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高速铁路黄土路基沉降分析及控制12345.doc
《毕业论文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高速铁路黄土路基沉降分析及控制1234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高速铁路黄土路基沉降分析及控制12345.doc(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题 目: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分析及控制学 校:专 业:学 号:姓 名:指导教师:日 期:摘 要高速铁路代表了世界铁路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是21世纪交通运输的重大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运输需求激增,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由于高速铁路运行速度快、技术标准高、对路基的要求严格, 控制路基变形沉降已经成为客运专线路基的最大特点。路基变形最明显、危害最大的问题是路基沉降。路基沉降控制是一个涉及因素较多、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工程难题。路基沉降包括路基施工沉降和工后沉降,工后沉降尤其发生几率大、危害严重。本论文从黄土的性质和特性,路基沉降
2、的原因、危害,控制路基沉降的措施、路基工后沉降的机理,控制路基工后沉降的必要性、步骤、措施、各种措施的特点,路基沉降计算、监测等方面分析了路基沉降。 关键字: 黄土 路基工后沉降 控制方式 沉降计算 监测AbstractHigh-speed railway represents the railway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important achievement of transportation, is the common wealth of mankind. Along with the
3、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transportation demand, China railway PDL surge has entered a rapid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period,Due to the high speed railway running speed, the technical standard of roadbed, strict control of subgrade settlement of deformation and has become the biggest charac
4、teristic of PDL roadbed. The most obvious harm, roadbed deformation of the biggest problems is the embankment settlement. Embankment settlement control is one which involves many factors, has large uncertainties of engineering problems.Embankment settlement including sub grade construction settlemen
5、t and post-construction settlement, post-construction settlement risk, particularly serious harm,This paper from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oess embankment settlement, the reason and harm, the control measures of embankment settlement and roadbed settlement mechanism, Control of sub grade se
6、ttlement after the necessity, steps and measur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asures, embankment settlement calculation, monitoring of embankment settlement.KEY WORDS: sienna embankment settlement control mode settlement calculation detectio目 录第1章 绪论1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1.2 我国铁路路基现状11.3 黄土11.3.1 黄土的颗粒组成会及结
7、构21.3.2 黄土的多孔性21.3.3 黄土的湿陷性与变形特性31.3.4 黄土的结构性问题4第2章 路基沉降42.1 路基沉降42.1.1 路基沉降的原因42.2 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和危害62.2.1 路基不均匀沉降对铺轨施工的影响62.2.2 路基对称将对高铁运营的危害62.3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路基填筑的压实标准62.4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路基沉降的控制要求82.41 沉降控制标准82.4 .2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路基的填料要求8第3章 路基沉降的控制及计算113.1 影响路基沉降的因素63.1.1 影响沉降稳定的自然因素113.1.2 影响沉降稳定的人为因素113.2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方
8、法及效果评价83.2.1 试验段工程地基处理方法83.2.2 地基处理效果方法83.2.3 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沉降控制措施83.3 路基工后沉降143.3.1 路基工后沉降组成分析143.3.2 工后沉降控制的重要性与特点153.4 控制工后沉降的主要途径153.4.1 加强技术培训及明确控制标准163.4.2 重视黄土地质核查163.5 工后沉降的控制步骤163.5.1 施工前的控制措施163.5.2 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173.5.3 加强路基沉降分析与预测173.5.4 做好路基沉降观测183.6地基设计183.6.1 桩网地基设计193.6.1.1 CFG桩桩网复合地基193.6.1.2
9、 灰土桩桩网结构243.6.2 桩板结构263.6.2.1 整体构造分析273.6.2.2 结构几何尺寸优化273.6.2.3 承台板设计283.6.2.4 托梁设计283.6.2.5 桩基设计293.6.3 DDC桩323.6.3.1 适用性及沉降控制机理分析323.6.3.2 沉降计算模式333.6.3.3 复合地基下部土体的沉降333.6.4 水泥土挤密桩353.6.4.1 水泥土其它影响因素及有关性能研究353.6.4.2 水泥土挤密桩的加固原理363.7 地基沉降计算363.7.1 地基沉降计算基本原理363.7.2 CFG桩的沉降计算363.7.3 桩板桩基承载力、沉降计算39第4
10、章 路基沉降监测404.1 路基沉降监测的目的404.2 路基沉降的监测内容及要求404.2.1 沉降观测基本要求414.2.2 路基沉降监测的技术要求424.3 合理选择观测设备。434.4 观测元件埋设说明434.5 沉降观测操作要求444.6 沉降观测时间、频率444.7 沉降观测资料的应用45第5章 结论与展望475.1 结论475.2 展望47参考文献48致谢49第1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及意义我国幅员辽阔,铁路经过的地区比较复杂,路基作为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受轨道结构重量和列车荷载及各种附加力的基础,路基本体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一定范围内的变形,所以作为承载高速铁路的基础路基的
11、设计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把路基作为土工结构物来设计的理念在路基设计中逐步得到体现,在一般情况下,路基给工程带来的主要难题是沉降变形及其各种处理措施条件下的固结问题,所以路基沉降变形问题是高速铁路设计中所要考虑的主要控制因素。为了确保列车安全、平稳运行,路基必须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耐久性好,不易变形等优良特性。随着我国既有线大面积提速改造及快速铁路、高速铁路的修建,如何解决路基沉降这个屡屡出现的问题就被提上日程。1.2 我国铁路路基现状长期以来,我国新建铁路没有把路基当成土工结构来对待,而普遍冠名为土石方。在“重桥隧,轻路基,重土石方数量,轻质量”的倾向下,路基翻浆冒泥、下沉、边坡坍滑
12、、滑坡等病害经常发生,使新建铁路交付运营多年仍不能达到设计速度与质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较差。运营铁路路基技术状态不佳,强度低,稳定性差,严重威胁铁路运输和安全,已成为铁路运输的主要薄弱环节。如今,全国铁路网已相继完成四次提速,开发了一批最高运行速度为140160KM/h的“快速列车”。运营时速为200KM的秦沈客运专线的建成通车,使我国铁路路基设计施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路基工程的进步。1.3 黄土通常将具有以下特性的土称为黄土;颜色以黄色、褐黄色为主,有时呈灰黄色;颗粒组成以粉粒(0.050.005mm)为主,含量一般在60%以上;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较大孔隙,一般在1.0
13、mm左右;富含碳酸盐;垂直节理发育。公路工程中,根据黄土沉积年代不同,可将黄土分为新黄土(如马兰黄土Q3、Q4)、老黄土(离石黄土Q12、Q22)、红色黄土(午城黄土Q1)三类;根据黄土的湿陷性又分为湿陷性黄土和非湿陷性黄土。1.3.1 黄土的颗粒组成会及结构黄土的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其含量可达50%以上,其中粗粉粒(0.050.01mm)含量大于细粉粒(0.010.005 mm)含量。黄土中的粘粒、细粉粒和腐殖质胶体,大部分被胶结成集粒或浮在砂粒及粗粉粒的表面,或聚集在大颗粒间的接触点处。黄土中的粉粒和集粒共同构成了支承结构的骨架,较大的砂粒“浸”在结构体中由于其排列比较疏松,接触连接点少,
14、构成了一定数量的架空孔在结构体中,而在接触连接处没有或只有少量的胶结物质。常见的胶结物质有聚集在连接点处的粘粒,易溶盐及沉积在该处的CaCO3、MgCO3等。研究表明,黄土的粉粒含量越大,其孔隙比越大,干密度越小,其湿陷性越明显。粘粒的存在对湿陷性有抑制作用,当粘粒含量大于30时,湿陷性几乎减弱到不复存在,当然这与粘粒的结构、性质及分布有关。在颗粒大小中,小于0.01mm的颗粒对湿陷性的影响更加明显。1.3.2 黄土的多孔性黄土中的孔隙,呈垂直或倾斜的管状,以垂直为主,上、下贯通,其内壁附有白色的胶结物,一般为CaCO3,这种胶结对黄土起着加固作用。一般将黄土的孔隙分为以下三类:大孔隙,直径约
15、0.51.Omm,肉眼就可辩识;细孔隙,是架空结构中大颗粒的粒间孔隙,肉眼看不见,可在放大镜下观察到:毛细孔隙,由大颗粒与附在其表面上的小颗粒所形成的粒间孔隙,肉眼更看不见。由这三种孔隙形成了黄土的高孔隙性,故又将黄土称为“大孔隙土”。黄土孔隙率一般在3560之间,有沿着深度逐渐减小的趋势;在地理位置上,自东向西,自南向北,黄土孔隙率有增大的规律。一般认为黄土的孔隙是引起黄土湿陷的主要原因,但有资料表明压实黄土仍存在大孔隙,也具有湿陷性,表明这不是黄土湿陷的根本原因,但它为黄土湿陷提供了足够的空间【1】。 1.3.3 黄土的湿陷性与变形特性 湿陷性是指土在自重或附加应力与自重共同作用下受水浸湿
16、后产生急剧而大量的下沉。浸水湿陷只在士体自重作用下产生的黄土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而浸水湿陷在土体自重与附加应力共同下产生的黄土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根据自重湿陷量与总湿陷量可对湿陷性场地进行湿陷等级与湿陷类型划分。非自重湿陷性场地的湿陷起始压力一般大于土的饱和自重压力,湿陷敏感性较弱,湿陷性事故较少,自重湿陷性场地的湿陷起始压力小于其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湿陷敏感性较强,湿陷性事故多 。黄土与其它粘土的区别在于黄土对含水量的变化极为敏感,含水量的高低严重影响土的湿陷性和承载力的高低,含水量低时,土的湿陷性强烈,但承载力却很高,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土的湿陷性逐渐减弱,承载力随之急剧下降,而压缩性却
17、得以提高。根据大量土样的试验资料统计结果表明,黄土的湿陷性与饱和度成直线反比关系,见表l-l,即饱和度愈低,土的湿陷性愈强,土的湿陷性随着饱和度的增大而降低。表1-1 饱和度Sr与湿陷系数6s的关系 饱和度()湿陷系数范围湿陷系数中值300.090.1370.12030400.040.1180.08640500.020.1000.06050600.020.0840.04607000.0600.037000.030.015者只占3.4%黄土的压缩性反映黄土地基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压缩变形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土的密实程度和含水量,三者的关系见表l-2。表1-2 黄土变形模量与含水量和孔隙比的关系土类含
18、水量(%)孔隙率(%)变形模量(Mpa)黄土1017474822.532.068464822.028.0814474919.022.0黄土状粉质粘土1218434510.040.0222545488.01.5253040457.01.31.3.4 黄土的结构性问题结构性应该是描述土物理本质中比粒度、密度、湿度重要的一个侧面。它的重要性早为太沙基所指出,也早为一系列学者所重视。如果说结构性对任何土都是重要的,那么,对黄土就更是不可避免的,具有更大的意义。研究黄土的结构性及其在力和水作用下的变化规律对整个土力学研究的对象都会有很大的辐射作用。目前,将黄土受力、水作用后结构由损伤到破坏作定量描述的固
19、体力学方法,因其可以回避在寻求独立表示土结构性参数上的困难,使结构性关系的建立出现了新的跳跃。但它仍然遇到了建立不同湿密状念土在受到外力作用过程中损伤变量正确表述的困难显然,如果能够找到一个能合理反映土的结构性及其随水与力的作用而变化的土结构性参数,无疑会使问题的解决更加直观、更加灵活,会使土力学的参数体系更加完善文献中关于综合结构势这一新指标的提出及对其合理性、灵敏性、稳定性与普遍性的检验的相关研究表明: (1)黄土的结构可视为一个由单粒、集粒或凝块等骨架单元共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它的单元形态(单粒的矿物碎屑与集粒或凝块)确定了力的传递性能和土的变形性质,它的连接方式(点接触、面接触)确定了
20、土的结构强度,它的排列方式(大孔隙、架空孔隙、粒间孔隙)确定了土的稳定性单粒点接触、架空孔隙占优势的结构,湿陷性大;集粒或凝块,面接触、粒间孔隙占优势的结构,湿陷性小 (2)黄土结构性的研究,应既注意揭示土颗粒排列的几何特征(以孔隙分布特征最为敏感),又注意揭示土颗粒联结(物理的和化学的,而以化学的为最敏感)的力学特征,同时将结构与组成相结合,探讨黄土的非均质性,各向异性(3)从黄土力学的观点来看,结构性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结构性对土力学行为的影响及内在联系,因此,将土的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行为相结合是一条正确的研究途径(4)黄土的结构性问题在其结构联结没有遭到破坏以前表现为它维持结构可稳性的
21、能力,它和颗粒联结的特性与稳定性有关;在结构联结遭到破坏以后表现为结构可变性的能力,它和颗粒的排列特性与均匀性有关第2章 路基沉降的原因及影响2.1 路基沉降路基裸露在自然界中,整个路基经常受到自重、列车荷载和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由于水、温度和各种荷载的作用,路基的各部分将产生可恢复和不可恢复的变形,那些不能恢复的变形,将引起路基标高和边坡坡度、形状的改变,甚至造成土体位移和路基横断面几何形状的改变,危及路基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完整和稳定,形成路基的危害2.1.1 路基沉降的原因2.1.1.1 路基填土压实度不足由于压实度不足,往往导致填方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变形,路基两侧出现纵向裂缝,路基土体压实度
22、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施工受实际条件的限制。路基施工时,天气太干燥,局部路堤填料粘土土块粉碎不足致使路基压实度不均匀;暗埋式构造物处因构造物长度限制使路基边缘不能超宽碾压,致使路基边缘压实度不够;某些加减速车道与行车道没有同步施工,当拼接处理得不好时,其拼接处也会产生压实度不足的情况。(2)考虑到施工安全和进度,使得压力或压力作用时间不足,路基压实不充分,致使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规范要求。(3)由于填方土体的最佳含水量控制不好,压实效果达不到规范要求。(4)在填方路堤施工中,当路堤施工到一定高度以后,路堤边缘土体往往存在压实度不足问题,对于较高的填方路基,通常都要做相应的处治。填方土体压
23、实度不足,其结果是土体前期固结压力小于自重应力和各种附加应力之和,在自重作用下就会发生沉降变形,这些附加应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车载,尤其超载情况;含水量变化造成土体容重的改变;地下水位升降而导致浮力作用改变;土体饱和度改变,引起负孔隙水压力改变。这些附加应力引起土体中有效应力改变,从而导致土体发生压缩变形。2.1.1.2 路堤填料不均匀,控制不当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对填料、级配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填料常常是开挖路堑、隧道掘进产生的方法,这些填料性质差异大、级配也相差很远。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分层碾压厚度过大,小颗粒填料和软弱物质很难得到有效压实,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回填料会产生不协调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铁道 工程技术 专业 毕业设计 高速铁路 黄土 路基 沉降 分析 控制 12345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4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