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体设计方案的基本内容.doc
《课程整体设计方案的基本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整体设计方案的基本内容.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程设计方案调整后的解释引子学科型课程教学模式的表现 虽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有近30年的历史,但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中,还有相当部分教师难以摆脱传统课程教学观念的束缚和惯性教学行为的不良影响,仍在沿袭学科型课程教学模式。比如,教师接受课程教学任务后,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体现为编制课程学期授课计划)的一般做法:首先,确认授课专业、班级、人数、教学总时数、周时数。第二,领取和翻阅教材、参考资料或辅导资料、习题集。第三,查阅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训大纲。最后,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和教学资料制定课程学期授课计划。教师进行课堂(一次课)教学的一般程式是:第一,根据课程学期授课计划确定一堂课的课题。第二,根据
2、教科书相应的章节内容确定教学目的和要求、重点和难点。第三,根据教科书章节内容的层次和顺序确定课堂讲授或练习的顺序、层次和步骤。第四, 直接选用教科书或辅导资料中的案例、习题做练习素材,或仿照补充一些自己设计、收集的资料。第五,按照上述构思与设计编写教案,教案主要抄录教材章节目录和要点内容。第六,实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实施的模式大都是:复习前课内容,引入新课,讲解概念、特点、类别、方法、步骤、要领等,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点评,归纳总结,作业布置。课堂上大都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练习或作业往往放在课后进行。有的甚至某几节专门讲知识或理论,事后再安排专门的实验或实训。归结起来,学科型课程教学模式的
3、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学科知识系统和逻辑为导向,忽视职业岗位能力需求;2、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忽视职业能力的系统训练;3、以教科书为平台,忽视职业活动的实际状况;4、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5、以终结性评价(期末卷面考试)为主要手段,忽视职业能力的日常养成。学科型课程教学模式的弊端:1、课程教学与职业实际项脱节;2、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训练相割裂;3、学生的职业能力无法客观验证。第一部分 课程整体设计方案的基本内容一、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总学时、授课对象、学分、前导课程、后续课程、课程代码和编制时间等信息要素。课程教学整体设计之所以要有这方面内容,主要是便于学校
4、和系院部对课程进行信息化统一管理,同时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整合。二、课程设置(一)课程定位(主要说明:1、本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阐述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的哪些方面起到的支撑作用或明显促进作用;2、课程性质;3、与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职业能力和知识认知上要达到的具体标准,包括职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能力目标用“能,会”表述,知识目标用“掌握,了解”表述,素质目标用“培养,养成”表述;课程目标是课程教学组织和实施的“龙头”,又是课程教学质量检查评价的依据和重点,因此是课程教学整体设计的关键内容之一。
5、本课程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1、能力目标课程职业能力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职业能力训练和培养上要达到的具体标准。课程职业能力目标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同时兼顾课程性质和教学对象的实际(专业、基础等)来确定,不能以教科书或教师的经验为依据。要正确处理好与前承后续课程之间在职业能力培养上的承续侧重关系,防止割裂封闭、盲目拔高或面面俱到。课程职业能力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可检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究竟要学生学会做什么、达到何种要求,描述要明确、具体,其结果要能用可展示成果或具体的参数进行检验。确定课程职业能力目标一般可以理解、辨析、表达、策划、组织、协调、操作、实
6、施、展示、检验、信息收集、工具(包括软件)使用以及法纪、诚信、敬业、团队、创新等方面来甄别考虑。具体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求有其内在的层级层次,比如物流公司的仓储配送班组长岗位,首先要有基本的货物入库、出库、分类、堆码、上架、下架、叉车驾驶、传输机操作、单证填制、送货等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再次要有基本的仓储设计、配送方案制定和评价能力;其次要有相应的班组人员和业务活动组织管理能力;还需要一定的上下、内外沟通和协作能力等。因此,职业能力目标也应据此分为相应的基本操作能力、方案制订和评估修正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层级,各层级再根据实际需求分为不同的层次。课程各层级层次的职业能力目标,
7、都应用“能(做)”、“会(做)”的语式,简洁、明了、具体地用序号标示,逐一描述列出,切忌含糊、空洞、笼统或概括地描述。2、知识目标课程知识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知识认知上要达到的具体标准。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支撑。因此同样应重视知识目标的设计。但应注意,知识目标的确定应以职业能力目标的实际需求为依据,而不能以学科知识体系或教科书的理论框架为依据。要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学生为实现职业能力目标进行职业能力项目训练必须要认知的知识、理论便是知识目标,否则便可不讲或少讲。知识目标的设计一定要突破保持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观念,完全以职业能力目标的需求来取舍,并与职业
8、能力目标相对应,分成相应的层级层次。知识目标也要用序号标识,逐一列出,描述同样要明确、具体。3、素质目标为完成职业任务、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相关素养,如法纪意识、诚信意识、敬业精神、团队协作、创新和挑战意识等。(三)课程设计(主要说明:1、课程设计的理念。理念要先进,要注重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2、课程设计的思路。思路要清晰,要体现完整性和系统性;3、课程设计与实施要注重工学结合。)三、教学内容(一)内容选取(主要说明:1、选取的原则。要依据课程目标,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及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选取教学内容;2、选取的教学内容要融知识内容、技能内容和素质内容于一体;3、可以针
9、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应的部分职业岗位,列举典型工作任务,筛选综合典型职业能力,然后确定学习情境。此部分是教学内容选取的关键环节,几次转化可以用图解的方式表示;4、内容选取要体现先进性、针对性和适用性。5、选取的教学内容要与实际工作内容相对接或衔接。)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要按照课程目标(主要是职业能力标准)的层级层次、职业能力训练和培养的阶段性,进行教学内容组合,构建成相应的教学内容模块。每个教学模块要包含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支撑知识、拓展知识、课时分配等内容。各模块要有鲜明的职业能力训练和培养的针对性,又要相互联系和衔接。(二)内容序化(主要说明:1、根据工作任务、项目、案例及
10、工作过程序化教学内容,安排要科学合理;2、要注明每个学习单元子情境所需要的学时;3、内容序化要符合职业成长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课程教学内容模块的编排顺序,要根据职业岗位实际工作流程、职业能力培养循序渐进的规律和模块间内在联系来进行。进行教学内容模块组合时,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模块的需要,通过职业活动调研、网络等多种方式和途径,收集、构思和设计教学资料,包括支撑知识、拓展知识以及案例、事例、工具(软件)、习题等职业能力训练素材,还要对课程教学学时进行合理分配。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模块组合,绝对不能依照教科书的内容或框架“依葫芦画瓢”,只是将教科书的某某章节改换成某某模块而已;也不能大体上照搬
11、教科书的内容和框架,只是添删一些内容而已。这些都是“换汤不换药”。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模块组合,必须突破课程学科体系的束缚或局限,模块架构上要与课程目标的层级层次相对应;编排上要符合职业岗位实际工作流程以及职业能力培养、知识认知的规律;特别是内容上应以职业活动及其实际需求为导向,必须与学生的职业方向和职业岗位的实际活动紧密相符;职业能力训练项目、案例或其他职业能力训练素材,都要力求采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当前职业活动的真实资料,若是教师自己设计编制的,也必须有很高的职业仿真性,教师应随时追踪专业相应技术领域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软件、新经营理念、新管理模式的研发和应用情况,并在
12、教学内容中及时予以体现。(三)表现形式(主要说明:1、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具有齐备性,包括教材、课程标准、课件、案例、习题、工作任务单等资源;2、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表现形式具有先进性;3、表现形式与课程内容相适应,具有该课程独有的特色;4、可以用文字说明,也可以配以图片。)四、教学设计(一)教学模式(主要说明:1、根据课程特点,教学模式设计具有针对性,教学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2、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采用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二)方法手段(主要说明:1、根据课程内容与学生特点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2、教学手段丰富,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3、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13、和虚拟现实技术。)(三)保障条件(主要说明:1、具有能胜任本课程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2、具有满足本课程实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3、实训条件能满足本课程的实训要求。)五、教学组织与实施(一)能力(技能)训练项目设计职业能力训练项目是根据职业能力训练的需要而设计或选用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去做、去练、去完成的具体事项。课程目标要通过它去实现,课程教学内容需要它去承载、去串联、去带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需要它去驱动,学生课程成绩主要依据它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主要依据它来评价。因此,这是课程教学整体设计中的一个十分关键、要十分重视,也是最能体现教师职业教学能力及水平的环节。关于职业能力训练项目的设计,后
14、面将站们章节予以阐述,这里只简单地谈谈要注意的事项。一般来说,每门课程都应设计一个覆盖课程目标、贯穿课程全部教学内容的,由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完成的职业能力综合训练项目。改项目的完成情况,是检验学生是否实现了课程总体目标、是否具有了课程规定的职业能力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时,围绕完成综合训练项目和课程各层级层次具体目标及各教学内容模块的需要,还应设计若干个单项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各单项训练项目完成情况,是检验学生是否实现了相应层级层次具体目标、是否具有了相应教学模块规定的某种职业能力的主要依据之一。其次,每一层次的课程职业能力目标和其相应的教学内容模块,都要有单项训练项目。个模块教学内容应以训练项目为承
15、载;各层级层次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应以项目训练为平台。第三,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必须要有实用性,即要与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和职业岗位当前的实际职业活动紧密相符,其次要具有典型性、新颖性,同时还要具有趣味性,还要有利于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法纪意识、创新意识和安全规范意识等素养的培养。第四,要正确理解职业能力训练项目的含义。职业能力训练项目是与职业活动有直接关系的,具有明确而具体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实施过程、检验标准、可展示成果的任务或课题,不能简单地将单一的案例、事例、习题等当作训练项目。第五,职业能力训练同样要逐一列出,要明确描述项目名称,拟实现的能力目标,所需的职称知识、训练素材、训练方
16、式及步骤、终结成果等内容。(二)教学进度表教学进度表是课程教学实施及进程的蓝图,上述各方面构思和设计的思想应完整地体现在教学进度中。教学进度表不能再按章节的顺序或学科知识体系的顺序来编排,也不能只罗列章节目录内容,必须要按课程内容模块的顺序、职业能力训练循序渐进的需要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来编排。进度表一般要以两课时为一单元编制,要体现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即每一单元的职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训练素材、训练方式及手段、上课的周次时间等,都应明确具体地描述。另外,进度表的内容要与课程目标、教学模块、职业能力训练项目的设计相衔接、相吻合。六、考核方案设计(主要说明:体现能力考核,包括过程
17、考核和结果考核,平时的作业、实训报告、课堂提问等都属于过程考核;结果考核可以布置工作任务,或在岗位中考核,重点要强调全面考核和综合评价。)课程成绩应重点考核学生完成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实现课程目标的状况和程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表现。要强化实际操作和学习过程考核,弱化期末卷面笔试。另外,还应鼓励学生结合课程学习积极参加社会、行业或企业相关的职业活动,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课程考核方案制订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考核原则。每门课程应当结合课程的特点,确定课程考核的原则。课程考核原则总体上应遵循课程教学模式关于重视形成性考核的要求,重视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主
18、观性表现的考核,重视纳入能力证据,同时要体现具体课程的自身特点。(2)考核项目。方案中要明确规定考核项目。考核项目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设定:学习过程常规考核:考核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到课率、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及职业行为养成等方面情况。单项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考核:考核每一个单项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完成情况。综合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考核:考核综合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完成情况。期末卷面笔试:考核知识识记、理解、应用等情况(根据课程特点的不同予以选择,有些课程完全可以用综合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考核来替代)。职业能力证据:考核学生结合课程学习参加行业或企业相关职业活动、考取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的情况。(3)考核方式。如课
19、堂管理记录、实际操作、口试、笔试、作业评价、成果展示、个别过关、分组评价等。(4)考核标准。设定各个考核项目的要求、分值及评判细则(学生结合课程学习参加社会实践的经历及成果、考取的相关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应根据真实、相关的原则予以合理的课程成绩比值)。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对应的国家、行业或企业职业岗位资格标准的,考核标准必须与其一致。七、教材和参考资料(主要说明:课程教学参考资料指进行课程整体设计时用作参考的教科书、行业规程、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以及各种途径收集的相关资料,课程教学参考资料要一一列出,标示版本、作者(或颁布部门)、出版(或发表)时间等内容,以利查考。)八、相关说明(一)课
20、程教学整体设计的程序(1)组建课程教学整体设计小组。以课程骨干任课教师为组长,组成课程教学设计小组。组长制定设计计划,统筹安排具体课程设计的整体工作。(2)进行职业活动调研、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论证,确定课程职业能力目标。设计小组开展职业活动调研和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论证,再次基础上确定课程职业能力目标。(3)拟定课程教学设计的初步框架。设计小组遵循“六位一体”课程教学设计的原则,根据课程职业能力目标,收集教学参考资料,拟定课程知识目标。教学模块、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活动素材、“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成绩考核等方面的初步设计框架。(4)编制课程教学方案及其设计论证报告。设计小组组长按照课程教学整体
21、设计的基本内容及要求,根据议定的初步设计框架,编制课程教学整体方案及其设计论证报告,经设计小组讨论、修改后定稿。(5)评审、批准课程教学方案。系部领导组织相关教研室主任、教师,根据“六位一体”课程教学整体设计的原则,对课程教学方案及其设计论证报告进行评审。评审国通的,其课程教学方案由系部主任批准实施;评审未通过的,有设计小组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重新进行评审。(二)课程教学方案的实施课程教学方案是课程教学整体设计的结晶。课程教学整体设计的思路、原则、内容最终要全部体现在课程教学方案中。经系部评审通过并经系部主任批准实施的课程教学方案,取代传统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实训大纲和课程学期授课计划,是集
22、上述三者于一体的课程教学纲领性教学文件、它是评价课程教学效果和效率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监控教师课程教学过程、行为,评价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主要依据。课程教学方案确定后,一方面要保证其严肃性和稳定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不可随意改动;另一方面要注意在实施中发现和收集其缺失疏漏之处,并随时追踪职业活动的变化情况,定期予以修订。课程教学方案的修订同样要履行评审论证程序。第二部分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一、目前学科型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一般做法及弊端 课程教学整体设计(其结晶为课程整体设计方案)是针对一门课程而言的,解决的怎样才能上好一门课的问题。好的课程教学整体设计为怎样上好一门课画
23、就了一张完美的蓝图。但是再好的蓝图,都要依赖任课教师将它贯彻落实到课程教学的每一堂课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逐步建立起能力和知识的殿堂。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这取决于多个方面因素,但首要的要素,便是必须做好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也就是平常说的备课)。观念正确,设计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和要求,上好一堂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否则,任你浑身是嘴,讲的天花乱坠,仲是事倍功半,毫无效果可言。因此,做好课程整体设计之后,还必须做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各高职院校现在一般是以两个学时为一个单位来组织安排教学的,因此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就是对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考核评价方法等作出具体的筹划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 整体 设计方案 基本 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48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