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讲评.ppt
《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讲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讲评.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讲评,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巩固掌握考试所涉知识,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查漏补缺构建知识体系。(二)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审题和答题的能力及自我总结与反思的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政治试题解题方法总结和规律探讨。,检查相关考点的落实(学生互查,教师抽查)1.公民民主参与的方式2.哲学的基本问题3.国家财政,个人收入的分配4.关于党的基本理论(性质、宗旨、出发点、地位、执政理念、执政方式、领导方式)5.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6.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7.我国和平发展、承担国际责任的依据,试卷讲评(一)选择题成绩统计及情况介绍
2、,客观题讲评1问题呈现,18基于我国“十二五”规划有关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依据下图“十一五”期间我国利用外资的部分情况揭示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引导外资投向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外资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做贡献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与外资合作降低外资在第三产业和东部地区的投资A.B.C.D.,19某同学在上学途中发现街道中间隔离护栏预留的行人横穿马路的缺口太少且间隔太长,给行人横过马路带来极大不便。该同学准备以“城市隔离护栏设置应人性化”为题对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他可以通过,以 形式反映此问题。街道居委会 民主管理 人大 民主监督 交通管理部门 依法行政 政协 参政议政A B C D,2
3、011年月,受日本地震核物质泄漏的影响,我国碘盐受污染、碘盐能防核辐射的传言四起,一度造成部分地区出现公众抢购食盐和哄抬食盐价格的现象。回答21-22题。21针对公众抢盐现象,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迅速组织货源,保障市场供应;广为宣传,及时澄清不实信息和传言;依法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这些措施从政治生活角度给我们的启示是政府要加强市场监管与公共服务 政府应履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公民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A.B.C.D.22在抢购食盐的民众中,绝大部分人是出于盲从,他们并不懂得碘盐不能防核辐射,也不知道我国加碘食盐90%以上是井矿盐而不是海
4、盐。“盐未荒人心慌”折射出A.大众传媒造成了公众盲从心理 B.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C.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亟待提升 D.发展文化事业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23在2010年,山东省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开放,全省举办大规模群众文化活动2800多个,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山东省农村文化艺术节、全省曲艺会演、山东省十佳文化广场评选等活动。上述材料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A打造山东文化品牌,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B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建设经济文化强省 C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D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追求更高道德目标,24下列表述,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 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5、 B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C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失分原因基础知识不牢固19,24材料解读不仔细,重点信息把握不准确。18,22,23,2、政治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解题的一般思路:审题干对照题肢排除择优审题干:审设问,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搞清楚要选的内容,即题意,以及要选的知识点范围;审主体,明确要选的主体是谁;审材料,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进一步明确题意、主体、范围。对照题肢:通过回忆相关知识,逐个对照题肢,寻找题肢与题干一致的的选项。排除:凡与题干所要求的知识点不相符的选项就排除,即第一次排除。如果通过第一排除后,只剩一个选项,这个选项则为应
6、选选项。如果剩2个以上的选项,则要进入第二次排除,即择优。择优:在第一次排除后,对剩下的选项进行“择优录取”,将其中最符合题目要求(题意、范围、主体)的选项选出来作为应选选项。,主观题讲评28(25分)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中国人民。(1)请你概括上述两图反映的共同经济信息,并据此从国家财政和收入分配的角度,说明我国目前如何才能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中国人民?(6分),知识的整合,国家
7、财政,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收入分配: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分配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学生答卷展示,失分原因1、材料解读不全面,提取信息不准确对策:审材料提取有效信息2、基础知识不牢固,考点表述不完整、欠准确。对策:夯实基础知识3、时政术语不准确对策:提炼政治术语,材料三 为纪念建党90周年,山东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中小学深入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其中一项内容是开展好第八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要求今年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主题。(3)请你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简述我们青年学生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6分,文化的作用 文化对
8、社会(文化一般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对人,文化与综合国力)传统文化(辩证分析。顺应社会变迁,一成不变)中华文化(认同和归属、强大精神力量、不竭力量之源)中华民族精神(纽带、支柱、动力、民族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横向文化传播(前提:文化多样性)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意义如何做 纵向对待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继承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时代性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影响发展的因素 实质(创新)根本途径(实践)和基本途径(继承传统,博采众长)、方向(时代性、先进性)、主体(人民群众)中华文化的发展(立足实践性、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拟考试 文科 综合 政治试题 讲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44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