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评价的理论框架和总体方案.doc
《教材评价的理论框架和总体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评价的理论框架和总体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础教育教材评价工具制定项目总结第一部分教材评价的理论框架和总体方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评价工具制定项目组高凌飚执笔“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摘自李岚清(2001):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1.6.11。从2000年起,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关键一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实施,过去在我国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学科中心课程将被彻底地重构,课程现代化,以及相应的教材多样化的时代已经来临
2、。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面对即将出现的教材多样化局面,如何科学地分析评价教材的质量,鉴定教材的价值和可用性、适用范围和对象,以便对教材的推广、选择和使用做出科学的决策,这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校长、教师以至学生家长都关心的问题。建国以来,由于长期实行“一纲一本”制度,我国不存在教材的比较、选用以至评价的问题,因此尽管对教材的质量一直非常重视,但一直都没有对教材进行过系统的分析评价。1980年代中期,随着“一纲多本”改革的开始,我国逐步建立起教材评审的制度。但是由于缺乏研究基础,教材评审的方法基本上是经验性的。同时由于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念仍然主导着教材评审者的思想,在评审中过分强调知识的准确性
3、和学科体系的严谨性,加上过分强调教材与教学大纲应完全保持一致,使教材评价实际上成为教材科学性和是否符合大纲要求的审查,而不是基于某种教育理念对教材的质量进行分析评价。这样的审查制度导致各种版本教材的雷同,成为所谓的“多本”化现象,而不是新课程提倡的教材多样化。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育部在研究制定新课程标准的同时,决定成立基础教育教材评价工具制定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通过研究明确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教材评价的目的,确定分析评价的标准或指标体系、模型与程序,评价结果的用途与呈现方式,在这基础上进一步研制相应的教材分析评价工具。项目组于2000年7月成立,负责人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高凌飚,项目组成
4、员由来自华南师范大学、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山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广东省教育厅教材编审室、福建泉州教师进修学校等单位的教授、研究员和特级教师组成,主要有陈佳民教授、陈云烽教授、何安平教授、刘电芝教授、李文郁编审、邵启聪特级教师、蔡盛铁特级教师、张廷凯副研究员、丁朝蓬副研究员、任长松副研究员、陶力沛副教授、钱扬义副教授、张祥镛副教授、邝丽湛副教授、黄牧航副教授、张哲江副教授、许洁英副教授、杨志武副教授、陈业好副教授、庄兆声博士、余进利博士,等等。从2000年7月开始,项目组召开了多次工作研讨会,与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进行了两次讨论交流,两次到深圳南山区和珠海香州区进行大规模调研,部
5、分成员在重庆和北京进行调研。通过深入研究国外课程和教材评价的理论和经验,认真回顾我国以前教材审查的经验,并在调研的基础上,项目组提出了教材分析评价的框架模型,初步拟出中小学16个学科的教材分析评价的标准并设计了相应的工具,编制了向学生、教师和教研人员收集对教材反馈意见的调查问卷,测量教师教学观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量表。2002年13月,在教育部领导的支持和各实验区的配合下,项目组在深圳、长沙、鹿泉、贵阳、南宁、海口、厦门、高密、柳州、青岛、大连等11个国家级实验区对12个学科的23种实验教材进行了初步试评,在2002年7月全国教材研讨会上项目组就试评结果做了报告 “基础教育教材评价工具制定”项目
6、组:新课程实验教材的评价与思考,2002年7月。项目组的报告得到与会专家的肯定,会后项目组又于2002年10月对评价的框架和工具做了必要的修订,并于2003年8月高中教材工作会议向大会报告 高凌飚:新课程实验教材分析评价框架和工具,2003年8月。,得到了与会者的肯定。实践证明,项目组制定的教材分析评价方案和工具是有效、可信和可行的,可以这一方案为基础开展教材质量的跟踪分析评价工作。下面汇报项目组的研究成果和所制定的各学科教材评价工具。一、教材评价的理论框架1、关于教材的理念本项目的任务是制定教材评价工具以及相应的评价方案,由于教材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变化和拓展,从单纯的教科书,到教材系
7、列,包括各种配合教科书使用的印刷资料、多媒体音像资料,到最近出现的网上教材等等。教材评价理应包括上述所有教学资源材料,但是,由于各种印刷的和多媒体的配套材料数量如此之大,一个项目组在一段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对它们全部进行评价。必须对教材的概念做一个限定,使本项目的研究有一个明确、现实的范围。根据我国的实际,教科书在普通教师的心目中是国家课程的具体体现,实际上起到一种引导教师去落实国家课程、将课程标准与实际课堂教学联系起来的桥梁作用,对中小学教学有重大的影响。从这一实际出发,本项目所研究的教材仅限于教科书,教材评价指对教科书进行评价。要进行教材评价,必须对教材进行定位,回答教材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教
8、材,它有什么功能,在教学中扮演什么角色等等问题,也即是明确指导评价工作的教材观。指导思想不同,对教材评价的维度和标准就不相同,一套从知识传授的观念出发看起来是好的教材,今天看来未必一定就是好的。对教材是什么的回答取决于不同的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认为学生的学习即是接受外在的知识,教学是从外在于学生的知识内容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输过程,教学的效果表现为知识的获取和积累。从这种观念出发,教材应该是汇集了人类知识精华的著作,具备学术性、权威性和本源性,是相应学科的学术论著、权威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的基本依据。我国长久以来把教科书称为“课本”,其意思即是以特定的程式进行、需要评价稽核的
9、学校功课的根源或学校教学过程的根源 按辞源的解释,“凡定有程式而试验稽核之,皆曰课。如考课、功课”,“凡事之根源曰本”,把课和本组合为“课本”,其意思即是以特定的程式进行,需要评价稽核的学校功课的根源或学校教学过程的根源。见辞源(改编本),香港商务印书馆1951年版, 735、335页。 。英国人传统上把Textbook一词诠注为“对科学或学术的任何分支的阐述文稿”和“被确认为权威的著作” The Oxford Illustrated Diction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p. 879:Textbook - Manual of illustrat
10、ion in any branch of science or study (对科学或学术的任何分支的阐述文稿), Work recognized as an authority (被确认为权威的著作),即教科书是被确认为权威的科学或学术著作。,把教科书看作权威的科学或学术著作。这就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材观。从这种观念出发,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当然是至高无上的,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内容,是教师必须信守的教学依据。我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力提倡课堂教学应“以本为本”,教师备课首要应“吃透教材”,学生学习应“围绕教材”,学校考试应“紧扣教材”,试题答案应和教材“保持一致”,等等,就是这种认识在教学实践
11、中的反映。随着时代的改变和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以学科的框架为教材框架、强调教材的学术性、权威性和本源性的做法受到了挑战。首先,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不仅是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包括了蕴含在书本知识后面的,透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活生生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回应。这些隐性的内容对学生的智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但却是无法以外显的方式直接写到教材上的东西。教材能做的是将外显的知识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整合起来,成为精心组织的学习范例。通过这些范例创造良好的
12、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前人积累的知识及其结构,一方面让学生经历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和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而了解掌握那些在外显的知识背后的、涉及学习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隐性知识,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锻炼。认知理论的发展表明,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接受,而是一种基于原有思维框架基础上的有意义的重构(Ausubel, 1978),教学过程不应该只是一种从教材到教师再到学生的单向传递过程,而应该是学生、教师、教材以及环境之间的多向互动和探究的过程(Biggs & Telfer, 1993)。在这样的互动中,教材不仅要向学生作必要的陈述,介绍学科的知识,还应注意联系学生原有
13、的思维框架和想法,揭露学生原有想法在认识解释新事实、新问题时可能产生的矛盾,引导学生达成新的正确的认识。教材应有利于教师去组织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从学习活动中构建新的知识。由于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描述相对来说是比较抽象,对教学内容的规定相对来说是较为泛化的,教材把这些抽象和泛化的东西加以具体化,成为教师、学生和课程标准之间互动的媒介。进行教材功能定位还必须考虑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定位和当代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状况。由于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普及性,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知识的获取仍然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目标之一。教材仍然需要发挥知识载体的功能,成为使学生了解掌握人类已有经验和前人文化遗产的重要媒介和
14、资源。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和知识信息极度丰富的现状一方面使教材无法包容学科知识的全部,或甚至仅仅是主要部分,另一方面又令教材无需包办介绍学科知识的任务。教材向学生展示的应是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学科领域的关键知识、方法、过程以及反映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社会、学科与生活的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案例。概括起来,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之下,教材的概念应该包括三层意思,第一,教材是一种媒介。学生通过教材认识人类文化遗产和知识财富,通过教材来理解认识国家课程的标准和内容,通过教材展开与同学及教师之间的课堂互动。第二,教材是一种工具。学生利用教材的学习安排体验学习的过程,积累学习的经验,获取必要的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
15、框架,学会探究并形成对自然对社会的正确观念,促进智能和个性的发展。教师利用教材创设学习情境,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评价。第三,教材是一种资源。教材通过陈述性的课文具体地展示课程所规定的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栏目向学生介绍人类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活动向学生介绍的程序式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之一。对教材的概念的这一新的理解是进行教材分析评价的基础。为避免含义的交叠,可对三层意义的陈述角度作如下区分:媒介:民族国家或成人世界向年轻一代传达意识形态、道德传统以及知识技能标准的媒介(体现特定教育目标的媒介);工具: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发展技能的工具(实现教育目标的工具);资源:学校和教师用以开展教学活动的教
16、育资源(组织教育过程的资源)。供参考2、新课程实验教材评价的理念和原则评价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对客观事物的评价是人类对该事物对其自身的意义的一种观念性掌握,是对客观事物的价值的认定。教材评价的实质是通过特定的方法和途径对教材的有效性、可靠性、可行性和使用效果进行分析,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分析结果加以综合概括,得出对教材价值的总体认识,也即对教材价值的认定。价值的认定总是与特定的立场观念相联系的,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对同一事物可以做出完全不同的价值判断,从培养社会精英的目的出发认为是好的教材,用普及教育的要求来衡量就未必是好的教材。教材评价不仅是为了获取一个鉴定结论,还是为了检验教材在实际上实现
17、教育目标的程度,促进教材质量改进和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教材评价的立场取决于教育的宗旨,因为教材是在特定教育背景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宗旨服务的工具。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1999年6月13日公布的决定,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基本宗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 (1999):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公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这一宗旨的具体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新课
18、程所规定的教学目标,所提倡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原则,以至新课程所确定的教材编写原则,是新课程实验教材分析评价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在制定分析评价的标准、内容、工具和程序时都要以这一基本宗旨为依据。总之,新课程实验教材的分析评价,必须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有利于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方针,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有利于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的形成和学生的学习。任何评价活动都必须遵循特定的评价原则,评价原则从另一角度体现了评价的理念或指导思想。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教材评价应该遵循有效性、客观性、公正性、公开性四项原则。评价的有效性要求评价的过程和方法是科学合理的,所得到的结论是明确清晰的。要做到这一点必
19、须对评价的对象、内容、标准和程序有科学、合理的设计,保证所收集的资料确实能够反映教材的质量,分析的方法能够具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功能,评价结果的解释和利用有合理的范围,以及对评价本身的不断检讨改进。必须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教材评价的方案,不断地对评价的方案进行修订和补充,让每个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对评价方案有充分的了解并公认评价方案的有效性,从而成为规范或制度。客观性原则要求教材评价的方案,包括评价的标准、方法、程序和工具是合理、规范和可操作的,评价过程的操作是客观的、摆脱了个人偏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的。这实际上是保证评价的可信度的需要。然而,不管制定的方案是多么合理,教材评价的内容还有
20、许多是内隐的、不可测量的、属价值判断范畴的东西。评价工作要做到完全客观是不可能的,评价者本人的观念对评价的结果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保持评价人员的广泛代表性和相对稳定,尽可能全面收集资料证据,对防止因环境差异、个人差异和学术观点的差异带来的片面性特别有意义。根据我国的情况,建议对每一套教材都组成一个由37名来自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工作、学术背景的专家、教研人员、校长和教师组成的小组来做分析评价工作,必要时也可邀请符合资格要求的学生家长参加,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原则要求不同的教材评价实施过程和步骤是一致的和平等的。要做到这一点,应该对教材的评价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保证评价者或评价机构与被评价
21、的教材和教材编制者没有利益关系,教材评价的组织和实施更不能由直接参与了教材的设计、编写或主编,或者以其他名义间接参与了教材的编制的人员承担,避免出现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情形。在我国的环境下,尤其是要防止行政人员的干预,防止教材编制单位或人员对评价施加影响,防止某些带有学术流派见解的权威的干预。公开性原则要求评价过程具有一定的透明度。这要求评价者在评价工作开始之前,应当公开自己赖以进行评价的理念、模型、标准、方法、程序、结果的用途等,让公众,特别是教材的编写者和学校教师学生了解评价的过程和细节,了解评价的合理性和可能存在的局限。在评价进行的过程中,评价者应与被评价教材的编写者有必要的
22、沟通,了解编写者的教育观念和编写指导思想,以及他们对教学中问题的处理手法,教材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等等,向他们提出问题并听取他们的解释。在做出评价结论之后,应对评价做出说明:一是说明评价结果的具体内涵,二是说明评价结果的产生过程。教材评价的这四项原则既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影响的,不应人为地割裂开来。评价的有效性有赖于评价的客观和公正,评价的公开性又是客观性和公正性的保证。在本项目的研究和工作过程中,都应遵守这四项原则。3、新课程实验教材评价的框架要保证教材评价的效度和信度,保证上述四项原则的落实,必须设定一个明确而合理的框架,对评价的对象、内容、方式有基本的规定。教材评价是一项有明显目的导向的活动
23、,不同的评价目的产生不同的评价需要,导致不同的评价手段和程序,得到不同的评价结论,产生不同的评价效果。如果分析的目的在于对教材的推广使用进行把关审查,重点当然在于得出一个有关教材能否通过,能否推广使用的恰当的结论;如果目的在于向编写教材的人反馈意见,则不仅要有整体性的判断意见,还需要对教材编制的细节提出具体的意见;如果目的在于为使用教材的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使用教材的参考意见,则还需要关心教材在教学方法、使用条件与对象等等方面的特色;如果目的在于进行理论的研究,则分析的着眼点会跟随研究目的的变化而变化。本项目所要制定的教材评价工具主要用于对已经通过初审并投入使用的新课程实验教材进行跟踪分析评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材 评价 理论 框架 总体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46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