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设计说明方案书.doc
《煤矿设计说明方案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设计说明方案书.doc(1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 矿区概述小鱼沟井田位于唐山地区玉国县城西南十二公里小鱼沟镇,东南距唐山市72公里。全井田噗第四系冲积层复盖,地形平坦,地势由北往南逐渐低下, 地表标高介于+1.00至+6.00米之间,地形坡度为2/1000矿井走向长5公里,倾斜长度3.5公里,面积15.7平方公里。 小鱼沟煤矿生产能力为180万吨,采用竖井、阶段石门、集中大巷的开拓方式。第一生产水平为-6000m,第二生产水平为-800m。 主井净径6.5m,一对16吨箕斗作为提升之用,并布置动力、信号电缆、排水管路;副井净径8.0m,为人员、矸石、材料和设备的提升井,并作为全矿井的进风井。图1.1.1 小鱼
2、沟交通位置图 井田内地势平坦,地形呈东北高、西南低,标高介于+1.00m+6.00m之间,地形坡度为千分之二。区内无河流,井田北部在一较大积水洼地,后湖,呈现沼泽状态,井田南部亦甚低洼,通称仓洼 ,1959年最高洪水位+3.3米。小鱼沟镇北至后湖定府一还地势较高未被淹没。近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政府大兴水利,加强排涝,消除水患,成为盛产粮食区。 本区属半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温度为10.8,最高气温为37.6,最低气温为-22.6。雨季为七、八、九三月,年平均将雨量为645mm,结冰期由11月至3月,土壤冻土深度为0.50.7米。最多风向为东风,冬季多偏北风,最大风速为
3、25米/秒。 本区在燕山南麓冀东平原,村庄稠密、农业发达,主要作物有玉米、小麦、花生、棉花等,井田范围内多沙质土壤,农业生产较突出的问题是缺肥,地多人少、劳力不足。将来矿井排出的矿井水可用于灌溉,支援农业生产。1.2 井田地质特征1.2.1 井田大中型构造特征小鱼沟井田位于蓟玉煤田东北部,为了盆状向斜构造。有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带,并以前者为主。煤层露头与第四系冲积层接触。边缘产状较陡,(一般在30以上,内部1020),盆地最深圳特区的中心位于井田地东南部。(仓补19附近)。区内共发现大小断层5条,其中断距大于30米者有3条,以F1断层斜切井田中央粘距1550米,延伸长度2500米,对井田影
4、响到大,其余断层断距较小,延展长度也较短,对井田开拓也较有影响。主要断层见附表一。表121 小鱼沟井田主要断层表序号名称性质断面走向断层面倾向倾角/(0)落差/m水平断距/m其他1F1正断层17.405030对11.12煤层有一定影响2F2正断层23.505025对11.12煤层有一定影响3F3逆断层12.302028对11.12煤层有一定影响4F4正断层10.801015对11.12煤层有一定影响1.2.2 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程度 小鱼沟井田大中型断层不多且很少相互切割交叉,地层产状变化不大,大中型构造复杂程度属于类。 井田内的个别煤层,尤其是九煤层顶底板断层发育,断层造成煤质灰分上升,严重制
5、约了矿井的高产、高效。单一煤层的这一特点可能与当时的沉积环境以及煤层顶底板岩性有关。1.2.3 煤系地层小鱼沟井田煤系地层属于石炭系上统和二叠系下统,基底底层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石灰岩,煤系地层总厚度约为600米,含煤8层,煤层总厚度达9.6米,含煤系数为3.96%,地层特征与开平煤田其他井田基本相同。表1.2.2矿井地层一览表地质年代(地层单位) 岩层总厚度/m岩层组成及特征含煤层数及厚度/m备注代纪世第四系松散沉积物0-20m主要由粘土层、沙岩、砾石层及少量卵石层所组成。石炭系石炭系中统(C2)-唐山组46.0861.77m/52m岩石颜色较浅,多为浅灰灰色,并夹有少量紫色,以粘土岩、粉沙岩
6、为主。沉积有极不稳定的煤线,如煤18、煤19、煤20。石炭系上统(C3)开平组(C31)50.16131.48m/88m颜色比唐山组森颜色深,多呈灰深灰色,以粉沙岩为主,粘土岩显著减少,层理比以前明显复杂。形成较稳定的煤层(煤14)及不稳定煤线(煤15、煤16、煤17 等)赵各庄组(C32)41.4489.41m/55m颜色多浅灰深灰色,以粉沙岩为主但而厚层状中粒沙岩增多,植物化石以翅羊齿类最多。可采煤层:煤11、煤12不可采煤层:煤12下二迭系二迭系上统(P2)古冶组(P21)最大厚度300m本组属陆相沉积,河床相粗碎屑砂质岩居多,其次为粉沙岩。二迭系下统(P1)大苗庄组(P11)71.41
7、140.37m/107m本组地层为一套以过度相粉沙岩、粘土岩和粗碎屑岩交替之沉积物。岩石以粉沙岩为主,植物化石种类繁杂。不可采煤层:煤5、煤6、煤7、煤8、煤9、煤10唐家庄组(P12)131.51232.64m/170m本组地层全属陆相沉积,河流开始活跃。其中粉沙岩居多,植物化石最少。不可采煤层:煤4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岩性为浅灰-灰白色石灰岩,质纯性脆,时夹薄层状灰质粘土岩及白云质石灰岩或豹皮状石灰岩。顶部有古风化壳迹象,含黄铁矿结核,裂隙溶洞发育,有时被铝土质充填。1.2.4 矿井水文地质矿区年降水量在350mm800mm之间,由于冲积层的存在,阻隔了大气降水与矿坑涌水之间的联系,
8、矿井用水量基本不受季节的影响。矿区地表水系主要包括后湖。矿井采动塌陷坑积水量随开采面积的扩大而增加。所有地表水均直接补给潜水层。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包括:第三含水层(煤12底至煤4顶砂岩裂隙含水层)、第四含水层(煤5 至煤12顶砂岩裂隙含水层)、第五含水层(煤5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矿井间接含水层包括第一含水层、第二含水层、第六含水层、第七含水层。 表1.2.3 矿井水文地质一览表含水层编号含水层名称含水层富存情况单位流水量渗透系数水质类型 1第一含水层含水丰富2.146升/秒*米182.714米/昼夜重碳酸钙镁型 2第二含水层含水性弱0.0455升/秒*米0.261米/昼夜硫酸钙镁型3第三含水
9、层含水性中等,局部较强0.01970.0566升/秒*米0.15010.707米/昼夜重碳酸钠型4第四含水层含水性弱0.0160.0584升/秒*米0.1541.742米/昼夜重碳酸钠型5第五含水层含水性中等,局部较强0.06030.228升/秒*米4.526米/昼夜重碳酸钠型6第六含水层含水性弱0.040.0196升/秒*米0.02480.211米/昼夜重碳酸钠型本区初期涌水量为18.77m3/分。矿井生产期间涌水量为28m3/分1.3 煤层特征1.3.1 可采煤层情况 井田内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共八层,即煤5、煤61/2、煤7、煤8、煤9、煤11、煤12-1、煤12-2。其中主要可采煤层为煤
10、11、煤12,煤9绝大部分不可采。1.3.2 煤的物理性质 小鱼沟井田各煤层均属腐殖质煤,通过肉眼鉴定颜色一般为黑色,条痕褐灰色;呈眼球装断口;呈条带状、粒状及片状结构,少数为粉状。煤岩组分以亮煤为主,镜煤及丝炭少见,煤岩一般类型一般为光亮型,次为半暗型。1.3.3 煤种及煤质变化 井田以肥煤为主气煤次之,焦煤甚少。 井田煤种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分带规律。由浅部至深部,煤的变质程度逐渐增高,其排列依次为气煤、肥煤至焦煤。条带大致呈北5060东向延展,其中以肥煤条带最宽、延展最长、所占面积最大,为井田的主要煤种。气肥、肥气煤及气煤分布于井田的南及西南边缘浅部。 井田内煤的物理性质、煤质及煤岩等特征
11、沿走向及倾向变化均不大,但井田西部局部因受火成岩的影响,煤层变成天然焦。1.3.4 各煤层顶底板特性(1)煤11 伪顶为粘土岩,偶有炭质粘土岩,平均厚度0.3m;直接顶中部和西部为粉砂岩,东部为中细砂岩,-850m以深为中砂岩,厚度为3.5m;底板为粘土岩和粉砂岩,少数为细砂岩,厚度1.50m。顶底板一般较完整坚固性好。 (2)煤12 伪顶为粘土岩或粉砂岩,厚度0.2m;直接顶以粉砂岩为主,局部为细砂岩,厚约4.0m;底板以粉砂岩为主,局部为粘土岩,与8煤合区地段为炭质粘土岩,厚约2.5m,东部河流有古河流冲刷,顶底板较坚固。 井田可采煤层顶底板综合评定为级。1.4 其他开采技术条件1.4.1
12、 瓦斯矿井瓦斯等级为2级,无煤尘煤炸危险。1.4.2 煤的自然发火情况各煤层均没有自然发火倾向 序号煤层名称煤层厚度/m层间距/m倾角/()硬度容量稳定性最小最大平均111煤3.24.84.217.313.50.4-0.91.4稳定212煤2.94.94.513.50.4-0.71.4较稳定 表1.3.1 可采煤层特征表图1.3.2 煤层综合柱状图 2 井田境界及储量2.1 井田境界根据埋深及井田构造情况,本矿井井田境界确定如下:井田深部以各煤层的-750m底板等高线为界;浅部各煤层露头为界;西部以断层F2为界;东部以煤层露头为界。 根据以上确定的井田境界,井田走向长5千米,倾向宽3.23.8
13、千米,平均为3.5千米,面积为15.76平方千米。2.2 井田工业储量的计算2.2.1 井田地质储量为 (15.761079.791.35)/cos16 =2.27108 吨2.2.2 工业储量的确定 本井田内考虑到煤6、煤8、煤9绝大部分不可采,目前情况下,暂定煤11、煤12为可采煤层,而这几层煤的总厚度为4.204.58.7 m。 所以工业储量为 15761078.71.4cos16 1.97108 吨2.3 井田可采储量2.3.1 永久煤柱煤量要计算井田可采储量,首先要确定各种永久煤柱损失。永久煤柱一般是指保护工业广场和井筒的工业广场煤柱,井田境界和大断层两侧的井田境界煤柱和断层煤柱,以
14、及保护地面建筑物、河流、铁路等而留设的保护煤柱等。煤层群开采时,应采用重复采动条件下的移动角值。受保护面积边界是由受保护建筑物和主要井筒的边界向外加上一部分备用量即维护带确定的。受保护建筑物边界一般不是直接以被保护建筑物的外边界为准,而是取平行于煤层走向或倾斜方向的与受保护建筑物外缘相连的直线所围成的面积,作为受保护建筑物的边界。工业广场面积的取值,依据设计井型大小按煤矿设计规范中煤矿工业广场占地指标所列数值的规定选取。表2.3.1工业广场占地指标表井型(万吨/年) 指标(公顷/10万吨) 400600 0.450.6 240300 0.70.8 120180 0.91.0 4590 1.21
15、.3 (指标中中小井取大值,大井取小值)本矿井井型为180万吨/年,工业广场占地面积为: 180100.9100001.62105 m2设计工业广场形状为长方形 长为405 m, 宽为400 m。围护带宽度为:20 m地面标高+5 m;表土层厚20 m;第一水平-450 m。工业广场三视图如下:图2.3.1 工业广场煤柱损失示意图 a.确定受保护面积。如图所示,在开拓平面图上通过建筑物四个角分别做平行与煤层走向和倾斜的四 条直线,得矩形abcd。在矩形的外缘加上15m宽的维护带,得受保护面积abcd。b.确定受保护煤柱。通过受保护面积中心作一沿煤层倾斜剖面1在这个剖面上,由维护带的边缘点m1,
16、n1起在表土层以o=45度划两条保护线,即m1m2,n1n2。然后在基岩中于下山和上山方向按上山移动角=75和下山移动角=64.6作保护线,与煤层相交得n和k,则通过n和k的走向线分别为保护煤柱的上部和下部边界。以同样的方法在平行煤层走向的剖面2,按其走向移动角=75作保护线,求得沿走向的煤柱边界AB和CD,将nk和AB,CD均绘制在平面图上,即得保护煤柱边界ABCD。煤柱是一个梯形。c.煤柱煤量计算 工业场地煤柱煤量=梯形面积*煤层平均厚度*煤层平均密度本矿井的表土层厚度为20米,煤层平均倾角18,=75,则=75-0.8=63,冲击层移动角45 。见煤标高c=30m,冲击层厚20m,地面标
17、高5m经计算工业广场煤柱梯形高为:1060 m。梯形上底为:900 m;下底为:1020m。所以工业广场煤柱损失面积为: S1/2(9001020)10601.1106 m2则损失煤量为: 1.1106 8.71.4cos181.4107 吨。由于损失量较大,对于矿井开采不利,在矿井生产末其应对该部分煤柱进行回收,因此在计算中,工业广场煤柱损失按工业储量的5%计算则工业广场保护煤柱损失量为0.0519697.4104t=9848700=9.8487106t2.3.2 矿井边界煤柱煤量设计矿井边界每侧留有20m宽度,由底板等高线看出,本井田边界周长为:16000m所以可算出各煤层的煤柱量为:7#
18、煤层:16000201.44.2=1.84106t9#煤层:16000201.44.5=2.01106t故总共边界煤柱煤量为:3.85105t2.3.3 断层保护煤柱本井田无大的断层,只有一些小断层,所有断层长度总为5000m,断层每侧留设保护煤柱30m, 断层保护煤柱煤量断层长度煤柱宽度煤层厚度煤的平均密度对本矿井,9#煤层:5000304.21.48.61105t12#煤层:5000304.51.49.45105t故断层总保护煤柱煤量1.806106t2.3.4 矿井可采储量计算 矿井可采储量的计算公式为: Z(ZcP)C式中 Z矿井可采储量 Zc矿井工业储量 P各种永久煤柱煤量损失之和
19、C采区回采率,厚煤层不低于0.75,中厚煤层不低于0.80,薄煤层不低于0.85。Z(19697.4104t9.8487*1063.85105t1.806106t)80%15719106t所以设计矿井可采储量为15719106t3 矿井工作制度和设计生产能力 矿井工作制度和设计生产能力是其他设计的依据,如采煤、通风、运输、提升设计等,因此,确定矿井工作制度和设计生产能力非常关键。3.1 矿井工作制度 设计规范规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按工作日330 d 计算。每天3班作业,每天净提升时间为16 h。”因此,设计时按矿井年工作日330 d,每天4班作业,每天提升能力为16小时设计。 本矿井也采用“
20、四六”工作制度。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对于储量丰富,地质构造简单,煤层生产能力大,开采技术条件好的矿区宜建设大型矿井。 当煤层赋存深,表土层厚,冲积层含水丰富,井筒需要特殊施工时,为扩大开采范围降低吨煤成本,建设大型矿井较为合理。 对煤层生产能力大,地形地貌复杂的矿区,工业广场不易选择和布置,为避免过多的地面工程,井型应当定大一些, 储量不丰富,煤层生产能力不大,或为薄煤层,或地质构造复杂,或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宜建中小矿井。 由于本矿井煤层赋存较深,表土层较厚,且储量丰富,没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因此,要见大矿井。 初步确定本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为180吨/年。3.2.1 校核矿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设计 说明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47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