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襄州区产粮大县粮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
《襄阳市襄州区产粮大县粮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襄阳市襄州区产粮大县粮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13年度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用于粮食生产支出项目实施方案襄阳市襄州区财政局二一四年一月目 录1 项目提要- 3 -1.1 项目背景及依据- 3 -1.2 项目所在地经济社会简况及项目区基本现状- 4 -1.3 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 -1.4 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5 -1.6 投资预算及资金筹措- 6 -1.7 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 6 -1.8 建设管理、建后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 7 -2 项目区基本情况- 9 -2.1 自然状况- 9 -2.2社会经济状况- 11 -2.3 基础设施状况- 12 -2.4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3 -
2、2.5 项目区骨干水利工程状况- 17 -3 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9 -3.1 骨干工程的地位和作用- 19 -3.2 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9 -3.3 农业生产对项目区骨干工程的要求- 21 -3.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 -4 项目建设标准及规划设计方案- 23 -4.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23 -4.2 项目建设目标- 23 -4.3 项目建设等级标准- 24 -4.4 项目总体布局及主要单项工程设计方案选择- 25 -4.5 渠道设计成果- 27 -4.6 泵站设计- 31 -4.7 渠系建筑物设计- 37 -5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土壤流失防治-
3、 39 -5.1 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39 -5.2 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及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 40 -5.3 不利影响的防治措施及土壤流失防治- 41 -5.4 环境影响评价及土壤流失防治结论- 44 -6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45 -6.1 主要建设内容- 45 -6.2 主要工程量- 45 -7 项目投资预算及资金筹措- 48 -7.1 投资预算依据及有关规定- 48 -7.2 投资预算- 50 -7.3 资金筹措方案- 50 -7.4 建设资金管理- 51 -8 项目效益及经济评价- 52 -8.1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52 -8.2 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和产值- 52 -8.3
4、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53 -9 项目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 55 -9.1 项目建设管理- 55 -9.2 项目施工组织- 56 -9.3 主要单项工程施工方案- 58 -10 建后运行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 60 -10.1 灌区运行管护及管理体制现状- 60 -10.2 建后管护制度- 60 -10.3 水价核算及水费收取- 63 -附件1 项目预算书- 65 -一、编制说明- 65 -二、工程预算表- 69 -附件2:项目设计图纸目录- 81 -1 项目提要1.1 项目背景及依据襄阳市襄州区2013年度产粮大县粮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龙王、程河、黄龙镇,涉及龙王镇的园艺场、杨湾、孙庙等
5、村,黄龙镇的丁湾、贾湾、陈岗等村,程河镇的崔营、常庄等村,耕地面积29347亩,其中水田面积10045亩。项目区分属于红水河水库西干渠灌区、柳堰河的提水灌区、熊河西干渠的提水灌区、唐河的提水灌区以及陈岗抽提地下水灌区。项目区现有唐河、柳堰河、淳河等河流三条,水库有大型红水河水库、中型柳堰集水库,熊河西干渠等引水渠道,提水泵站7座,工程建设涉及到堰塘5口。堰塘运行多年,老化失修,淤积严重,可蓄水量锐减。骨干水利工程由于多年投入不足,建设情况较差,建筑物配套不完善,老化失修严重,已不能正常发挥骨干水利工程作用,因此对项目区内所涉及到的7座提水泵站进行更新改造和相应灌溉渠道进行硬化整治工程迫在眉睫。
6、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以及水利工作的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湖北省财政厅鄂财商发201362号文省财政厅关于2013年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分配和管理的通知精神,结合项目区工程的实际情况,我们申报了该项目,编制完成了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13年度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用于粮食生产支出项目实施方案。1.2 项目所在地经济社会简况及项目区基本现状本项目区所在地襄州区,是襄州市市区的三大区之一,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是襄阳市粮、棉、油主产区之一。根据2012年的统计资料,襄州区自然面积2306平方公里,
7、耕地面积169.16万亩,其中水田77.63万亩,旱地91.5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13.9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89.55万亩;总人口90.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9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394.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7.75亿元,农业总产值171.65亿元,第三产业145.2亿元;全区财政收入12.5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86元。项目区涉及龙王镇的园艺场、杨湾、孙庙,黄龙镇的陶岗、贾湾、陈岗,程河镇的崔营、常庄等行政村,粮食总产量42192吨,其中水稻总产量29886吨,小麦11636吨,棉花产量40.1吨,油料总产量630吨。1.3 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该项
8、目区自建成投入运行以来,为项目区农业的稳产、高产和工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渠系及渠上的建筑物极不配套,且工程质量差、标准低,年久失修,跑水漏水严重,影响效益的发挥。一是建设存在先天不足,影响了灌区灌溉效益的发挥。二是渠系布置不尽合理,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还提高了灌区人民的水费负担。三是渠系及渠系建筑物配套不完善,老化损坏严重。四是渠道渗漏严重,急需采取防渗护砌。五是浪费水现象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不到0.4。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灌溉面积逐年萎缩,影响灌区农田用水的需求,而且也对工程管理造成了恶性循环,同时,由于渠系建筑物不配套,群众在渠道上随意开口取水,不仅不利于渠道的安全运行,同
9、时也造成了大量的跑水、漏水现象的发生。因此,对本项目区进行泵站更新改造和渠道硬化衬砌(节水配套改造),有利于搞好管理体制改革和水费改革,提高管理单位的经济效益,有利于灌溉用水经营管理走上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因此对项目区的7座泵站进行更新改造,配套的渠道进行续建配套。1.4 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1、灌溉渠道衬砌2212米,其中矩形3.51.5米渠道250米,矩形21.5米渠道40米,矩形11米渠道555米,梯形3.51.5米渠道200米,U60型渠道长1167米。2、渠系建筑物11座,为过路涵管9座。3、泵站更新改造7座,总装机408.5kw,其中龙王园艺场泵站100KW、杨湾泵站18.5KW、
10、孙庙泵站25KW;程河崔营泵站25KW、常庄泵站75KW;黄龙丁湾泵站75KW、贾湾泵站90KW。4、超低压输电线路9.75公里,其中园艺场泵站1公里,杨湾泵站1.25公里,孙庙泵站1.5公里,崔营泵站2.8公里,常庄泵站2公里,陈岗泵站1.2公里。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1.82万m3,土方回填0.79万m3,砂垫层526m3,混凝土0.39万m3,U型渠1.167公里,预制砼砌筑0.01万m3,伸缩缝0.06万m2,模板0.28万m2,砼管1228m,钢筋(钢材)制安36.4t,输电线路9.75公里。1.6 投资预算及资金筹措工程静态投资508.50万元,包括工程施工费和其他费用等,其工程施工
11、费479.3万元,占总投资的比例94.26%;其他费用29.2万元,占总投资的比例5.74%。资金筹措: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为中央财政资金。1.7 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新增灌溉面积3780亩,改善灌溉面积7645亩,年增节水能力100.86万方,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0.2,提高灌溉保证率38%。项目实施后,除了获取经济效益之外,还能节水、节地、省地、省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社会效益。由于渠道衬砌和渠系建筑物配套,减少了渠道渗漏水量,减少了渠道输水时间以及渠道占用耕地面积,节约了灌溉用水,节省了渠道占用耕地面积。同时,也节省了农民灌溉用工时间。灌区的配套完善和保障灌溉用水,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增强
12、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民收入显著提高,生产积极性充分发挥。节水农业的发展,从水资源管理、资金管理、工程建设使用和维护、科技推广、效益测评、发展思路与模式等方面形成了相对规范的完整体系,为今后节水技术的辐射推广提供了经验。分析评价可知,该项目设计方案合理可行,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通过水利、农业、林业、科技推广等综合措施治理,不但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抗御自然灾害,使农业增产、群众增收,而且对于土壤改良,美化环境,改变自然面貌也有重要作用。项目的建成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有利于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生态效益显著。该项目工程兴建后,使该地区彻底摆脱干旱的威胁,改善生产条件,
13、可增加灌溉面积和粮食产量,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8 建设管理、建后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组建项目法人,对项目建设严格推行“四制”管理,坚持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及合同管理制,规范建设程序。在资金管理上,建立专帐、专户、专人管理,严格资金拨付手续,切实做到专款专用,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建后管护坚持建管并重,在对项目区工程设施进行节水配套改造的同时,逐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管养分离,逐步构建以供水单位为主体、用水者协会参与的管养体系,降低工程运行成本,提高管养水平。2 项目区基本情况2.1 自然状况项目区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
14、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适中等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好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16.4,绝对最高气温42.5,绝对最低气温12.9,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9402189小时,无霜期20022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12mm,主要集中在七、八两月,一般占年降雨量的4660%,冬春季雨水少。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21.7mm。本区位于南襄盆地南半部,涉及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黄龙和程河等镇,其中:龙王镇涉及园艺场、杨湾、孙庙等村,位于襄阳市襄州区北部岗地,属于汉江支流小清河分支红水河小流域,地势呈波状起伏不平。黄龙镇涉及丁湾、贾湾、陈岗等村,位于襄阳市襄州区东部
15、岗地,属于汉江支流淳河流域,陶岗、贾湾村境内地势呈波状起伏不平,陈岗村处于长山山脉,地势呈现南高北低。程河镇涉及崔营、常庄等村,位于襄阳市襄州区夹河套地区,属于汉江支流唐白河分支唐河南侧,地势较平坦,地形总的趋势由南向北逐渐变低,由河流切割及风化剥蚀形成堆积和剥蚀堆积地形。项目区内地层主要由第四纪中更新统黄褐色、黄色、棕黄色、棕红色粉质粘土、粘土组成,以水稻土、沙壤土、黄棕壤土、冷白土为主,占本区80%以上,具有粘粒含量多、吸附能力强、酸碱适中、富有多益性等优点,土层厚度为5070cm。PH值平均6.6,但普遍缺氮磷,有机质含量低,平均为1.98%。该土具有亲水性、超固结性,多裂隙及膨胀性,土
16、中含有大量铁锰结核。项目区内主要为基本农田区,农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麦、芝麻、棉花、玉米、油菜、花生、蔬菜、红薯、西瓜等为主。经济林主要是葡萄、苹果、梨、枣等为主,局部有少量的自然灌木及人工林。项目区内地下水受气象、水文的直接影响,受地貌、岩性、构造的直接控制,主要河流有小清河及其及支流红水河、淳河及其支流以及唐河及其支流黑清河等,根据地下水类型和埋深不同,地表水与地下水互为补排关系。区内地下水化学成分为重碳酸钙镁水和碳酸钙、钾、钠水,为低矿化度水。本项目区分为水库自流灌区、提水灌区以及引水灌区三大类型,其中龙王镇的园艺场泵站属于红水河水库西干渠的提水泵站,杨湾和孙庙泵站属于柳堰河的提水泵站;黄
17、龙镇的贾湾、丁湾三组的陶岗泵站属于熊河西干渠的提水泵站,陈岗机电井属于抽取下地水进行灌溉;程河镇的崔营、常庄泵站属于唐河的提水泵站。红水河水库位于襄阳市襄州区西北部,距襄阳市49公里,地处汉江左岸支流小清河上游,水库拦截小清河支流黑水河上游来水,控制承雨面积190km2,水库总库容1.04亿m3,有效库容0.624亿m3,水库正常高水位117m,死水位109m。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发电、养殖等功能的大(2)型综合水利工程。水库自建成以来,不断发挥灌溉效益,尤其是1975年丹江渠道开挖通水后,成为引丹灌区的一个结瓜水库,水源得到充分保证。水库水系黑水河为小清河一大干流,流域面积占小清河总
18、面积的1/4,小清河历史上洪水泛滥成灾,两岸土地淹没达十万亩,是区内主要水患之一,红水河水库的建成,大大减轻了小清河洪水压力。熊河西干渠是熊河水库的一条主要干渠,全长42公里,工程兴建于1970年,1976年通水。主灌枣阳市的耿集、琚湾二个镇和襄州区的黄龙、峪山、张家集、东津四个镇,设计灌溉面积20万亩。襄州区设计灌溉面积17.62万亩,实际最大灌溉面积达12万亩,设计流量20秒立米。柳堰河作为黑水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湖北省老河口市境内,流经老河口、襄州区,于襄州区龙王镇境内注入黑水河,流域面积90.8平方公里。唐河作为唐白河的主要分支,发源于河南省方城县北七峰山,干流长286公里,集水面积8
19、685km2,在唐河县城以上河宽一般为10002000m,唐河县城以下郭滩至鄢埠口河宽一般为5501100m。唐河于埠口村进入襄州区,襄州区境内长40公里,流域面积250km2。淳河位于襄州区的东南,是长江流域汉江的小支流,起源于大洪山北枣阳市耿集镇,流经襄州区的黄龙、峪山、东津等镇入汉江,干流全长71.1 公里,河道平均宽度40m,平均比降1:5000,流域面积648平方公里,在襄州区境内长55公里。流域总面648平方公里,在襄州区境内229平方公里,流域比降1/4000。属平原型河流。由于项目区内降雨量少,且年际年内分配不均,加上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往往造成旱灾,因此干旱缺水是本项目区的主要
20、矛盾。2.2社会经济状况本项目区所在地襄州区,是襄州市市区的三大区之一,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是襄阳市粮、棉、油主产区之一。根据2012年的统计资料,襄州区自然面积23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9.16万亩,其中水田77.63万亩,旱地91.5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13.9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89.55万亩;总人口90.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9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394.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7.75亿元,农业总产值171.65亿元,第三产业145.2亿元;全区财政收入12.5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86元。项目区涉及龙王镇的园艺场、杨湾、孙庙,黄龙镇的陶岗、贾湾
21、、陈岗,程河镇的崔营、常庄等行政村,粮食总产量42192吨,其中水稻29886吨,小麦11636吨,棉花40.1吨,油料630吨。2.3 基础设施状况襄州区内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汉丹铁路、207、316国道、218省道以及汉十、樊魏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另外区内还有多条镇间的公路连接各镇,区内公路总里程达到3549公里。项目区经316国道往西南30公里到襄州区张湾镇,再过15公里到襄阳市;经316国道从双沟镇到武汉290公里。项目区电力供应情况良好,电网覆盖率达到99.0%,通电率达到100%,目前农网改造完成,通信状况也较好,项目区已实现村村通电话,电话普及率达8.28部/百人,移动通信在
22、本区发展情况也比较好,基本可覆盖全区。工程所用建材主要有钢材、木材、水泥、砂、卵石等。砂可以采用唐白河的砂,但以唐河的砂为优,其质量好,为中粗黄砂,主要从双沟镇的李庄砂场购买。卵石用汉江所产的卵石、质硬且干净,各项指标好,从樊城区的牛首镇汉江河边购运至工地。水泥主要由襄城区购买。钢材、木材等主要从襄阳市区直接购买,用汽车或拖拉机运输。各种材料的运距见下表。工程用材料运距表序号项目区名称运距(km)黄砂石子水泥钢材木材1龙王53386742422黄龙49348358583程河20506540402.4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1、工程地质(1)地质构造灌区位于襄枣盆地西部边缘,襄枣盆地是多次构造运动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襄阳 市襄州区 产粮 粮田 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48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