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通某地市城域网络规划指导意见.ppt
《网通某地市城域网络规划指导意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通某地市城域网络规划指导意见.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网通本地网规划指导意见,二八年七月,2,目录,一、局房规划二、光缆规划三、传输网规划四、IP城域网规划五、接入网组网建议,3,局房规划局房分类说明,按网络层次将机房分成四类:骨干机房、汇聚机房、二级汇聚机房、接入机房。骨干机房指地市长途网机房,通常也是地市本地网核心机房。汇聚机房指部署有汇聚多个DSLAM的交换机、BAS或语音OLT的机房。二级汇聚机房指部署有汇聚多个接入机房电路的传输设备或PON OLT的机房,可以理解为有源的光交接箱。接入机房指负责用户接入的机房,由于PON技术的应用,今后可能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接入机房,放置一级分光器的ODB(光分配盒)取代了这一位置。不同层次的机房可能
2、合设,通常骨干机房兼作汇聚机房,二级汇聚机房兼作接入机房。二级汇聚机房的存在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部分区域管线资源不足,需要建设有源的传输设备进行业务收敛;第二种是规划的汇聚机房在建设初期,收敛的接入点很少,仅用二级汇聚机房的标准进行配置即可,今后随着接入点的增加再升级成汇聚机房。,4,局房规划局房设置原则,除&骨干机房面积过小以外,其他地市骨干机房基本可以满足未来两年的业务发展需求,考虑到与联通的重组,骨干机房不再增设。市区、县城的汇聚机房设置数量应与地理位置、服务区大小、用户数量相匹配,、市区可以设置6-10个汇聚机房,其他地级市市区及*、*等经济发达的县级市可以设置3-5个汇聚机房,非经济发
3、达的县级市可以设置1-2个汇聚机房,县设置1个汇聚机房。市区、县城应尽量不设置二级汇聚机房,以使网络层次更加清晰,城乡结合部、工业区与最近的汇聚机房光缆距离超过10公里时可以设置二级汇聚机房。从PON的组网看,市区、县城汇聚机房、二级汇聚机房至接入点的光缆长度不宜超过10公里。,5,局房规划服务区划分原则,服务区的概念引自语音网,是人为地界定一个汇聚机房负责接入的区域,以方便网络规划、建设、维护。服务区划分的定义同样适用于二级汇聚机房和光交接箱。服务区划分应考虑规划期内建设新汇聚机房,以及新汇聚机房建成后的服务区扩大及原服务区分裂。,多个服务区允许有一定的重叠,但重叠不宜过多,否则将造成接入网
4、管理上的混乱;服务区划分按两个层面来做,高层是汇聚机房层面,低层是二级汇聚机房、光交接箱层面,即二级汇聚机房、光交接箱的服务区是汇聚机房服务区的子集。,服务区划分示意图(不含光交),6,目录,一、局房规划二、光缆规划三、传输网规划四、IP城域网规划五、接入网组网建议,7,光缆规划光缆分类说明,按网络层次将光缆分成2类:中继层光缆和接入层光缆。中继层光缆指连接骨干机房、汇聚机房的光缆,即核心/汇聚层光缆,中继层光缆可分为城市(城市市区、县城城区)光缆、市-县光缆和县以下光缆。,接入层光缆分成主干光缆、配线光缆、引入层光缆,主干光缆指直接进出汇聚机房的大对数光缆,配线光缆指光交接箱或主干光缆分支至
5、接入点的光缆,引入层光缆指接入点以下的光缆。,8,光缆规划光缆建设原则,光缆规划应坚持“统一规划、规模适度、分步实施、注重效益”的原则。原则上市区的中继层光缆应单独成缆,对管道资源紧张的,可考虑中继层光缆与接入层主干光缆合缆,但要采用光交接箱形成逻辑上的分层结构,中继层光纤不引入光交接箱。对于有2个骨干机房的城市,应建设2个骨干机房间双路由直达的中继层光缆,且配置24-36芯的G.655纤芯。接入层主干光缆以环网拓扑建设,优选在单局成环,次选跨两个汇聚机房。接入层主干光缆采用大芯数光缆建设,每个光缆环视光缆容量设置5-10个光交接箱,对于无法在路边建设光交接箱的,可考虑利用接入机房行使相同的功
6、能。对于使用交接配置的方式,配线层光缆应从光交接箱引出。,9,光缆规划互联光缆建设原则,互联光缆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扩建地市核心机房互联光缆,第二阶段是建设县市汇聚机房互联光缆,第三阶段是建设市区汇聚机房互联光缆。第一阶段的建设要尽快完成;第二阶段的建设要具体分析,如福安、永安等县级市人口较多,经济较发达的县,可考虑今年建设;第三阶段的建设要根据机房定位统一规划后实施,今年暂不考虑。无论是单节点还是双节点互联,均要形成环网结构,环网结构指需要两条互联光缆,且两条互联光缆与双方长长中继光缆能形成一个物理环。双方有新建核心机房计划的,一定要把新机房考虑进去。&、&两条互联光缆均不小于96
7、芯,其他地市均不小于48芯,且要合缆24-36芯G.655纤芯,县级市为36-72芯,县为24-36芯。对于没有管道资源新建互联光缆的,可考虑原互联光缆对接点改熔接,增加对接纤芯,也可考虑增加CWDM设备。光缆成端需考虑长途网机房和本地网机房。,10,目录,一、局房规划二、光缆规划三、传输网规划四、IP城域网规划五、接入网组网建议,11,传输网规划传输网建设原则1,本地传输网的建设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业务需求为基础,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布实施、逐步完善”的策略,采用起点高、组网灵活、可平滑过渡演进的技术和网络解决方案。本地传输网络的建设,应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传输系
8、统容量的配置应充分考虑话音、数据、视频以及支撑网等的传输需求,其中核心/汇聚传送层容量应考虑23年的需求,接入传送层容量考虑12年的需求。为满足未来3G业务发展需求,对于联通3G规划预选基站至本地传输节点机房的传输需求应纳入本地传输网规划。本地传输网建设应兼顾未来3G业务发展需要。,12,传输网规划传输网建设原则2,网络结构的规划是传输网规划最重要的一点,合理的网络结构可以保证网络的安全,提高传输网的效率,并且使网络便于维护。网络建设应在网络规划的指导下逐步演进,保证网络结构的合理性。对于核心层的规划按维持现有的局房考虑。对于汇聚传送层,应明确规划好各汇聚节点覆盖的服务区,并在业务网建设上充分
9、发挥节点的汇聚功能,避免大量的业务直接汇聚到骨干节点,造成传输网与业务网网络结构层次不对应,直接的影响是核心/汇聚传送层电路频繁调整,骨干节点机房面积紧张。核心传送层采用环组网,引入ASON技术后采用网状网,但要提前建设好网状网的光缆;汇聚传送层应采用环组网,对自有光缆资源不能成环的应争取通过第三方资源使网络成环;接入传送层采用环、链结合方式组网。对于重要的大客户应尽可能采用环网的接入方式。城域传输网与市-县传输网应尽量分别成环,以便于网络优化和升级。,13,传输网规划互联传输网建设原则1,现阶段只进行地市核心机房层面的互联传输建设,而汇聚机房层面的互联传输建设需要双方网络融合中统一规划后确定
10、,现阶段不作汇聚机房层面的传输互联。互联方案的确定以适应未来网络融合、减少重复投资为首要原则。对于双方主流设备为同一厂家的,建议互联传输采用现有设备扩板的模式,单独建设一个互联的线路环,避免占用现有环网时隙,方便维护。若一个机房的核心设备槽位不足,则该点可采用新建传输设备的方式。对于双方主流设备为不同厂家的,建议双方确定一个主流厂家,然后采用新建节点在对方机房的方式组网,是采用单独组环,还是纳入现有核心环要综合考虑维护管理、设备槽位、环网带宽等多个因素。对于现有设备扩板的组网,网管信息在互联点间断开,网络融合时将网管信息打通,形成统一的网管,现有的互联传输环就是融合后的核心层传输环。,14,传
11、输网规划互联传输网建设原则2,对于采用新建节点在对方机房的组网,互联传输由拥有该设备网管的一方负责管理。&、&、&互联的线路速率为10G,其他地市为2.5G,如果是新建设备应选用支持10G速率的设备组网,对于采用新建节点在对方机房的组网,如果将新建点纳入现有的核心环,可以采用10G的线路速率。互联传输开通STM-1、FE、E1电路,622M及以上速率电路光纤直连。互联传输应依据概述中描述的四个方面工作测算需要开通的电路,在没有明确的测算前,作为最小配置,建议是2*8FE+2*63E1,有条件的可增配4-8个STM-1电路。,15,传输网规划未覆盖县市建设原则,未覆盖县市应以使用联通传输资源为主
12、,如果联通传输网无法提供所需的电路,再考虑使用联通的纤芯新建传输网。对于新建传输网的,应结合联通的3G规划,统一考虑。对于使用联通传输电路的,地市的电路需求首选FE+E1,如果联通无法提供FE电路,则采用STM-1电路,配置小盒子的传输设备进行FE、E1电路的成端。对于新建传输网的,电路根据IP网的建设方案配置。,16,目录,一、局房规划二、光缆规划三、传输网规划四、IP城域网规划五、接入网组网建议,17,IP城域网规划目标架构1,CHINA169,IP承载网,CNCNET,核心路由器(可级连),BRAS,SR,SR,DSLAM,骨干网,城域骨干网,核心层(骨干机房),业务接入控制层(汇聚机房
13、),汇聚层,接入层(接入点),宽带接入网,LAN,EPON ONU,大客户,AG/TG,18,IP城域网规划目标架构2,1、城域骨干网:划分为核心层和业务接入控制两层。核心层由核心路由器组成,负责对业务接入控制点设备进行汇接并提供IP城域网至骨干网的出口。核心路由器可级联为两级;其中,出口路由器双挂CHINA169和IP承载网,提供IP城域网至骨干网的出口;其他核心路由器上联出口路由器,完成业务接入控制点的分片汇接。业务接入控制层由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与业务路由器(SR)两种业务接入控制点组成,主要负责业务接入与控制。BRAS主要实现拨号和专线接入互联网网关、组播网关功能,也可实现MPL
14、S PE功能;SR主要实现大客户专线接入互联网网关、MPLS PE和组播网关功能。在启用了MPLS VPN的城域网,SR中的两台需作为ASBR直接连接IP承载网SR,实现MPLS VPN的跨域互通。2、宽带接入网是城域网骨干网业务接控制点以下、用户CPE以上(不含CPE)的二层接入网络,层次上划分为汇聚层和接入层。汇聚层网络是指BRAS至DSLAM或SR至园区交换机间的网络,主要由以太网汇聚交换机和MSTP/XPON OLT设备组成,可级联组网。接入层包含XDSL接入点(DSLAM)和LAN接入点、XPON ONU、AG等。3、根据网络性能和设备性能的要求,汇聚路由器与业务接入控制层设备数量比
15、例为1:11:2,核心路由器与汇聚路由器数量比例为1:21:4,19,IP城域网规划建设原则,1、网络层次清晰化。通过二/三层网络分离,构建物理和逻辑层次清晰的三层路由网络(城域骨干网)和二层接入网络(宽带接入网)2、网络结构扁平化。通过城域骨干网的大容量、少节点,宽带接入网的广覆盖,减少IP城域网的物理和逻辑级联级数;骨干层最多级联2级(核心路由器、汇聚路由器),宽带接入网最多不超过3层(汇聚交换机、园区交换机、楼道交换机)。3、网络质量差异化。通过在IP城域网部署区分服务机制,为不同用户和不同业务提供不同QOS等级的差异化服务。4、管理控制集中化。用BRAS和SR构建清晰的业务接入控制层,
16、实现集中的业务提供和控制。5、设备要求规范化。制定并完善设备规范,明确新增网络设备支持IP城域网业务开展所需的功能、性能、管理和互通性等要求,确保网络对业务的支撑。,20,IP城域网规划业务接入控制设备设置原则,BRAS1、新覆盖县市:08年底前PPPOE用户数量达到10002000路,配置MA5200F(尽量利旧)。未达到1000路的设置汇聚层网络设备就近上联BRAS。2、现有覆盖节点:已设置SR的节点PPPOE覆盖用户数量超过4000路的,可考虑扩增MA5200F同级设备或直接更换为MA5200G同级设备,替换下来的MA5200F须再利用。SR1、特大、大型IP城域网如需开展IPTV、语音
17、、大客户专线等业务,通过SR设备实现统一承载,并采用统一的认证、计费模式。业务接入控制层分设:在有业务需求的业务区内部署SR设备,与BRAS设备共同形成SR设备承载大客户专线类业务+BRAS承载公众上网业务的框架。业务接入控制层合设:兼具BRAS和SR设备能力,能实现业务区内宽带接入用户、大客户等用户的综合业务接入、承载和控制。中型、小型IP城域网应综合考虑各城域网的发展演进思路,承载用户数的发展,宽带接入/IPTV/语音等业务的发展需求。对于较小规模的城域网或业务区,可以采用合设模式实现业务接入控制。,21,IP城域网规划宽带接入网设备要求1,(一)、汇聚层网络设备要求:1、设备应具有2种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网通 某地 城域网 规划 指导 意见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42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