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 .doc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 .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目 录1 总则11.1 编制目的和意义 11.2 编制依据 12 综合说明32.1 选矿厂生产概况 32.2 厂区环境概况 42.3 项目所在区域水土流失现状 73 厂区水土流失预测83.1 预测时段 83.2 预测内容和方法 83.3 综合分析 94 水土保持方案 104.1 方案编制的原则和目标 104.2 防治责任范围及方案设计的深度 114.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总体布局 124.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计 124.5 工程治理措施 144.6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安排 174.7 水土流失监测 184.8 尾矿库管理 195 投资概算表及效
2、益分析205.1 投资概算 205.2 工程概算 215.3 效益分析 216 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296.1 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 296.2 技术保证措施 296.3 资金来源和管理使用方法 29附:(1)*地理位置及河流水系示意图(2)*尾矿坝设计委托书(3)*新特贸易有限公司黄洋分厂用地协议(4)*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审查意见1 总则1.1 编制目的和意义*市*主要是从原矿石中提炼起铁矿、铅锌矿等,选矿厂在选矿过程中会产生了矿碴,新建厂房、修建公路等亦会新增水土流失。为明确工程水土保持责任范围,预测责任范围内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与危害,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植物防治措施,对责任范围
3、内全面治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特编制本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3、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文);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 (水利部1995年第5号令);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保1994513号文);6、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1999年第12号令);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8、福建省实施办法(1995年1月13日);9、福建省物价委员会、福建
4、省财政厅关于水土保持补偿费标准的批复(闽价1996费号393号文)。1.2.2 工程设计文件、图纸1、*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工程措施平面布置图;3、尾矿坝剖面图;4、道路、选矿厂水保设计排渗体大样图;5、消力池结构图;6、放矿管与分散管排放平面布置图与尾矿坝下游立视图;7、排水涵洞、斜槽配筋图;8、转流井及集水井配筋图。1.2.3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新特贸易有限公司的*尾矿坝设计委托书1.3 设计技术规范和标准1、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2、工矿区水土保持;3、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法规与标准汇编;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5、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
5、0-96);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GB/T5772-1995);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GB/T16453-1996);9、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DJ218-84);10、溢洪道设计规范(SDJ341-81);11、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12、防洪标准(GB50201-94)。2 综合说明2.1 选矿厂生产概况2.1.1 地理位置*位于*黄洋村,距*市区20余公里,占地面积约0.151km2(包括尾矿库),矿区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2.1.2 矿区规模、性质*是由*市新特贸易有限公司投资兴
6、建,主要是对曹溪中甲及适中颜祠方向的贫铁矿、高铅铁矿石进行加工精选,设计规模为年产精铁矿6万吨,铅锌矿1万吨。2.1.3 工矿区占地*厂房及生活设施占地2500 m2,进厂公路长度约500米,占地1800 m2,尾矿库占地约33000 m2。2.1.4 基建投资*项目基建投资约180万元(不包括水保设施)。2.2 厂区环境概况2.2.1 自然环境2.2.1.1 地形地貌厂区属低山丘陵区,位于*盆地南缘,*盆地本体南北延长。矿区东部地势较缓,西部地势较陡,山脉主要是近南北向延伸。2.2.1.2 地质(a)区域地质概况该工程位于*中甲村南西约1km沟谷中。坝址前后10m比降较小,再往上游及两侧冲沟
7、谷底比降逐渐增大,库区呈明显腹地状。工程区域地层时代岩性为奥陶系下统(O1)变质细砂岩、石英细砂岩、千枚状含碳质页岩、千枚页岩等,残坡积层较厚。区域断裂构造以NE向为主。库区内无淹没耕地、建筑物,未发现有价值的矿产资源。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本区地震烈度为VI度。(b)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坝址谷底呈NW走向,由于集雨面积小,冲沟未见流水。两岸山体雄厚,植被发育。左岸地形坡度为380420,右岸为400430,为基本对称的“V”型谷,谷底高程585.6m,底宽8 m。两岸及谷底均为第四系含角砾粘土层所覆盖,厚度达3-6m,透水性小,呈可塑硬塑状,下伏强风化基岩。根据地形、地貌判断,坝区无较大的
8、断裂构造出现,不存在较大的土体边坡稳定问题,但坝基由于粘土层较厚,若选择其为天然基础特力层时,由于其抗剪强度低,则应对其进行分析,确定是否能满足尾矿坝稳定要求。据坝轴线探槽及周围野外露头观测,坝左岸坡表层含角砾粘土层厚0.82.0m,下伏全风化强风化变质粉砂岩;坝右岸坡表层含角砾粘土层厚1.05.0m,坝轴线上游侧厚度较大,下伏全风化强风化变质粉砂岩。沟谷中坝基表层粘土层厚1.05.0m,下伏全风化强风化变质粉砂岩,粘土呈可塑硬塑。初拟开挖至可塑状粘土层深度:坝基2.5-3.0m,两岸2.0-2.5m,初步建议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纯摩f=0.35,干容重Vd=1.35g/cm3,饱和容重1.
9、85g/cm3,内摩擦角=15,凝聚力c=2.4510-2MPa。坝基粘土层容许承载力R=210KPa(c)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库区四周山体雄厚,中下部为茂盛莽草及少量柑桔树,上部为杂木林。库区表层均为第四系残坡积粘性土层覆盖。两岸未见地形较为陡峭的临空面,从地形地貌上判断,不存在较大规模土体边坡稳定问题,但库区堆碴范围内,莽草及柑桔树较多,建议对堆碴线以下植被、腐植土予以彻底清除,以免其腐烂后与上部堆碴土体间形成潜在滑动面。(d)天然建筑材料方整块石料可采用中甲村附近石场购买花岗岩,其岩石质地坚硬,储量丰富,可满足设计要求,运距约2 km。(e)结论及建议(1)坝基粘土容许承载力可满足设计要求。
10、(2)坝址两岸边坡稳定,坝体与岸坡接触范围内树木、草皮、腐植土等坡积物需彻底清除。(3)为了避免坝体由于不均匀沉陷,与坝体接触的岸坡不可开挖成台阶形(见右下图),而应开挖成倾斜的坡面(见左下图),更不允许有反坡。 (4)若选择粘土层作为天然地基时,由于其抗剪强度低,还应结合土坝进行稳定验算,以防止土石坝坡连同坝基一起滑动。(5)库区边坡稳定,但表层植被、腐植土、松散堆积物应彻底清除,以免与上部堆渣弃土形成潜在的滑动面。2.2.1.3 水文该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温和,雨量充沛。据中甲雨量站观测资料统计,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47mm,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降水
11、的75%,其中5-6月降水最多,约占全年降水的35%。据*区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9.8C,极端最高气温为39.0C,极端最低气温为-5.6C。一年当中7月最热,多年月平均气温为11.3C。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6%,多年平均风速1.7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4m/s。矿区泥沙年侵蚀模数按1000t/ km2计。2.2.2 社会经济中甲铁矿所在区域为*,该区的土地面积为2678 km2 ,人口为43.55万,国民经济总值为70.45亿元,是*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矿区位于*区*与漳平市交界处,*是*区一个经济较发达的乡镇,拥有人口2.6万人,耕地总面积9152亩,主要的资源为石灰
12、石矿和铁矿。2.3 项目所在区域水土流失现状中甲铁矿地处中甲溪小流域,属*区水土保持区划的重点预防区。该流域周围植被状况良好,主要为人工林和次生林,以人工栽培的马尾松居多,竹林主要为毛竹、绿竹。由于中甲铁矿矿山的开发,矿区的植被已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现有植被主要为矮灌草丛,植被种群结构较为简单,主要为马尾松、苦竹、五节芒、白茅群落等。矿区森林覆盖率大约为30%。矿区土壤主要分林地土壤和耕地土壤两大类,林地土壤以红壤为主,耕地土壤以水稻土为主。由于*占地面积较小,目前还未进行生产,所以目前厂区的水土流失程度较为轻微。3、厂区水土流失预测3.1 预测时段本设计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是根据业主提出的选矿厂
13、使用年限20年。3.2 预测内容和方法3.2.1 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资源,破坏植被的面积本选矿厂厂房及生活区等构筑物虽然也要对原地表进行清除,但由于占地面积不大,水土流失并不严重。新建入厂公路约500m,会造成一定量的水土流失。该选矿厂主要扰动原地貌的是尾矿坝及其库区,面积较大,详见表3-2-1。工矿区占地面积和土地类型表 表3-2-1 单位:m2序号项 目占地面积其 中备 注水田旱地林地、杂地一厂区25002500临时征地二新建公路18001800临时征地三尾矿坝33000360029400临时征地合计373003600337003.2.2 弃碴量根据*尾矿坝设计委托书,*年产铁精矿6万吨
14、,铅锌矿1万吨,年产矿碴约10.5万吨(约4.1万m3)。3.2.3 水土流失总量预计由于*的厂址及进厂道路的水土流失本身就很少,经治理后,将更微小。所以,该选矿厂水土流失总量绝大部分为矿碴,年产矿碴约10.5万吨(约4.1万m3),生产年限20年,将产矿碴总量约210万吨(约82万m3)。3.2.4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生产期由于选矿而引起的矿碴等水土流失,必须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以保证尽可能控制和预防水土流失的产生。否则,流失的矿碴作为一种废弃物和污染物排向工矿区以外的场所,不但影响到下游的生产生活,更是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和影响。3.3 综合分析3.3.1 选矿厂开采引起的水土流失
15、状况*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生产期,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a)新开辟的进厂道路及新建厂房时表面及斜坡的植被被大量铲除,引起植被的破坏,区域内土壤裸露,造成水土流失。(b)选矿厂选矿时产生大量的尾矿碴,若不采取防护措施,极易产生水土流失。3.3.2 水土保持措施的必要性根据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有关开展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和有关技术规范,对建设项目,必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为了保护工矿区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对选矿造成的环境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必须进行有效的防治,尽快恢复被破坏的植被。同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落实“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
16、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从而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可能产生的尾矿碴总量约210万吨,若不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势必对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如在选矿过程中,注意排水设施的完善和植被的保护,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新增水土流失并有效降低弃碴流失量。综合上述,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势在必行。4 水土保持方案4.1 方案编制的原则和目标4.1.1 编制原则(a)符合国家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以及福建省实施办法为依据。(b)根据*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和
17、地质条件,对水土保持措施的类型、型式、规模、数量、布局等进行比选,选择技术合理、符合实际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并严格按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标准、规范要求进行设计,使水土保持设计具有投资省、效果好、易实施的特点。4.1.2 防治目标(a)对于因本选矿厂生产过程中引起的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面积,全部予以治理。经治理后,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强度不大于原生地貌的水平。(b)对选矿厂生产过程中引起水土流失的其它区域,包括进厂道路、开挖边坡等全部予以治理(以植物措施为主),工程结束一段时间后,项目地区植被覆盖率应保持在原生地貌水平以上。(c)通过本方案的植物措施和绿化设计,使工矿区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使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 水土保持 方案 报告书 送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50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