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新二线客专线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doc
《兰新二线客专线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新二线客专线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doc(2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枢纽内线路(一)新建线路新建兰新第二双线并行既有兰新线引入乌鲁木齐站,受既有乌鲁木齐车站能力和改扩建条件的限制,根据枢纽总图规划,新建兰新第二双线继续向西延伸,至既有二宫车站位置新建乌鲁木齐第二客站(新客站);在既有乌鲁木齐站至新客站间形成既有兰新双线和新建兰新第二双线,共四线格局。1、兰新第二双线铁路主要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国铁级。(2)正线数目:双线。(3)限制坡度:20。(4)最小曲线半径:1000m,个别进站前700m。(5)设计线间距:5.0m(6)牵引种类:电力。(7)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8)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9)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2、线路平面该段
2、线路基本沿既有兰新铁路两侧布线,线路自既有乌鲁木齐车站南侧高速场引出,向西以1700m长隧道穿越雅山,出隧道后设桥上跨既有兰新线后,线路平行既有兰新线沿东侧向北行进。跨过西山路及利用既有公路桥孔下穿克拉玛依西路后,继续向北并站接入既有二宫站(改建为乌鲁木齐新客站);为满足枢纽阿拉山口方向与新建兰新第二双线间行走动车需要,新建新客站至既有兰新线阿拉山口间的联络线,该联络线分上下行接入既有兰新线,线路全长9.241km。受既有兰新铁路和市区地形、地物的限制,该段线路较为曲折,共设有曲线5处,合计长6.688km,占线路总长的72.4%。全线设最小曲线半径700m曲线1处,位于乌鲁木齐新客站进站前,
3、其余曲线半径均不小于1000m。3、线路纵断面该段线路纵断面设计纵坡按20控制,最短坡长为600m,竖曲线半径按15000m设计,主要控制点为乌鲁木齐站轨面高程、雅山隧道北出口跨既有线处既有线轨面高程、克拉玛依西路公路梁底高程和乌鲁木齐新客站设计高程。(二)改建既有线新建兰新第二双线沿既有兰新线通道、不修建货车外绕线引入既有乌鲁木齐车站,另在既有乌鲁木齐车站车场南侧新建高速车场,采用高普不置换并场方案,根据乌鲁木齐车站地形条件,需改建既有乌鲁木齐站及两端既有兰新线。改建既有线,按不低于原标准的原则进行改建。1、既有乌鲁木齐站兰州端改建既有兰新线受新建兰新第二双线引入乌鲁木齐站平面条件的限制,引
4、起对既有乌鲁木齐车站兰州端既有兰新线的改建,改建范围自GK1879+957.160GK1881+558.570,改建长度1.553km(双线绕行)。受车站、地形条件限制,本次改建线路维持既有标准,最小曲线半径300m,限制坡度13,最短坡长不小于400m,相临坡段代数差大于3.0时以圆曲线型竖曲线连接,竖曲线半径采用10000m,相临坡段代数差不大于10。2、既有乌鲁木齐站阿拉山口端改建既有线受既有兰新铁路雅山隧道限界的限制,该段既有兰新铁路无法满足双层集装箱运输要求,本次研究考虑对该隧道进行改建,使兰新既有线在该区段内满足双层集装箱的运输要求。改建线路自K1883+300双线引出,以380m
5、长的隧道穿越雅山,之后线路靠近既有线,接入既有兰新线至终点K1885+600,线路全长2.23km。(三)联络线、动车走行线1、新建跨线客车联络线结合枢纽运输组织分工,本次研究修建乌鲁木齐新客站与既有兰新线(阿拉山口方向)间的上下行跨线客车联络线,以便接通兰新第二双线与既有兰新线西段之间的跨线动车组运行。新建乌鲁木齐新客站上下行跨线客车联络线全长6.414Km(单线),其中上行联络线(DyK1892+400DyK11895+100)线路全长2.715km,下行线联络线(DzK1892+400DzK11896+100)线路全长3.699km。该跨线联络线设计行车速度按100km/h,平、纵断面设
6、计参照铁路线路设计规范中有关行车速度100km/h的技术规定执行,平面最小曲线半径600m、夹直线、夹圆线均不小于50m,线路最大坡度30、最短坡长400m、相临坡段代数差大于3.0时以圆曲线型竖曲线连接、竖曲线半径采用10000m、相临坡段代数差不受限制。2、新建乌西至乌北联络线考虑到新建兰新第二双线引入枢纽后,既有乌鲁木齐站货场、二宫站货运设施均搬迁至北疆支线乌北车站,在既有乌北车站新建(还建)货场,乌北车站货运量将增加较多,致使乌西至乌北间既有北疆支线能力紧张,而既有北疆支线曲线半径小、标准低,采用改造既有北疆支线扩能方案,拆迁工程大、施工对既有运营干扰严重,并且不能解决兰州方向与乌北方
7、向间的折角车流的问题,故本次研究采用新增乌西至乌北联络线的扩能方案,以缓解乌西至乌北间的运输压力。该新建乌西至乌北联络线,设计标准为单线(预留二线)电化线路,设计速度120km/h,线路全长10.38km。3、新建动车走行线新建乌鲁木齐新客站至动车运用所间动车走行线,全长约5.8km(双线)。该动车走行线的下行线在跨线客车联络线下行线DK1894+200处,以1组渡线引出,并行跨线客车联络线的下行线跨既有兰新线后贴近既有兰新线西行,跨乌奎高速后至终点DDK1900+000;动车走行线的上行线在跨线客车联络线的上行线DyK1894+205处,以1组18号道岔引出西行,上跨既有兰新线后与动车走行线
8、的下行线并行至终点。新建动车组走行线设计行车速度按100km/h,平、纵断面设计参照铁路线路设计规范执行。其中线路纵断面结合动车组运行特性,按“铁建设200747号、铁建设2004157号”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中有关动车组走行线坡度规定执行;动车组走行线平面最小曲线半径600m,夹直线、夹圆线均不小于50m,线路最大坡度30,新建线部分最短坡长不小于400m,相临坡段代数差大于3.0时以圆曲线型竖曲线连接、竖曲线半径采用10000m,但在特殊困难条件下采用5000m、相临坡段代数差不受限制。三、机务设备及车辆、动车组设备(一)机务设备1、设计原则(1)机车交路结合车
9、流特点,贯彻长交路、轮乘制的技术政策。(2)根据优化运输生产力布局、大力扩充运输能力,快速提升铁路装备水平的跨越式发展思路,合理利用既有的机务设备能力。(3)结合陆桥通道规划,近远期结合。(4)贯彻“机车集中配置、干线统一机型、人员分段运用、检修形成规模”的指导思想。2、既有机务设备的分布、性质及规模乌鲁木齐枢纽内既有机务设备有乌鲁木齐机务段1处,其现有规模主要为:二线内燃中修库1座,三线内燃小辅修库2座;内燃机车整备待班线11条,21000+3700 m3油库1座;160吨特等救援列车1套。 3、设计的机务设备的分布、性质及规模简述(1)在建工程概况在建的“乌精二线工程”以及“嘉乌阿电化工程
10、”的主要工程有:既有内燃中修库电化改造成电力中修库,既有1座内燃小辅修库电化改造成电力小修库,整备场7条内燃机车整备待班线电化改造成电力机车整备待班线,增加机车外皮洗刷设备、自动上砂设备和机车轮对受电弓动态检测设备,其他均维持既有。即改造后主要规模为:二线电力中修库1座,3线电力小修库1座、3线内燃小辅修库1座;电力机车整备待班线7条,内燃机车整备待班线4条,21000+3700 m3油库1座;160吨特等救援列车 1套 。 (2)本次研究工程概述在建的“乌精二线工程”以及“嘉乌阿电化工程”完工后,乌鲁木齐机务段的规模能满足要求,本次研究对乌鲁木齐机务段不再改建。(二)车辆设备1、既有车辆设备
11、的分布、性质及规模(1)客车检修运用设施1)乌鲁木齐客车段1处,现有客车段修台位15个,其中检修台位12个、油漆台位3个。2)乌鲁木齐客车段内设有客车整备所一处,现有整备线15条、存车线15条(总有效长7049m)。3)乌鲁木齐站设客车列检所一处,现员16人。(2)货车检修运用设施1)乌西货车段货车检修车间1处,现有段修台位12个。“嘉乌阿电化”在建工程对其进行改扩建,新增段修台位9个、并对既有转向架间及轮轴间进行工艺改造。2)乌西站修所1处(乌精二线在建工程),规模为24台位。3)既有列检所3处(峰前场列检、上行场列检、下行场列检),“嘉乌阿电化”在建工程,新建出发场列检所1处。(3)车辆安
12、全防范预警及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乌西既有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3套、车号自动识别设备5套;“嘉乌阿电化”在建工程,在乌西车站兰新线上下行方向增设TADS、TPDS、TFDS探测设备各2套。2、设计车辆设备的分布、性质及规模(1)本次研究乌北车站因新建货场,冲占拆除装卸检修所1处,按原规模还建,设备利用既有。(2)在新建乌西至乌北联络线,增设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THDS)、车号地面自动识别设备(AEI)各1套。(3)客车检修运用设施维持现状,枢纽其他货车检修运用设施维持“嘉乌阿电化”工程设计不变。(三)动车组设备1、主要设计原则(1)根据动车组开行计划方案和相邻线动车组运用维修设备的分布,确定动车组运行
13、交路;各动车段(所)担当的交路,应充分考虑能力利用以及适当均衡。(2)结合客运专线路网规划,对动车运用维修设施进行总体规划、分期实施。(3)动车组配属原则:当始发、终到站均设有动车组运用检修设施时,原则上动车组各配属一半;当始发、终到站只有一个站设有动车组运用维修设施时,其动车组全部配属在有动车组运用维修设施的一方。(4)按照“ 检修集中、运营分散”的原则,按需设置动车组运用维修设施,本工程范围内动车运用所产生的三级以上修程检修作业由相邻动车组检修基地承担。2、动车组设备分布、性质及规模根据动车组开行方案和运用维修需要,以及结合乌鲁木齐铁路枢纽客运站作业分工,本次研究在乌鲁木齐新客站西端新建动
14、车运用所1处。根据任务量计算,乌鲁木齐动车运用所设计总体规模为:检查库线6条、存车线45条、外皮洗刷线2条、临修和不落轮镟轮线各1条。其中近期主要工程内容:新设存车线20条,检查库线4条,临修线、不落轮镟轮线、外皮洗刷线各1条;新建动车组4线检查库及边跨、外皮洗刷库、轮对踏面诊断棚及现场设备间、临修及不落轮镟轮库、乘务员公寓及候班楼、客运整备服务综合楼、空压机间、门卫、公安警备所、信号楼等生产办公房屋,相应配套配电所、开闭所、食堂、浴室、锅炉房、污水处理间、给水所、垃圾转运站等辅助生产房屋;设置轮对踏面诊断设备、外皮洗刷机、数控不落轮镟车床、转向架更换设备、检查库三层立体作业平台以及架空轨道等
15、设施。四、电气化(一)牵引供电系统1、既有牵引供电设施概况正在实施的“兰新线嘉峪关乌鲁木齐阿拉山口电化工程”,在乌鲁木齐站至二宫间采用AT供电方式,二宫至乌西间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在二宫设置牵引变电所,牵引变压器采用V/V接线,安装容量为2(25+25)MVA;在乌西设置分区所兼开闭所,出直供馈线为乌西编组站各场段供电;接触网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采用JTM150+CTS150导线组合。2、供电方案(1)牵引网供电方式兰新第二双线引入乌鲁木齐枢纽正线采用AT供电方式,动车运用所、联络线等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或直接供电方式。(2)牵引变电所、开闭所分布1)在乌鲁木齐新客站新建牵引
16、变电所1座,与“嘉乌阿电化工程”设置的二宫牵引变电所合建。2)在动车运用所新建开闭所1座,为动车运用所及走行线供电(2进4出,另预留4回)。开闭所电源一路由乌鲁木齐新客站变电所提供,一路从二宫至乌西的接触网上“T”接。3)改造既有乌西分区所兼开闭所,新增1回馈线为新建的乌西乌北连联络线供电。(3)牵引变压器类型及容量乌鲁木齐新客站变电所位于本线末端,本次研究牵引变压器暂采用单相变压器,预留构成单相V/V结线条件。牵引变压器容量为225MVA。(4)接触网悬挂类型及接触线、供电线等各种导线选择1)接触网悬挂类型兰新第二双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形悬挂,联络线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2)导线选择A、正线
17、:接触线采用铜合金绞线150mm2,承力索采用铜合金导线120mm2,正馈线采用铝包钢芯铝绞线300 mm2;B、联络线:接触线采用铜合金绞线120mm2,承力索采用铜合金导线95mm2,回流线采用铝包钢芯铝绞线240mm2。(5)电能质量分析及措施1)本线运行的各类列车,均采用交直交动车组,其功率因数高(满负荷时接近1),故在牵引变电所内不设置无功补偿装置。2)本线开行低次谐波含量较低(小于2)的交直交动车组,各牵引变电所不设置谐波滤除装置,但预留了高次谐波滤除装置的设置条件。(二)牵引变电所、开闭所及牵引供电调度所1、既有牵引变电设施概况“兰新线嘉峪关乌鲁木齐阿拉山口电化工程”在乌鲁木齐铁
18、路枢纽设置的二宫牵引变电所,目前工程正在实施中。该牵引变电所的进线电压等级采用220kV,双回电源引入,主接线采用带跨条的线路分支接线,227.5kV侧接线采用单母线及单母线带隔离开关分段的接线型式;该所纳入乌鲁木齐铁路局牵引电力调度所进行调度管理。2、主接线及总平面本次研究将“嘉乌阿电化工程”修建的二宫牵引变电所,扩建为牵引、电力合建变电所,扩建后将为兰新第二双线引入乌鲁木齐枢纽相关工程供电;新建动车运用所开闭所1座;改建乌西开闭所,新增一回馈线为本线供电。(1)主接线1)利用二宫牵引变电所既有220kV电源进线,将原220kV侧跨条改建为带断路器分段的单母线接线;本线工程设置2台单相牵引变
19、压器及2台电力变压器,牵引变压器分别接在两段母线上,固定备用,一主一备方式运行;2台电力变压器分别接在两段母线上,正常时并列运行。2)牵引变电所,227.5kV 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馈线断路器采用上、下行互备方式。3)(新建开闭所,引入两回27.5kV电源进线,一主一备运行方式,馈线断路器采用固定备用。4)改建乌西开闭所新增一回馈线为本线供电,馈线断路器采用固定备用。(2)总平面1)牵引变压器、电力变压器,采用室外低基础布置方式。2)新建各所27.5kV、227.5kV开关设备,采用户内SF6气体绝缘开关柜(GIS)布置方式。3)改建乌西开闭所,维持原布置方式不变。3、保护配置及综合自动化系
20、统(1)牵引变电所、开闭所,设置综合自动化系统及安全监控系统。(2)牵引变电所按无人值班、有人值守方式设计,开闭所按无人值班、无人值守方式设计。(3)保护配置1)牵引变电所,设置进线电源备自投装置。2)主变压器,配置双套差动保护、高压侧低压起动过电流保护、低压侧低压起动过电流保护、瓦斯保护、温度保护、过负荷保护。3)227.5kV馈线,配置三段式谐波闭锁距离保护、三段式高阻接地、电流速断、谐波闭锁的过流保护、电流增量保护。4)开闭所进线,配置电流速断及过电流保护、并预留设置电源自投装置条件,馈线设电流速断保护、过电流保护及一次自动重合闸;4、电力调度所及调度管理自动化系统(1)电力牵引调度所及
21、调度区划分本线乌西开闭所新增馈线,纳入既有的乌鲁木齐电力调度所兰新线远动系统进行调度管理;新建的牵引变电所、开闭所等牵引供电设施,暂按纳入综合调度中心兰新第二双线供电调度台进行调度管理设计。(2)远动装置及通道乌西开闭所新增馈线,纳入既有乌鲁木齐电力调度所兰新线远动系统,并对既有远动装置进行改造、通道利旧;新建的牵引变电所、开闭所控制主站,设于综合调度中心,利用并改造兰新第二双线电力远动系统及调度台;综合调度中心至本线各新建被控站,设置两路独立的2M铁路专用光纤通道,通信接口采用10Mbps以太网接口。(三)接触网1、悬挂类型(1)兰新第二双线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2)兰新第二双线站线
22、、联络线、动车走行线、动车运用所及改建既有线,均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3)动车检查库,内采用简单悬挂。2、导线及主要材料设备选择(1)各类线材及额定工作张力,见表5-4-1。接触网各种线材规格及张力表 表5-4-1线材名称线材规格张力(kN)额定或最大张力(kN)接触线正线截面积150mm2铜合金接触线30改建既有线、正线间渡线、站线、动车走行线、相关联络线截面积120mm2铜合金接触线15(20)动车运用所内线路、普速站线截面积85mm2铜合金接触线10承力索正线JTMH12021(25)改建既有线、正线间渡线、站线、动车走行线、相关联络线JTM9515(20)动车运用所内线路、普速站线
23、JTMH7015供电线牵引变电所电 缆AT3TYJY-27.5kV-1400直 供2TYJY-27.5kV-1400架 空2LBGLJ-24015正馈线电 缆2TYJY-27.5kV-1400架 空LBGLJ-30015回流线LBGLJ-24010保护线LBGLJ-12010架空地线LBGLJ-70/106.5N线牵引变电所8VV22-1kV-1300CPW2YJY-150(2)主要材料及设备选择1)支柱选型兰新第二双线正线、动车走行线、动车运用所,腕臂柱一般采用H型钢柱;车站范围内支柱,采用H型钢柱或等径钢管柱;硬横跨柱采用等径钢管柱,软横跨采用格构式热浸镀锌钢柱;隧道内接触网,采用吊柱;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兰新 二线 专线 高速铁路 可行性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3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