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技术方案.doc
《某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技术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技术方案.doc(1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市XX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技术方案XX省电信公司XX市分公司目 录第1章导读11.1导读11.2方案特点说明31.2.1遵循建设部行业标准,贴近XX区城市管理特点31.2.2创新二级监督、三级指挥的管理模式31.2.3“养事不养人”,信息采集市场化31.2.4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充分整合政府网络和信息资源31.2.5拓展信息采集来源,实施全天候监控41.2.6运用BOO模式,最大限度降低项目风险41.2.7具有自维护、自扩展能力的工具式软件系统41.2.8采用负载均衡技术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51.2.9基于组件化开发技术51.2.10采用具有领先优势的ArcGIS软件作为统一GIS平台5
2、第2章项目概述62.1项目名称62.2国内发展情况62.3编写依据72.4术语和代号92.4.1术语92.4.2代号11第3章项目需求分析133.1需求调研总结133.2总体需求143.2.1覆盖范围的需求143.2.2工作流程的需求143.2.3组织机构的需求153.2.4办公场地的需求153.2.5基础数据的需求153.2.6信息量的需求153.2.7数据要求的需求163.2.8编码标准化的需求163.2.9系统性能的需求163.2.10整合资源的需求173.2.11网络平台的需求173.2.12安全性的需求183.2.13信息平台的需求分析193.2.14手持终端的需求分析20第4章项目
3、总体建设规划214.1项目目标214.2建设原则214.3建设内容23第5章项目总体设计255.1设计原则255.2总体技术路线265.2.1J2EE技术275.2.2数据库技术285.2.3Web Service技术295.2.4Webgis技术305.3总体架构315.4应用平台架构设计325.5系统安全设计335.5.1技术防护措施335.5.2应用系统安全解决方案335.6接口规范设计345.6.1系统内部接口规范345.6.2系统外部接口规范37第6章组织机构建设396.1人员编制406.2信息采集员队伍建设40第7章工作流程建设427.1业务角色规划427.1.1信息采集员427.
4、1.2视频监控员427.1.3受理员427.1.4值班长427.1.5派遣员427.1.6指挥长437.1.7专业部门437.1.8各级领导437.1.9社区联系站437.1.10社会公众437.2管理流程规划437.3业务流程规划457.3.1信息收集阶段467.3.2审核立案阶段467.3.3任务派遣阶段477.3.4任务处理阶段477.3.5处理反馈阶段487.3.6核查结案阶段487.3.7监督实施阶段487.3.8综合评价阶段48第8章办公场地建设508.1工程概况508.2设计概况508.2.1设计依据508.2.2设计原则518.3总体设计518.3.1工程内容518.3.2区域
5、功能设计52第9章基础资源库建设549.1万米单元网格划分549.1.1万米单元网格的概念549.1.2万米单元网格的划分原则549.1.3单元网格的编码规则569.2数据普查579.2.1精度要求579.2.2城市部件分类编码579.2.3城市事件分类编码629.3资源库建设649.3.1基础地理数据649.3.2万米单元网格数据649.3.3城市部件和事件数据649.3.4地理编码数据649.3.5业务数据659.3.6综合评价数据659.4数据库群建设669.4.1数据库建设的特点669.4.2数据库群组成669.4.3数据库群设计原则689.4.4数据库群总体框架689.4.5海量空间
6、数据管理设计71第10章基础设施平台建设7310.1建设原则7310.2系统硬件架构设计总图7310.3建设内容7410.3.1网络与通信系统建设7410.3.2主机存储与备份系统建设8010.3.3呼叫中心系统建设8810.3.4视频监控系统建设9410.3.5大屏显示系统建设9910.3.6安全系统建设10410.3.7硬件平台设备部署119第11章“数字城管”应用系统建设12111.1建设原则12111.2总体设计12111.3建设内容12211.3.1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12211.3.2监督受理子系统12311.3.3协同工作子系统12411.3.4监督指挥子系统12511.3.5综合
7、评价子系统12611.3.6地理编码子系统12611.3.7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12711.3.8构建和应用维护子系统12811.3.9GPS定位监控子系统12911.3.10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13011.3.11业务短信子系统13011.3.12数据共享与交换子系统13111.3.13其他信息系统的资源整合133第12章标准规范建设13712.1标准规范建设的目的和意义13712.2标准规范建设的原则13712.3标准规范建设框架13812.4标准规范建设内容13912.4.1“数字城管”业务流程标准13912.4.2部件、事件的编码标准14012.4.3单元网格的划分和编码规范14012
8、.4.4地理编码规则14012.4.5数据交换标准14112.4.6运行管理规范141第13章项目管理方案14213.1项目组织结构和职责14213.2项目组织实施管理14413.2.1项目组织管理14413.2.2项目沟通管理14413.2.3项目实施方式14613.2.4项目人力资源规划14613.3项目沟通管理机制14613.3.1各方的管理结构及机制14613.3.2各方的沟通机制14713.4项目变更机制14813.5项目跟踪14913.5.1问题跟踪14913.5.2客户反馈149第14章项目进度安排15014.1项目建设期15014.2项目进度计划151第15章项目质量管理153
9、15.1目的15315.2质量管理15415.2.1质量方针15415.2.2质量保证活动(QA职能)15415.2.3独立的测试组和规范的测试流程(测试职能)155第16章项目监理15816.1监理概述15816.2监理工作内容15816.2.1工程质量控制15916.2.2工程进度控制15916.2.3工程投资控制15916.2.4合同管理15916.2.5项目信息管理16016.2.6项目协调工作16016.2.7本项目的监理范围160第17章资金计划及筹措方式16117.1资金计划16117.1.1一次性建设费用(设备清单见附件)16117.1.2年运营成本16117.2筹措方式163
10、17.2.1BOO方式下的费用测算163第18章项目培训方案16418.1培训目的16418.2培训目标16418.3培训对象16518.4培训方式16518.4.1集中培训16518.4.2现场培训16618.4.3网络培训16618.5培训内容16618.5.1数据普查人员培训16718.5.2信息采集员培训16718.5.3专业部门培训16718.5.4值班长、视频监控员、呼叫中心人员、派遣员培训16718.5.5相关领导的培训168第19章项目运维方案16919.1.1系统运行维护机构16919.1.2系统运行维护机制16919.1.3运行维护内容169第20章电信优势分析17220.
11、1电信承建优势17220.1.1中国电信优势17220.1.2XX电信优势17320.2电信建设方案特色17420.3资源整合特色17420.3.1IDC托管业务17420.3.2“全球眼”视频监控业务17520.3.3“号码百事通”与呼叫中心外包结合17520.4投资模式特色17520.5项目管控特色176第1章 导读1.1 导读一、导读引导阅读人快速了解XX市XX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快速查找重点、核心内容的分布位置。二、项目概述介绍数字城市管理项目建设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背景,城市管理工作在当前各级政府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并且还列举了技术方案的编写依据。三、项目需求
12、分析对项目的需求调研进行总结,根据建设部的要求并结合XX城市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XX“数字城管”的总体需求。详细阐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总体实现功能要求和各子业务系统的基本业务功能。详细分析项目建设各部分的性能指标和建设要求,为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方案提供依据。四、项目总体建设规划明确项目建设的工作目标、建设原则、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五、项目总体设计项目的完整技术解决方案,阐述包括设计原则、总体架构设计、应用平台架构设计、系统安全设计和接口规范设计等内容。详细阐述本项目系统的体系架构、功能模块和实现思路。六、工作流程建设阐述了“数字城管”的业务流程设计和数据流程设计,再造了城市管理流程,是数字化
13、城市管理系统的神髓。七、组织机构建设阐述了“数字城管”组织机构的设置,创建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八、办公场地建设阐述了XX城市管理监督与指挥中心的装修设计。九、基础资源库建设阐述了基础资源库的建设包括基础地形数据、事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业务数据、综合评价数据。十、基础设施平台建设阐述了软硬平台的选择的设计与选型。主要有网络与通信系统、主机存储与备份系统、呼叫中心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安全系统建设和硬件平台的设备部署。十一、“数字城管”应用系统建设XX“数字城管”应用系统的具体功能设计方案。主要包括十二个软件子系统:监督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
14、、监督指挥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GPS定位监控子系统、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业务短信子系统、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构建和应用维护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和数据共享与交换子系统。十二、标准规范建设依据建设部的相关标准规范,并根据XX市XX区的实际,制定了6大标准规范,分别是:XX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业务流程标准、XX区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规则、XX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XX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地理编码规则、XX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数据交换标准、XX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十三、十四、十五、十六阐述了完整的项目管理方案、项目建设期、质量管理和项目监理。包括了项
15、目组织机构和职责,项目人员的配备和管理,主要的管理思路和变更机制。十七、项目投资估算明确了项目的总投资估算、年运营费用。十八、项目培训方案根据不同的角色制定了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计划。包括数据普查人员、信息采集员、社区城管站人员、各专业单位人员、城市管理监督与指挥中心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相关领导等培训。十九、项目运维方案,包括运维机构和机制。二十、分析电信的建设优势。1.2 方案特点说明1.2.1 遵循建设部行业标准,贴近XX区城市管理特点数据库群设计和业务流程设计都在建设部行业标准基础上,按照XX市XX区城市管理的特点进行定制,极大提高”数字城管”效率。1.2.2 创新二级监督、三级指挥
16、的管理模式XX区”数字城管”整体规划市-区-街道三级虚拟平台,采用二级监督、三级指挥的管理模式,充分地调动区、街道积极性,责任清晰、权利明确,便于指挥调度,便于协调管理,便于人员配置,解决人员归属问题,解决事部件的归属问题,解决人员调动权限问题。1.2.3 “养事不养人”,信息采集市场化创新信息采集方式,把政府监管与市场运作结合起来,养事不养人,信息采集市场化,通过政府公开招标,由专业公司承担城市管理问题相关信息采集,克服政府雇员成本高等问题,节约资金,提高效率,保证信息公正客观和服务质量。同时,发挥已有专业监管队伍的作用,加大核查力度,提高问题的发现率和处置率,增强政府部门对城市管理相关行业
17、的监管效力。1.2.4 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充分整合政府网络和信息资源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和共享技术,系统的建设充分利用XX市XX区已有信息系统,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使各个分立的系统产生1+1大于2的效果。XX区”数字城管”通过电子政务网,实现政府网络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城市管理行政许可信息与行政执法信息互通,实现全区城市管理业务单位、4个城管养护中心和69个社区的互联互通;初步建立政务信息与城市地理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与公安视频监控、特定区域监控、XX区三防决策系统的对接;将GPS与GSM定位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信息采集员和城管作业车辆的实时跟踪监管;实行全天候监管和对城市管理问题进行统计分析
18、。1.2.5 拓展信息采集来源,实施全天候监控引入视频监控员的概念,拓展了信息采集的范围,由专人进行全天候视频监督。引入社区联系站的采集职能,要求社区联系站对小问题进行自处理上报,方便了解社区的工作情况和提高问题的上报质量,大问题进行拍照上报。1.2.6 运用BOO模式,最大限度降低项目风险XX市XX区“数字城管”建设采用采用BOO(Build Own Operate,即建设拥有经营)投资建设模式,由固网运营商承建。该方式可以减少政府一次性资金投入的压力,有效保证承建商在后期运维过程中的长效性和服务质量。1.2.7 先进的架构设计,优秀的应用平台在整个体系设计中,充分采用的SOA设计理念与方法
19、,系统应用中间件等核心构件也选用相适应的产品。SOA有如下特点:n 服务标准化:各类应用、信息和IT资源都以标准的服务接口提供,这些接口与所采用的平台、语言等无关;n 松散耦合:一个服务产生了变化,不影响它所链接的其他服务;n 工作协同化:各类信息能够方便地在不同应用之间进行传递和共享;n 可重用性:已注册的服务可以重复使用,能够快速响应业务需求的变化。对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而言,即拥有如下优势:n 良好的系统延展性,易于扩展,便于与其他系统进行对接与整合;n 更充分的利用和共享信息;n 能够适合业务流程迅速改变,提高灵活性和随需应变能力;n 提高投资的重用性,有效了降低总体投资成本;n 业务
20、复杂性降低,实现了平台无关性;n 模块耦合性低,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1.2.8 具有自维护、自扩展能力的工具式软件系统工具式软件系统技术开发模式的特点是,在组件、群件、面向对象、工作流、知识管理等现代软件开发新趋势的出现,以及用户个性化、动态化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开发单位对行业用户的应用需求本质达到了新的认识高度,并且能够用新的、成熟的软件技术加以实现。XX市XX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涉及的政府部门很多,相关的机构人员、业务数量、业务类型、表格、流程、地图都会随着工作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因此系统需要支持不断变化的城市管理模式。系统提供的构建平台可以使系统管理员在不用编码(零代码)、不用了解系
21、统的详细结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可视化界面操作完成系统与数据的搭建、日常维护和不断扩展;无须依赖开发单位,系统管理员可以随时维护或添加机构、人员、业务、流程、表格、地图等信息,使系统数据(包括OA、MIS、GIS数据库)和功能在应用过程中得到逐步扩展;实现快速开发、自我维护、灵活调整、持续完善的目标。图 11XX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软件系统示意图1.2.9 采用负载均衡技术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从数据库到空间数据引擎到WebGIS平台到最终的Web Server均采用负载均衡技术,即保证了系统的高性能,又保证了系统的高可用性。1.2.10 基于组件化开发技术基于组件化开发技术,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
22、能力,能够满足城市管理新需求。1.2.11 采用具有领先优势的ArcGIS软件作为统一GIS平台采用具有领先优势的美国ESRI公司的ArcGIS软件作为统一GIS平台,规避了GIS平台选择不当而带来的投资风险,能够很好地与XX市XX区其他单位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第2章 项目概述2.1 项目名称XX市XX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2.2 国内发展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我国城市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规模和功能不断扩大,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是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城市管理在城市文明进步中所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区 数字化 城市管理 系统 建设 技术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46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