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中国梦作文九年级.doc
《共筑中国梦作文九年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筑中国梦作文九年级.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共筑中国梦作文九年级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人民正撸起袖子加油干,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作为小学生更应该奋发学习,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共圆中国梦。一起来看看关于共筑中国梦作文九年级,欢迎查阅!共筑中国梦作文11949年10月1日,在这辉煌的时刻,我们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接下来的70年里,我们的祖国用实力昭告世界什么叫“中国力量”。1964年6月,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74年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1999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成功升上大空;20XX年青藏铁路
2、全线通车;20XX年9月28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之所以能取得重大成就,是因为党的正确领导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的共同努力:张渠伟,让人民脱离贫困奉献力量;程开甲,让科技不再遥远;邓嫁先,研究出第一颗原子弹;马化腾,生活渐趋便捷;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仅依靠领导和精英们的努力,还依靠社会各层人民的努力,如警察老师、医生、清洁工等,虽然他们很平凡,但他们为国家、社会和人民无私奉献,正是因为他的贡献,我们的祖国会更加富强,社会会更加和谐,人民的生活会更加美好。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就拿我爸爸那代来说吧,爸爸曾告诉我,我们那时住
3、的是茅草房,童年时经常放牛,吃得只有一些稀粥,每天早上三四点起床步行二十里路上学;可我们这一代人,住的是高楼大厦,童年时经常去游乐园,一日三餐都吃得很饱,每次都由爸爸带我上学,我之所以现在的生活过得那么好,是因为人民的携手奋斗,祖国在不断地发展。共筑中国梦作文2我常常遐想这样一个中国:城市的角落、乡村的小路到处都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美德的气息散发于四方,人们谈吐文雅,举止大方,展示了一个中国人的真正风貌;处处是姹紫嫣红、花红柳绿的景象,没有尘土飞扬,只有鸟语花香,没有纠纷难缠,只有和睦友好;那边一群可爱的红领巾正在热火朝天地我们美丽的家园添绿,这边几位志愿者正耐心地帮助老爷爷老奶奶解读书籍。
4、而我的理想:成为作家,用文字洗净人们心灵的杂质,让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让中国梦绽放光彩,我要从现在做起,用文字让大家懂得礼仪的真正意义,用文字让大家懂得美德的不可或缺,用我的笔歌颂它,赞扬它,用我的笔绣出我的中国梦,让中国梦在我的笔下慢慢绽放。我要把这股激情灌注在我的行动上,用我的行为感染身边的人,带动所有的人创建起这样的一个中国。我要从小事做起,在拥挤的人群里避让,在公交车上让坐、清理垃圾等等,我要发现生活中美德与礼仪,用文字描写出这些事迹,让大家明白这些道理,传承这种美德。写下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上尽职尽责的交警,在黑夜中辛勤巡逻的保安,在狂风暴雨中卖力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在公交车
5、上乘客们互相谦让的场面,记下这些平淡而真实的事迹,让人们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要让这样的中国在神州大地上诞生,迸出光辉的火花,不能只依靠我一个人的力量,让所有的梦想都凝聚在一起,让所有的人都一起努力,为祖国,为梦想而努力,在每一件小事上做好,在每一个细节上用心,在每一个缺点上攻克。我们要学会取长补短,让自己的礼仪、品德达到最高巅峰。用我们优异的成绩,让中国梦吐芽;用我们忙碌的身影,让中国梦茁壮;用我们娴雅的举止,让中国梦含苞,让我们聚集所有的梦想,为中国梦浇水、修枝,直到它在神州大地上绽放。让我们放飞理想,把我们每个人的理想与祖国复兴连为一体,从现在做起,用行动圆我中国梦。共筑中国梦作文3梦
6、想要激发力量、鼓励奋斗,离不开现实的深厚基础;梦想要开花结果、落地生根,更有赖于现实的强力支持。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阐明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伟大的梦想,源于现实的土壤。中国梦逐步成形的进程,也是中国不断发展前行的进程。上世纪初,爱国学生只能空自发出奥运3问;进步青年只能在小说里幻想举办万国博览会。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经济萧条,何敢言梦?从新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奥运梦、世博梦终究梦想成真,我们听到中国梦渐行渐近的铿锵足音。只有通过不断发展,才能让梦想成为现实。国家富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作文 九年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