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号道岔安装作业指导书1.doc
《42号道岔安装作业指导书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号道岔安装作业指导书1.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2号板式道岔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1 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1.1 无砟轨道60kg/m钢轨42号道岔(CN-6142AS)。1.2 京沪高速铁路高速道岔铺设验收暂行技术要求(京沪高速工82号)。1.3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1.4 客运专线道岔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7135号)。1.5 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1.6 客运专线铁路道岔铺设手册(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2009年)。1.7 高速铁中GRTS型板式无砟轨道质量验收暂行规定(铁建设2009218号)。1.8 BWG无砟道岔 第二部分:博格预制板道岔安装及安
2、置/研究及分析/终止调整(Josef Hess 武汉, 2008年11月)。1.9 无砟轨道道岔安装和维护手册(新铁德奥有限公司,2009年10月)。1.10 道岔安装技术交底(新铁德奥,2010年3月14日)。1.1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崔马庄线路所42号板式道岔安装施工。2 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道岔安装专项施工方案,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
3、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3 技术要求3.1 道岔组件存储、吊装及二次倒运过程中不出现塑性变形。3.2 道岔内部各组件型号准确,位置正确。4 施工工序与工艺流程4.1 施工程序道岔安装施工顺序为:道岔板验收、道岔关键点放样、道岔倒运、道岔现场组装。道岔板验收道岔关键点放样道岔倒运道岔现场组装道岔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图5 施工工艺5.1 道岔板验收5.1.1 道岔板复测 施工前对道岔板进行复测。复测量数量经评估,合格后方能进行道岔安装施工。 复测内容包括各棱镜的平面坐标和各钢轨支承面的高程,工艺流程图如下:利用CP作为测量基准点测量道岔板
4、平面位置及承轨台高程对道岔板铺设精度进行评估根据测量值评估道岔板铺设精度,制定道岔组装计划,准备精调所需的调整扣件;道岔板复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 全站仪设站应符合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精调作业指南有关规定。2 测站间应有足够的重复测量点,据此判定搭接误差和测量精度。3 道岔板安装精度满足验收标准要求。5.1.2 其他验收项目1 岔枕编号是否标记;2 承轨台表面是否清理干净;3 灌浆孔是否封闭;4 施工缝是否用沥青处理完成;5 道岔板安装支撑螺栓是否已取出;6 转换设备基础支座是否完成;标识轨枕编号清理道岔板设置道岔放样点安装弹性基板及轨下胶垫摆放UPF垫板精调道岔线型安装转换设备安装扣件弹条
5、分段吊装钢轨件拆除螺栓和间隔套道岔工电联调7 安装螺栓和套筒是否完整。5.2 施工工艺道岔现场组装工艺流程图5.2.1 设置道岔放样点道岔放样点位示意图 利用CP点测量成果,采用徕卡全站仪自由设站,后视8点棱镜放样道岔控制桩。每组道岔在直股的岔首、尖轨跟端、辙叉前端及岔尾处放样中线及对应点外移桩,弹好墨线。放样要在阴天、无风的天气或夜间进行,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保证道岔放样精度,同时对尖轨跟端、辙叉前端的放样要进行复核,保证这两处点位的准确,以保证道岔铺设误差能够向岔首和岔尾传递。5.2.2清理道岔板清洁道岔板表面、孔中、凹槽内及其他缝隙中的灰土和混凝土块等脏物。用扫帚扫除轨道板表面及凹槽内混
6、凝土粉末及灰土,用腻子板剔除不能扫出的凹槽内杂物;用腻子板刮除道岔板上弹性基板部位残留的混凝土块,刮除过程中要轻轻铲除,不得损坏岔板表面混凝土层;收取杂物时,切忌用铁锹在道岔板表面刮铲,腻子板不得抛扔,以免砸坏道岔板。 图片5-1 图片5-25.2.3 标识承轨台编号岔板表面灰土等杂物清除完毕后,依图纸CN-6142AS上的轨枕编号依次对承轨台进行编号。编号用自喷漆喷于所对应承轨台的直股一侧。5.2.4 拆螺栓和间隔套用电动扳手松开M27螺栓,并收集间隔套。螺栓拿出后避免脏污,螺栓拆除后摆放于卸除位置一侧(不得放于安放弹性基板位置),摆放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螺栓或砸坏道岔板,同时注意不有
7、硬物砸碰螺栓,避免损坏螺纹。间隔套拆除后,不得随意乱放,拆除后放入皮篓中,要有专人负责清点数量,保证拆除过程中不丢失。连接螺栓摆放位置5.2.5 摆放UPF垫板标准基板UPF垫板长基板UPF垫板UPF垫片摆放前,依据UPF垫板编号,下发技术交底至操作人员。操作人员按技术交底要求按顺序进行垫片摆放,以保证垫片摆放位置的正确,摆放过程中要注意垫板上的爪形连接部分要相互吻合。辙叉区可能会需要多个垫片,技术人员根据设计要在交底中写明每个位置的垫片数量,以保证不会出现摆放数量的错误。垫片摆放完成后,质检人员对垫板摆放位置及厚度进行检查,形成检查记录表。见附表42号道岔轨下配件配置表5.2.6 安装弹性基
8、板及轨下胶垫根据UPF垫片的编号确定每块弹性基板的位置,安装时,基板要对应安装在对应的垫片之上。安放基板前,要清洁垫片上的灰尘等脏物,安装基板过程中,要一次安放就位,需要对基板位置进行调整时,要将基板抬离UPF垫板,不应让基板在垫板上直接滑动,从而影响垫板摆放位置。安装基板时要注意,特殊长基板要注意左右;普通基板挡肩上的三角标记应朝向线路外侧;带防锈涂层的滑床板应安装在尖轨根端。外侧三角形标度(轨底坡140)轨底坡标记 基板安放后效果图基板安放后,安装贯穿螺栓,贯穿螺栓安装前,脏污螺栓必须进行清洁,清洁后进行润滑,将0mm调整锥安装到基板的椭圆套管中,然后在基板上安放Ka10盖板,同时将带盘簧
9、的六角螺栓手动旋入,然后用电动扳手进行紧固,紧固后用扭矩扳手逐个进行检查,要求扭力达到300N.m。1 肋形基板2 预压盖 Ka 103 盘簧4 调节锥体5 六角螺栓6 隔垫板 Upf 6.7(8)中间垫片 弹性基板装配图基板安装完成后,安装轨下胶垫,清除基板上胶垫位置的灰尘,胶垫安放要方正,不得缺失。安装轨垫过程中倾斜轨面搭配平直式胶垫,平直轨面搭配倾斜式胶垫。 图5-3图5-4弹性基板及轨下胶垫安装后,质检人员检查基板方向及位置,检查胶垫规格数量、方正情况及方向是否正确形成记录表,确认无误后,进行钢轨件吊装。15.2.7 分段吊装钢轨件 3 2 54 BWG42号道岔分解示意图道岔组件二次
10、倒运采用滚轮配合方钢进行,配备8根6m长方钢,24个滚轮,长导轨及转辙器段的倒运,采用8根方钢每2根作为一处支垫,间隔为7m,共4处,每处方钢下设3对滚轮,滚轮间距为2.5m,摆放好后将道岔组件吊装至方钢上,同时在倒运方向上按上述方法布置滚轮,然后推动道岔组件和方钢沿滚轮纵向移动。 道岔组件倒运示意图配备8台3m跨度小型龙门架和1台倒运小车,龙门架跨度主梁采用20b工字钢,下配横向走行装置及3 t倒链,8台龙门架用于存放位置的道岔组件的横移就位。道岔组件的横移就位1 吊装及铺设转辙器段直基本轨,如上图所示1部分。根据放样的岔头及尖轨跟端控制点摆放直基本轨,采用FAKOP悬线校正线形。调整尖轨跟
11、端样充点及限位器位置至方正,安装六角螺栓,调整锥,垫圈及盖板Ka10,紧固M27螺杆。2 吊装及铺设转辙器段曲线段基本轨,如上图所示2部分。根据样充点及第一个锁闭装置与转辙器直基本轨的位置调整曲基本轨位置,用压机调整尖轨跟端样充点及限位器位置方正后,安装六角螺栓,调整锥,垫圈及盖板Ka10,紧固M27螺杆。转辙器段吊装就位后,安装尖轨辊轮及弹性压条,将两根弹性压条插入支座上,使用安装手柄MH1来拉弹性压条,并用铜锤调整弹性压条的位置。尖轨辊轮分三种型号CZr 1E(1个)、CZr 2E(2个)、CZr 3E(9个),用起道机将基本轨抬起,然后滑动尖轨辊轮至指定位置,把尖轨辊轮插入到滑床台板上方
12、来限位,用两个方角螺母把尖轨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连接起来,安装好后检查辊轮是否安装正确,扳开尖轨,若基本轨侧的第一个辊轮能自由滚动则表示已准确就位。3 铺设带有肋形基板的辙叉,如上图所示3部分。校正尖轨前段到辙叉尖的距离,用方尺检查辙叉末端,安装六角螺栓,垫圈及盖板Ka10,紧固M27螺杆。4 铺设在肋形基板上直线段和曲线段中间轨及运行轨,如上图4、5部分。校正钢轨轨缝大小,如果轨缝较小需要适量锯轨以满足轨缝要求。安装钢轨件时使钢轨轨底与弹性基板外侧挡肩密贴,安装钢轨扣件,紧固钢轨扣件至弹条中舌距钢轨距离为0.3mm。5.2.8 粗调道岔线型1 转辙机区域曲线段基本轨调整及修正:根据第一个锁闭
13、装置的样充点进行定位(2mm),人工测量所有承轨台的轨距并与设计轨距对比,必要时在曲基本轨上更换调整锥完成必要的修正工作。第一锁闭装置样充点检查2 尖轨位置调整:通过控制直基本轨与曲尖轨上的样充点位置控制曲尖轨的位置,通过控制曲基本轨和直尖轨上的样充点来控制直尖轨的位置。 尖轨的样充点控制5.2.9 辙叉区域HRS锁闭装置安装 组装连杆销接支架BKL80 尖轨底面和连杆销接支架之间的间距a 1 销接支架Bkl80是与两根碟形弹簧垫圈(第21项)一起组装的。用六角螺栓M12*18(第19项)和垫圈(14型号R,图中20项)一起拧紧张紧元件(第32项)直到碟形弹簧垫圈被压平。 2 把连杆销接支架B
14、kl80推入到尖轨的轨脚,暂不安装连接销栓2(第21项) 3 测量尖轨底部和连杆销接支架下侧的顶部之间的间距 a(小于0.3mm)4 根据表1-1和测得的间距 a 来插入调节垫圈(第22项)和碟形弹簧垫圈(第21项)并重新装配张紧元件。5 用连接销栓(第28项)把连杆销接支架Bkl80固定到尖轨6 在完成连杆销接支架Bkl80的组装后,移除夹紧螺栓(第19项).7 把连杆销接支架Bkl80用夹紧螺栓klb3(第1项)安装到锁紧夹具(第24项)上。(用装配螺栓)8 在连接两根尖轨之后,检验是否安装了布置在两侧的提升元件(第10项),确保在解锁完成之前连杆(第25项)没有被举起,并且提升元件(第1
15、0项)和弹性辊轮(第9项)之前的间距在开口位置(图9-3)累计超过1mm。如有偏差对提升元件进行机加工直至满足要求。9 所有螺栓均应涂抹WEP2型滑润脂 通过翼轨轨底牵引方式的HRS锁闭装置10 把夹紧螺栓Klb3(第1项)拆卸下来。11 从预组装的锁闭件(第21项)中首先卸下偏心螺栓1(第7项)以及跟部支撑块(第25项).进而松开偏心螺栓2(第8项).12 把锁闭件(第21项)从外侧推到夹紧具(第23项)和连杆上。13 如图1-1所示,使锁闭件就位和固定。14 组装夹紧螺栓(第1项)和偏心螺栓(第7项)以及跟部支撑块(第25项).转动偏心螺栓(第7项)从而使的跟部支撑块尽可能的靠近基本轨。1
16、5 固定偏心螺栓Ebo2(第8项).16 装配好锁闭装置后,组装紧固板然(第13项)后用开口销(第18项)来固定它们。17 用夹紧螺栓klb3(第1项)把锁紧夹具(第23项)安装到夹紧杆件(第22项)上,夹紧杆件是连接到可动心轨的。18 所有螺栓安装时均应涂抹WEP2型滑润脂。5.2.10 转辙机区域HRS锁闭装置安装 组装连杆销接支架BKL80 尖轨底面和连杆销接支架之间的间距a1 销接支架Bkl80是与两根碟形弹簧垫圈(第21项)一起组装的。用六角螺栓M12*18(第19项)和垫圈14型号R(第20项)一起拧紧张紧元件(第32项)直到碟形弹簧垫圈被压平。2 把连杆销接支架Bkl80推入到尖
17、轨的轨脚,暂不安装连接销栓2(第21项)3 测量尖轨底部和连杆销接支架下侧的顶部之间的间距 a(小于0.3mm)4 根据表1-1和测得的间距 a 来插入调节垫圈(第22项)和碟形弹簧垫圈(第21项)并重新装配张紧元件。5 用连接销栓(第28项)把连杆销接支架Bkl80固定到尖轨6 在完成连杆销接支架Bkl80的组装后,移除夹紧螺栓(第19项).7 把连杆销接支架Bkl80用夹紧螺栓klb3(第1项)安装到锁紧夹具(第24项)上。(用装配螺栓)8 在连接两根尖轨之后,检验是否安装了布置在两侧的提升元件(第10项),确保在解锁完成之前连杆(第25项)没有被举起,并且提升元件(第10项)和弹性辊轮(
18、第9项)之前的间距在开口位置(图9-3)累计超过1mm。如有偏差对提升元件进行机加工直至满足要求。9 所有螺栓均应涂抹WEP2型滑润脂图转辙器区域的HRS锁闭装置的各个组件10 把夹紧螺栓Klb3(第1项)拆卸下来。11 从锁闭件(第23项)中首先卸下偏心螺栓1(第7项)以及跟部支撑块(第1 2项).进而松开偏心螺栓2(第8项).12 把锁闭件(第23项)从外侧推到夹紧具(第24项)和连杆(第25项上。13 如图所示,使锁闭件就位和固定。14 组装夹紧螺栓(第1项)和偏心螺栓(第7项)以及跟部支撑块(第12项).转动偏心螺栓(第7项)从而使的跟部支撑块尽可能的靠近基本轨。15 装配好锁闭装置后
19、,组装紧固板 (第11项) 然后用开口销(第16项)来固定它们。16 所有螺栓均应涂抹WEP2型滑润脂5.2.11 液压下拉装置安装 液压下拉装置的各个组件 液压下拉夹具的横截面图1 在心轨中间位置进行装配。在心轨的吊钩上插入连接块(第2项)。2 把连接杆(第1项)放到心轨下方,使连接杆上的钻孔能够与连接块(第2项)的螺纹孔对齐。这样做时,下拉夹具的管子弯曲范围必须与驱动电机方向相反。3 插入衬垫层UUI13-4(第4项).衬垫的理论设计厚度是4mm。4 用4根六角螺栓(第5项)和诺德锁紧垫圈M24(第6项)把连接杆和连接块连接紧固起来。这样做时,螺栓必须用700Nm的紧固扭矩拧紧。(在机电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2 道岔 安装 作业 指导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2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