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J7型提速道岔日常维护、病害整治及故障处理.doc
《ZYJ7型提速道岔日常维护、病害整治及故障处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YJ7型提速道岔日常维护、病害整治及故障处理.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ZYJ7型提速道岔日常维护、病害整治及故障处理 第1章 绪论世界各国轨道交通的发展史是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同步推进的。随着铁路运输客货运量猛增,高速、重载、重轨以及大号码道岔的采用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追踪运行间隔的缩短,必须以轨道交通各类相关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和前提。信号设备作为指挥行车和确保安全的基础保障和关键设施,对其运用的稳定性和安全的可靠性要求日益提高。道岔及其转换锁闭装置作为铁路线路联结和分歧的重要设备,成为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和干线实施大面积提速最薄弱的环节之一。近年来,我国道岔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正在向与线路等强、等速、等寿命,实现机械化养路,减少维修并与国际接
2、轨发展。转换设备与新型道岔以及新的行车条件相适应,逐步实现高安全、高可靠、长寿命、无维修、少维护。由此,ZYJ-7型电液转辙机、SH6转换锁闭器和钩型分动外锁装置等新的道岔转换设备应运而生。1.1 ZY(J)系列电液转辙机发展历史及应用面对列车高速、重载的发展趋势,为提高转辙机承受应力、转换锁闭力,将机械传动向电动、液压传动转变,实现少维修、易维修的目标,我国自1968年起,与德国同时开始研制电动液压转辙机,70年代先后研制出、型三代样机。1985年根据部文通知要求,北京局太原厂和通号公司西安信号工厂研制出速动型、普通型及大功率型即ZY1至ZY3 型样机, 1986年通过技术鉴定。88年相继在
3、天津枢纽改造、大秦线西段工程等上道使用。在前期基础上,1990年1991年研制出了体积、重量小的ZY4 至ZY6 型电动液压转辙机,在北京局、成都局大面积推广。1994年,ZY4型交流电动液压转辙机在我国第一条准高速线广深线全面采用,之后又相继应用于京九、北京西客站改造、大秦线第二期等重点工程。1995年1996年,为满足部“八五”电务技术装备政策,太原电务器材厂立项研制了ZYJ7 型长寿命电动液压转辙机。1997年通过部技术鉴定,被指定为唯一的为提速道岔配套的国产转辙机,在各期提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北京局各干线的正线提速道岔全面采用了该型电液转辙机。1.2 提速道岔外锁闭装置作用及国内外发展
4、现状道岔按其锁闭方式,分为内锁闭和外锁闭。以ZD6为代表的内锁闭是转辙机先进行内部锁闭,外部经杆件固定道岔位置,实质为间接锁闭。以ZYJ7为代表的外锁闭是道岔转换到规定位置后,通过本身所依附的锁闭装置,直接把尖轨与基本轨或芯轨与翼轨密贴夹紧和固定,确保4mm不锁闭功能,其实质为直接锁闭。外锁闭装置能有效地克服道岔在尖轨密贴时的转换阻力,即使连杆折端,依然起着锁闭作用,同时,能隔离列车通过时对转换设备的振动和冲击,提高转换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从国外铁路的发展情况看,外锁闭也是作为一种保证列车高速行驶的可靠设备,德国、奥地利铁路规定超过60km/h速度的铁路(法国规定超过40km/h)必须使用
5、外锁闭。俄罗斯高速线用内锁闭,道岔及转换设备状态均不佳,已在筹划改用外锁方式。日本采用内锁转辙机,但各牵引点采用导管加牵纵拐肘,转辙机虽不直接承受列车振动、冲击,但牵纵拐肘和导管维修量较大。91年初开始,引用德国为代表的契形燕尾锁为蓝本,结合道岔尖轨联动的特点,研制出第一代外锁闭设备,其工作原理与分动外锁基本相同,在广深准高速铁路推广使用。1997年,针对铁路干线提速,研制出第二代燕尾式分动外锁闭装置,使用在60kg/m钢轨9、12、18号提速道岔上,能充分满足我国铁路提速140km/h、160km/h主要干线使用,运用中显示极高的安全性能。1999年2000年,针对燕尾式外锁闭结构受力上和安
6、装调整方面不适应我国铁路道岔的实际状态,借鉴国外外锁闭技术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60kg/m钢轨30号大号码道岔的研制开发,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三代钩型外锁闭装置,在60kg/m钢轨12号提速道岔扩大使用,效果良好。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前,ZYJ7液压转辙机和SH6转换锁闭器牵引的钩形分动外锁闭提速道岔广泛应用于主要提速干线上,受维修手段、设计缺陷、与车务、工务结合部病害等因素影响,提速道岔故障在电务部门全年故障所占比重始终居于高位。随着铁路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Z字、动车组等高速列车的大量开行,特别是作为京津城际等城际高速铁路的新上道设备,该设备的运用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日益提高。然而,现
7、场相关设备技术资料相对陈旧、内容笼统,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没有病害整治相关内容。本论文结合现场生产实践,对ZYJ7分动外锁闭提速道岔设备维护、病害整治和故障处理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和探究,提出适用于当前新维修体制和行车条件的检修作业程序、病害整治方案和故障处理方法。第2章 ZYJ7型提速道岔结构与工作原理ZYJ7型电液转辙机使用380V交流电作为动力,驱动三相电机带动油泵输出高压油,送入油缸,活塞杆固定不变,油缸运动,带动动作表示装置工作,实现道岔的转换和锁闭,并反映道岔的状态。2.1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2.1.1 液压传动原理 液压传动是借助处在密闭容器内的液体的压力来传递能量获动力。液体
8、容积变化极小,当被容纳于密闭的系统之中时,就可以将压力由一处传递到另一处。当高压液体在管道、油缸中流动时,就能传递机械能。2.1.2 液压系统组成液压系统包括:动力元件:油泵。用来把机械能传递给液体,造成液体的压力能。控制元件:包括压力阀、溢流阀、调节阀、单向阀等阀类。用以调节和控制液体的压力、流量及方向,以满足机械工作性能要求,实现各种不同工作循环。执行工作元件:包括旋转式电机或往复式油缸,把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输出到工作机械上。辅助元件:包括油箱、油管、管接头、蓄能器、滤油器等。2.1.3 液压传动的特点液压传动的优点为:借助于油管连接可方便地布置传动机构。液压传动装置重量轻、结构紧
9、凑。可方便地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大。工作平稳、无冲击,易实现过载保护。以油为介质,相对运动表面可自行润滑,使用寿命长。借助各种控制阀,可实现运行自动化。尤其采用电、液联合控制,可实现高程度的自动控制。液压传动的缺点为:传动效率低,容易出现泄露。受温度变化影响大,温度上升,粘度下降,导致泄露变化。空气渗入液压系统后,会引起系统工作不良。制造精度高,价格昂贵,使用和维修水平要求高。液压油易受污染,加剧元件的磨损和堵塞,导致性能变坏,寿命降低。2.2 ZYJ7电液转辙机机构及工作原理ZYJ7 型电动液压转辙机由ZYJ-7 型电动液压转辙机(亦称主机,用于第一牵引点)和SH6型转换锁闭器(亦称付机,
10、用于第二、三等牵引点)组成。主机与付机共用一套动力系统,两者间用油管相连。2.2.1 电液转辙机主机结构ZYJ7 型电动液压转辙机结构主要分:动力机构、转换和锁闭机构、锁闭表示机构等组成。图2-1 ZYJ7电液转辙机主机内部结构2.2.1.1 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即电机、油泵组,作用是将电能变为液压能,主要由油箱盖组、左、右溢流板组、连轴器、油泵支架、电机、惯性轮组、安装底板、油箱磁钢组、油泵、油泵回油管(润滑油)组、溢流回油管组等组成。图2-2 动力机构AC三相380V电机通过连轴器带动油泵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分别由上、下两侧高压油口输出油液。油通过门字型左、右油管,分别与空动缸两侧相连,分别给
11、空动缸、主付机油缸。空动缸当电机启动时,柱塞向另一方向移动的容积使电机顺利启动,用以改善交流电机启动特性,所以也称启动缸。2.2.1.2 转换锁闭机构作用是转换并锁闭动作杆在定位或反位位置。动作杆锁闭后能承受100KN的轴向锁闭力,它主要由油缸、动作杆组、锁闭铁等零件组成。液压油带动油缸向左或向右动作,带动动作杆左右移动。油缸上推板将动作杆锁在定或反位位置。2.2.1.3 表示锁闭机构作用是正确反应尖轨位置,锁闭杆锁闭后,能承受30KN以上的轴向力。主要包括接点组、锁(表示杆)闭杆等零部件。2.2.1.4 手动安全机构作用是手摇电机扳动道岔时,可靠切断启动电源后,才能够插入手摇把。且非经人工恢
12、复,不能接通电机启动电源。2.2.2 SH6转换锁闭器结构SH6转换锁闭器主要包括转换锁闭机构和挤脱表示机构。转换锁闭机构和主机相同,挤脱表示机构结构主要由挤脱接点组和表示杆组成,作用是正确反应牵引点处尖轨状态,并且有挤岔端表示功能,出厂时动作杆轴向挤脱力调至27.4-30.4KN之间。图2-3 SH6转换锁闭器内部机构2.2.3 ZYJ7电液转辙机油路系统工作原理该系统为闭式系统,当电机带油泵逆时针旋转时,油泵从油缸右侧腔吸入油,泵出的油使油缸左腔体积膨胀,油缸(主、付)向左侧移动。当油缸到位停止动作时,接点系统断开启动电源,接通新的表示电路。当因故不能到位时,泵从油箱经右边单向阀吸入油,泵
13、出的油经左侧的滤油器和溢流阀回到油箱。反之,电机顺时针旋转时,动作情况与上述相反。为改善交流电机的启动特性,油缸并联了启动缸。另外,主机、付机进出油缸之处加装了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主机和付机在转换道岔时实现近似同步动作。图2-4 油路系统原理2.2.4 ZYJ7电液转辙机机械动作原理2.2.4.1 转换锁闭机构动作原理电机经联轴器带动油泵顺时针方向旋转,由于活塞杆固定不动,使油缸向右动作,油缸侧面的推板接触反位锁块后,油缸继续向前移动时通过推板和反位锁块带动动作杆向右移动,同时定位锁块开始解锁,当油缸走完解锁动程后,反位锁块和定位锁块处于锁闭铁和推板的间隙内,油缸继续通过推板和反位锁块带动动作
14、杆向右移动,当动作杆继续移动到反位锁块与锁闭铁的锁闭面将要作用时,开始进入锁闭过程,继续向右移动15.2mm,将反位锁块推入锁闭铁的反位锁闭面,反位尖轨密贴于基本轨,此时,动作杆的行程为7.6mm,因此,在尖轨密贴时,动作杆上的转换力可增加一倍,当尖轨密贴于基本轨后,油缸继续向右移动, 动作杆不动作,油缸侧面的推板进入反位锁块的锁闭面,进入锁闭状态。图2-5 转换锁闭过程2.2.4.2 表示锁闭机构动作原理图2-6 表示接点转换流程当油缸向右移动,动作板的斜面推动接点组转换,断开原表示接点。当尖轨密贴于基本轨后,油缸继续向前移动接近锁闭时,接点组的启动片在接点组拉簧的动作下快速掉入动作板上速动
15、片圆弧内,快速切断电源,接通反位表示,同时锁闭柱插入锁闭杆缺口内,锁闭尖轨。2.2.4.3 挤脱表示机构动作原理挤脱表示机构的表示部分的工作原理与锁闭表示机构的表示部分的工作原理相同;当电液转辙机处于锁闭位时,若油缸不动,尖轨带动动作杆和表示杆向左移动时,动作杆通过锁块推动锁闭铁一起向左移动,锁闭铁顶起挤脱块,同时表示杆斜面推动检查柱向上移动,从而断开表示接点,实现挤脱断表示功能。2.3 钩型外锁闭机构及动作原理2.3.1 钩形外锁闭结构钩形外锁闭装置由锁闭框、尖轨连接铁、锁钩和锁闭柱四部分组成。锁闭框主要由锁闭框、锁闭铁、调整片和锁闭杆导向销组成。在锁闭框的安装定位面的选择上,采用轨头和轨底
16、边定位,安装方便,定位精度大为提高。尖轨密贴调整片的位置在锁闭铁和锁闭框间,调整方便且不影响开口。尖轨连接铁的跨距达150mm,可大大提高抗尖轨爬行的能力和连接钢度。对其中的薄弱零件销轴采用40Cr钢,提高了销轴的强度。锁钩的设计主要考虑销孔与销轴的配合和两者间的结合面的长度,既保证在尖轨扳动时产生的摆动不影响尖轨的密贴和外锁闭装置的锁闭,又保证一定的接触面长度满足耐磨耗的要求,同时增设了限位板保持与锁闭杆的相对位置。考虑转辙机安装使用多点多机牵引,动作连接杆采用直杆连接,锁闭杆的连接孔为水平方向,可以减少转辙机上下振动对连接销孔的别劲。另外,钩形外锁闭装置的高度降低,提高了转辙机及其安装装置
17、的高度。同时在锁闭杆上增加了导向槽,保证了外锁闭的可靠转换。2.3.2 钩形外锁闭动作原理从位置1到位置2,锁闭杆移动带动锁钩,并通过尖轨连接铁使斥离尖轨向密贴方向移动;同时对密贴尖轨,锁闭杆凸台滑入锁钩缺口,到达位置2,密贴尖轨解锁,两尖轨同时移动;从位置2到位置3,原斥离尖轨密贴并开始锁闭,原密贴尖轨继续移动;从位置3到位置4,原斥离尖轨锁闭完毕,原密贴尖轨继续移动并到达规定位置,外锁闭完成一个解锁、转换、锁闭过程。从图中锁钩受力情况可以看出:锁钩受力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对尖轨形成一个水平密贴力和一个垂直向下的力,可以提高外锁闭对尖轨状态的适应能力,并使锁闭更为可靠,提高了外锁闭
18、装置的可靠性。图2-7 钩形外锁闭动作流程2.4 ZYJ7型提速道岔电路工作原理分动外锁闭道岔电路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道岔室内控制电路、道岔启动电路和道岔表示电路。该电路制式为五线制电路,室内外联系线路由五根电缆芯线组成,分别命名为X1至X5。X1线为定反位动作和表示公用线;X2为反位向定位动作及定位表示线;X3为定位向反位动作及反位表示线;X4为定位向反位动作及定位表示线;X5为反位向定位动作及反位表示线。五线制电路的最大特点为动作、表示电路均需占用三根线路。2.4.1 道岔断相保护器工作原理交流转辙机采用三相交流电源时,供电电压为380V。因道岔平时不工作,断相保护器的三个变压器输入线圈中
19、无电流通过,桥式整流堆也无直流输出,故BHJ平常处于落下状态。当道岔动作时,如三相负载工作正常,则三个变压器的输入线圈中有电流通过,在变压器次测得感应电压后,串联叠加送至桥式整流堆的交流输入端,整流得到直流电源,使BHJ励磁。当发生断相时,该相变压器次侧相当于开路,阻抗无穷大,另两相电源因三相缺一相,负载电流的幅值变小,相位也发生变化,使三个变压器次侧的串联叠加输出电压基本趋于零,故桥式整流堆的直流输出电压也为零,使BHJ落下。电路中各个电容的作用主要是过滤去高次谐波。图2-8 断相保护器电路原理2.4.2 道岔启动电路工作原理当进路操纵道岔由定位相反位转换时,使1DQJ吸起,电路为:KZCA
20、6163SJ81-821DQJ3-42DQJ141-142AJ11-13FCJ61-62KF。1DQJ吸起后,1DQJF随之吸起,电路为:KZ1DQJF1-4TJ33-311DQJ32-31KF。1DQJF吸起后接通2DQJ转极电路,其电路为:KZ1DQJF32-312DQJ2-1AJ11-13FCJ61-62KF。当1DQJ、1DQJF吸起,2DQJ转极后构成三相交流电动机电路,A B C 三相交流电源经RD1-RD3进入保护器DBQ,接通电动机定子绕组电路,分别是:A相RD1DBQ11-12电动机A绕组。B相RD2DBQ31-411DQJF12-112DQJ111-113转辙机接点11-1
21、2电动机C绕组。C相RD3DBQ51-611DQJF22-212DQJ121-123转辙机接点13-14折断开关K电动机B绕组。三相交流电动机相序为A B C,电动机反转。三相交流电经DBQ,使BHJ吸起,接通1DQJ自闭电路。电动转辙机转换完毕,无电流流经DBQ,BHJ落下,断开1DQJ电路,随之断开1DQJF电路。1DQJ自闭电路为:KZR31DQJ1-2BHJ32-31TJ33-311DQJ32-31KF。当进路操纵道岔由反位向定位转换时,1DQJ吸起,1DQJF吸起使2DQJ转极,构成转辙机启动电路。三相交流电A B C,经RD1-RD3进入保护器DBQ,分别接通电动机定子绕组,其电路
22、是:A相RD1DBQ11-211DQJ12-11电动机A绕组;B相RD2DBQ31-411DQJF12-112DQJ111-112转辙机接点43-44遮断开关K电动机B绕组;C相RD3DBQ51-611DQJF22-212DQJ121-122转辙机接点41-42电动机C绕组。三相交流电动机相序为A B C,电动机正转。单独操纵道岔时,1DQJ励磁电路,2DQJ转极电路与四线制直流电动转辙机电路原理相同。1DQJ自闭电路,三相交流电动机电路与上述进路操纵交流转辙机电路原理相同。2.4.3 道岔表示电路工作原理五线制道岔表示电路用道岔表示继电器线圈与半波整流二极管并联的方式构成,并对室外三相电机的
23、线圈是否良好进行检查,一旦线圈断线,道岔将失去表示。 2.4.3.1.定位表示DBJ励磁电路在电源负半周时接通。正半周:BDII-3R11DQJ23-212DQJ131-1321DQJF13-112DQJ111-112转辙机接点33-34转辙机接点15-16密贴检查器接点15-16二极管Z2-1R2密贴检查器接点35-36转辙机接点35-36电动机绕组B电动机绕组A1DQJ11-13BDII-4。负半周:BDII-3R11DQJ23-212DQJ131-132DBJ4-1转辙机接点11-12电动机绕组C电动机绕组A1DQJ11-13BDII-4。在电源正半周时,经整流二极管Z构成回路,电能消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ZYJ7 提速 道岔 日常 维护 病害 整治 故障 处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2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