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论文.doc
《城市轨道交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论文.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轨道交通论文浅谈城市轨道交通摘 要城市主要是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荟萃点,许多城市成为复杂而又高度集中的活动中心,同时也促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由于现代城市的居民出行和人口流动,在一天的高峰时间里,客流高度集中、流向大致相同的现象已很普遍,以往使用的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已很难适应现代客运交通的需要,尤其是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产生了交通拥挤堵塞、城市生态恶化等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虽然在汽车环保及公路利用方面采取了各项措施,但随城市交通需求的不断上升,这些问题仍会继续恶化。如何使交通系统的发展符合未来的环境保护、健康、
2、安全和效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绿色交通应运而生。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率的运输方式。它以其快速、运量大、污染小、效率高等特点,成为城市交通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解决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交通日益增长的供需矛盾、有效地满足城市化需求的交通手段,成为21世纪一种理想的绿色交通工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交通作为一个城市的命脉,关系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发展。如今, 社会发展要求和高新技术的突破, 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以调整旧运输结构和发展模式为主旋律的交通运输革命, 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强烈的影响,
3、 而轨道运输已经成为调整传统运输结构的着眼点, 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是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共同选择。依靠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办法, 不仅在发达国家得到普遍应用, 在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也日益引起重视。为此, 世界各国正积极采取行动, 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 为建立立体公共交通系统而努力。确立以轨道交通为重点的城市交通运输发展战略, 是象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城市交通发展的理性选择。只有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输, 才能真正解决世界各国的城市交通运输问题, 同时也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目 录摘 要I引 言11 城市轨道交通21.1城市轨道交通的
4、概念21.2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21.3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运营速度21.4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准时性31.5城市轨道交通的能耗率、道路利用率31.6城市轨道交通的造价成本32 城市轨道交通的状况42.1国外情况42.2国内情况43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63.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可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63.2城市轨道交通可节约大量的能源63.3 城市轨道交通缓解了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恶化63.4 城市轨道交通对市区声环境的影响73.5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水资源问题73.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可以缓解城区热污染73.7 城市轨道交通减轻了视觉光污染73.8 城市轨道交通产生新的环境影响
5、电磁环境影响84 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94.1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应合理筹措资金94.2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应加强综合规划94.3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应适合国情市情94.4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应积极推广一些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105 城市轨道交通的潜力115.1地铁给市民生活带来的便捷115.1.1设计便捷的换乘条件,提高换乘通过能力115.1.2设置方便的进、出站口115.1.3为所有乘客创造最便利的站内通道115.1.4确保与乘客接触设备的完好率115.1.5装修、广告、广播组成一个和谐的乘坐环境种乘坐享115.2地铁将带动延伸线的商业繁荣125.3地铁起点与终点将成新商圈12结 论13致 谢14参考文献1
6、5引 言现代城市的快节奏生活离不开便捷的交通工具。轨道交通快捷、安全、舒适、环保,拥有其他公交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轨道交通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了各个区域的经济联系,节省了运输成本和时间,带动周边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为大多数市民提供便捷,为市民的出行带来更好的服务,为加强城市商业化提供了更多、更全方位的优势。1 城市轨道交通1.1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具有固定线路,铺设固定轨道,配备运输车辆及服务设施等的公共交通设施。“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包含范围大的概念,广义上说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轨道上行驶或以导向系统行驶的、服务于城市的交通,它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
7、道交通系统,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大载客量、快捷、准时、安全、环保而成为解决交通拥挤的最有效手段。城市公共交通的轨道化城市已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城市轨道交通自1863年以来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它技术成熟、安全可靠、形式多样、用途广泛,正成为城市交通的骨干。1.2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一般认为, 城市轨道交通包括轻型轨道、高架铁路和地下铁路等几种形式。 轻型轨道交通是一种轻型车辆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方式, 近年来在国外发展很快。它以外部电源为动力, 以钢轮、钢轨为导向。其主要设施在地面, 部分路段可能还设置成高架铁路, 有的则进入地下(但
8、通常所占比重不大)。它不与其他地面车辆混杂行驶, 要求线路是全隔离或基本隔离。地下铁路系统则要求更高, 完全隔离, 全部或大部分线路设置在地面以下, 对线路、站台、行车控制等都有特殊的要求。地下铁路简称地铁,是城市快速轨道的先驱。地铁是由电力牵引、轮轨导向、轴重相对较重,具有一定规模运量、按运行图行车、车辆编组运行在地下隧道内。它由于大部分线路在地下或高架通行,因此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也高。地下系统与国家干线铁路一样,主要由线网、轨道、车站、车辆、通信信号等设备构成,要求各部门能够有机配合,协同合作,最大限度地完成输送任务。城市轨道交通之所以为世人所青睐, 是因为它有着其他交通
9、工具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快捷、准时、安全、舒适、运量大、能耗低且污染轻。1.3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运营速度(1)公共汽车每车平均约载80 人, 若每1分钟发车一次, 在忽略其他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 大容量公共汽车每1小时允许客运量约为1 万人次; 而轻轨每车可载250 人, 每1小时 可发车30 次, 以其挂接车辆数为4 计, 则每1小时可载3 万人次; 地铁由于在地下运行, 不占城市地面, 编组数更多, 可达8 10 辆, 其小时客运量高达6 万人次以上。(2)其它车辆混杂行驶, 目前在我国大城市运营速度每小时平均仅为12 18公里 ; 地铁完全与其他线路隔离, 运营速度较高, 速度每小
10、时为40 50公里 , 最高可达每小时72公里; 轻轨系统因有不同程度的交叉, 运营速度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一般为每小时25 30公里。 1.4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准时性城市轨道交通一般都设有护栏, 运行在专用轨道上, 没有车辆和人群的干扰, 因此很少出现交通事故。再加上轨道交通一般都安装了列车自动停车装置(A T S)、自动控制装置(A TC) 和自动行车装置(A TO) , 并全部由电子计算机操纵, 安全性显然比车道上混杂运行的车辆高得多。另外, 城市公共汽车因在线路上混杂运行, 易受道口阻塞的影响, 特别是客流高峰期, 准时性很难保证; 轻轨交通则好得多。当然, 安全性与准时性最好的是
11、地铁。1.5城市轨道交通的能耗率、道路利用率能源消耗低、道路利用率高。据专家测算, 在能耗方面, 轻轨只有公共汽车的45% , 地铁只有50% ; 在道路利用率方面, 在动态情况下, 平均每位旅客占用的道路面积; 大容量公共汽车为0.92平方米 , 轻轨仅0.2平方米, 而地铁则根本不占用地面道路。1.6城市轨道交通的造价成本西安地铁:一号线是西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位于东西方向的轨道交通主干线,规划线路西起森林公园,东至纺织城,线路全长31.825公里,每公里造价4.8亿,共预计122.68亿。二号线是西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位于南北方向的轨道交通主干线,规划线路南起长延堡,北至张家堡,线路
12、全长26.302公里,每公里造价4.8亿,共预计105.20亿。三号线为东北、西南走向,线路沿城市主要客流走廊东二环铺设,毗邻浐灞、兴庆宫公园,经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小寨、高新区、长安科技产业园等人口密集区,线路全长44.3公里,每公里造价4.8亿,共预计220.00亿。2 城市轨道交通的状况2.1国外情况大运量型轨道交通特大城市特别是首都、直辖市及省会所在城市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每天进出市区的上班族或进行商业活动及各种业务的人口特别多。为了输送如此大运量的旅客人员, 只有像地铁这样的大运量型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手段才行。下面将世界各大城市共有的大运量型轨道交通地铁的发展情况介绍如下:
13、地铁是线路的大部分建在地下作为大运量轨道交通手段的城市高速铁道的总称。1863 年, 世界上最初的地铁在伦敦开通, 全长6公里 。在纽约, 1868 年按照城市高速铁道的发展计划建成了11公里 的高速铁道延伸线, 后来由于道路交通混乱、城市美观、噪音等问题, 20 世纪初开始建设地铁, 1904 年第一条地铁开通。目前已拥有385公里 的线路网和6 600 辆车辆。在巴黎, 直到1900 年才建成了第一条地铁线, 长约5公里 , 以后加快了地铁的建设速度, 1930 年已经建成116公里的线路网。总之, 欧洲超过60 万人口的大部分城市都已建成或在建、筹建地铁, 作为城市交通的大动脉发挥着作用
14、。日本由于各种原因直到1927 年在东京的上野 浅草之间建成第一条地铁, 长2. 4公里, 1939 年浅草至涩谷的延长线开通, 长14. 3公里, 1933 年大阪第一条地铁开通, 长3.1公里 。战后首都圈的人口急剧增加, 加之1964 年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机会, 地铁线路网显著发展。目前为止, 东京地铁总延长达220公里 , 作为交通运输的大动脉, 每年输送旅客达25 亿人。战后大阪的地铁线路网建设也逐渐延伸, 特别是1970 年万国博览会召开的机会, 路网建设大幅度增加。目前为止, 总延长达100 多公里。1955 年以后, 除了东京、大阪以外的其他大城市如名古屋、札幌、横滨、神户、
15、京都、福冈及仙台分别开通了地铁。目前为止, 全日本地铁的总运营里程达500 多公里, 有5 200 多辆车辆。在首都圈轨道交通每天输送的旅客达3 250 万人(其中地铁730 万), 京阪神圈轨道交通每天输送的旅客达1 309 万人(其中地铁270 万)。2.2国内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客运量急剧增加。这期间虽然交通能力有所加强, 但在一些城市, 特别是某些主要干道, 高峰期客运量远远超过大型公共汽车所能担负的运量, 道路阻塞已司空见惯。交通拥挤堵塞给城市居民出行带来了不便。以北京为例, 机动车平均车速逐年下降, 每小时客车车速已由25.4公里下降到21.5公里。同时, 交通阻塞造成车
16、辆怠速行驶, 也加大了能耗和废气排放量。我国有近70 座大城市。这些城市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口外出活动, 加上数以百万计的流动人口, 单个城市每1天的客运量已经超过1 000 万人次。高峰期一条公交线承担1 3 万人次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车上乘客密度最高时达到10 12 人m 2, 公交车辆行驶速度已经降到每小时10 13 公里,个别城市甚至每小时只有5公里交通系统已处于瘫痪的边缘。从目前我国大城市的客运结构来看, 轨道交通所占比例很低, 城市交通工具基本上是自行车、公共汽车、中巴和小汽车。以自行车为主的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交叉混行, 大大降低了机动车的行车效率和对道路的使用率, 最近几年中巴、出租小
17、汽车、私人小汽车的大量涌现更加重了这种现象。要真正缓解大城市的交通拥挤状况, 满足大多数人日常出行的需要, 就必须大力发展面向公众的集约型运输方式。由以上分析可知: 轨道运输系统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道路和最佳选择, 它不但能解决人们大批量流动的需求问题, 而且还改善了地面环境, 为其他机动车的运行腾出了更大的空间, 对发展我国汽车工业也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据统计, 北京市1998年有地铁线路42公里,只占全市公共电汽车运营线的1.5% , 却承担了全市客运量的15%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经历了“ 兴起 衰落 重新发展”的过程。早在30年代, 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大连、鞍山等城市都相继出现了有
18、轨电车, 但随后便被陆续淘汰。1965年7月1日我国第一条地铁在北京动工兴建。30年以来, 我国相继建成的地铁线路仅100公里多。进入90年代,我国加快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步伐, 目前全国正在实施或规划实施的地铁项目有24 个, 分布在18 个城市中, 预计建成后线路总长将超过510公里。3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存在已久的公共交通方式。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曾一度受到冷落。实践证明,在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人们环保意识迅速提高的今天,城市轨道交通以全新的面貌成为都市交通圈中公共交通骨干系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的“绿色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城市(郊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轨道 交通 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3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