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界岭乡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项目建设方案.doc
《二界岭乡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项目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界岭乡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项目建设方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浙江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二界岭乡 人民政府二一一年三月十五日浙江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 施 方 案项 目 名 称: 长兴县 二界岭 乡 二界岭村 粮食生产功能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管单位: 长兴县农业局、长兴县财政局项目实施单位: 二界岭乡人民政府 项目管理责任人: 项目申报单位: 项目申报时间: 2011年3月15日【一】粮食生产现状一、粮食生产基本情况我县二界岭乡拥有耕地2.2万余亩,其中水田1.5万亩,农村人口1.5万余人,人均耕地1.47亩,粮食种植面积在0.7万亩左右,粮食总产在 0.76 万吨左右,是我县的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各级政府
2、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狠抓面积落实,加大扶持力度,规模化、组织化不断发展,技术到位率不断提高,种粮积极性有所提高,效益有所增加,全乡粮食生产保持稳定。项目实施区 二界岭村位于二界岭乡西部,交通便利,有农户512户,总人口1819人,拥有总耕地面积1862亩,其中水田1530亩,2008年人均收入10025元,该村是以种植水稻为主,油菜籽等经济作物为辅的纯农业村,是二界岭乡的主要粮食生产村。二、粮食生产的优势与潜力1、粮食生产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各级政府把确保粮食安全放在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和保护力度。2004年以来,
3、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实行了“四补贴”政策,建立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我县认真落实大户(合作社)种粮直补、良种补贴、统防统治、农机作业补贴等扶持政策和订购粮价外加价政策,地方财政积极开展资金配套,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种粮效益,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2、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目前我乡已建成了1.1万亩标准农田,大大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各种措施,进一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对耕地进行地力培肥,同时通过先进技术推广、生产机制创新等,最终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3、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步伐加快。近年来,在水稻生产上推广了一系列增产增效技术,加快了水稻强化栽培、单季晚稻“五改”技术以及超级稻的推广应用。结合
4、农业部高产创建活动,建立水稻高产示范方,开展水稻高产竞赛,通过技术培训以及农技110、农民信箱、农村信息网等多种有效途径宣传普及实用技术,提高技术到位率,使全县水稻单产得到稳步提高。4、粮食产前产后保障水平提高。近几年,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大大提高了先进农业机械的拥有量和机械作业率。机耕机收全面普及,机械插秧快速发展,谷物烘干机开始得到应用。同时,大力扶持种粮大户、粮食(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开展粮食产后加工增值,实现粮食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和效益,粮食产前产后服务基础得到了巩固。三、粮食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1、种粮比较效益较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劳动力
5、成本大幅提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飞涨。目前种粮亩效益仅300元左右,只有一些经济作物的1/5至1/10,甚至不到1/20。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矛盾十分突出。2、农田基础设施还相对薄弱。农田排灌渠道老化失修、农电线路损毁、被盗等现象较为严重,全省机耕路、排灌渠、农用电线、机埠等主要农田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损毁率较高。因渠道损毁和电力设施损毁影响水稻种植的情况时有发生。3、粮食生产经营规模小而分散。散户只种口粮田,不愿多种、管理粗放,不求高产。种粮大户比例不高,2009年二界岭乡粮食播种面积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24户,种粮面积0.077万亩,户均32亩;种粮大户粮食种植面积仅占全乡粮食播种面积的6%左
6、右。4、农业公共服务能力较弱。近年来,我乡通过水稻高产示范竞赛和示范活动、各类粮食生产合作社的“五统一”服务有力地促进了水稻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但是,由于生产主体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能力差,合作社服务范围不大,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加上基层从事粮食生产技术指导的农技推广力量薄弱,许多技术只停留在示范方、示范户,没有普及到广大农户,技术到位率仍然偏低,严重影响了面上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二界岭乡是我县农业大乡之一,土地肥沃,水资源充沛,当地群众勤劳,土地利用率高,是传统的粮食重点生产区。由于该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影响了粮食生产的高产稳产。为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开展
7、粮食功能区建设的精神,着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项目区内通过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和机械作业道路工程,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2、现有水利设施落后,病险泵站多,排灌能力不足。项目区现有排灌机埠均建于上世纪70年代,布局不合理,设备老化,性能差,能源消耗大,生产成本偏高。病险泵站多,由于历史原因,且受条件制约,现有的大部分排灌工程当时设计标准低,工程简陋,土法上马,加上运行时间较长,目前大多坍损漏水严重,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严重影响该项目区内防洪排涝,直接影响粮食生产的安全。3、现有农田排灌渠
8、配套不够完善。经过前几年土地整理工程建设,项目区内已建成一定规模的灌渠、排渠和排灌两用渠,但渠道网络尚未全面完善,致使排灌不畅,渠系水利用率较低,造成水电资源浪费,农业生产成本较高。4、田间机耕路主干路基础虽然较好,但部分农田还缺少机耕主干路。中型拖拉机和收割机进出不便,新的农业科技和设备不能充分得到推广和使用,难以适应规模经营和农业机械化的要求。总之,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是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项目建设后,对项目区农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粮食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对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将起到深远的意义。五、项目建设条件1、该项目区自然条件好,土壤肥沃,田块
9、成片,水源充足,无污染,充分适宜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粮食生产一直以来是全乡的重点生产区。近几年来,项目区内种粮积极性比较高,粮食生产比较稳定。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具有较好的根本条件。2、近年来,通过水利建设和土地整理,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随着今后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针对该项目区薄弱的农田基础设施,通过采取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农业科技集成推广,项目区建设粮食功能区,已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3、二界岭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功能区建设项目,把粮食功能区建设项目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项目区干部群众重视发展粮食生产,要求建设的积极性较高。且二界岭乡政府具备较强实际经验的管理
10、队伍,有一定的工程建设和管理经验。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项目实施地点与建设目标一、项目实施地点与规模1、项目实施地点选在我县二界岭乡二界岭村,符合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新一轮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充分衔接。2、二界岭乡二界岭村是我县粮食主产区,属于半山区,地势平坦、田面平整,耕地相对集中连片,适宜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交通相对便利,农户集中,示范带动效果较好。3、粮食生产功能区选取该村相对集中连片面积1100亩农田,建成后全年农田复种指数在200%以上,其中至少有一季种植粮食作物。二、项目建设目标与任务项目建设目标:按照因缺补缺、全面完善的原则,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界岭乡 粮食生产 功能 建设项目 建设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44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