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科技馆前广场规划设计毕业论文.doc
《青海大学科技馆前广场规划设计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大学科技馆前广场规划设计毕业论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海大学科技馆前广场规划设计摘要 校园规划设计中,广场的设计是校园设计的重要课题,它反映了校园整体性设计的重要性,虽然只是校园设计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但它的设计手法却与校园的总体布局与环境质量密切相关,校园设计正是通过对校园中每个小的局部的设计及对校园总体的考虑来实现的,并最终达到校园整体性环境的统一.关键词青海大学 广场 园林规划设计 景观布置 目录项目概况广场设计的知道思想设计准则设计构想道路设计植物配置园林小品雕塑总平面图施工图景观轴线(分析)图景观效果图 1、项目概况1、1区位条件1、1、1青海大学地处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北部,位于西宁市总体规划(2000-2020)中的科教区内。主校区离市
2、区较远,东面现有宁张路作为学校与城市联系的主要干道。校园西面有滨湖路正在修建中,校园南侧有40米的城市规划道路。良好的路网构架为今后校园的建设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主校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面积121.06公顷,主要规划建设教学、科研、后勤、学生生活用房、教工住宅等项目,并充分保证学校未来发展的建设留用地。 1、1、2自然条件:西宁市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市区海拔2260米,了气候为高原大性气候,干旱少雨、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为17.2,年平均降水为372mm,年平均湿度54%,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最大风速为20m/s,最大土深度1.34m,最大积雪深度18cm,地震烈度为7度。 1、2用地范围广场位于
3、青海大学科技馆、基础课教学楼与新建成的基础课实验楼之间毗邻校内主干道。本工程设计范围东西长约157米,南北长约114米,总用地面积约17244.72平方米。形成一个比较开扩的“U”型广场。如图(1) 2、广场设计的指道思想 广场一般指面积广阔的场地,特指城市中的广阔的场地1英中用Square或Plaza表示2,城市规划设计定义广场为经过空间艺术布局,四周建有某些建筑物、构筑物或绿化的开阔空间3,在此基础以“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科技畅未来的优校风为设计要点,尝试景观新体验,创造现代化校园新空并且达到较好的生态效益。规划应符合校园规划,突出校园特色。因地制宜充利用并注重与周环境相协调。尊重自然
4、合理配植。因此在设计时平面布局采中轴对称形式,突显壮观有序。既满足集会、学术讨论、交流等活动的要求,要为学生提供休闲游憩活动场所。既气派庄重,又活泼休闲,具较强的时代感。在校园特定场所中配合主题创意,利用地形变化,从而营造极富特色的现代校广场景观。3、设计准则 3、1经济实用 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适地适树,建筑周围的土壤由于建筑施工经常有建筑垃圾等阻碍植物生长的环境,须采用耐瘠薄、抗性强的树种,最好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树种。 美化环境 广场绿地设计是一种多维立体空间艺术的设计,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设计,有平面构图,也有立体构图,同时又是把植物、建筑、小品等综合在一起的造
5、型艺术。绿化要有统一的形式,在统一的形式中再求得各个部分的变化。要充分利用对比与调和、韵律节奏、主从搭配等设计手法进行规划设计。3、2 生态原则生态原则的设计把景观看成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把其中的人和景观客体当作一个生态系统来设计,认为景观质量由景观客体中相互依赖且呈动态的各部分和整体特征所决定大学校园景观,作为师生学习!生活的空间环境,必须尊重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的客观规律,尊重环境,保护环境,生态设计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把造园者从对美与形式的陶醉中引向对自然的关注,引向其它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不仅仅指植物材料的使用,还包括节水!节能!污染小的材料的使用,同时还能对学生进行
6、生态教育和熏陶。3、3 可持续发展原则 校园景观形态的设计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理,原则是以人为中心,兼顾现实与未来校园环境建设作为百年大计工程,不仅需要在规划设计中考虑目前的现实需要,同时要兼顾未来发展需要校园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几个方面:一方面是普遍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如校园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能源的节约!资源的再利用!空气环境的控制等等;第二方面是针对校园发展的特点而言,校园规划不是一个终极的完整状态,在规划之初就应为学科增长!新的功能组团的产生留有余地,使规划结构呈现一种可增长的!灵活的状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第三方面是理性观与动态观的协调在校园环境景观形态的规划设计中将校园的理性!
7、有序与灵活!浪漫有机结合起来;尤其图书馆!教学实验楼!办公楼等实现模数设计的建筑周边环境的设计,要形成多样而协调!有机且具弹性的环境景观体系。 3、4特定文化气息的原则 大学校园文化气息浓郁,存留于学校的各个角落,也融合到学生的生活中,它对校园景观的设计!对学生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是校园的灵魂比如未名湖可以说是北大代名词,同样清华园也是清华大学的一张名片文化环境的意义在于潜移默化中给人以精神力量这种文化内涵常隐藏在建筑!园林中,在校园景观设计时,应在不失时代特色的同时,根据特定环境的历史!文化以及建筑的精神气质,努力传达一种文脉气息,给学生以激励!思考。 4、设计构想广场作为青海大学校
8、园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即是公共活动空间,也是联系广场周围各个景观要素的纽带。丰富的元素构成多元休闲广场,广场并非简单地作些铺装,植些草皮,放些座椅。广场应有丰富的元素,真正成为学生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广场的发展趋势正从建筑围合的简单形式,逐步拓展到主体广场,绿地、喷泉、铺装构成的复合广场。在本次规划设计中,也遵循了这一发展趋势,通过宽敞的铺地,开阔的草坪,颇有气势和观赏性的喷泉,文化韵味十足的景墙与文化柱等等。这些丰富的元素形成多元休闲空间,同时景观跃宕起伏,引人入胜。广场设计定位为以暖色调为主的休闲广场,遵循简洁、典雅设计,体现人文主义思想。处处设有无障碍通道,座椅通过精心规划布置,充分考虑视
9、线、声音、心理及材质、质感满足人体生理尺寸,提高广场可座率。辅助座位利用种植池、小品、路边石、台阶等等,这些都是提供给师生们放松心情,读书、研讨、休闲的地方,它们具有开放性和选择性。在绿荫下树池结合坐凳,增加了隐私感,减少了强烈的阳光。为提高广场的舒适度,规划充分利用自然因素,制造小气候条件,绿化设计适应多功能需要。运用立体绿化,树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杨 榆),同时可以考虑可赏性需求(丁香、垂榆),力求达到四季分明,空间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效果。 5、道路设计园林道路是组织和引导游人观赏景物的驱足空间,与建筑、水体、山石、植物等造园要素一起组成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而园林道路又是园林的脉络,它的
10、规划布局及走向必须满足该区域使用功能的要求,同时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园林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象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景点联成整体。所以,除了具有与人行道路相同的交通功能外,还有许多特有的功能和性质。园林道路在有限的空间内忌直求曲,以曲为妙。“斗折蛇行”、“一步一换形”、“一曲一改观”,追求一种隽永含蓄、深邃空远的意境,目的在于增加园林的空间层次,使一幅幅画景不断地展现在游人面前。 园路规划决定了全园的整体布局。各景区、景点看似零散,实以园路为纽带,通过有意识的布局,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使游人充分感受园林艺术之美。园路的曲折是
11、经过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的。使得便布全园的道路网按设计意图、路线和角度把游人引导输送到各景区景点的最佳观赏位置。并利用花、树、石等造景素材来诱导、暗示,促使人们不断去发现和欣赏令人赞叹的园林景观。 5、1园路的结构设计 园林结构形式有多种,典型的园林结构分为:5、1、1 面层 路面最上的一层。它直接承受人流,车辆的荷载和风、雨、寒、暑等气候作用的影响。因此要求坚固、平稳、耐磨,有一定的粗糙度,少灰土、便于清扫。5、1、2 结合层 采用块料铺筑面层时在面层和基层之间的一层,用于结合、找平、排水。5、1、3 基层 在路基之上。它一方面承受由面层传下来的荷载,一方面把荷载传给路基。因此,要有一定的强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海大学科技馆前广场规划设计 毕业论文 青海 大学 科技馆 广场 规划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49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