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ppt
《脊髓灰质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髓灰质炎.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脊髓灰质炎,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所有15岁以下出现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怀疑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APF病例的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见的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1、脊髓灰质炎2、格林巴利综合征综合征3、横贯性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围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10、肌病(包括全身心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痪或单瘫1
2、4、短暂性肢体麻痹15、病毒性脑炎-必须不合并硬瘫,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通过各级政府及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不懈努力。于2000年实现了无脊灰目标,并维持无脊灰状态至今。,由于世界各国消灭脊灰工作进展不同,目前我国周边仍有一些国家(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存在脊灰野病毒流行,我国依然存在脊灰野病毒输入的风险。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的肠道病毒,此病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其中型最多见,型次之,型少见。,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生活力很强,耐寒冷,在冷冻条件下能生存数月之久,对干燥的抵抗力也较强。病毒在室温下可生存数天;在污水中可生存
3、数周至数月;在水和牛奶中可生存百余天;在粪便中可维持36周或更久。紫外线照射、煮沸或使用含氯石灰(漂白粉)及高锰酸钾等均能迅速将其杀死。,传染源为本病的瘫痪型、非瘫痪型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健康的带病毒者亦可传播。本病以粪-口感染为主要传播方式,病毒主要从粪便及鼻咽部分泌物中排出,其传播途径主要为经污染饮食、脏手及各种用具等直接通过消化道或由空气飞沫经呼吸道而发生传染。,视病变的程度与范围不同,本病的临床表现及症状的轻重程度和范围相差悬殊,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则可引起严重瘫痪,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一般将其分为六期。,症状体征,1.潜伏期 平均为514天。在此期间一般并无明显症状,属隐性病例,但本期末
4、有传染性。,2.前驱期:此时患者出现低热或中等热度,常伴有头痛、困倦、多汗及全身疲乏不适等症状,并可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甚至有咽痛、咽红及轻咳等呼吸道症状。此期一般持续14天。大多数病例发展到此期为止,属顿挫型,又称为幸运型。,3瘫痪前期:在前者基础上,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一般性症状消失,但经13天后体温又上升,并且体温较高,常在3839之间,个别患儿可高达40。此时,其一般症状亦随之加重。患儿烦躁不安,有头痛、呕吐、嗜睡、肢体疼痛及感觉过敏。项背部可有肌强直征,且可见婴幼儿囟门紧张饱满,此期一般持续35天,但也有短至几小时或长达23周者。在这一阶段仍可有部分病例不出现肢
5、体瘫痪而逐渐康复,称为无瘫痪型病例,亦属幸运型。另一部分患儿病情继续发展,并进入瘫痪期。,4瘫痪期:一般在瘫痪前期的第34天时进入本期,大约有5%的病例可不经过瘫痪前期而直接进入本期。瘫痪症状多在热度下降时出现,也有在退热后发生者。开始常伴有肢体疼痛及肌肉压痛,之后突然发生瘫痪。瘫痪可见于任何部位,但以肢体瘫痪最为多见。,视病理改变的部位不同,瘫痪期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其后果相差甚大。,脊髓型:最常见,主要引起四肢及躯干肌麻痹,其中以下肢麻痹者最多,上肢与下肢之比约为119。幼儿期发生麻痹时,可引起同侧肢体骨骼发育障碍,以致两侧肢体长短不等。,脑干型:本型又称球型,其病变部位包括中脑、脑桥和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脊髓灰质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841952.html