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设计2.doc
《挡土墙设计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挡土墙设计2.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1章 绪论11.1 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11.2 毕业设计课题挡土墙的概述11.3 挡土墙的类型及适用范围21.3.1 重力式挡土墙21.3.2 悬臂式挡土墙21.3.3 扶壁式挡土墙31.3.4 锚定板及锚杆式挡土墙31.3.5 加筋土挡土墙31.3.6 土钉墙31.4 挡土墙的构造与布置31.4.1 挡土墙的构造31.4.2 挡土墙的布置81.5 设计的主要内容10第2章 挡土墙设计总则122.1 挡土墙设计一般规定122.2 设计资料132.3 墙址地形和地质平面图132.4 地质横断面图132.5设计原则142.6 设计方案142.6.1 设置挡土墙的理由142.6.2 挡土墙类
2、型和形式14第3章 挡土墙设计153.1 俯斜式挡土墙计算153.1.1 截面尺寸拟定153.1.2 车辆荷载换算153.1.3 主动土压力计算163.1.4 稳定性验算183.1.5 基底应力与偏心距验算193.1.6 墙身截面强度验算203.2 衡重式挡土墙计算213.2.1 截面尺寸拟定213.2.2 车辆荷载换算213.2.3 上墙土压力计算223.2.4 下墙土压力计算243.2.5 墙身截面计算263.2.6 稳定性验算273.2.7 偏心距及基底应力验算283.2.8 截面应力验算283.2.9 斜截面剪应力验算30第4章 挡土墙的施工工艺324.1 施工流程324.1.1 施工
3、准备324.1.2 基础开挖及施工334.1.3 墙身施工344.1.4 养护364.2 主要机具设备364.3 劳动力组织364.4 质量控制措施374.5 安全环保措施374.6 文明施工措施37第5章 结论与展望395.1 结论395.2 展望39参考文献41致谢42附录43附录A 外文翻译43附录B CAD制图43第1章 绪论1.1 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毕业设计是大学教学计划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土木工程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进行工程设计或科学研究的综合训练,是前面各个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拓展,是培养我们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通过毕业设计
4、能更好的掌握已学知识,拓展相关知识面。毕业设计是在学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各类必修和选修专业课程之后,较为集中和专一地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以往的理论教学不同,毕业设计要求我们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系统地完成一个工程设计,以及能掌握一个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学会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可以继续学习到一些新的专业知识,有所创新。1.2 毕业设计课题挡土墙的概述公路挡土墙是用来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一种构造物。在路基工程中,挡土墙可用以稳定路堤和路堑边坡,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防止水流冲刷路
5、基,并经常用于整治坍方、滑坡等路基病害。在山区公路中,挡土墙的应用更为广泛。路基在遇到下列情况时可考虑修建挡土墙:(1)陡坡地段;(2)岩石风化的路堑边坡地段;(3)需要降低路基边坡高度以减少大量填方、挖方的路段;(4)增加不良地质路段边坡稳定,以防止产生滑塌;(5)防止沿河路段水流冲刷;(6)桥梁或隧道与路基的连接地段;(7)节约道路用地、减少拆迁或少占农田;(8)保护重要建筑、生态环境或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段。在考虑挡土墙的设计方案时,应与其他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例如,采用路堤或路肩挡土墙时,常与栈桥或填方等进行方案比较;采用路堑或山坡挡土墙时,常与隧道、明洞或刷缓边坡等方案进行比较,以
6、求工程技术经济合理。1.3 挡土墙的类型及适用范围挡土墙类型的划分:(1)按挡土墙的位置不同分为:路堑挡墙、路堤挡墙、路肩挡墙、和山坡挡墙等;(2)按挡土墙的墙体材料不同分为:石砌挡墙、混凝土挡墙、钢筋混凝土挡墙、砖砌挡墙、木质挡墙和钢板墙;(3)按挡土墙的结构形式不同分为:重力式、半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锚杆式、拱式、锚定板式、桩板式和垛式。各类挡土墙的适用范围取决于所支挡土体的稳定平衡条件,考虑荷载的大小和方向、地形、地质状况、冲刷深度、基础的埋深、基底的承载力设计值和不均匀沉降、可能的地震作用、与其他构造物的衔接、墙面的外观美感、施工难易、造价高低、环境特点等因素。综合比较后确
7、定挡土墙的类型。1.3.1 重力式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指的是依靠墙身自重抵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可用块石、片石、混凝土预制块作为砌体,或采用片石混凝土、混凝土进行整体浇 筑。半重力式挡土墙可采用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浇筑。重力式挡土墙可用石砌或混凝土建成,一般都做成简单的梯形。它的优点是就地取材,施工方便,经济效果 好。所以,重力式挡土墙在我国铁路、公路、水利、港湾、矿山等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重力式挡土墙靠自重维持平衡稳定,因此,体积、重量都大,在软弱地基上修建往往受到承载力的限制。如果墙太高,它耗费材料多,也不经济。当地基较好,挡土墙高度不大,本地又有可用石料时,应当首先选用重
8、力式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一般不配钢筋或只在局部范围内配以少量的钢筋,墙高在6m以下,地层稳定、开挖土石方时不会危及相邻建筑物安全的地段,其经济效益明显。1.3.2 悬臂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是由立壁、趾板、踵板三个钢筋混凝土悬臂构件组成的挡土墙。 面坡常用1:0.021:0.05,背坡可直立。顶宽0.15m,路肩墙0.2m,踵板采用等厚,趾板端部厚度可减薄,但不小于0.30m。悬臂式挡土墙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能适应较松软的地基,墙高一般在6m9m之间。当地基土质较差或缺少石料而墙又较高时,通常采用悬臂式挡土墙,一般设计成L型,由钢筋混凝土建造,墙的稳定性主要依靠墙踵悬臂以上土重来维持。墙体内设置
9、钢筋以承受拉应力,故墙身截面较小。1.3.3 扶壁式挡土墙由墙面板、墙趾板、墙踵板和扶肋组成,即沿悬臂式挡土墙的墙长方向,每隔一定距离增设一道扶肋,把墙面板和墙踵板连接起来。适用于缺乏石料的地区或地基承载力较差的地段。当墙高较高时,比悬臂式挡土墙更为经济。1.3.4 锚定板及锚杆式挡土墙锚定板挡土墙是由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立柱、墙面、钢拉杆和埋置在填土中的锚定板在现场拼装而成,依靠填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力维持其自身稳定。与重力式挡土墙相比,具有结构轻、柔性大、工程量少、造价低、施工方便等优点,特别适合用于地基承载力不大的地区。设计时,为了维持锚定板挡土墙结构的内力平衡,必须保证锚定板结构周围的整体稳
10、定和土的摩阻力大于由土自重和荷载产生的土压力。锚杆式挡土墙是利用嵌入坚实岩层的灌浆锚杆作为拉杆的一种挡土结构。1.3.5 加筋土挡土墙由墙面板、拉筋和填土三部分组成,借助于拉筋于填土间的摩擦作用,把土的侧压力传给拉筋,从而稳定土体。即是柔性结构,可承受地基较大的变形;又是重力式结构,可承受荷载的冲击、振动作用。施工简便、外形美观、占地面积小、而且对地基的适应性强。适用于缺乏石料的地区和大型填方工程。1.3.6 土钉墙土钉墙是有面板、土钉与边坡相互作用形成的支挡结构。它适用于一般地区土质及破碎软岩质地段,也可置于桩板挡土墙之间支挡岩土以保证边坡稳定。土钉墙面层为喷射混凝土中间夹钢筋网,土钉要和面
11、板有效连接,外端设钢垫板或加强钢筋通过螺丝端杆锚具或焊接进行连接。1.4 挡土墙的构造与布置1.4.1 挡土墙的构造常用的重力式挡土墙,一般由墙身、基础、排水设施和沉降、伸缩缝等几部分组成。1.4.1.1 墙身(1)墙背根据墙背倾斜方向的不同,墙身断面形式可分为仰斜、垂直、俯斜、凸形折线式和衡重式等几种如图1-1所示。图1-1 重力式挡土墙的断面形式a)仰斜;b)垂直;c)俯斜;d)凸形折线式;e)衡重式以仰斜、垂直和俯斜式三种不同的墙背所受的土压力分析,在墙高和墙后填料等条件相同时,仰斜墙背所受的土压力为最小,垂直墙背次之,俯斜墙背较大;因此仰斜式的墙身断面较经济。用于路堑墙时,墙背与开挖的
12、临时边坡较贴合,开挖量与回填量均较小。但当墙趾处地面横坡较陡时,采用仰斜式墙背会增加墙高,断面增大。故仰斜墙背适用于路堑墙及墙趾处地面平坦的路肩墙或路堤墙。仰斜墙背的坡度愈缓,所受的土压力愈小,但施工愈困难,故仰斜墙背的坡度不宜缓于1:0.3。俯斜墙背所受的土压力较大,相对而言,俯斜墙背的断面比仰斜式要大。但当地面横坡较陡时,俯斜式挡土墙可采用陡直的墙面,从而减小墙高。俯斜墙背的坡度缓些固然对施工有利,但所受的土压力亦随之增加,致使断面增大,因此墙背坡度不宜过缓,通常控制a2148(即1:0.4)。垂直墙背的持点介于仰斜和俯斜墙背之间。凸形折线墙背系将仰斜式挡土墙的上部墙背改为俯斜,以减小上部
13、断面尺寸,故其断面较为经济,多用于路堑墙,也可用于路肩墙。衡重式墙背可视为在凸形折线式的上下墙之间设一衡重台,并采用陡直的墙面。上墙俯斜墙背的坡度通常为1:0.251:0.45,下墙仰斜墙背的坡度一般在1:0.25左右,上下墙的墙高比一般为2:3。适用于山区地形陡峻处的路肩墙和路堤墙,也可用于路堑墙。(2)墙面墙面一般为平面,墙面坡度除应与墙背的坡度相协调外,还应考虑到墙趾处地面的横坡度(影响挡土墙的高度)。当地面横坡度较陡时,墙面可直立或外斜1:0.051:0.20,以减少墙高;当地面横坡平缓时,一般采用1:0.201:0.35较为经济。(3)墙顶重力式挡土墙可采用浆砌或干砌圬工。墙顶最小宽
14、度,浆砌时边不小于50cm;干砌时应不小于60cm。干砌挡土墙的高度一般不宜大于6m。浆砌挡土墙墙顶应用5号砂浆抹平,或用较大石块砌筑,并勾缝。浆砌路肩墙墙顶宜采用粗料石或混凝土做成顶帽,厚度取40cm。干砌挡土墙顶部50cm厚度内,宜用5号砂浆砌筑,以求稳定。(4)护栏为增加驾驶员心理上的安全感,保证行车安全,在地形险峻地段的路肩墙,或墙顶高出地面6m以上且连续长度大于20m的路肩墙,或弯道处的路肩墙的墙顶应设置护栏等防护设施。护栏分墙式和柱式两种,所采用的材料,护拦高度、宽度,视实际需要而定。护栏内侧边缘距路面边缘的距离,应满足路肩最小宽度的要求。1.4.1.2 基础地基不良和基础处理不当
15、,往往引起挡土墙的破坏,因此,应重视挡土墙的基础设计。基础设计的程序是:首先应对地基的地质条件作详细调查,必要时须做挖探或钻探,然后再来确定基础类型与埋置深度。(1)基础类型当地基承载力不足且墙趾处地形平坦时,挡土墙大多数都是直接砌筑在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为减少基底应力和增加抗倾覆稳定性,常常采用扩大基础,如图1-2a)所示,将墙趾部分加宽成台阶,或墙趾墙踵同时加宽,以加大承压面积。加宽宽度视基底应力需要减少的程度和加宽后的合力偏心距的大小而定,一船不小于20cm。台阶高度按基础材料的刚性角的要求确定,对于砖、片石、块石、粗料石砌体,当用低于5号的砂浆砌筑时,刚性角应不大于35;对混凝土砌体,
16、应不大于40。当地基压应力超过地基承载力过高时,需要的加宽值较大,为避免加宽部分的台阶过高,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基础,如图1-2b)所示,其厚度由剪力和主拉应力控制当挡土墙修筑在陡坡上,而地基又为稳定、坚硬的岩石时,为节省圬工和基坑开挖数量,可采用台阶形基础,如图1-2c)所示。台阶的高宽比应不大于2:1台阶宽度不宜小于50cm。最下一个台阶的宽度应满足偏心距的有关规定,并不宜小于1.52.0m。如地基有短段缺口(如深沟等)或挖基因难(如局部地段地基软弱等),可采用拱形基础,如图1-2d)所示,以石砌拱圈跨过,再在其上砌筑墙身。但应注意土压力不宜过大。以免横向推力导致拱圈开裂。设计时应对拱圈予
17、以验算。当地基为软弱土层,如淤泥、软粘土等,可采用砂砾、碎石、矿渣或石灰土等材料予以换填,以扩散基底压应力,使之均匀地传递到下卧软弱土层中。图1-2 挡土墙基础形式a)扩大基础;b)钢筋混凝土底板;c)台阶形基础;d)拱形基础(纵断面)(2)基础埋置深度挡土墙基础,应视地形、地质条件埋置足够的深度,以保证挡土墙的稳定性。设置在土质地基上的挡土墙,基底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无冲刷时,一般应在天然地面下不小于1.0m;有冲刷时,应在冲刷线下不小于1.0m;受冻胀影响时,应在冰陈线以下不小于0.25m。非冰胀土层中的基础,例如岩石、卵石、砾石、中砂或粗砂等,埋置深度可不受冻深的限制。挡土墙基础设置
18、在岩石上时,应清除表面风化层;当风化层较厚难以全部清除时,可根据地基的风化程度及其相应的容许承载力将基底埋在风化层中。当墙趾前地面横坡较大时,基础埋置深度用墙趾前的安全襟边宽度来控制,以防地基剪切破坏。1.4.1.3 排水设施挡土墙的排水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挡土墙的安全及使用效果。因此,挡土墙应设置排水设施,以疏干墙后坡料中的水分,防止地表水下渗造成墙后积水,从而使墙身免受额外的静水压力;消除粘性土填料因含水量增加产生的膨胀压力;减少季节性冰冻地区填料的冻胀压力。挡土墙的排水设施通常内地面排水和墙身排水两部分组成。地面排水可设置地面排水沟,引排地面水;夯实回填土顶面和地面松土,防止雨水和地
19、面水下渗,必要时可加设铺砌;对路堑挡土墙墙趾前的边沟应予以铺砌加固,以防止边沟水渗入基础。墙身排水主要是为了迅速排除墙后积水。浆砌挡土墙应根据渗水量在墙身的适当高度处布置泄水孔。如图1-3所示。图1-3 泄水孔及排水层泄水孔尺寸可视泄水量大小分别采用5cm10cm、10cm10cm、15cm20cm的方孔,或直径510cm的圆孔。泄水孔间距一般为23m,上下交错设置。最下排泄水孔的底部应高出墙趾前地面0.3m;当为路堑墙时,出水口应高出边沟水位0.3m:若为浸水挡土墙则应高出常水位以上0.3m,以避免墙外水流倒灌。为防止水分渗入地基,在最下一排泄水孔的底部应设置30cm厚的粘土隔水层。在泄水孔
20、进口处应设置粗粒料反滤层,以避免堵塞孔道。当墙背填土透水性不良或有冻胀可能时,应在墙后最低一排泄水孔到墙顶0.5m之间设置厚度不小于0.3m的砂、卵石排水层或采用土工布。干砌挡土墙围墙身透水可不设泄水孔。 图1-4 挡墙排水孔1.4.1.4 沉降缝和仲缩缝为了防止因地基不均匀沉陷而引起墙身开裂,应根据地基的地质条件及墙高、墙身断面的变化情况设置沉降缝;为了防止圬工砌体因砂浆硬化收缩和温度变化而产生裂缝,须设置伸缩缝。通常把沉降缝与伸缩缝合并在一起,统称为沉降伸缩缝或变形缝。沉降伸缩缝的间距按实际情况面定,对于非岩石地基,宜每隔1015m设置一道沉降伸缩缝;对于岩石地基,其沉降伸缩缝间距可适当增
21、大。沉降伸缩缝的缝宽般为23cm。浆砌挡土墙的沉降伸缩缝内可用胶泥填塞,但在渗水量大、冻害严重的地区,宜用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等材料,沿墙内、外顶三边填塞,填深不宜小于15m;当墙背为填石且冻害不严重时,可仅留空隙,不嵌填料。对于干砌挡土墙,沉降伸缩缝两侧应选平整石料砌筑,使具形成垂直通缝。图1-5 沉降缝1.4.2 挡土墙的布置挡土墙的布置是挡土墙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通常是在路基横断面图和墙趾纵断面图上进行,个别复杂的挡土墙尚应作平面布置。1.4.2.1 横向布置横向布置主要是在路基横断面图上进行,其内容有:选择挡土墙的位置、确定断面形式、绘制挡土墙横断面图等。(1)挡土墙的位置选择路堑挡土墙
22、,大多设置在边沟的外侧。路肩墙应保让路基宽度布设。路堤墙应与路肩墙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以确定墙的合理位置。当路堤墙与路肩墙的墙高或圬工数量相近,其基础情况亦相仿时,宜做路肩,因为采用路肩墙可减少填方和占地;但当路堤墙的墙高或圬工数量比路肩墙显著降低,且基础可靠时,则宜做路堤墙。浸水挡土墒应结合河流情况布置,以保持水流顺畅,不致挤压河道而引起局部冲刷。山坡挡土墙应考虑设在基础可靠处,墙的高度应保证墙后墙顶以上边坡的稳定性。(2)确定断面形式,绘制挡土墙横断面图不论是路堤墙,还是路肩墙当地形陡峻时,可采用俯斜式或衡重式;地形平坦时,则可采用仰斜式。对路堑墙来说,宜采用仰斜式或折线式。挡土墙横断面图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挡土墙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46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