水网平原区两个大区,两个大区又分别包涵了隶归于三角洲平原、古湖平原、石质山地的6种地貌类型。3. 水文苏州境内河港交错,湖荡密布,最著名的湖泊有位于西隅的太湖和漕湖;东有淀山湖、澄湖;北有昆承
17、湖;中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长江及京杭运河贯穿市区之北。大小河道的数目达到2万余条,构成一个完整的河网湖荡系统,总长度约1457公里。太湖水量北泄入江和东进淀泖后,经黄浦江入江;运河水量由西入望亭,南出平望;原出海的“三江”,今由黄浦江东泄入江,由此形成苏州市的三大水系。4. 气候、气象苏州地处北亚热带南缘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潮湿多雨,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两季较短。10日积温为4991.9,年平均气温15.7,1月份平均气温3.1,极端最低气温9.8;7月份平均气温为28.2,平均最高温为3233,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840;无霜期约233天,平均初霜期在11月15日11月20,平均终霜
18、期:西部为3月20日3月25日,东部为3月25日3月31日。本地区灾害性天气严重时会出现低温冻害,如1958年1月上旬,最低气温曾下降至-9.8;盛夏高温及干旱期可达2030天,如1986年8月30日气温高达36.6%,1987年7月上、中旬,37以上的高温持续了20多天,造成了伏旱。雨量充沛,降水量约1063毫米,集中在49月中的六个月中,最高月份为6月(165毫米),最低月份是12月(40.7毫米)和1月(42毫米);历史上最多的一日降水量曾发生在吴江:334毫米;苏州昆山之间:292毫米;太仓230毫米。入夏时,由于低纬度热带海洋上的暖湿气流逐渐加强和高纬度亚洲大陆内部冷空气日趋衰退,两
19、种气流在对峙交锋的持续阶段里,锋面雨连绵不断,就形成江南一带特有的黄梅雨。苏州的黄梅雨始于6月中旬,终于7月上旬,约20天,降雨量达205毫米左右。5. 生态苏州的地带性土壤为黄棕壤,水热条件具有明显过渡性,植被类型以落叶一带绿阔叶混交林为主,自然植被中还杂有一定面积的马尾松及杉木林等次生林或人工林。总的说来,苏州的森林面积不大,分布在东山、西山和苏州西部低山丘陵山麓地带有小片的马尾松林;吴中区上方山南麓则有包含落叶栎和黄檀、化香等的落叶阔叶一常绿阔叶混交林,苏州西部潭山东坡有混生马尾松的常绿阔叶的木荷林;常熟虞山及张家港-江阴交界的低山丘陵,有以毛竹为主的竹林。吴江南部地区、东山岛渡村、吴中
20、区西部植有成片桑园;洞庭西山、东山栽有大面积的柑桔、楷杷、杨梅等果树林;洞庭东山、常熟虞山及其他低山丘陵山麓,还有一定规模的茶树,以产碧螺春茶叶而驰名中外。分布于东太湖沿岸及阳澄湖南、北岸的是沼泽植被,主要是芦苇群落,也包括部分茭草等群落;此外,以竹叶眼子菜或菜、菱、莲群落为主的水生植被主要分布在东山岛两岸、阳澄湖西部和昆承湖。沿江三角洲平原还是棉花、三麦、双季稻水旱轮作栽培区。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2012年9月1号,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苏省调整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苏州市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设立苏州市姑苏区。(面积86平方千米,人口762300人。邮
21、政编码215001,辖17个街道)(驻苏锦街道)姑苏区是苏州重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人间天堂”,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姑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今天也是长三角重要经济中心之一。苏州自公元前514年建城以来就长期是中国江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后又发展为江苏、华东乃至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目前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经济发达的城市之一,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重要的经济中心,苏南地区的工业中心。以经济总量计算,2014年,苏州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州 轨道交通 一号 天平 车辆段 扩建工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4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