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哈尔滨综合保税区标准化厂房工程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哈尔滨综合保税区标准化厂房工程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哈尔滨综合保税区标准化厂房工程环评报告.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哈尔滨综合保税区项目标准化厂房工程建设单位:哈尔滨东部地区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制项目名称:哈尔滨综合保税区项目标准化厂房工程文件类型:环境影响报告表适用的评价范围: 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法定代表人:鲍立新主持编制机构:哈尔滨绿怡工程评价与检测有限责任公司(签章)建设单位:哈尔滨东部地区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综合保税区项目标准化厂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人员名单表编制主持人姓名职(执)业资格证书编号登记(注册证)编号专业类别本人签名杨炳东0007056B17260020800采掘类主要编制人员情况序号姓名职(执
2、)业资格证书编号登记(注册证)编号编制内容本人签名1杨炳东0007056B17260020800全部目 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5环境质量状况8评价适用标准10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1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13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17评价结论及建议18附件附件1关于哈尔滨综合保税区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情况的说明附件2 关于哈尔滨综合保税区规划选址方案的函附件3 集中供热入网合同附件4 关于哈尔滨综合保税区项目热源有关事宜的批复附图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和敏感保护目标图附图2 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3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4 哈尔滨综合保税区总体规
3、划图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哈尔滨综合保税区项目标准化厂房工程建设单位哈尔滨东部地区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高文韬联系人王昕通讯地址道外区长江路(距绕城高速一公里处)联系电话15663726061传真邮政编码150000建设地点哈尔滨综合保税区B-03地块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号房屋工程建筑E4700占地面积46709.03m2绿化面积9024m2总投资(万元)21108 .88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2环保投占总投资比例0.20%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2017年6月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哈尔滨综合保税区位于哈市香坊区对俄出口加工区内,地处哈市绕城高速路入口,规划面积
4、3.29平方公里,东至四环路、南至香坊东西街、西至香河路、北至规划路,毗邻哈尔滨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哈尔滨内陆港,将形成与全国17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铁路干线直达运输,在全国境内实现集装箱货运的铁路直达。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将规划出由综合业务区、口岸作业区、保税加工区、保税物流区和商务配套区构成的“五大功能区”布局,涵盖行政办公、口岸通关、保税加工、保税物流、服务贸易、商务配套等功能。综合保税区内的企业将享免税、保税、退税等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涵盖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的所有功能和优惠政策。有了综合保税区,意味着做进出口生意将变得非常方便。哈尔滨综合保税区是黑龙江省外向型经济的
5、核心发展区,是打通向北对俄开放“东丝路”通道的重要启动点,也是我省建立自贸区的基础条件。保税区的建成将助力东北地区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成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的重要节点。哈尔滨东部地区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哈尔滨综合保税区项目标准化厂房项目的建设有益于通过招商引资、技术合作,扶持企业入区,形成一批体现哈尔滨产业特色的、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为园区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综上所述,并结合当地的政策、地理位置、资源、产业基础等优势,可以判断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项目内容及规模:一、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为哈尔滨综合保税区B-03地块。项
6、目所在地东南侧距红新村25米(待拆迁),项目所在地周围均为园区规划工业用地,且未建设。厂址四周概况见附图。二、工程概况1.建设内容本项目为总占地面积46709.03平方米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厂房建设项目,包括两座多层厂房,厂房建成后,用以招商引资,拟入驻企业为工艺品加工及其他制造业。本项目具体建设内容见表1。表1 本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工程分类项目名称建设内容主体工程多层厂房A两端四层,中间连接处两层的U型建筑,建筑面积30081.12m2。多层厂房B共四层,建筑面积21636.72m2。公用工程给水系统本项目给水依托市政给水管网排水系统本项目排水依托市政排水管网,排入成高子污水处理厂供暖系统由
7、哈尔滨东方热电有限公司提供供电系统本项目供电由哈尔滨香坊电业局提供,由光明变电所引入固废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箱2.建设规模项目占地面积46709.03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1717.84平方米。3. 主体结构及外装修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寿命可达50年。墙体材料为陶粒空心砌块,保温隔热材料以岩棉为主,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外装饰面层采用铝单板。4.工程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21108.88万元,全部采用企业自筹资金。5.工期安排本项目计划于2016年8月开工,工期为10个月,计划于2017年6月建成。三、公用工程1供水本工程水源来自哈尔滨市给水管网,主要用水为职工生活用水。2排水本
8、项目建设期所排污水为建筑工人生活污水。污水排入市政排水管网,依托成高子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至阿什河。本工程建成厂房接纳企业未定,标准厂房建成后,所排污水排入市政排水管网,依托成高子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至阿什河。3供电本项目所需电力由哈尔滨香坊电业局提供,由光明变电所引入。4供热本项目主要为厂房建设工程,建设期不需要采暖。本项目总建筑面积51717.84m2,厂房建成后冬季采暖由市政集中供热,热源由哈尔滨东方热电有限公司提供。 四、总平面布置厂房主入口设在北侧(香坊东西街56),厂房建设采取四层平行式建设方式,厂房采取分区管理、分级使用,既避免人流车流货流的交叉,也有利于建筑功能的使用,
9、还可以有利联系指挥中心,厂区内绿化率较高,在注重环保的同时也体现了美观性。综上所述,本项目总平面布置合理。五、建设天数本项目建设天数约300天。六、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中的行业类别,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要求。七、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建设地点为哈尔滨综合保税区B-03地块。项目所在地东南侧距红新村25米(待拆迁),项目所在地周围均为园区规划工业用地,且未建设。厂址四周概况见附图。项目所在地为哈尔滨综合保税区,项目的建设有益于通过招商引资、技术合作,扶持企业入区,项目的建设过程时间较短,排放的废水、废气较少
10、。本工程厂房建成后,用以招商引资,本身无运行活动及环境影响,进入厂房的企业将视其具体情况,另行环评。黑龙江国土资源厅已经针对哈尔滨综合保税区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情况做出说明,详见附件1,在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2006-2020)中已为保税区用地做出具体安排,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所在区域各项基础设施完备,工程场地地形比较平坦,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有利于项目建设。项目对外环境影响较小,项目周围没有学校、医院等敏感保护目标。因此本项目的选址符合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是合理的。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是新建项目,不存在与本
11、工程有关的原有污染物排放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是黑龙江省省会,中国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东北北部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省辖市中管辖面积最大、管辖总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是中国十大城市之一。全市土地面积5.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2万平方公里,辖9区9县(市)。户籍总人口1063.5万人,其中市区人口587.9万人,48个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66万人。根据十二五规划,哈尔滨市将逐步建设成为国家
12、重要的机械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绿色食品、医药工业和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基地,东北亚重要的经贸中心和世界冰雪旅游名城。本项目建设地点为哈尔滨综合保税区B-03地块,位于哈尔滨市东部。(2)地形、地貌及地质特征哈尔滨市地形是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缓缓倾斜。地域平坦,平均海拨151m。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西北为呼兰河、泥河流域低洼地带,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总的地形特点是岗、平、洼地交错分布。哈尔滨市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第一级阶地海拨132至140m之间,主要包括道里区、道外区,地面平坦;第二级阶地海拨145至175m之间,由第一阶地逐步过渡,无明显
13、的界限,主要包括南岗区、香坊区的部分地区,面积较大,长期流水侵蚀,略有起伏,土层深厚,是哈尔滨市重要的农业区。第三级阶地海拨180至200m,主要分布在荒山嘴子和平房区南部等地,再往东南逐渐过渡张广才岭之余脉丘陵地区。(3)气候、气象哈尔滨市属于半湿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蒙古西北气流控制,而且也受东部鄂霍次克寒流影响,因此冬季漫长、寒冷而干燥。夏季多受太平洋西伸北跃西南气流的影响,炎热多雨。春秋两季短促,多风且干燥。一年中寒暑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4.8,极端最高温度为39.2,极端最低温度为38.1;年平均风速为3.0m/s,年最大风速为26.0m/s,出现风向为西南西(WSW)风,年主
14、导风向为南风和南南西风,出现频率均为13%;最大冻土深度为1.99m;结冰期150天左右,采暖期18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539.2mm;年平均蒸发量1622.0mm;年平均气压997.2Pa;最大积雪深度41cm;年日照时长2474.4h;年平均相对湿度约65。(4)水文状况哈尔滨市依江傍河,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主要有一江、二河、三沟。松花江是全国七大江河之一,是本水系主干,其次是阿什河、运粮河及马家沟、何家沟和信义沟。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流经2309km汇入黑龙江,流域面积545639km2,是流经哈市的主要河流。松花江水量丰富,年径流量是双峰型,夏季洪峰高、流量大,春季融雪洪峰流量小
15、。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与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基本相似,主要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的60%。松花江哈尔滨江段从四方台至大顶子山,全长约90km。通常每年的三月底或四月初,由于冰雪融化,江水开始上涨,到56月份出现春汛。春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的20%,夏秋季节,雨水集中形成夏汛和秋汛,汛期中79月份的径流量约占全年的6070%。每年11月初江水开始结冰,冰封期约5个月,由哈尔滨市水文站提供的松花江枯水期水文资料可知,松花江枯水期平均流量为166.6m3/s,保证率为90%。2社会环境 (1)行政区划和人口分布哈尔滨,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东北北部的
16、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总面积约5.384万平方公里,辖9区7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辖区面积10198平方公里, 2014年户籍总人口994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71.4万。(2)经济和社会发展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心,是一个以工业为主体、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城市。通过经济总量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0.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06.8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38.9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04.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1.1:36.1:52.8。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9%、42.2%和47.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810
17、元。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461.3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1%。十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8.3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3.8%,县域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9%。(3)交通运输哈尔滨市的区位优势使交通运输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全市以公路、铁路为主,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为辅,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的运输网络框架。(4)邮政电信通过近几年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哈市的邮政通信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已能够为目前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提供快速、便捷、安全的服务。(5)教育科技哈尔滨市现有高等院校24所,在校学生9万人;各类科研机构350多家,科技人员28万人,科技教育实力列中国大城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公示 哈尔滨 综合 保税区 标准化 厂房 工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1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