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描述+第3章 油藏构造描述.ppt
《油藏描述+第3章 油藏构造描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藏描述+第3章 油藏构造描述.ppt(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油藏构造描述,油藏构造研究在油藏描述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油藏构造研究的目的,是揭示油藏的构造形态、断裂特征,进行断块划分,探讨构造演化、形成机制,阐明构造对油气藏形成和破坏的控制作用,从而揭示油气藏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高产富集控制因素,为寻找更多的油气藏服务。,地质构造:地层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相互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包括褶皱、节理和断层等最基本的地质元素。,褶皱:岩层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没有断裂的弯曲的形态。褶皱的面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称为背斜;褶皱面向下弯曲,两侧相向倾斜,称为向斜。,节理: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的现象。,断层:地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
2、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第三章 油藏构造描述,第一节油藏构造描述的主要内容第二节油藏构造描述流程第三节油藏构造描述程序第四节裂缝描述第五节地应力研究,第一节油藏构造描述的主要内容,1.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1)地震资料;(2)钻井资料;(3)测井资料;(4)动态测试资料,2.编绘反映构造形态的图件(1)绘制构造剖面图、构造图及其它图件;(2)建立构造总体几何形态的三维数据体。,3.构造特征描述(1)构造位置及其与周边构造的关系;(2)构造高点的位置及特点;(3)构造范围及构造幅度(空间几何形态);,4.断裂体系描述(1)构造内部断层的描述;(2)裂缝描述;5.地应力
3、分析6.构造演化分析,油藏构造描述的研究在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研究的内容不同,所以油藏构造描述的方法也不同。根据不同勘探开发阶段以及现有资料情况,油藏构造研究方法分为以下两种:1.勘探阶段:以三维地震资料为主,结合钻井资料的研究方法2.开发阶段:以钻井资料为主,参考地震资料的研究方法,第二节油藏构造描述流程,三维地震构造研究解释工作流程图,收集研究工作所需全部资料,准备工作,熟悉前人研究成果,观察剖面图,建立构造轮廓初步印象,利用钻井对比成果和速度资料,确定层位建立标准波,辨认断点位置分析断层关系,解释骨干剖面,利用联络剖面进行反射波组闭合,加密测线解释,绘断裂系统图,把断点标在平面图上分析断点组
4、合,垂直剖面图,勾绘构造等值线,修 饰 图 件,构 造 图,以钻井资料为主的构造研究工作流程图,收集研究工作所需全部资料,准备工作,编制标准井位底图,了解区域地层发育状况,地层对比,建立该区标准柱状全剖面,过井地震剖面解释,油藏剖面图组合断层,分析地层关系油、气、水关系,构造发育剖面分析,断面图分析,平面断层组合,把断点数据标在井点上分析断点组合,地 震 剖 面,勾绘构造等高线,把标准层数据标在井点上,分析构造形态,构造图,(1)资料收集(2)地层对比(3)编绘构造剖面图(4)编制油藏剖面图(5)构造发育史剖面图(6)编绘平面构造图(7)分析与描述,第三节油藏构造描述程序,在开展构造描述之前,
5、必须收集好以下各项资料:(1)地震资料:测线位置图、剖面图。(2)描述区钻井基础数据表(表l)、井斜数据表(表2、表3)、井斜水平投影图。(3)常规测井图,描述区内所有井1:200的测井组合图 1:500标准测井图。(4)各类录井资料:录井图、岩心图。(5)各种特殊测井资料,如 RFT、HDT等。(6)动态资料:试油、试采、试气、投产情况。(7)标准井位图。,重复式地层压力测井 地层倾角测井,一、资料收集,表1 钻井基础数据表井井开完完补完完套管数据井斜数据号别钻钻井心钻钻日日日高井层表层技术油 层 最方深期期期深位大位度规下规下规壁联下人水固井格入格入格厚入入工泥井斜深深深井返质度度度底高量
6、m m inm inm inmmm m m m 度度m,返回,表2 原始井斜数据表序号井深斜度 方位角水平距(m)(度分)(度分)(m)表3 井斜数据表井号 总方位 总位移 完钻斜深 最大斜度 井深井斜 垂深 深度 层 位 斜深 垂深方位 位移,返回,井斜水平投影图,返回,标准井位图,井位图要同时标上地面井位和描述层的地下井位,同一井的两个井位点用一细线相连,一般地下井位的圈较地面井位稍小。描述层的地下井位,必须为严格进行井斜和井深校正后的井的位置,井点标记该点目的层的海拔高度。,二、地层对比从岩心资料入手,建立储集体岩石特征与测井曲线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结合地震、钻井及生产测试等多方面的资料
7、,在沉积理论、沉积模式的指导下,根据测井曲线特征,按照不同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模式精细划分对比每口井不同级序地层单元界限。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的结果合理与否既可用各地层单元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沉积模式的一致性来判断,也可用测试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来检验。,三、编绘构造剖面图1剖面数量及位置确定(1)沿构造长轴方向作纵剖面图1张;(2)通过每个构造高点必须有横剖面图1张;(3)每条二、三、四级断层都应有剖面控制;(4)对于较复杂的构造应加密剖面。,2作图层选择 构造剖面图应能反映所描述构造各时期的构造特征,作图层应包括所钻遇的全部地层。3.作图比例尺确定 尽可能与构造平面图比例尺相同,剖面图纵、横向比例尺应
8、一致。,4.绘制构造剖面图(1)剖面图上无断层通过 构造剖面上若无断层通过时,各地层界面的井间连续连线即可完成构造剖面的编绘。(2)剖面图上有断层通过 各地层界面的井间连线的同时必须进行断层组合。,断层组合原则:组合断层时必须使断层上下盘的地层层序符合断层性质,即正断层的上盘下降,逆断层的上盘相对是上升的。同一区域构造中断层往往以某种性质为主。同一条断层在小范围内断距变化不大;长期发育的断层其断距可能自深部向浅部逐渐变小直至消失;后期发育的断层其断距可能是上大、下小。断层组合后检查内容:每个断块(区)中的地层层序是否正常;地层产状是否符合区域构造特征。,构造剖面图,构造剖面图,油藏剖面图是针对
9、含油气层段放大比例尺的构造剖面图,在构造剖面图基础上分析各含油气层组的油、气、水分布关系,进一步确定断层组合和构造形态。1剖面数量、位置确定 一般选择通过构造高点的两条相互垂直的剖面。对于较复杂的构造应多选些剖面,所选剖面要尽量垂直主断层和通过构造高点,以便较清楚地反映构造形态和断层分布。,四、编绘油藏剖面图,2作图层选择 为了更好地反映油气藏的构造形态,应将油气层所在层位放在图面中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上覆与油气无关的层位可以省去。3比例尺确定 油藏剖面图的比例尺尽量与构造图比例尺一致,当构造很复杂时,可根据研究需要放大比例尺。,4组合断层,绘制油藏剖面图(1)在各井剖面上标上油气水层。(2
10、)分析油气水关系,每个断块(区)应为统一油气水系统,即油气水性质相近、油气、油水界面一致,压力系统一致。(3)同一断块(区)地层沉积特征相似。(4)其他做法同构造剖面图。,构造发育剖面图是反映某地区各沉积阶段古构造形态的一系列剖面图。这一系列构造剖面图从老到新,反映出该地区构造形态和断层在各时期的变化过程也就是发育史。这种图件对研究地区构造的形成、断层的发生、断层的活动和结束时期及与油气聚集的关系等都是很有用的研究图件。,五、编绘构造发育剖面图,(1)剖面数量、位置确定 在构造图上选择最能反映构造全貌的剖面位置。一个油田编绘l2条。一般是垂直主断层、并且尽量通过构造轴线能将主断层和构造褶曲的发
11、生、发展、结束反映清楚。在以上条件下,剖面通过的井越多越好。,(2)计算各期沉积厚度、累计厚度 将剖面上各井的钻井资料经过地层对比后,算出各沉积时期的地层厚度。并从老到新逐个累加,直到全部地层的沉积厚度。有条件时应对各层厚度作压实校正。表4各沉积期厚度数据表井 号 层位MzS4 S33S32S31S2S1 EdNgNmQ 厚度 厚 度 累 计,(3)每一个沉积时期绘一条剖面,从老到新将每条剖面的基线和厚度标尺(按各时期的最大累加厚度)划好,将井位按比例标在基线上。(4)每条剖面的基线为0。每口井这个沉积时期的已沉积厚度从0开始向下标出这个时期以前的每阶段沉积厚度。然后将同期厚度点连成线,如果在
12、连线中有明显错断现象,这时就可能发生断层,从左右两边的同期层面线可以判断出断层的倾向。,辽河西部凹陷的构造演化(据童亨茂,2008),构造图是用等高线表示地下某一层面的构造形态,即地下某一层面的构造形态每隔一定高度在平面上的投影图。,六、编绘平面构造图,某油田T2反射层构造图,1作图层的选择 作图层的多少根据构造复杂程度及研究需要而定,构造复杂者作图层相对应多些,一般作图层选择:(1)含油气层段内部或附近的稳定标准层;(2)含油气层系顶(底)面;(3)特殊层面(不整合面)。,2准备工作(1)确定比例尺 开发阶段,不小于1:25000。常用,1:10000(2)准备数据 编绘构造图所需数据必须进
13、行以下校正:井斜校正:算出钻遇作图层面的实际地下井位;海拔校正:作图层面深度应校正为海拔高度。(3)准备井位底图 标准井位图;每口井标上作图层面的海拔高程;如该井作图层面被正断层断失时,要标明断点深度、断距。如有逆断层重复时,应分别标记上下盘作图层的海拔高程。,3平面断层组合 凡有断层的油气田都必须首先进行断层组合。在平面上组合断层要解决:断层的走向、延伸长度和平面上多条断层的关系。(1)分析断点,组合断层。同一条断层在平面上应成线形分布,断距相近,或有规律的变化,在各条剖面图上倾向相同。(2)先组合主断层,后组合次一级断层。主要断层一般规模较大,延伸较长,钻井中钻通断点资料较多。地震测线响应
14、明显,与钻井资料符合率高,应首先组合。组合主断层后剩下的断点一般断距较小,延伸长度较短,从中再进行次级断层的组合。,(3)组合断层时尽可能参考地震资料进行。(4)组合断层时必须用剖面图和平面图相结合分析,应充分利用前述构造剖面和油藏剖面成果。(5)主断层应编绘断层面图,落实断层的可靠性。(6)完成断层组合后,在平面图上划上断层线并标明其性质,对二、三级断层及断距较大、断层面较缓的断层,在图上要表示断缺带(复掩带)的宽度。正断层:上盘用粗实线,下盘用细实线,并标明断层的掉向;逆断层:上盘用粗实线下盘用细虚线。,4.勾绘构造等高线 勾绘等高线时应考虑以下原则:(1)勾绘的构造等高线在表现构造形态时
15、,应有整体形态概念;(2)在断块内等高线圈闭不起来时,可交在断层线上;(3)断层上某一点两盘的等高线高程差应与断距相近;(4)断层两旁相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连;(5)同一套构造图上各层各条断层的断层线从上到下应向下降盘方向移动,不能相交;(6)同一套构造图各层的等高线应相互平行不能相交;(7)图上等高线距根据构造陡缓程度而定,一般应是25m的倍数。同一张(套)图原则上应采用相同的等高线距,在构造特别陡(缓)的部位可加大(缩小)等高线距。,某油田T2反射层构造图,T2反射层构造可视化,七、断层识别与区分如何识别和区分断层是油藏构造描述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油气田实际科研及生产工作中,一般使用地震及测
16、井响应特征来识别和区分断层。,枣庄双龙大裂谷,六安大裂谷,圣安德列斯大断层,1.大断层的识别 所谓大断层是指在地震分辨率范围内可以识别的断层。野外大断层的识别主要通过在地貌上出现陡崖、三面山和洪积扇叠置、地表疏松、地层错位等现象,河流体系、冲沟、山脊等错位,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呈线性密集分布等特征来判别。在遥感影像上颜色分异带往往是断层的反应,河流、山脊出现错动,湖泊洼地呈串珠状分布,串珠的连线往往是断层线。,地下隐伏的断层一般利用地球物理资料识别:(1)反射同相轴错断大断层主要表现为反射标准层的错断和波组的错断,甚至出现断层两侧同相轴明显差异,反射标准层无法追踪等现象。(2)反射同相轴数目变化
17、 由于断层两盘地层厚度变化,导致反射同相轴的数目突然增减或消失,该类断层往往是基底大断裂,断距大、延伸长。(3)反射同相轴形态变化 由于断层错动引起断层两侧地层产状变化,或因断层屏蔽作用,导致反射同相轴发生分叉、合并、扭曲及相位转换等现象,或出现反射零乱、空白反射等现象。(4)出现异常波组 断层附近或断面上出现断面波、绕射波等异常地震反射波。,T2反射层,长107,200,200,200,T2反射层,长107,200,2.小断层的识别 小断层一般是指垂直断距小于当前地震技术的识别精度的断层,也称低级序断层。地下实际存在的小断层要比已知的多得多。大量存在的小断层对地下流体运动产生很大影响,研究并
18、预测小断层分布是断裂体系研究中的一大难题,目前尚无简单有效的方法用以描述小断层。断层的产状受构造应力作用方式控制,同期构造应力形成的断层,往往有规律地分布;断层发育的密度受构造应力作用强度的控制,应力作用强度大的地方,断层密度大。,岩心资料识别小断层:岩心资料是识别小断层的直接资料。有些小断层可在岩心上反映,大多数小断层无法利用岩心资料识别。地震资料识别小断层:常规地震剖面上很难发现小断层,经过特殊处理的地震剖面上,小断层表现为微小错动、同相轴扭曲、反射变弱、相邻层位错动等现象。且不少小断层出现“层断波不断”的现象,仅表现为断层两侧波形的微小差异。在断层比较密集地带的许多小断层更难识别。,测井
19、资料研究小断层将倾角(HDT)测井资料与RFT测试资料相结合,在地层变化、构造演化及断层展布规律指导下,识别小断层,并确定小断层的产状,可使小断层的识别与区分精度大大提高。,倾角(HDT)测井资料小断层识别,八、微型构造研究 微构造研究技术能进一步揭示储层的非均质性,预测剩余油分布,寻找高效井,是老油田稳油控水的一项重要综合技术。1.微型构造所谓微构造系指在总的油气田(藏)构造背景上油层本身的微细起伏变化所显示的局部构造特征及不易确定的微小断层的总称。其构造幅度一般10米,面积0.3 km2;断层长300米,断距米。,2.微型构造模式微型构造主要包括正向微型构造、负向微型构造和斜面微型构造等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藏描述+第3章 油藏构造描述 油藏 描述 构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0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