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一通三防技术【一份非常好的专业参考资料】 .ppt
《矿井一通三防技术【一份非常好的专业参考资料】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一通三防技术【一份非常好的专业参考资料】 .ppt(1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矿井一通三防技术,2,一、煤炭在能源生产与消费中的地位能源的种类很多。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水力、地热、核能等在我国能源生产及消费构成中,煤炭占主要地位。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是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在未来的5060年内,随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水电和核电的发展和推广,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重会有所下降,但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3,二、煤矿自然条件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与其它产煤大国相比较,我国煤层赋存条件较差,95的煤炭产量是井工生产的,自然灾害较为严重。国有重点煤矿中 高瓦斯和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占492 有
2、自然发火倾向的矿井占575 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占895 部分矿井还受热害、水害的威胁,4,三、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煤炭行业现在能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瓦斯、矿尘、水、火、热、冲击地压、顶板等灾害对安全生产的威胁,对主要灾害源基本上实现了安全监测。由于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复杂,技术装备落后,职工队伍素质低,资金严重不足以及其他诸多不利因素的存在,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迄今为止,矿山灾害仍然十分严重。煤矿重大、特大事故的频频发生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经济损失,并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和国际影响。,5,我国煤矿产量占全世界的31%,但煤矿死亡人数占到了全世界煤矿死亡人数的79%。
3、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与国外相比差距依然很大。2000年 全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5.772004年 全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3.082005年 全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2.812006年 全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2.04 美国的百万吨死亡率0.03,波兰和南非0.3。,6,四、煤矿存在的安全隐患2005年2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瓦斯治理工作,会议决定组织国家煤矿安全专家组,对煤矿逐个进行“会诊”。2005年4月20日,国家安监总局、煤监局、发改委和科技部等部门在北京召开启动大会。会后,从全国抽调91名专家,分赴45户重点国有煤矿企业共402个煤矿开展“会诊”。煤矿安全专家“会诊”于7月结束。,7,
4、通过煤矿安全技术会诊,表明我国煤矿存在比较普遍的安全隐患问题,涉及到采掘、机械、用电等方面,主要有:采掘接替紧张,普遍采用不正规的开采方法和人员相对集中的生产方式通风系统不合理,通风设备设施老化,风量富余系数小,通风阻力分布不合理,稳定性、可靠性差,抗灾能力低矿井瓦斯抽采能力不足,预抽时间短防突技术、装备落后煤层自然发火严重,防灭火系统不完善,防灭火技术及装备不足矿井突水威胁大机电设备陈旧,安全级别不够,电气安全隐患多安全管理严重滞后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安全投入严重不足,8,五、主要对策抓好“一通三防”工作更新设备,消除不安全因素优化矿井通风系统,提高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和抗灾能力加大科技投入,
5、9,第一章 矿井通风基础第二章 矿井通风系统及通风方式第三章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第四章 矿井瓦斯防治第五章 矿山防尘第六章 矿井火灾防治,10,第一章 矿井通风基础矿井通风是保障矿井安全的最主要技术手段之一。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中瓦斯、矿尘、火灾灾害均与矿井通风有关。利用机械或自然通风为动力,使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并在井巷中做定向和定量地流动,最后将污浊空气排出矿井的全过程就称为矿井通风。矿井通风的任务 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将地面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井下各个作业地点,以供给人员呼吸,并稀释和排除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创造良好的矿内工作环境,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11,第一节 矿
6、井空气及其流动一、矿井空气概述 1、地面空气与矿井空气(1)地面空气的组成 氧气(O2)20.96%氮气(N2)79.00%二氧化碳(CO2)0.04%惰性稀有气体氦、氖、氩、氙等计入 N2 中。湿空气中含有水蒸气。,12,(2)矿井空气 地面空气进入矿井后,成分、性质发生变化,例如: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混入有毒有害气体空气状态参数(温度、湿度、压力等)改变,13,(3)空气主要成分的性质氧气(O2):人体维持正常生命过程所需的氧气量取决于人的体质、精神状态、劳动强度等。一般,人体耗氧量与劳动强度关系:休 息 耗氧量 0.2-0.4 L/min 轻劳动 耗氧量 0.6-1.0 L/min
7、 重劳动 耗氧量 1.8-2.4 L/min造成矿井空气中氧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人员呼吸;煤和其他氧化物的氧化;煤炭自燃;各种有害气体使氧浓度相对降低;瓦斯、煤尘爆炸缺氧窒息是造成矿井人员伤亡的原因之一。,14,氮气(N2)惰性气体,无毒、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空气中浓度升高,氧浓度相对降低,也会导致人员窒息性伤害。可用于防灭火。井下主要来源有:井下爆破;有些煤岩层中涌出。二氧化碳(CO2)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新鲜空气中含有微量CO2对人体无害,对呼吸中枢神经有刺激作用。若完全不含,不能维持正常呼吸功能。抢救伤员人工输氧时氧气中往往加入5%的CO2,15,空气中CO2过高时,将使氧浓度相
8、对降低,轻则使人呼吸加快,呼吸量增加,严重时可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CO2 1%呼吸加深,但对工作效率无明显影响 CO2 3%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头痛,很快疲劳 CO2 5%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呕吐,耳鸣 CO2 7-9%动作不协调,约10分钟可昏迷 CO2 9-11%几分钟内可导致死亡井下CO2主要来源:人员呼吸;煤和有机物氧化;爆破;煤自燃;瓦斯、煤尘爆炸;有的煤岩层中放出,甚至喷出。,16,煤矿安全规程对氧气、二氧化碳浓度标准的规定: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总回风巷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75%;当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
9、或采区、采掘工作面回风道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必须停工处理。,17,2、矿井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氨气(NH3)氢气(H2)瓦斯(CH4)在第四章作专门介绍,18,一氧化碳(CO)血液窒息性气体,可引起中毒。CO 0.02%2-3小时内可引起轻微头痛 CO 0.08%40分钟内出现头痛、眩晕、恶心,2小时内体温、血压下降、脉搏微弱,可能出现昏迷。CO 0.32%5-10分钟内出现头痛、眩晕,30分钟内可能出现昏迷并有死亡危险。CO 1.28%几分钟内出现昏迷和死亡。主要来源 井下爆破、矿井火灾、煤炭自燃、瓦斯爆炸、
10、煤尘爆炸等。,19,二氧化硫(SO2)对眼睛、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主要来源 含硫矿物的氧化与自燃、在含硫矿物中爆破、含硫矿层中的涌出。二氧化氮(NO2)对眼睛、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中毒。主要来源 井下爆破,20,硫化氢(H2S)对眼睛、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中毒。主要来源 有机物腐烂、含硫矿物的水解、矿物氧化和燃烧、老空水和旧巷水中放出、有些矿井的煤层中涌出。氨气(NH3)对皮肤、呼吸系统有刺激作用。主要来源:爆破、用水灭火、部分岩层中涌出。氢气(H2)空气中浓度为4%-74%时有爆炸危险。主要来源 井下蓄电池充电时可放出,有些煤层中涌出。,21,22,防止有毒有害气
11、体危害主要措施:搞好通风工作做好检查工作采用抽放或局部通风的办法有针对性的采取有关技术措施 加强检测,23,3、人体热平衡与矿井气候条件(1)人体热平衡 新陈代谢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之一。人从食物中摄取营养,在体内进行缓慢氧化而生成热量。热量:一部分用来维持人体自身的生理机能活动一部分用来满足对外做功的需要其余部分必须通过散热的方式排出体外,才能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24,(2)人体散热方式 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皮肤表面与外界的对流、辐射、汗液蒸发三种方式进行,三种方式的散热主要取决于空气温度、湿度、流速等因素及其组合情况(气象条件或气候条件)。根据传热学原理:对流散热:主要取决于周围空
12、气的温度、流速辐射散热:主要取决于周围物体的表面温度蒸发散热:主要取决于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流速 正常情况下,人体依靠自身的调节机能,使产热量与散热量之间保持着动平衡,体温维持在36.5-37之间。,25,(3)矿井气候 指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这三个参数的综合作用状态。这三个参数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了不同的矿井气候条件。矿井气候条件的三参数是影响人体热平衡的主要因素。空气温度对人体对流散热起着主要作用湿度影响人体蒸发散热的效果风速影响人体的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的效果。,26,衡量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 国内外衡量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很多,主要有: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卡他度同感温度,27,矿井气候条件的
13、安全标准 我国 干球温度 煤矿、金属矿采掘工作面:26 煤矿机电硐室:30 世界主要产煤国 俄罗斯 干球温度 德 国 同感温度 美 国 同感温度 英 国 湿球温度,同感温度 波 兰 干球温度,28,二、矿井空气主要物理参数1、温度2、压力(压强)3、密度、比容4、粘性 5、湿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29,三、风流能量与压力能量与压力是通风工程中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它们既密切相关又有区别。风流之所以能在系统中流动,其根本的原因是系统中存在着促使空气流动的能量差。当空气的能量对外做功有力的表现时,就把它称为压力。压力是可以感测的。因此,压力可以理解为单位体积空气所具有的能够对外做功的机械能。,3
14、0,压力的两种测算基准 根据压力的测算基准不同,压力可分为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1)绝对压力:以真空为测算零点(比较基准)而测得的压力称之为绝对压力。(2)相对压力:以当地当时同标高的大气压力为测算基准(零点)测得的压力称之为相对压力。,31,风流总是从总能量(机械能)大的地方流向总能量小的地方。总能量(机械能):静压能;位能;动能风流的点压力:指测点的单位体积(1 m3)空气所具有的压力。在井巷和通风管道中流动的风流的点压力,就其形成的特征来说,可分为静压、动压和全压(风流中某一点的静压和动压之和称为全压)。在压入式通风时,系统中任一点的相对全压恒为正值,所以称之为正压通风;在抽出式通风时,
15、系统内任一点的相对全压恒为负值,故又称为负压通风。,32,四、风流流态 1883年英国物理学家雷诺通过实验发现,同一流体在同一管道中流动时,不同的流速,会形成不同的流动状态。当流速较低时,流体质点互不混杂,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做层状运动,称为层流(或滞流)。当流速较大时,流体质点的运动速度在大小和方向上都随时发生变化,成为互相混杂的紊乱流动,称为紊流(或湍流)。,33,雷诺曾用各种流体在不同直径的管路中进行了大量实验,发现流体的流动状态与平均流速、管道直径和流体的运动粘性系数有关。可用一个无因次准数来判别流体的流动状态,这个无因次准数就叫雷诺数,用Re表示。实验表明,流体在直圆管内流动时,当R
16、e2320时,层流;当Re 4000时,紊流;当Re=23204000时,不稳定的过渡区。,34,在实际工程计算中,为简便起见,通常以 Re=2300作为流体流动状态的判定准数,即 Re2300 层流 Re 2300 紊流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巷中最低允许风速为0.15m/s,通过测算,可以得出:矿井内所有通风井巷中的风流均呈紊流状态,仅在采空区、密闭区、风墙等处渗漏时才有层流流动。,35,第二节 井巷通风阻力当空气沿井巷运动时,由于风流的粘滞性和惯性以及井巷壁面等对风流的阻滞、扰动作用而形成通风阻力,它是造成风流能量损失的原因。井巷通风阻力可分为两类:摩擦阻力 局部阻力,36,一、摩擦阻力(沿
17、程阻力)矿井风流沿程流动过程中因与井巷壁面摩擦及风流内摩擦而产生的能量损失。摩擦阻力定律摩擦阻力系数,单位:kg/m3 或 Ns2/m4Rf 摩擦风阻,单位:kg/m7 或 Ns2/m8,37,二、局部阻力因井巷边壁条件变化,风流的均匀流动在局部地区因阻碍物(巷道断面突变、巷道弯曲、风流分合、断面阻塞等)的影响而被破坏,风流流速大小、方向或分布发生变化,产生涡流而造成的能量损失。由于局部阻力所产生风流速度场分布的变化比较复杂性,对局部阻力的计算一般采用经验公式。局部阻力定律:Rl 局部风阻,kg/m7 或 Ns2/m8,38,三、矿井总风阻与矿井等积孔 1、井巷阻力特性在紊流条件下,巷道摩擦阻
18、力和局部阻力均与风量的平方成正比,摩擦阻力定律和局部阻力定律的综合,表示井巷通风阻力与风阻、风量之间的关系,可写成一般形式,称为通风阻力定律:,39,井巷的阻力特性曲线 对于特定井巷,R为定值。用纵坐标表示通风阻力(或压力),横坐标表示通过风量,当风阻为R时,则每一风量Qi值,便有一阻力hi值与之对应,根据坐标点(Qi,hi)即可画出一条抛物线。该曲线就叫该井巷的阻力特性曲线。风阻R越大,曲线越陡。,40,2、矿井总风阻已知矿井通风总阻力hRm和矿井总风量Q,即可求得矿井总风阻:Rm是反映矿井通风难易程度的一个指标。Rm 越大,矿井通风越困难;,41,3、矿井等积孔 用矿井总风阻来表示矿井通风
19、难易程度,不够形象,且单位复杂。因此,常用矿井等积孔作为衡量矿井通风难易程度的指标。,42,矿井通风难易程度分级矿井通风难易程度 等积孔A(m2)容 易 2 中 等 12 困 难 1,43,四、降低井巷通风阻力措施(1)降低摩擦阻力选用摩擦阻力系数小的支护方式,减少摩擦阻力系数;保证有足够大的井巷断面;减少巷道长度;避免巷道内风量过于集中,早分风、晚汇合。(2)减少局部阻力尽量避免井巷断面的突然扩大或突然缩小,断面大小悬殊的井巷,其连接处断面应逐渐变化。尽可能避免井巷直角转弯。主要巷道内不得随意停放车辆、堆积木料等。加强矿井总回风道的维护和管理,对冒顶、片帮和积水处要及时处理。,44,第三节
20、通风动力 为保证空气连续不断地流动,就必须有通风动力对空气做功,使得通风阻力和通风动力相平衡。这种克服通风阻力的能量或压力叫通风动力。一、自然风压1、自然通风与自然风压2、自然风压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影响自然风压的决定性因素是矿井进回风两侧空气柱的密度差,而影响空气密度又由温度、大气压力、气体常数和相对湿度等因素影响。,45,3、自然风压的控制和利用 自然风压既是矿井通风的动力,也可能是事故的肇因。因此,自然风压的控制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新设计矿井在拟定通风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利用地形和当地气候特点,使在全年大部分时间内自然风压作用的方向与机械通风风压的方向一致,以便利用自然风压。根据自然风压的
21、变化规律,应适时调整主要通风机的工况点,使其既能满足矿井通风需要,又可节约电能。例如在冬季自然风压帮助机械通风时,可采用减小叶片角度或转速方法降低机械风压。在多井口通风的山区,尤其在高瓦斯矿井,要掌握自然风压的变化规律,防止因自然风压作用造成某些巷道无风或反向而发生事故。利用自然风压做好非常时期通风。一旦主要通风机因故遭受破坏时,便可利用自然风压进行通风。这在矿井制定事故预防和处理计划时应予以考虑。,46,二、机械通风及通风机机械通风:利用通风机产生的风压,对矿井或井巷进行通风的方法。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井下必须使用机械通风。矿用通风机按其服务范围可分为三种:(1)主要通风机(2)辅助通风机(
22、3)局部通风机矿用通风机按通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可分为离心式通风机和轴流式通风机;轴流式通风机又分为普通轴流式通风机和对旋式通风机。,47,三、主要通风机附属装置风硐扩散器(扩散塔)防爆门(防爆井盖)反风装置 反风方法因风机的类型和结构不同而异。目前的反风方法主要有:设专用反风道反风;利用备用风机作反风道反风;风机反转反风和调节动叶安装角反风。,48,49,四、通风机的工作参数及特性曲线1、通风机的工作参数风压H,风量Q,功率N,效率,转速n。2、通风机的个体特性曲线,50,五、通风机工况点及其经济运行1、工况点及其确定方法工况点是风机在某一特定转速和工作风阻条件下的工作参数,如、和等,一般指
23、和两参数。已知通风机的特性曲线,可用下列方法确定风机工况点:图解法 解方程法 2、通风机工况点的合理工作范围为使通风机安全、经济地运转,它在整个服务期内的工况点必须在合理的范围之内。,51,六、对通风机的安全规定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且通风机的安装和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必须保证主要通风机连续运转。必须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其中1套作备用,备用通风机必须能在10min内开动。至少每月检查1次主要通风机。,52,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每季度应至少检查1
24、次反风设施,每年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矿井通风系统有较大变化时,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因检修、停电或其他原因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时,必须制定停风措施。矿井通风系统中,如果某一分区风路的风阻过大,主要通风机不能供给其足够风量时,可在井下安设辅助通风机。,53,第二章 矿井通风系统及通风方式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一、矿井风巷 矿井风流是在井巷中流动的。新鲜风流在进入井下用风地点之前称为进风,风流清洗工作面等用风地点后即成为了回风。主要风巷:总进风巷、总回风巷、主要进风巷和主要回风巷的总称。进风巷:进风风流所经过的巷道。其中为全矿井或矿井一翼进风用的叫总进风巷;为几个采区进风用的叫主要进风巷;为1个采区进
25、风用的叫采区进风巷,为1个工作面进风用的叫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回风风流所经过的巷道。其中为全矿井或矿井一翼回风用的叫总回风巷;为几个采区回风用的叫主要回风巷;为1个采区回风用的叫采区回风巷;为1个工作面回风用的叫工作面回风巷。,54,二、矿井通风系统的构成及分类矿井通风系统是向矿井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的通风网路、通风动力和通风控制设施的总称。1、矿井通风系统的分类 按进、回风井在井田内的位置不同,矿井通风系统可分为以下类型:中央式可进一步细分为中央并列式和中央边界式(中央分列式)。对角式(可进一步划分为两翼对角式和分区对角式)区域式混合式,55,2、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根据矿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份非常好的专业参考资料 矿井一通三防技术【一份非常好的专业参考资料】 矿井 一通 技术 一份 非常好 专业 参考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42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