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州地铁1号线潜在旅游价值的开发利用.doc
《浅析苏州地铁1号线潜在旅游价值的开发利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苏州地铁1号线潜在旅游价值的开发利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苏州地铁1号线潜在旅游价值的开发利用 摘要:本文将结合苏州地铁1号线及其沿线的苏州市域内的主要旅游景点,基于地铁资源的剖析,融入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理论,对于苏州地铁1号线的潜在旅游价值进行探究,试图构建地铁1号线的特色都市旅游系统,提出优化框架和策略。 关键词:地铁1号线潜在旅游价值苏州特色都市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识码: A 1概念引入旅游资源 根据国家旅游局2003年颁布的旅游规划通则,将旅游资源定义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现象和因素。西方国家将旅游资源称为旅游吸引物,与中国
2、不同的是,它不仅包括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而且还包括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因素,甚至还包括舒适快捷的交通条件。 事实上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便是吸引旅游者,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交通压力的日益突显,苏州开始进入轨道交通时代。综合国内各学者关于旅游资源的研究,借鉴国外对于旅游资源的定义,可知,地铁不仅提供快速的交通条件,其本身也可以作为城市内部旅游资源单体间的纽带以及城市文化内涵的传输者。 当然,旅游资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本身是带有发展性质的概念。表现在某些事物在其存在之初并没有被作为旅游资源,但随着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它成了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苏州轨道交通目前并未成为已开发完善的城市旅游资源,但随着轨道
3、交通的完善、在地铁站内部的景观规划设计中逐步融入苏州特色文化元素,轨道交通将成为苏州重要的旅游空间资源。因此,重视轨道交通的潜在开发利用价值对于苏州的旅游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2苏州地铁1号线旅游性开发与利用 随着地铁1号线的启动,苏州开始进入轨道交通时代。地铁1号线除了具备贯通东西片区,缓解交通压力外,仍具有一个潜在的价值城市地下空间旅游资源。我们所熟识的多为城市地上空间的旅游景观,而对地下空间的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与探究涉及甚少。随着地下交通的推进,地铁不再单单作为交通工具,还可以成为城市文化的传承者,将城市各功能组团的核心价值,通过元素提炼融入到地铁站的景观设计中,成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对
4、于苏州这样城市特色鲜明的地区尤为重要。 2.1苏州地铁1号线开发与利用现状分析 2.1.1开发与利用现状 景观设计主题分析 地铁1号线站点主要特色主题要素示意 在景观设计上,苏州地铁站,以白墙灰瓦的地铁出入口、宽敞明亮的站台、清晰典雅的指示牌,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苏州“小桥流水”的江南特色。各个站点根据线路站点的不同区域特色,打造不同的人文主题。 地铁1号线其中9个站点,有进行特色要素的融入设计。涵盖高新区、古城区、园区。高新区的站点设计内容侧重苏州自然、文化的传承和童心、生命的萌发,包括木渎站、玉山公园站、儿童乐园站;古城区的站点艺术设计侧重传统和当代吴文化传承,包括广济路站、乐桥站、仓街站;
5、园区的站点艺术设计侧重现代科技和人文精神,将承载于星港街站、科文中心站、星湖街站。 2)景观设计特色元素分析 沿线24个车站的地面风亭及出入口等附属建筑,古色古香,与站点周边风貌融为一体。特别是室内装修各有本土特色,成为展示“吴文化”的连接点。如人民路为代表的古城区车站,以黑白灰为基调,造型简洁明快,寓意古城的“古韵今风”;以玉山公园为代表的高新区车站,引入清新的蓝、绿色,在建筑小品的选择上也偏重简洁明了,寓意新区的“青山绿水”;而工业园区的车站则以暖色调为主,代表着活力与奔放。在一些空间较为宽敞的站点墙面、顶面设置艺术墙,以苏州历朝历代的名人等为背景,表达站点周围的人文、历史,成为一幅穿越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苏州 地铁 潜在 旅游 价值 开发利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4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