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西部旧改5号地一期工程基坑支护与降水设计方案.doc
《秦皇岛西部旧改5号地一期工程基坑支护与降水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皇岛西部旧改5号地一期工程基坑支护与降水设计方案.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秦皇岛西部旧改5号地一期工程基坑支护与降水设计方案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秦皇岛西部旧改5号地一期工程基坑支护与降水设计方案经 理:总 工 程师:审 核 人:设 计: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11年3月目 录1 设计原则、编制依据11.1 设计原则11.2 编制依据12 工程总论32.1 基本情况32.2 工程规模42.3 场地自然地理概况42.4 工程地质条件概况42.5 工程特性指标62.6 本工程基本目标72.7 工程内容概述73 方案设计概述83.1 基坑开挖深度83.2 基坑周围建筑环境83.3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83.4 基坑支护结构及降水选型94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与施
2、工94.1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94.2 基坑支护结构施工145 基坑降水方案设计与降排水系统施工165.1 基坑降水方案设计165.2 降排水系统施工166 基坑工程现场监测176.1 监测目的176.2 监测内容176.3 测点布置176.4 观测方法176.5 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报警值186.6 建筑基坑周边环境监测报警值186.7 监测频率196.8 监测精度要求196.9 监测结果处理要求和监测结果反馈制度207 施工部署207.1 施工组织机构207.2 施工现场布置228 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卫生与健康、防火安全238.1 工程安全目标、保证体系238.2 安全生产258.3 文明施
3、工268.4 卫生与健康278.5 防火安全279 施工组织279.1 人员组织279.2 设备组织289.3 进度计划2810 险情处理及应急措施2811 应急预案2912 近几年类似工程业绩3313 资料整理33附图:1、基坑周围建筑环境平面图(共1页)2、土钉墙支护设计定位图(共1页)3、土钉墙支护设计参照的钻孔资料(共1页)4、降水井平面布置图(共1页)5、土钉墙支护设计施工图(共1页)6、坡顶位移、沉降及周围建筑物变形测点布置图(共1页)1 设计原则、编制依据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根据本工程项目有关设计图纸及国家现行有关设计、施工规范、规程、行业标准,并经现场实地踏勘、调查、在充分
4、考虑施工现场周围建筑环境情况下,进行设计和编制的。其设计原则和编制依据如下:1.1 设计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因地制宜、施工便利。1.2 编制依据1.2.1 国家颁布的有关建设法律、法规、条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施行日期:1998年3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施行日期:2000年9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施行日期:1986年7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施行日期:1989年12月26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施行日期:2002年11月1日);6)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施行日期:2000年1月30日);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5、(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发布日期:2009年05月13日,实施日期:2009年05月13日);9)关于印发河北省危险性较大建设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通知(冀建法2007209 号)(自2007年5月15日起施行)。1.2.2 设计文件及图纸(表1-1)表1-1序号图纸名称备注1秦皇岛西部旧改5#地项目技术标文件业主提供的邮件25号地块基坑开挖界限图电子版35号地块基坑一期、二期开挖界限图电子版4西部旧改项目5号地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号: 2011k0231.2.3
6、 规范、规程(表1-2)表1-2类 别序号规范、规程名称规范、规程编号国家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10年版)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6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8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502-2009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版)GB 5009-200210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 50430
7、-20071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12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行业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2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 9258-97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 111-98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 72-2004 J366-2004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7建筑施工高处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01 J 119-20019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 185-2009协会1喷射混凝土加固技术规程CEC
8、S 161 :2004地方1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程DB13(J)35-20022河北省建筑地基承载力技术规程(试行)DB13(J)/T 48-20053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规程DB13(J)45-20031.2.4 标准(表1-3)表1-3类 别序号规范、规程名称规范、规程编号国家1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2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 50145-2007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4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 50375-20066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 50178-937建设工程施工质量
9、评价标准GB/T 50375-2006行业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2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 /T 77-20033建筑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标准JGJ 180-20094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 146-20045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品配备及使用标准JGJ 184-2009地方1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资料管理标准DB13(J)/T101-20092建设工程安全文明工地标准DB13(J)/T100-20091.2.5 其它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应用指南(黄强主编);2)基坑工程手册(第二版)(刘国彬、王卫东主编);3)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工程地
10、质手册编委会);4)工程所在地政府授权有关管理部门的规定及要求等;5)公司企业标准、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类似工程成功施工经验等。2 工程总论2.1 基本情况1)工程名称:西部旧改项目5号地一期工程。2)工程地点:场地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西段西白塔岭文坛路以西,交通方便。3)建设单位:秦皇岛市海洋置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4)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勘察单位: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2 工程规模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本工程规模如下。西部旧改项目5号地一期工程共有15层物业用房1栋、3层超市1栋、3层幼儿园1栋、32层住宅楼8栋、30层住宅楼1栋、24
11、层住宅楼1栋、18层住宅楼7栋及地下2层地下车库分布全场地。2.3 场地自然地理概况根据勘察单位提交的西部旧改项目5号地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场地自然地理概况如下:2.3.1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场地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西段西白塔岭文坛路以西,交通方便。拟建场地地势起伏较大,地面绝对高程一般在14.0521.47m之间。地貌单元为剥蚀残丘。2.3.2 气象秦皇岛市依山傍水,气候温和,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海洋调节,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年最低气温在1月份,夏无酷暑,年最高气温在8月份,年平均气温10.5。本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98.5mm,最大年降水量为1273.5
12、mm,最小年降水量为320.11mm,受季风影响,降水量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35%。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46.8mm,多年平均湿度为62%,多年平均日照为277.2天。本区主导风向受季风控制,全年盛行东北风,其次为西南风和西风,最大风速为东北风,速度可达18m/s,年平均风速3.1ms。本场地标准冻结深度为0.85m。2.4 工程地质条件概况根据勘察单位提交的西部旧改项目5号地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概况如下:2.4.1 地层岩性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较简单,表层为人工堆积层杂填土、素填土、耕土(Q4ml),其下为上更新统残积层砂质粘性土(Q3el)、太古界全风化
13、混合花岗岩、强风化混合花岗岩、中风化混合花岗岩(Ar)。各层岩土的岩性特征及分布情况详见表2-1。表2-1 地层岩性特征表年代成因地层编号地层名称岩土描述厚度变化范围(m)层底标高变化范围(m)分布情况Q4ml1杂填土杂色,稍湿,松散,主要由建筑垃圾、残积土和粉土等组成,含少量的植物根系。0.306.209.2918.79普遍分布2耕土黄褐色,稍湿,松散,由砂、粉土和植物根系等组成。0.401.5015.3818.43局部分布3素填土黄褐色,稍湿,松散,主要由母岩风化而成的残积土组成。0.504.4014.3417.89局部分布Q3el砂质粘性 土黄褐色,可塑硬塑,原岩组织结构已完全破坏,但仍
14、可辨认,含高岭土团块。0.304.908.9818.29普遍分布Ar全风化混合花岗岩黄褐色,主要由长石、石英组成,云母次之,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原岩结构基本破坏,节理裂隙十分发育,岩芯破碎,岩芯扰动呈砂土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属极软岩。05.04.608.1917.19普遍分布强风化混合花岗岩黄褐色,主要由长石、石英组成,云母次之,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原岩结构基本破坏,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破碎,岩芯扰动呈砂土状或碎块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级,属软岩,局部穿插伟晶岩脉。3.5035.60(局部未揭穿)-20.939.64(局部未揭穿)分布全场 地中风化混合花岗岩灰白色肉红色,主要由长石、石
15、英组成,云母次之,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原岩结构基本破坏,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短柱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级,属较软岩。未揭穿揭露最底标高-21.92分 布全场地2.4.2 地下水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地下水水位(静止水位)埋深3.4m8.9m,标高9.3913.93m;属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层全风化混合花岗岩和第层强风化混合花岗岩中。本层地下水对工程影响较大,根据现场两组钻孔注水试验,含水层渗透系数分别为0.3m/d和0.5m/d,属弱透水层,渗透系数建议值k=0.5m/d。本场地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蒸发形式,水位随季节有所变化。一般年变幅在1.0m左右;勘察时地下水正
16、处枯水期,且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受场区周边基坑降水影响较大,故进入丰水期或周边降水工作完成以后,地下水会有所回升。本次勘察取地下水样3组(详见附图附表6)进行室内水质简分析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场地地下水PH值为6.7左右,属弱酸性水。地基土中各离子含量详见水质简分析报告表。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有关条款规定,按类环境考虑,该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2.5 工程特性指标根据勘察单位提交的西部旧改项目5号地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场地工程特性指
17、标如下:表2-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参数表地层编号岩土名称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压缩模量Es(MPa)变形模量E0(MPa)砂质粘性土2104.189.0全风化混合花岗岩30030.035.0强风化混合花岗岩50045.050.0中风化混合花岗岩1500可视为不可压缩注:变形指标除砂质粘性土依据土工试验结果外,其余均为地区经验值。表2-3 边坡支护设计参数土层编号岩土名称天然重度(kN/m3)内聚力标准值Ck(kpa)内摩擦角标准值k()备注1杂填土18.01015经验值2耕土17.08123素填土19.01318砂质粘性土19.136.520.2直剪全风化混合花岗岩20.025.0
18、35.0经验值强风化混合花岗岩21.030.040.02.6 本工程基本目标工期目标:严格按照业主要求的工期完成本工程基坑降水与支护施工任务。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质量合格,达到设计图纸、现行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及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安全目标:施工过程中无伤亡事故,基坑支护体系安全可靠,后续工程顺利施工。文明施工:各工序施工应达到工完场清,不影响文明工地的目标实现。消防保卫:遵守施工现场消防、保卫管理规定,不发生火灾,不出现偷盗、丢失及施工成品破坏现象。2.7 工程内容概述2.7.1本次工程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根据业主要求,本次工程需完成如下工作内容:1、基坑降水设计与施工;2、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秦皇岛 西部 一期 工程 基坑 支护 降水 设计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48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