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柱安全专项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柱安全专项方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一、编制目的、依据及适用范围- 1 -二、概述- 1 -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4 -四、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 5 -五、施工安全管理- 5 -六、危险源识别- 5 -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 6 -八、现场安全设施设置- 8 -九、常规安全技术措施- 10 -十、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11 -十一、应急措施- 13 -十二、相关部门及个人联络方式- 18 - 临海高等级公路226省道张圩互通标立柱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 编制目的、依据及适用范围本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的编制在于指导立柱的施工现场的作业安全,指导并监控施工环节中的每一道工序的施工安全,约束施工人员认真执行每一个安全施工指令和
2、作业方法。(一)编制依据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76-95)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 F50-2011)5、张圩互通招投标文件和设计图纸 6、我单位对工程现场和工程周围环境的考察情况(二)本次安全专项方案的编制适用范围为:立柱。二、 概述(一)工程概况张圩互通位于临海高等级公路连云港226省道共线段与徐新公路的交叉处。互通方案采用全苜蓿叶型,主线与临海高等级公路连云港226省道共线段上跨徐新公路。张圩互通主线长2.2km(K23+900K26+100),匝道长7380.917m(净长4577.8429m),新
3、建匝道桥10座,主线桥1座,涵洞1道。(二)施工时间根据总体进度计划,结合我部的实际进度和机械设备进场情况,立柱施工计划于2013年3月12日开始施工,2014年8月30日结束。(三)作业内容 本标段共有立柱442根,其中主线桥200根,匝道桥242根,立柱高度为2.3511.26m。(四)安全作业项目1、钢筋笼制作、安装2、模板安装3、砼浇筑(五)施工作业组织安排1、投入设备根据工期安排,我部拟投入8套立柱模板、2台25T吊车以及配套钢筋加工设备。2、投入人员拟投入2个配套人员班组共45人,另投入3名安全人员和3名现场管理人员,累计投入51名人员进行立柱现场施工。(六)施工工艺流程立柱施工流
4、程图安装墩柱模板安放钢筋保护层垫块模板底部砂浆塞缝质检员自检安放料斗、串筒混凝土浇筑拆模、养生测量定位绑扎墩柱钢筋制作试件报验监理工程师三、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立柱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 程彬项目副经理 陈江华总工程师 钱善勇专职安全员 白天道 张海恬 朱同生工程质检科杨小强机料科朱建国综合科陈建文立柱作业班组龙加跃四、 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一)、安全管理方针项目部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责任人的安全管理体系,网络分布到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下属各施工班组。严格安全管理,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达到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的全面安全控制目标,以确保本工程各个环节的安全施工。(二)、安全管理目
5、标本工程施工区域的特殊位置,项目部将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文明施工,严格管理,具体安全目标如下:1、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为零;工伤死亡事故为零;2、轻伤、重伤、负伤事故控制在2以下。五、 施工安全管理(一)、安全教育与培训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每个新投入的人员在参加施工前都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后方能上岗施工,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执行其操作规程;各工作班组组长负责对班组成员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小组成员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对不遵守安全操作的行为进行制止与教育,每个月由专职安全员组织班组长进行12次的安全学习与教育。(二)、现场施工安全责任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施工责任
6、制度。项目部、施工队设立专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建立各级安全施工责任制,各级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国家有关安全方面的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六、 危险源识别 经过辨识和分析,主要的危险源如下:(1)有吊车进行作业,存在机械伤害,属于重大危险源。(2)模板围囹刚度不足、螺栓漏拧或失效造成模板坍塌事故。(3)施工过程中有临时用电,易造成触电伤害。(4)工人未做自我防护或安全防护不到位导致高处坠落事故。(5)作业人员未按操作规程施工造成机械伤害。七、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 (一)、安全防护措施1、项目部在本分项工程开工前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
7、技术交底,并向所有人员派发质量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并教授其正确佩戴方法。进行高空临边作业时应正确佩戴安全带,做到“高挂低用”。2、现场分配电箱、开关箱使用项目部统一订购的符合要求的合格箱体并由专业电工安装,日常及时修理或更换受损箱体。用电设备应接地良好,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3、根据现场环境在进出场区域、场内区域设置“请正确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施工区域,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前方施工、注意安全”等警告警示标志牌。 (二)、钢筋施工1、严格执行电焊操作规程,佩戴符合要求的面罩、焊工手套等防护用品。焊接用把钳应质量可靠,使用过程中不软化、不易烧焦。烧焊结束的钢筋应存放有序
8、,自然冷却并应远离人员临时休息区。2、钢筋笼翻转时应注意左右是否有电源箱、开关箱之类的电器设备,地上禁止有电线穿越。3、采用调直机调直盘圆钢筋时,设置防护挡板。作业线前后严禁站人,须待钢筋放松后方可剪断钢筋。4、绑扎钢筋,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操作和攀登骨架上下。5、起吊钢筋和钢筋骨架时,要有专业指挥人员进行现场指挥,参加吊装的起重工要掌握作业的安全要求,其他人员要有明确分工;吊装作业前必须严格检查起重设备各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进行试吊。吊装过程中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钢筋骨架降落到离基准面lm以内方准靠近,就位支撑好方可摘钩。作业人员应注意脚下是否有杂物,防止绊倒被钢筋碰伤。 (三)、起重吊装
9、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起重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特殊工种操作证。严格执行起重操作规程,坚决执行“十不吊”。2、经常检查起吊钢丝绳工作情况,如有损坏应考虑更换。卸扣等联接件应在允许荷载在受力。3、起吊点应考虑笼体重量,采用多点起吊。起吊时,先将物件提升离地面1020cm,经检查确认无异常现象时,方可继续提升。放置物件时,应缓慢下降,确认物件放置平稳牢靠,方可松钩,以免物件倾斜翻倒伤人。起吊区域严禁站人,起吊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离起吊物一定的安全距离,待笼体放稳后方可靠近操作。 (四)、模板加固、拆除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模板使用前应进行试拼检查。螺栓必须使用高强螺栓,同时检查螺栓是否拧紧上齐,应保证模板
10、拼接处螺栓全部上齐,禁止图省事少上螺栓。模板吊点应牢固、无脱焊,起吊稳定。模板周边应使用揽风绳进行加固,固定端应牢固无移动、振动,同时不影响施工作业。待调整完毕后锁定,禁止触动揽风绳。2、模板底部应垫实,封闭。对拉螺杆数量应按要求设置。施工人员应佩戴齐全安全防护用品。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安全带,高挂低用。3、模板安装与拆除应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构件强度未达到要求时禁止拆除模板。4、吊运模板时,竖向吊运应不少于两个吊点,水平吊运应不少于四个吊点,必须使用卡环连接,并应稳起稳落,待模板就位连接牢固后,方可摘除卡环。5、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不得抛掷工具、材料等。6、五级以上大风应停止一切吊运工作。(五)、
11、浇筑养护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随时注意脚下情况,防止磕绊。严禁施工人员蹲坐在模板上休息,应站立在模板外的工作平台上。墩柱浇筑时应根据筒内高度设置钢爬梯,下料时人员应离开堆料区,待结束下料后进行振捣操作。2、使用吊车吊运料斗浇筑时,人员应注意避让料斗,防止撞到伤人。起吊料斗移动应缓慢,避免急停。3、使用振捣器时,按混凝土振捣器使用安全要求执行。湿手不得接触开关,电源线不得有破损和漏电。4、立柱、墩身的养护采用覆盖塑料布或土工布洒水,人员在构件顶面养护时应注意防滑、防绊。八、 现场安全设施设置(一)、立柱施工通道及临边防护1、立柱施工通道在立柱一侧搭设可拆式定型安全爬梯,安全爬梯
12、从专业生产厂家采购,爬梯3米一节,根据立柱高度进行组装,爬梯四周由4根立杆组成,侧面由水平杆和斜杆连接,楼梯踏步间距0.25m,踏步宽度0.5m,踏步顶部与平台相连(详细结构见下图)。立柱四周搭设井字型钢管支架,在立柱顶部四周设置施工平台。、立柱施工临边防护立柱顶部施工平台外侧使用“钢管+安全网”防护。外侧护栏采用标准建筑钢管,十字扣件连接。护栏高度1.2m,之间设置一道钢管做横向联系十字扣件连接,上下层间距为60cm。钢管外侧包裹密布安全网并拉直,用扎丝将其与钢管扎牢固定。同时为方便施工人员安全进入模板进行混凝土振捣工作,在立柱内侧悬挂可拆移的钢筋铁梯。九、 常规安全技术措施(一)、安全用电
13、技术措施1、现场的供电线路、设备安装维护以及拆除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2、对于移动机具及照明的适用应实行漏电保护,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3、现场配置发电机,提供备用电源。(二)、防火措施项目部将按照有关消防法规的要求在施工区域布置消防设施,并对所有消防设施、电路、设备经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并对施工区域内实施专人负责防火责任制。(三)、防风措施针对大风对于施工的影响,项目部将做好中短期气象情况的收集工作,给予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提前预警。遇到大风天气,提前做好现场避风工作。同时做好现场材料、设备的固定,防止发生事故。(四)、大雾天气施工作业安全措施遇到大雾天气,停止一切施工作业,并密切注意天气
14、情况,提前将设备人员撤离施工现场。十、 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一)、施工现场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规定1、严格安全监督,建立和完善定期安全监查制度。各级安全领导小组要定期组织检查,各级安全监督人员要经常检查,真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严格事故报告和奖罚制度。2、加强安全防护,设置安全防护标志,吊车施工必须有专人指挥,起重臂旋转半径范围内严禁有人通过。3、定期或根据施工需要发放和检查施工所用的各种安全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4、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并通知业主代表和监理工程师,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二)、安全生产奖罚规定1、明确责任,严格对各单位进行考核。把安全工作的各
15、项要求细化为指标,分项目、分阶段对各施工单位进行考核,奖(罚)金额在各单位当月验工计价中兑现。2、各单位同专职安全员签订安全责任目标合同,与其工资、奖金挂钩,奖罚金额在其当月收入中兑现。3、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项目部、队各级领导、职工分别按一定的比例交纳,最低限额不少于1000元。凡出现安全问题时,将抵押金全部扣除。4、落实各级安全行政责任制,对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将按责任大小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三)、安全检查制度1、 基本要求(1)安全检查是治理整顿、建立良好的安全环境和生产秩序、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坚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普遍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
16、,做到制度化、经常化。(2)安全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必须建立有各级领导负责和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组。(3)安全检查的内容:查思想、查纪律(包括劳动纪律、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工作纪律、施工纪律)、查制度、查领导、查隐患。 2、组织形式(1)项目部安全检查每月一次,安全员负责每日巡查。(2)安全检查采取日常、定期、专业、不定期四种检查方式。各级安全检查,必须认真填写记录,对查出的隐患应逐项研究,制定整改方案,逐项落实整改措施,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得拖延。凡查出的各类隐患,因没有及时整改而造成事故的,要追究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责任。(四)、安全生产教育制度1、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
17、方针,广泛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等,要经常进行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劳动纪律教育、法制教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典型经验和事业教训教育。 2、经常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施工管理制度。 3、对新招收的施工人员,应实行公司、项目部和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新工人在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后,才能进行施工操作。(五)、安全技术交底制度1、工程开工前,应随同施工组织设计,向参加施工的职工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使广大职工都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作业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并说明其重要性。 2、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开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向全体职工进行交底,两个以上施工队或工种配合施
18、工时,要按工程进度交叉作业的交底,班组长每天要向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六)、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参与本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前由项目部安全科进行检查确认,登记备案。(七)、用电设备的安全管理1、严格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核和实施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是保障安全用电的源头,安全用电要从源头抓起。2、严格遵守规范要求的三项技术原则:a.采用三级配电系统;b.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c.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3、现场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应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实施,禁止想当然或凭经验减小线缆线径,否则会对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安全及生产产生不良影响。5、配电
19、箱一律采用专用配电箱,配电箱应有严密的防雨措施,安装位置合适,安装牢固,进出线整齐,拉线牢固,熔丝不得用金属丝代替,箱内不得放其它物品。6、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和机具必须做好保护接零。7、所有机械设备的传动部位,必须装设防护罩。十一、 应急措施(一)、项目部成立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1、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 程 彬 15996155697副组长:钱善勇 13505236568 陈江华 18651306833组员: 张海恬 13515244550 白天道 137052378972、应急救援小组具体抢险救援工作职责:(1)负责人员和物质的抢救疏散,排除险情及排除抢险障碍;(2)迅速控制事
20、故的发展,并针对现场具体情况,提供相应和必要的施救工具;(3)负责事故报警和上报,现场救援联络,后勤供应,接应外部专业救援单位施救。指挥、清点、联络各类人员;(4)负责安全警戒,保护现场,维护事故现场秩序,劝退或撤离现场围观人员,禁止外人闯入现场保护区。3、外部报警电话:火警:119 急救:120 综合:110 4、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图应急救援组长:程彬联系方式:15996155697报警、联络: 张海恬联系方式:13515244550物资救援、消防灭火: 钱善勇联系方式: 18305232366伤员营救: 周登建联系方式:18762575098后勤保障: 朱建国联系方式: 1836
21、0690980保护现场: 陈建文联系方式:13852348787事故应响应有关班组:龙加跃13952255055副组长: 陈江华联系方式:18651306833(二)、应急设备灭火器、急救药品、担架、绷带、应急照明、救援车等。(三)、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1、培训 应急组织全体成员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新加入应急救援组织的人员的及时培训。 培训的主要内容为: A、应急设备的使用; B、施工安全防护、作业区内安全警示设置、个人的防护措施施工用电常识、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机械的安全使用; C、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 D、事故报警; E、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F、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2、
22、演练 项目部应急救援组织全体成员每年演练一次。救援组织成员变动较大时增加演练次数。每次演练结束,及时作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四)、应急处置程序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项目经理报告,项目经理接到报告后,必须以最快捷的方式将事故情况报告公司领导、业主、安监局等相关部门,并随时报告事故的后续情况,在1小时内书面报告上述相关部门,并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赶赴现场,各专业处置组接到指令后,迅速赶赴现场,根据事故或险情情况并结合各自工作职责,立即通知应急救援队伍和技术专家到现场集结。2、现场救援,现场救援要根据应急救援方案,全力以赴搜救受害者,若事故现场的事态仍有进一
23、步发展的可能,要积极组织人员、设备准备进一步救援。3、抢救伤员,现场救援首先要组织力量全力抢救伤员,就近送入医院抢救,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必要时请求武警、消防协助抢险,请公安配合,疏散人群,维持现场秩序。4、应急终止,现场救援要清点现场人数,保护事故现场,确认人员伤亡情况,做好善后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五)、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根据立柱的特点,工地现场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有:起重伤害、机械伤害、触电事故、坍塌事故等,我部针对以上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制定以下的应急处置措施。1、起重伤害、急救方法一般根据受伤情况而定,如果伤者只是轻微的体外创伤切不需要缝合的,可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用酒精进行消炎,敷上消
24、炎药,进行包扎即可。如果伤者地体外伤但伤口大,需要缝合,这种情况下,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可进行伤口的清洗,吃止血药或打止血针止血,如果血管破裂,可用止血钳、绷带扎紧来临时进行止血处理,防止伤者因失血造成休克甚至死亡。、如果伤者是四肢某一处或几处骨折,现场可用夹板对骨折处先行固定,防止伤者在移动中加重伤情,等待救护车来进行处理。、如果伤者被倒塌的设备压在下面,经现场工具无法移开,则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来吊车、气割等设备前来抢救。如果伤者被伤害截肢,除上述抢救方法外,还要对截掉的肢体部分与伤者同时送往医院。2、机械伤害、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者的重点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
25、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死亡。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注意保暖。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3、触电事故发生触电事故要在第一时间迅速采取切断电源
26、,并及时向项目部报告事故情况。事故发生后现场应急救援预案领导小组应立即采取对伤员的急救或根据情况送往医院救治。如伤员情况危急及时拨打120求救电话以争取时间。物资供应人员应及时将施救所需的医疗器材、辅助器材及时供应到现场,保证抢救顺利进行。对有可能继续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危险源进行排查并及时清除,以免再次发生事故或造成更大的财产损。配合上报主管部门和指挥部开展调查处理工作,并做好为稳定社会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4、坍塌事故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在充分考虑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及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重点抢救休克、骨折和出血人员,同时应逐级上报。首先对重伤员采取抢救,拨打12
27、0救援,将重伤员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入救治医院。根据伤员所伤部位采取正确救护手段,骨折伤员尽量避免挪动。颅骨造成伤害人员特别注意脑震荡,脊椎受伤人员要静卧,防止造成脊椎损伤导致瘫痪。现场应急小组的物资供应人员及时把施救药品器械供应到位,保证使救护工作顺利进行。做好现场保卫警戒工作,以防事态扩大。十二、 相关部门及个人联络方式1、项目部内部各施工处要根据本应急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自身的施工特点,制定各自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健全各自的应急组织机构,并落实到人;2、项目部综合科负责对应急人员、车辆和其他事项进行协调和补充,机料部门要保证抢险机械设备的落实和良好运作。3、各领导小组成员要加强工作责任心,增强工作责任感,敢于负责,勇挑重担,全体抢险人员应全力以赴,齐心协力,更不得在事故发生以后相互推诿。4、项目部和各施工处的车辆应服从统一指挥,人员要随叫随到。5、相关人员及联系方式见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名单。6、项目部应急救援车辆 苏HK6289 驾驶员何松手机:150511610617、应急救援医院: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东方分院 地址:连云港连云区中华路57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4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