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市客运枢纽规划建设运营体制的研究1.doc
《关于北京市客运枢纽规划建设运营体制的研究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北京市客运枢纽规划建设运营体制的研究1.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1研究背景31.1客运枢纽的发展历史与趋势31.1.1枢纽发展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演变31.1.2交通枢纽成为城市发展的催化剂41.1.3中国城市枢纽发展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51.2枢纽概念及分类71.2.1枢纽的基本概念71.2.2核心功能在于换乘71.2.3枢纽分类和等级划分91.3枢纽是公益性的和准经营性的社会基础设施101.3.1国家加大了投资体制改革的力度111.3.2社会基础设施的界定111.3.3准公共物品141.3.4准经营性项目151.4国内外枢纽建设、运营和管理经验161.4.1投资和建设经验161.4.2运营和管理经验182问题与症结212.1北京客运枢纽获得长足发展2
2、12.2现状问题分析222.2.1客运枢纽的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要求222.2.2审批程序复杂,建设周期长242.2.3征地拆迁成本逐渐增高262.2.4枢纽建设没有充分实现交通功能272.3现状问题症结分析272.3.1客运枢纽投融资体制变革滞后于政府职能变革和市场主体成长。272.3.2客运枢纽的定位不清晰282.3.3客运枢纽规划体系尚不健全292.3.4客运枢纽建设管理体制混乱303客运枢纽发展对策研究323.1明确政府职能,提出相应的支持政策和投融资模式323.1.1枢纽建设纳入公益性事业,脱离可经营的业务323.1.2发挥政府在枢纽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333.1.3转变政府职能,强化
3、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343.1.4融资方式的决策程序363.2加强部门协调,理顺规划、管理和监管体系363.2.1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和公开373.2.2构建交通协调会议制度373.2.3构建顶层统合机构,强化交委顶层统合功能373.2.4制定相关的规则383.3健全建设体制,成立枢纽公司383.3.1借鉴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建设的经验393.3.2枢纽公司成立的要求和过程423.3.3枢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433.4拓展市场竞争机制,采取“场运分离”运营模式453.4.1作为枢纽长期经营的手段453.4.2引入市场机制减少运营公司的成本463.4.3实际操作模式464研究结论总
4、结481 研究背景1.1 客运枢纽的发展历史与趋势1.1.1 枢纽发展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演变随着世界上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城市内的交通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以适应城市扩展的需要。在城市发展的早期阶段,人员交通运输的量比较小,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人们并不需要面对不同交通形式之间换乘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上的城市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面积的扩展,使得居民在城市中以及城市之问的移动面临着困难。地铁、城际列车等交通方式得到了蓬勃发展,以前那种不同交通方式之问简单的换乘方式也成了人员交通运输流量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交通枢纽这种全新的建筑形式。交
5、通枢纽将两种以上的交通形式组织在同一组群建筑中,实现旅客在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零换乘(个别情况下是同一种交通工具的不同线路之间的换乘),免去了人们在换乘途中提着行李忍受日晒雨淋之苦。在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交通枢纽这种建筑本身也在不断的进化完善,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从一栋建筑单体到带动周边地区全面发展的的演变过程。最初的交通枢纽就是在功能单一的车站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一步而形成的,将汽车站引入火车站内部,缩短了两种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距离。在数十年以后的今天,交通枢纽的形式已经大为完善了,功能也日趋复杂化。以国内新建或在建的交通枢纽为例,新设计的上海人民广场交通枢纽内的常规地
6、面公交设施包括区域内的26个公交站点,52条公交线路通过。其中,首末站11个,始发线路22条;中途停靠站15个,过境线路30条。在全部的52条线路中,全日线为33条,高峰线3条,夜班线6条。轨道交通方式包括地铁一、二号线。而上海南站交通枢纽聚集了2条轨道交通线、20条市内和市郊公交线路、5个出租车上车点等交通方式。在这里,不仅有上海南站火车站、上海南站长途客运中心、轨道交通l号线、轨道交通3号线,还有规划中以南站为始发站至嘉定的轨道交通Ll线,甚至预留了沪杭磁悬浮上海南站站位置。与传统的轨道交通枢纽站不同,铁路上海南站在国内首次实现铁路、公交、轨道交通立体连接。而规划中的上海虹桥交通枢纽以及北
7、京东直门交通枢纽则更是将7种不同的交通方式综合在一个交通枢纽之中。国际上交通枢纽规划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从过去单纯的枢纽设计转变为枢纽的综合开发。在早期的地铁建设过程中,车站仅作为客流的集散点和换乘点,并没有进行综合的开发规划。车站的设计也是以方便交通出行为目标。但随着经济和汽车产业的发展,城市向外蔓延,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小汽车,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社区归属感差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最初为解决交通污染问题,减少人们对小汽车的依赖,各国政府从改善换乘、停车和公交形象等方面对枢纽站进行了大力的改造,但始终难以提高公交的使用效率。在20世纪70年代后,许多城市开始尝试对枢纽站周边进行综合开发。通过混合
8、的土地开发,和枢纽站周边良好的出行、生活和工作环境,再加上枢纽站自身的交通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枢纽站周边工作和生活,提高了公交的使用效率,缓解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的状况。此外,通过采取有效的政策,由枢纽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地铁运营的亏损。1.1.2 交通枢纽成为城市发展的催化剂在交通枢纽建设的初期就通过高起点规划区域布局,把车站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整合起来,使交通枢纽变为经济枢纽。交通枢纽由于其汇集大量人流,交通便利的优点,很自然的对商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甚至这种商业的聚集效应还不断的向周边地块辐射,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这种做法在国际上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范例。目
9、前国内新建和在建的交通枢纽也都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设计的。以上海南站交通枢纽为例,上海南站尚未正式启用,附近地区的商铺、房产等已经先热起来,许多有关上海房产分析文章中已多了一个“南站板块”的新名词。包括地下和站厅在内共76万平方米面积的上海南站商铺则未开先热。目前上海南站小面积商铺租金平均每平方米每天十多元,超过了已经成熟多年的铁路上海站商圈。百联集团、新世界集团、第一医药商店、第二食品商店等市内外40余家商业企业率先参加了上海南站站厅12个网点的投标竞争。而位于石龙路上的一个商铺,一年内日租金从每平方米3元多迅速增至62元,可谓近水楼台先得利。上海南站交通枢纽的出现,使徐汇区内环线外区域房地产
10、趋热,“南站板块”有望成为当地楼市新贵。不同于铁路上海站,上海南站周边有着大量的居住小区,南站交通枢纽在运营前就开始拉动二手房市场价格。 在国外也有类似的实例如巴黎的蒙巴那斯交通枢纽位于巴黎市中心地带,交通枢纽的建设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城市更新,昔日曾经破旧的区域现在已经形成了高档商圈。交通枢纽周边人群集聚、车流集聚,商机随之集聚。高级办公楼宇和大型商业设施临轨道交通枢纽型站点而建,站点与建筑的融通塑造大商圈的概念,蓬勃汇聚的人气不断带来经营回报以坚挺物业价值的上涨。在未来,传统的商业模式的潜力已经被发掘到了极限,而交通枢纽型商业将成为特色性商业或区域性商业的导向和指南。关于交通枢纽型商业,包括三
11、种概念。一是轨道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主要指公共交通的枢纽干道发生变化后产生的新兴商业中心。二是门户型商业中心,主要指进出大城市的交通门户的商业配套设施建设,如北京市建设中的东直门交通枢纽。三是建设与快速交通干道配套的通路型商业,包括汽车旅馆、经济型旅馆以及与交通有关的服务设施,比如交通出口要道、停车场的商业设施、匝道口商业等。在未来交通枢纽商业必将会有进一步的发展与演化,在国外有一些建筑师不断的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尝试。在满足了交通枢纽建筑对效率和效益的要求之后,人性化的设计即人的对舒适性要求成为了设计师更高的追求。例如把更多的自然光线、新鲜空气、自然的环境引入到交通枢纽这样的大体量建筑的内部
12、从而减轻使用者的压抑感。在交通枢纽内部流线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增强空间的可识别性从而减少旅客对文字标识系统的依赖,这也是提高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在未来交通枢纽商务区的功能已经从以交通为主转化到交通换乘和商业并重。人们到这里也许并不是为了出行。交通枢纽商务区成为区域的中心,人们约会、休闲购物的地点。这里的办公楼也因为其地理位置便利而成为商务人士青睐的目标。城市的交通网络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交通枢纽必然会成为非常重要的城市节点,这个城市节点不仅有交通枢纽,也会产生很多商机。如今,有关轨道交通引爆的地产商机问题,早已在线路动工之初就被发展商、投资客和小买家透支殆尽。在单一的地铁概念逐渐令大中小投资者普感
13、审美疲劳之际,汇集多类交通线路、将地铁概念引申为复合立体交通网络概念的交通枢纽型商业横空出世。交通枢纽与商业活动中心结合在一起,融交通换乘、购物、休闲、娱乐,乃至商务、酒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模式在国内各大城市形成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1.1.3 中国城市枢纽发展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城市逐渐进入了爆炸式发展的阶段。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短时间里出现了许多交通枢纽,而更多的交通枢纽也在规划之中,这些交通枢纽的建设对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些建成的项目中有成功的实例也有失败的教训。由于交通枢纽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免不了出现一些失误和遗憾
14、,但这也为以后的项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无论在上海、北京和中国其他城市,新建的这些交通枢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居民出行的换乘问题,减少了交通换乘站对城市道路和土地的占用,缓解了城市道路拥堵的程度。一些交通枢纽在设计之初就是与周边区域同步规划的。另一些则是只设计了交通枢纽。无论哪种情况,交通枢纽的建设对周围区域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在国内交通枢纽的设计建设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前段时期内设计建成的交通枢纽在规模和功能布局上与国外先进的交通枢纽建筑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有些乘客在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换乘距离过长,甚至行人要通过室外穿过建筑前的广场来进行换乘,造成广场环境的混乱,失去了建设交通枢纽的
15、意义。同时,也会影响到这个区域的商业价值。还有些交通枢纽未能处理好交通功能与商业开发的关系,只是将这两种不同的功能上下叠加。这种简单的处理未能充分发挥交通枢纽对商业的促进作用。真正高效的交通枢纽商业,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与枢纽本身相渗透,但又不影响到枢纽功能的正常运转。这种既合且分的做法在尺度把握上是比较困难的。首先设计师要对乘客的类型要有精确的分析,哪些是潜在的顾客,哪些只是匆匆过客。商业与交通区域的比邻,可以吸引潜在的顾客,而不影响那些赶时间的乘客。商业距离太远,对换乘顾客缺乏吸引力,融合太多也会造成功能上的混乱。在确定这个尺度的过程中,设计经验和心理学的知识在这里都是非常重要的。国内首个“城
16、市交通枢纽型”购物中心,位于上海两条主要轨道交通的交汇点一中山公园站,其中轨道交通二号线连接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轨道交通三号线则途经上海的两个火车站。在同一幢建筑体内,顾客可以通畅地到达地铁、轻轨、公交车站、出租车站和停车场,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垂直“零换乘”。 总面积达到32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涵盖了大型百货、大型超市、餐饮以及书城、影院等不同商业设施。其中,仅百货类品牌及专卖店就超过1800个,约占上海所有3600多个中外百货品牌的一半。此外,大楼的12层至60层,还配备了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的办公楼和44万平方米的五星级酒店。目前上海共有4条轨道交通线路,长度为120多公里,在轨道交通
17、枢纽站已发展出人民广场、徐家汇等大型商务区。按照2002年发布的上海城市交通白皮书的规划,到2010年前,上海将建成总长度为40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在上海“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也首次明确披露了上海将在未来5年大力发展交通枢纽型商业。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中心是上海“十一五”规划建设的一大亮点。其位于上海市中心以西约13公罩的虹桥机场西侧,总规划面积2626平方公罩。为了促进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增强上海对长三角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上海市政府提出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设想。项目涵盖高速、城际铁路,磁浮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等各类轨道交通设施,公交巴士、长途巴士、出租车、停车场库等在内的道路交
18、通系统以及虹桥航空港等多种交通方式,设计的综合性堪称空前。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将使上海出现一个大型的以对外交通为主要功能的综合交通枢纽,增加一个以交通生活服务为主的大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项目。在上海的西部,靠近外环线,将出现一个日流量在40万一60万人次的既流动又相对“恒定”的“移民”城市。因此,对虹桥交通枢纽周边8平方公里土地开发功能定位的基本出发点,就在“以人为本”,最大限度适应和满足来往于上海与国内外旅客的出行、住宿、餐饮、娱乐、休闲、观光、商务等多层次的需求。至2010年,上海将出现十大轨道交通枢纽型商务集聚地:上海新客站、上海南站、静安寺、常熟路、徐家汇、上海体育馆、人民广场、虹口
19、体育馆、东方路、东安路。这十大新增轨道交通枢纽型商业集聚地中,目前还有不少处于萌芽之态:旧公房密集,建筑物未拆平。但从业已开工建设和刚刚获得批复的若干条轨道交通线路可知,在不久的未来,它们都将成为上海新一轮财富的集聚地。上海交通枢纽型商务区,包括三种概念。一是轨道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主要指公共交通的枢纽干道发生变化后产生的新兴商业中心。作为大型轨道交通枢纽中心,五角场在“十一五”商业规划中已经被明确定为“城市商业中心”。而此前一直表现较平淡的中山公园地区,也将得益于轨道交通规划,定位为区域枢纽型商业中心;二是门户型商业中心,主要指进出上海的交通门户的商业配套设施建设,如上海南站交通枢纽及虹桥综
20、合交通枢纽中心;三是建设与快速交通干道配套的通路型商业,包括汽车旅馆、经济型旅馆以及与交通有关的服务设施,比如交通出口要道、停车场的商业设施、匝道口商业等。1.2 枢纽概念及分类1.2.1 枢纽的基本概念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枢纽”一般含义指是两条或者两条以上轨道线路交汇的车站。在公共汽电车交通中,把两条公共汽车线路交汇称之为“公交枢纽站”。但有的文献中把乘客集散、转换交通方式和线路的场站统称为“城市客运枢纽”。现在经常提到 “换乘枢纽”,但仅仅只有一个概念,国内尚未见到相关研究。从词语的本义上分析,“枢”指得是旧式门的转轴或承轴臼,乃主门户开合之枢,引申为事物的重要部分;“纽”为可解的结、器
21、物上用以提携或系绳带的部件,乃提系器物之纽,引申为有关全局的关键,连接,联系;“枢纽”由此用于比喻冲要处或事务的关键所在。 在实际生活中,枢纽的概念得到了全面的应用:l 在宏观层面,对处于要塞位置的城市或地区,可称之为枢纽。诸如“交通枢纽城市”,“国际枢纽城市”等。l 中观层面,对于一个系统的关键点也成为枢纽,如在全国公路主骨架的规划经常提到的“公路主枢纽”。在交通运输网络中起关键作用的综合性场站,如“运输枢纽”,“客货运枢纽”,“铁路枢纽”,都属于这个范畴。l 微观层面,则存在计算机网络中的“枢纽”(hub)、水利枢纽(如三峡枢纽工程)、电信枢纽、立交枢纽等概念。由此可知,枢纽的基本词义和概
22、念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可以是“大区域”含义,也可以为微观的“点”。但核心是指一个系统和事务的关键、冲要处,具体某一类枢纽内涵又是在一个特指的边界环境里确定的。1.2.2 核心功能在于换乘从词语的本义上分析,“换”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为互易、交换,二为改变;而“乘”则有坐、骑的意思;“换乘”就是人员转换运输工具的行动3。换乘的本质是一种交通行为。从出行者的角度理解,“换乘”是出行者在出行过程中改变交通方式或交通工具的交通行为;从城市交通系统角度理解,“换乘”就是不同交通方式或者同一种交通方式内不同交通工具之间交换乘客的全过程。现在城市客运枢纽存在一种或者几种客运量占主导的交通方式,一般是对外交通方
23、式或者大运量的公共交通,比如轨道交通。一般可以根据枢纽的主导交通方式来定位枢纽的核心交通功能。举例而言,机场枢纽的核心功能在于疏解进出港交通,火车站的核心功能在于集散火车到发客流,长途汽车站则在于满足长途汽车乘客达到和离开枢纽的要求。对于大城市而言,主要的客运交通枢纽是基于轨道交通换乘的客运枢纽。从对“枢纽”和“换乘”的解析,对基于轨道交通的换乘枢纽作如下的理解:l 轨道交通是城市和城市交通的一部分,在这个边界环境中,不仅是两线以上的车站构成是城市交通系统的枢纽,一条线路的中间站也可以视为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关键冲要处枢纽。l 轨道交通换乘就是出行者在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实现交通行为的改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北京市 客运 枢纽 规划 建设 运营 体制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2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