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河岸护坡技术研究综述.doc
《生态河岸护坡技术研究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河岸护坡技术研究综述.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 业 大 学学 士 学 位 论 文题目名称:生态河岸护坡技术研究综述 学生姓名: 院 系:资源与环境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职 称:讲师 2012 年 5 月 9 日目 录1. 前 言11.1 河道护岸使用现状11.2 河道护岸使用研究的意义22. 现阶段河道护岸手段存在的问题22.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2.2 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32.3 对自然景观的影响33. 传统护岸与生态护岸工程43.1 传统护岸工程43.2 生态型护岸工程43.3 国内外生态护岸技术53.4 传统护岸工程与生态护岸工程的区别与联系94. 河道生态护岸的设计114.1 设计原则114.2 设计内容124.3 技术措
2、施134.3.1 护岸模式分类134.3.2 具体的技术措施144.4 生态护岸设计中的关键问题164.4.1 生态护岸设计的环境因素164.4.2 生态护岸设计的几个关键技术165. 生态护岸技术展望175.1 生态护岸技术发展趋势175.1.1 植被品种组合研究应用185.1.2 生态护岸技术理论研究185.1.3 生态护岸的综合评价理论研究195.1.4 生态护岸工程与非生态护岸工程相结合的技术研究195.2 对现阶段生态护岸技术发展的个人观点19参考文献20致 谢23生态河岸护坡技术研究综述姓 名:专 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指导教师: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建设已成为
3、人们关注的焦点,河道的综合治理成为目前的建设重点,在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同时,也开始注重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城市河道在生态型护岸工程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我国城市河道整治应注意的问题,力求为我国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和恢复,建立关于生态型护岸生态功能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以及对河道开展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关键词:城市;河流;生态;治理;护岸River embankment slope pro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Name:Major: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ombating Wat
4、er Conserv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ombatingTutor:Abstract:With the quickening of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the city, urb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e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of the river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key, in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e
5、cological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also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rough analysis of urban river in ecological revetm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achievements, discussion of Chinas urban river regulation problem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and str
6、ive to urban river for ecological harness and recovery, build 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evaluation system and standards and to river i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Key word: City; river; ecological; governance; revetment1. 前 言1.1 河道护岸使用现状 随着当今社会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
7、伐的加快,人类创造的财富和人类自身都越来越紧地向城市集中,城市对水资源的依赖和水患可能给城市造成的灾难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城市水环境的整治已经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重视,人们已经由传统的防洪、排涝的水利建设观念向建设“安全、舒适、优美”的生态水环境观念转化。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河道综合治理的研究比国内要早,例如:瑞士、德国等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全新的“亲近自然河流”概念4;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了“创造多自然型河川计划”21;荷兰近年提出了“还河流以空间”的新理念等。近年来,我国的许多城市在城市建设规划中也十分重视河网水系的规划和河岸的整治与美化,例如:广州市提出要把珠江广州河段建设
8、得像法国塞纳河巴黎河段一样美丽的整治目标,具体包括提高堤防的防洪标准,改善两岸的交通、绿化环境和美化河流两岸,让游客及市民有一个观光、娱乐的好去处;成都市府南河的整治集防洪、排水、交通、绿化、生态、文化于一体,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环保效益,提供了具有借鉴价值的城市建设模式;苏州市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保持了三纵三横加一环的河网水系及小桥流水的水城特色,保持了路河平行的基本格局和景观,城市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北京市以建成“水清、流畅、岸绿、通航”的现代城市水系为目标,对城市水系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整治,城市水环境取得明显改善。 城市河流对城市的繁荣与衰落,对城市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有至关重要
9、的意义。河岸作为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城市景观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城市河道岸坡的保护形式应与城市建设规划发展相一致,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与城市居民的需求相符合23。当前我国采用传统型护岸结构对河道治理为主要方式,传统的护岸工程以水泥、沥青、混凝土等硬性材料为主要建材, 传统的河道护岸工程往往局限于防洪、排涝、引水和航运等基本功能。在护岸工程设计中,特别是城市河道,为了控制河势和确保河道的防洪安全,着力于运用块石、混凝土等硬质材料的结构设计,而很少考虑河道的生态、景观、休闲、娱乐等其他功能。现行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也未明确提出河道护岸的生态学要求,致使不少地方的河道,被人为渠化及对河
10、岸的强行硬化,在结构型式上分为直立式,斜坡式或斜坡式与直立式组合的混合型式,断面规则渠化,偏重安全、经济的后果是极大地损害了河流的生态功能。1.2 河道护岸使用研究的意义 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各种河流治理方式的,国内河道治理工程的发展历程,采用的主要手段的一系列研究探讨,通过对传统型治理手段和新型治理手段的总结,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探讨我国城市河道整治应注意的问题,力求为我国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和恢复,建立关于生态型护岸生态功能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以及对河道开展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2. 现阶段河道护岸手段存在的问题 在河流整治中硬化渠道,导致城市生态系统和水环境的破坏,目前,国内城市的河道治理工程片面
11、追求河岸的硬化覆盖,片面强调河流的防洪功能,而淡化了河流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破坏了自然河流的生态链,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为保护城市安全,河堤年年加高,并大量建设钢筋混凝土、块石等直立式护岸,河流完全被人工化、渠道化,人工与自然的比例失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从生态学角度讲,硬化河床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根本解决不了水污染净化的问题。河道是有自净能力的,自然的河道有大量的生物和微生物,它们都有降解水体污染物的作用,植物还可以向水里补充氧气,有利于防止污染。使用水泥衬底和护坡后,割裂了土壤与水体的关系,使水系与土地及其生物环境相分离,有些生态功能就会随之消失,失去自净能力河道只会加剧水污染的程度
12、。裁弯取直,改变了自然流态,俗话说,“水性喜曲”就是说水的流态不是笔直的19。 因此,我们在河道治理中要顺其自然。从蓄水的功能上说,“长藤结瓜”是较理想的布局,能较好的满足用水要求。但从地形图的规划布置到实地的现状是有一定区别的,不能过分地强调“裁弯取直”。由于河道裁弯后,河道长度缩短,比降变陡,其上下游河段必需进行调整。主要表现为:上游河段水面比降变陡,流速增加,水流挟沙能力增大,导致河床冲刷,水位下降;下游河段来沙量增大,洪峰出现的时间提前。这些调整又会给河道防洪、周围环境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河道断面单一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在自然的河流横断面上,浅滩与深潭相间,是生物群落的栖息生长之地,而
13、改造过后的河床常用输水性能好又便于施工的梯形等单一且规则的断面型式,使得水流流速均一化,破坏了原有河道多样性的特征。而河流形态多样性是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前提,河流形态的规则化、单一化,在不同程度上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影响。 长期以来,传统的河道护岸工程往往局限于防洪、排涝、引水和航运等基本功能。在护岸工程设计中,特别是城市河道,为了控制河势和确保河道的防洪安全,着力于运用块石、混凝土等硬质材料的结构设计,而很少考虑河道的生态、景观、休闲、娱乐等其他功能2。现行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也未明确提出河道护岸的生态学要求,致使不少地方的河道,被人为渠化及对河岸的强行硬化。这样一来,对河道和人类造成了诸多
14、方面的负面影响。2.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河流护坡工程引起了河道流量和流速的变化。水流行进过程的变化等,从而造成许多生物栖息环境的改变甚至消失;河床硬化覆盖阻断了城市地下水补给。封闭式的护坡结构完全隔断了地下水与土壤的联系,以致阻滞了地下水补给;河岸衬砌硬化之后,原始河岸面目全非,土体与水体的关系相割裂,隔断了河道水域中的生物、微生物与陆域的接触,并引起其自然生存环境恶化,河流的天然自净能力因此下降1。同时,硬化型河岸使得水生植物无法生长,各种水生动物也因生存环境改变而无法生存,整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因硬化河岸而断开,河流生态廊道的作用因此失去,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遭到破坏
15、,并由此诱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2.2 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 河道两岸修筑防洪堤岸并实施硬化护坡之后,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河道的裁弯取直、束窄加深和硬化覆盖使河床不透水面积增加,导致河流泄洪功能减弱;河流基本失去了其原生态功能,河流从前的滨水环境发生了改变,人与河流原本的和谐关系被破坏,人们失去了往昔那种自然野趣的亲水、休闲和娱乐场所,继而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精神生活带来一定影响。2.3 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河流本是自然界一道靓丽的风景。特别是城市河道,其景观效果更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财富和文明程度的象征。按传统方法整治后的河道,往往局限于防洪、排涝、引水和航运等基本功能。
16、在护岸工程设计中,特别是城市河道,为了控制河势和确保河道的防洪安全,着力于运用块石、混凝土等硬质材料的结构设计,而很少考虑河道的生态、景观、休闲、娱乐等其他功能。河槽渠化,河岸硬化,边界整齐,走向笔直,虽具现代气息,但它与现代人追求回归自然,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观需求和心理期待完全相背。人们放眼望见那灰白色的河道两岸,巳经难以找寻昔日费心悦目的河流景象。3. 传统护岸与生态护岸工程3.1 传统护岸工程 基于水力学最佳水力半径的理论,传统的护岸工程遵循用最经济断面输送最大流量的原则,在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上追求断面渠化和较小的水力糙率,在使用功能上侧重防洪固岸,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河流的自然功
17、能。现阶段传统护岸结构型式可分为直立式、斜坡式或斜坡式与直立式组合的结构型式:(1)直立式护岸。直立式护岸可采用现浇混凝土、浆砌块石、混凝土方块、石笼、板桩、加筋土岸壁、沉箱、扶壁及混凝土、砖和圬工重力挡水墙等结构型式6。(2)斜坡式护岸。斜坡式护岸又可分为堤式护岸(包括堤身、护肩、护面、护脚和护底)和坡式护岸(包括岸坡、护肩、护面、护脚和护底)6。(3)混合式护岸。混合式护岸兼容如上两型式特点,一般在墙体较高的情况采用。传统的护岸工程建设以水泥、砂浆、石料、混凝土和沥青等为主要建筑材料6。3.2 生态型护岸工程 建立生态型护坡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对自然的重新认识和改造,它携其固有的优势悄然而至
18、,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从防洪角度来看,护坡工程对河道裁弯取直,笔直渠化后的人工河道虽然满足了航运方面的要求,却为防洪埋下很大的隐患。以水力特性的观点来看,原本自然蜿蜒的河道形态减低了河水流速,且将河道流速分层,有利于不同生物对其特定生长环境的需求7。蜿蜒的河道还能蓄洪涵水和削弱洪水来临时的破坏程度。同时,护坡工程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原先河岸的植被,并且将水体和外界环境用水泥和钢筋混凝土隔离,只会导致洪灾总体风险的不断增大。相比之下,自然河岸可通过水体渗透和岸边植被林的储水起到调蓄洪水的辅助作用。 其次,从生态环境角度来看,护坡工程改变了河道的天然形态,整平了河岸滩地,直接影响了水体流动
19、的多样性,河床的多孔质也不复存在,滩地的自然裸地很大幅度减少了,河岸生态功能退化,原先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了冲击。天然河道是有自净能力的,通过水流运动对污染物质的沉积和输移以及水- 土- 植物- 生物之间形成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体系对污染物质的转化,水体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自净化功能。然而,护坡的出现破坏了河流的生态循环系统,割裂了水体与周围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造成了河流自净功能的丧失。 最后,从景观角度来看,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护坡降低了河道的自然化及两岸的亲水性。现代景观生态学强调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保持河流的自然状态,营造优美的水边环境,提供丰富自
20、然的亲水空间。 综上所述,建立生态护坡不仅是人类对前期不合理的河道工程的补救措施,也是今后继续利用河流资源以及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存的有力保障和借鉴模式。 生态型护岸以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前提,在保证护岸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兼顾工程的环境效应和生物效应,以达到一种水体和土体、水体和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它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安全性,这是作为护岸这样一种水利设施的基本功能,即是否能发挥有效的防洪、固岸作用;生物性,对本土的原生动植物没有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尽量不扰动原有栖息地环境,或者护岸完工后能被本土生物接受;亲水性,能让人们比较安全和
21、便利地与水亲近,这一点只需在结构设计细节上稍加注意,如预留可供人们上下的台阶,设置亲水平台等;景观性,护岸完工后与周围景观环境相协调。3.3 国内外生态护岸技术(1).植被生态护岸植草护坡技术常用于河道岸坡及道路路坡的保护,国内很多河道治理及道路建设中都使用了这一技术,如在吉林省西部嫩江流域治理工程中,吉林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许晓鸿、王跃邦、刘明义等人提出了以当地的牛毛草、早熟禾、翦股颖等8种草本植物为护坡植物,河柳等灌木为迎水坡脚防浪林的植物护坡技术。这一技术主要是利用植物地上部分形成堤防迎水坡面软覆盖,减少坡面的裸露面积和外营力与坡面土壤的直接接触面积,起消能护坡作用;利用植物根系与坡面土
22、壤的结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坡面表层土壤团粒体,提高坡面表层的抗剪强度,有效地提高了迎水坡面的抗蚀性,减少坡面土壤流失,从而保护岸坡。图1. 京航运河河道植物护坡实例5Figure1 . The shipping river course plant revetment examples5 京杭运河两淮段从溧阳市清安有机化工厂至淮安市黄码大桥航道两岸长约14.58公里范围内,有生长茂密的天然芦苇,芦苇作为野生植物,根须发达,抗旱、抗淹能力强,具有固土和净化污水能力强的特点,作为生态护岸是极好的水保植物。根据该河段的自然条件特点,两岸沿线护岸工程中采用了植被护岸方式,为防止坡脚冲涮,在坡脚处抛填
23、了一些碎石9。湖嘉申线湖州段部分航段原始生态较好,在高水位以上长有较茂密的野生茅草及灌木杂树 ,在中水位附近长有成片芦苇,针对该航段的特点,在坡脚进行抛石处理,抛石以外3米范围内种植成片芦苇。(2).三维植被网护岸技术 三维植被网技术原先多用于山坡及高速公路路坡的保护,现在也开始被用于河道岸坡的防护。它是主要利用活性植物并结合土工合成材料,在坡面构建一个具有自身生长能力的防护系统,通过植物的生长对边坡进行加固的一门新技术。图2. 三维植被网技术15Figure 2. 3 d vegetation nets technology15图3. 三维植物护坡技术实例24Figure 3. The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 河岸 护坡 技术研究 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48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