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大厦基坑监测方案.doc
《城投大厦基坑监测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投大厦基坑监测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郴州市城投大厦基坑监测方案湖南铁院土木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二零一三年七月目 录1 工程概况22 监测目的33 监测依据34 监测项目内容35 监测实施方案45.1 基坑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45.1.1 位移基准点与观测点布设45.1.2 边坡位移监测施工方法55.1.3 位移观测方法55.2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65.3.1测点的埋设原则65.3支护结构及地表裂缝的监测75.4 土钉内力监测75.9 地下水位监测76 位移观测精度要求77 基坑监测频率及报警值87.1监测频率87.2监测报警值87.2.1边坡坡顶水平位移及沉降报警值97.2.2锚杆应力监测报警值97.2.3裂缝监测报警值97.3
2、紧急情况下的报警97.4 辅助观测与巡视98 监测项目实施与监测结果反馈流程108.1监测项目实施流程108.2 监测结果反馈流程109 资料整理与提交1010 监测人员的配备1111 业主与施工单位应提供的配合要求1112 监测工作保证措施1113 质量和服务承诺1214边坡监测费用预算表1215 附件15郴州市城投大厦监测方案1 工程概况郴州市城投大厦位于郴州市白水村,相山达到与前营大道西南侧,相水路北侧,市体育中心西侧。城投大厦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行政办公楼及会议室为两层地下室,设计基坑开挖标高为168.45m,政务中心及连廊为一层地下室,设计基坑开挖标高为172.05m,最大开挖
3、深度为11.01m。基坑平面布置图见附件。该基坑工程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设计使用年限不少于2年。拟建场地内埋藏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Q4m1),层厚为1.03m-9.8m;第四系冲洪积(Q4a1+p1)粉质粘土,层厚为0.5m-5.3m;第四系冲洪积(Q4ai+p1)粉质粘土,层厚为1.20m-17.3m;第四系冲洪积(Q4a1+p1)卵石,层厚为0.5m-15.90m,白垩系(K)强分化砂岩,层厚为6.70m-15.70m;石炭系(C)微分化石灰岩,最大层厚为23.93m。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如表1所示。根据设计文件,基坑的支护形式如表2所示。表1 土的物理力学指标
4、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压缩模量es(Mpa)天然重度kN/m2固结快剪土体与锚固体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sik(kpa)渗透系数k(cm/sec)内摩擦角(度)凝聚力C(kpa)素填土/18.588155.010-4第四系冲洪积粉质粘土1103.518.21020226.010-5第四系冲洪积粉质粘土2308.019.72028658.010-4卵石300402035、1605.010-2白垩系(K)强分化砂岩400502142/180/微分化石灰岩40003502455/1200/表2 基坑支护形式开挖深度(m)高度(m)长度(m)支护形式AB 11.0110.1527.81:0.5放坡+
5、土钉墙+坡脚注浆BC10.4210.1548微型钢管桩+土钉墙;1:1放坡+挂网喷砼+坡脚注浆CD10.1910.1518.41:1.5放坡+素喷砼+坡脚注浆DE9.3810.1542.41:1.5放坡+素喷砼EF9.7110.1527.61:1.5放坡+素喷砼FG1.911.3-10.15441:1.5放坡+素喷砼GH不支护HI2.454.9104.81:1.5放坡+素喷砼IL3.015.02-5.13184.71:1放坡+土钉墙LM2.664.9104.81:1.5放坡+素喷砼MN不支护NA0.95-9.951.3-10.1552.251:1.5放坡+素喷砼MH3.61:1放坡+素喷砼2
6、监测目的由于地质勘测所获得的数据还很难准确地表述岩土层的全面情况,基坑工程设计理论和依据还不够完善,对岩土层和支护结构本身所作的本构模型、计算假定以及参数选用等与实际情况相比存在一定的近似性和相对误差,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受力经常发生动态变化,基坑在开挖及支护期间,须采用信息施工法进行施工。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目的主要为:监测施工过程中基坑及周围重要建筑变形动态和变形趋势,为信息化施工、保证施工过程及周边建筑的安全提供依据;及时反馈支护结构变形和受力状态,为优化设计、评价设计、施工的合理性和支护结构的安全性提供基础数据。3 监测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7、;(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 2005);(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719-2007);(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8)建筑地基处理设计规范(JGJ79-2002);(9)郴州市城投大厦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图;(10)国家和湖南省颁布的其他标准、规程。4 监测项目内容本工程布设的监测系统应能及时、有效、准确地反映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动向。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根据业主委托、现场周边环境
8、情况及设计文件要求,开展如下监测项目内容,具体监测布点详见附图。 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观测(测斜); 周边管线变形监测 周边输电线塔 地下水位监测 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监测 土钉内力监测 支护结构及地表裂缝的监测; 巡视检查5 监测实施方案5.1 基坑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5.1.1 位移基准点与观测点布设(1)监测基准点的建立本基坑工程监测拟埋设4个基准点,用于监控工作基点的变形,分别埋设于远离基坑5倍开挖深度之外的稳定、可靠地点,编号为JZ1JZ4;在远离基坑外侧相对稳定的地方设置水准工作基点4个,编号为SZ1SZ4,用于基坑坡顶、周边道路以及管线的竖向位移测量;在离基
9、坑尽量远的地方设置水平位移工作基点4个,编号GD1GD4。其中水平位移工作基准点在监测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校核。具体地点由现场确定。(2)位移观测点布设要求和原则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点应沿坡顶布置,坡顶水平位移和沉降的监测点可共用,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宜少于3个,潜在危险部位适当加密测点间距。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最大程度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并应满足监测要求。监测点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尽量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在监测对
10、象内力和变形变化大的代表性部位及周边重点监护部位,监测点应适当加密。应加强对监测点的保护,必要时应设置监测点的保护装置或保护设施。(3)位移观测点布设根据基坑监测相关规范、施工设计图监测要求及现场踏勘,本基坑工程坡顶布置28个水平位移测点,28个竖向位移测点,周边地表及道路竖向位移测点13个,周边管线变位测点11个,周边输电线塔4个,具体布置见监测附图。5.1.2 边坡位移监测施工方法按闭合观测线路建立位移监测网进行初始值的测读。(1)位移基准点的施工方法在基坑的每一边各布置一个基准点,共四个,进行相互校核。布置6个竖向位移水准工作基点,4个水平位移水准工作基点,布设原则是基准点不受施工的影响
11、,且视线良好。(2)位移观测点的施工方法在水准基点及测点位置植入钢筋,初读数取三次测读平均值。位移观测点做好后,必须严加保护,不得碰撞。5.1.3 位移观测方法(1)沉降的监测方法采用独立高程系统,在远离基坑的稳定区域选设置稳固水准点,采用高精度水准仪按国家二等水准规范往返求出相对高差,则可以分别确定各水准点的高程,即为本工程变形监测的高程基准点,各监测点的高程是通过高程基准点形成的一条等水准闭合线路,由线路中的工作点来测定各监测点高程。各监测点的初始值取三次观察平均值。测量中的有关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表1 测量中的有关技术指标等级测点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
12、差检测已测高差较差使用仪器二等0.50.130.30.5高精密水准仪铟钢水准标尺进行基坑及周边环境的沉降观测过程中,须注意的几个问题:1)每次观测应遵守“四固定”原则,即:观测所用仪器及水准标尺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路线固定;观测环境和条件基本相同。2)水准仪i角是一个变化值,每次作业前,对i角进行检查,若发现i角大于15秒,应及时进行检验校正。3)布设观测路线时,前后视距不超过50m,前后视距差不超过2m,以控制i角的误差影响,同时提高观测时的清晰度。4)观测时间及环境:不在日出前后1小时、中午时分进行观测,更不能在大风或有雾的情况下进行观测。5)为保证水准尺气泡稳定居中,自制一些简单的水
13、准尺辅助标杆,以使扶尺员快速稳定地竖直标尺,提高观测效率。6)应严格记录日期、时间、气象条件、挖方、填方、堆载等情况。(2)水平位移的监测方法采用坐标法观测。用全站仪架设于某稳定基准点,观测测点坐标,取三次平均值作为初始值。本次观测值减去前一次的观测值为本次观测值位移值,本次观测值减去原始观测值为累计位移值。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及使用仪器如下表所示。表2 观测点精度要求及使用仪器测点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使用仪器1.51.8全站仪尼康DTM-302为保证测量精度,测量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采用全站仪测量,宜采用测角1,测距22ppm高精度全站仪进行测量;2)观测中实行三固定原则,即固定人员、
14、固定仪器、固定观测路线。;3)气候对测量精度有较大影响,应在适宜的条件下观测,避免在烈日下作业;4)基准点施工影响范围外布置,一般情况选在3倍边坡开挖深度范围外稳定处;5)设立独立坐标系,坐标一个方向与边坡轴线方向平行;后视定向应从远处固定标志点引出;6)测量视线一般宜控制在100m内。5.2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5.3.1测点的埋设原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孔宜布置在边坡周边的中心处及代表性的部位,沿AF段布置5个侧向位移监控孔,测斜孔高度与地面相当,深度为15m左右。当用测斜仪观测深层水平位移时,设置在土体内的测斜管应保证有足够的入土深度,保证管端嵌入到稳定的土体中。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应满足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厦 基坑 监测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45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